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美大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年军官下去之后,换了一副极为谦恭谄媚的神态,找到了队伍的话事人,说道:“圣上一路辛劳,不如在关城休息片刻,补充一些食水。杨标统等军官已集合,恭聆圣训。”

    嘉庆想了想,也说道:“便来见见这石岭关军官们吧。”

    他想的是表现出礼贤下士的一面,让这些平时连个京官都见不到的低级军官们感激涕零,可是嘉庆却万万没有想到,他却将自己置于了怎样一个危险的境地之中。。

792 报应不爽() 
老将对嘉庆行了一个军礼,由于唐礼强行取代原本清代的跪拜之礼,所以军将平时拜见皇帝都是采用军中的抱拳之礼。嘉庆也很会找心理安慰,也不是每个人都像是卢荫溥和曹振镛这般没脸没皮的,有的时候文人的腰杆子确实更软。嘉庆觉得,古有周亚夫细柳营见君不能全礼,今日铁岭关之将见君不拜也是正常。

    谁知道,老将就连一个抱拳都不太愿意向嘉庆行礼,当然他还是谨小慎微,也不正眼去瞧嘉庆,生怕自己的倨傲和对满清皇室的不屑兴趣表漏出来,乱了他的大计。

    对于他和很多以清军士兵身份留存在这铁岭关的兄弟来说,今天是一个天赐的机会。

    “陛下驾临铁岭关,末将与营中兄弟深感荣幸,时值多事之秋,陛下但有差遣,末将必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这话说得铿锵有力,加上老将相貌奇伟,颇具声势,虽然声线有些细,听上去有些奇怪,但给人一种莫名的信任感。

    嘉庆不由点头,暗道:“果然天下贤能之人甚众,或隐于山野,或埋没于低流,此铁岭关之将,虽然年事已高,但应是有真才实学之人,有才而不得大用,实在是朝廷的罪过啊。若是能得天下能人异士襄助,何愁唐人逼迫,我大清天下不能安靖。”

    果然,这老将开口道:“陛下,末将有事起奏。今唐人心存险恶,多番意欲不利于圣上,更搬兵而来,步步紧逼,末将有一策可退虎狼唐军,保陛下之平安。”

    嘉庆来了兴趣,他觉得这老将不是池中之物,必有大才,好奇道:“你有何良策,速速与朕说来。”

    老将有些为难地指了指左右,道:“事关重大,末将请陛下借一步说话,只留最亲近可以信任之人于左右。”

    嘉庆点点头,赞这老将心思谨慎。他也清楚,唐人早已经把他的朝廷渗透得跟筛子一样了。他一路走来,也非常注意用心派人监视身边的人,哪怕是信任的人,也要采取互相监视,多人监视这样的手段,以确保没有人背叛自己,向唐人通风报信。嘉庆可以说是没有继承到他老子多少优点,倒是疑人的缺点继承了个完整,甚至更上一步。当然这也不能完全怪嘉庆,因为某些角度这也不算被害妄想症,因为他的身边确实充满了各种危机,朝廷中不少身居高位的人就是唐人的眼线。

    此次唐人成功空降京中,救出了义和团准备祭旗的人质,必然是有内部人员将消息传给唐人了,嘉庆不满这群人吃里扒外,当然他更讨厌别人押宝押得居然不是自己,这容易让人心灰意冷。

    嘉庆能在这老将身上感到诚意,像是当年服侍他起居的宫人一样,所以不由靠近几步这老将,问道:“有何良策,快说吧。”

    就在这时候,老将才真的抬起头来正眼看了嘉庆,嘉庆看这老将面容觉得像是忠诚之人,可是他的眼睛中却藏着一种让嘉庆觉得非常不好的感觉。还没等嘉庆有什么动作,这老将突然一步踏出,似要将地板踏碎,他一张手就拉住了嘉庆的胳膊,脚上走了一个步法,仅一个转身的功夫,就将嘉庆拉入了自己的怀中,而嘉庆跌倒过来的瞬间,这老将的右掌猛地朝着嘉庆的腹部拍出,气势如虹,力道非凡!

    这一下实在太快,老将一手拽过嘉庆,一掌拍向皇帝的要害,时间短得也就是一眨眼的功夫,再加上这老将演技太好,恭顺得让人觉得不会有任何危险,就连侍卫们也根本没有想到,也根本来不及做任何的反应。

    老将在酝酿这行动的时候,曾经做过很多打算。如令忠实的兄弟们一拥而上,将嘉庆乱枪打死,或者自己接近以手枪击杀他,但是这样一来,掏枪的动作太慢,而且枪械放在身上也太容易被人察觉。他的年岁不小了,从少年时习武,更加信任自己的一身本事,而不是一把火枪。

    他这一掌是自己锤炼了数十年,经历了大起大落才练成的,有年少时意气风发的经历,有中年时驰骋大洋的豪气,有迷茫时无穷无尽的孤寂,有事败时万念俱灰的凄凉。即便他身体的巅峰期已过,但作为一个武人,这一掌虽然不至于似武侠一般开碑断石,但打在人身上,独特的运劲手法,足以令人内脏俱碎!

    嘉庆被一掌拍在柔软的腹部,当即噗的一口吐出鲜血。掌力柔中带刚,再吐一口血中已经带上了他被击碎的内脏的碎块。

    “刺客,有刺客!”这时候侍卫们才反应过来,有人拿刀,有人掏枪,一片混乱。

    而这里除了侍卫们,还有老将身旁的一应忠心兄弟们,他们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出,所以老将一出手的时候,他们纷纷举起手中枪支,朝着这边侍卫一阵开枪。而老将的副手中年军官此时也拔出手枪,朝着已经濒死的嘉庆身上连开数枪。

    嘉庆的双眼瞪得巨大,如同一直快要溺死的金鱼,摇摇晃晃地指着老将:“你,你……”

    老将形容淡定,看着嘉庆,眼神冰冷,他将下巴上粘的假胡子给拔下来,露出了光滑的下巴,厉声道:“好叫你这鞑子皇帝死的明白,杂家这一掌,是替惨遭你爱新觉罗家毒手的大明宗室打的,杀你一个还不够回本,但瞧你这王朝也要完蛋,宰一个在位的皇帝,算是告慰大明皇室在天之灵了。”

    嘉庆已经回光返照,仍旧难以置信,“你……是太监?前,前明的太监……怎么可能活到,活到现在?”

    老宦官哼哼冷笑,道:“早就灭亡的大唐,不也一样在今天出现了吗?杂家姓杨名真,是伺候我大明永乐皇帝的近前人,兴许杂家来到此间,就是应了这桩宿命,取了你这鞑子皇帝的性命,为我大明报仇雪恨!”

    这话嘉庆终究没有听到,他眼中的神采已经泯灭,大清王朝最后一个君王,就这样死在了一个穿越时空的明朝太监的手中。

    报应不爽啊!。

793 新局() 
嘉庆突然身死,侍卫们都慌乱了,以为整个铁岭关都反了,无差别地攻击铁岭关的兵将。而铁岭关的人自然是要抱团,虽然他们并不明白为什么守关主将居然把皇帝杀了,但是归功于唐人这么多年已经把皇帝这个字眼的神圣性大大弱化,铁岭关官兵们也不忌惮跟侍卫们拼一把。

    铁岭关清军毕竟主场作战,还有人数优势,侍卫们很快就被打败,而杨真这时候发言了,称这伙人是别有用心的人假扮的大清皇室,罪不可恕,须得全部杀死。

    接下来,就是铁岭关兵将用火枪和刀斧将这一行所有的侍卫和满清宗室、大臣们赶尽杀绝了。嘉庆一家包括妃嫔和子女,朝廷的一些阁臣和随行官员,全都没有逃过这场灾祸,纷纷身首异处。

    望着已经血流成河的铁岭关,杨真的表现却还是十分镇定的。二十年前兵败广东,杨真和天地会的人隐姓埋名,最后走了后门进入了山西清军,成了铁岭关的守将。杨真一面逃避着唐人的追捕,一面又希望积蓄力量继续反清,不过离了唐人的帮助,他再也不可能像当年扯起天地会一样得利。在山西十年时间,杨真又怕暴露自己,瞻前顾后,最后也是一事无成。

    但是无巧不成书,嘉庆西逃过铁岭关,却落在了他的手中。

    中年军官也是当年天地会的香主,随同杨真许多年了,他问道:“大人,接下来咱们该怎么办?”

    杨真沉默了片刻,说道:“嘉庆死在了铁岭关,这事情一定是瞒不住,唐人过不了多久就会知道,并把我们的底细打探的一清二楚。咱们跟唐人虽然不说是水火不容,但唐人终究是打算除掉我们而后快。如今这天下大势已经清楚了,唐人积攒够了力量,准备一举吞下华夏九州。而这世上已经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挡他们了,光复大明这事也休要再提。咱们为大明宗室报得血仇,已经是侥天之幸。之后可能面临唐人的追捕,只能离了这铁岭关,向唐人控制不到的地方去了。”

    中年军官问道:“去西域之地吗?”

    杨真叹道:“唐人开疆拓土几乎没有止境,西域恐怕用不了多久也会姓唐了。咱们且走一步看一步,先躲过这阵风头吧。兄弟们这么些年也是受苦了,不愿意跟我们这些人奔波就发一笔钱给他们。鞑子皇帝携带了金银细软不少,都分给本关兄弟吧,以后大家平静地过日子,也算是一桩好事。”

    他望着残阳如血的天空,深知自己年事已高,恐怕也没有多少年好活。阉人的寿命本来就比较短,加上他了却一桩心事,也少了支撑自己的一根柱子,恐怕过不了多久就能去地下见大明列祖列宗了。至少,他还是有颜面的。

    杨真浮出水面,手刃嘉庆一事,唐人并不知道。事实上禁卫军一分兵,常斌就知道嘉庆打得是什么主意,对于几路禁卫军并没有特别在意,而是加大侦察力量,力求先一步判断出嘉庆的真实所在。

    追击禁卫军的大唐第一旅在随后也发动了对禁卫军的分兵追击。

    先是,唐军的一个团在大同一带与禁卫军交战,禁卫军毫无意外地被唐军的装甲部队直接从中穿凿开来,分成了两半互相不能驰援的部分。在抵抗几无效果的情况下,大批禁卫军向唐军投降。

    接下来,在内蒙古唐军机步团拦截到了一部禁卫军,这一部禁卫军以骑兵居多,很多士兵也是蒙古八旗的骑手。他们的作战实力还是有的,不过骑兵对上装甲车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