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林氏水浒-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甚至清朝的时候都不属于倭国)加上一群小岛屿。

    其中这个最大的岛,我们暂且可以称之为本州岛;本州岛的南边,这座大岛可称作四国岛;而在本州岛的西南方向,这座大岛则叫九州岛,九州岛的正西方向,就是耽罗岛。”

    很快,林冲凭借后世的记忆,还有大舅子扈成的讲述,将这三个大岛子的大致轮廓画了出来,随后他又在本州岛的西北方向,画了几座小岛。

    “大家看,九州岛西北方向隔着两条海峡,对面就是安东都护府的最南端,在这中间的是对马岛,对马岛再靠近九州岛一些便是壹岐岛,这边紧邻九州岛又有一座小岛平户岛,平户岛南端又有几座小岛,叫做五岛列岛。

    假如我们要调虎离山,就必须对九州岛发起佯攻,我梁山海军从安东半岛南部出发,则首先要攻克对马岛、壹岐岛,若继续向东航行,则可以在这个叫做博多港的地方登陆九州岛。

    而从耽罗岛出发,则我梁山海军,就要先攻克五岛列岛,再攻占平户岛,方可继续向东,同样在博多港登陆九州岛。”

    看着林冲信手拈来一般就画出这多大大小小的岛屿,众人越发的叹服不已,心里越发确信林冲就是天命之人。

    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一来林冲前世工科博士,工程师出身,对图纸,地图什么的本来就无比熟悉,画个图自然是小意思。

    二来林冲前世闲着没事的时候,还看过一本书,专门讲元日战争的,也就是忽必烈时,蒙古两次攻打倭国之战,自然知道这其中战斗经过,对附近的岛屿也知之甚详了。

    便听林冲又在本州岛的西南部,四国岛的东北方向画了一个圈,指着这里道:“这里便是倭国的国都京都了。上次扈成去京都时,便是从九州岛与本州岛中间这条狭窄的海峡通过的。而我们若是想神不知鬼不觉的突袭京都,则一定不能走这条航道,只能绕过九州岛最南部,这也是最难的一点……”

第六十二章 殖民的政策() 
虽然林冲很早就想打倭国了,不过林冲却也非常清楚,打下倭国的难度至少要比打下安东半岛高五六倍,甚至上十倍。

    这可是有现成的例子的。

    在原来的历史上,蒙古人就曾先后对高丽和倭国发起过征服战争。

    结果最后高丽被蒙古彻底征服,虽然保留其国王王位,但事实上高丽却差不多变成了蒙古的一个行省。

    而蒙古人两次对倭战争,最后却都以羞耻惨败而告终,总计十多万军队,数万蒙古精锐永远留在倭岛,或者葬身大海。

    关于蒙古人的失败,后世总结主要有两大原因。

    第一,自然是就是那两场著名的台风了,两次攻倭元军都遇到了台风,导致元军损失惨重,士气大跌,最后不得不狼狈而逃。

    特别是第二次那一场持续两天的台风,更是被倭国人尊为“神风”,感激膜拜了七百多年。

    虽说关于元军舰队被台风摧毁的原因,后人研究总结,可能是蒙古人统治残暴,对治下汉人和高丽人残酷压迫,于是这些造船的汉人和高丽人故意使用了错误的平底船型,而不是在远洋航行的船型,而蒙古人对航海一无所知,竟没有被发现。

    也可能是忽必烈攻倭太过仓促,未有充分准备海船,造船人只得在匆忙间敷衍了事。

    或者两个原因都有,总之就是船不是太好,所以这才如此轻易就被风浪摧毁。

    不过不管怎么说,蒙古军两次都遇到了台风总是事实。

    现在梁山军的战舰虽说都是适合远洋航行的船型,很多船甚至一路远航到阿拉伯地区都不成问题。

    但这次梁山军却是要绕路从陌生海域,陌生航道突袭倭国的京都,这其中的航程和风险可比元军从博多港登陆大了不知道多少倍。

    一旦路上遇到超强台风,或者碰到暗礁甚么的,整支舰队的人岂不是全都要葬身大海?

    而蒙古人征倭失败的第二原因则是:在欧亚大陆几乎战无不胜的蒙古大军,到了倭国与倭军在陆地上作战,其实也没占到半点便宜!

    除了第一次登陆作战时,元军凭借武器优势和战术优势,打得倭军节节败退外,其他时候,元军都与倭军打平甚至时常处于下风。

    而且,哪怕是第一次登陆作战时元军占据优势,可是却无法扩大战果,因为蒙古人根本不擅长山地丛林作战,无法突破九州岛崎岖的地形进入九州腹地。

    而且倭军斗意志顽强,几乎全民皆兵,作战极其勇敢,悍不畏死,是以哪怕元军无论是武器还战术全都占据优势,却立刻陷入全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被逼的只能撤回到船上去。

    然后他们就悲剧了,当天晚上正好刮台风,一下吹翻200艘战船。

    到了蒙古人第二次攻倭,虽然这次元军出动了十多万人分两路进攻倭国。

    但倭国人同样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总结了经验,利用山地丛林的地形优势,不停对元军发动骚扰,节节抵抗,打得蒙古人不要不要的。

    想想后世的美军,武器和战术何等先进,不也在越南丛林折戟沉沙,拿越南人毫无办法?

    蒙古人也是这样,事实上他们第二次攻倭仗就打得非常不顺利,在“神风”发生之前,倭军就在壹岐岛之战中打败了元军,逼迫元军东路军放弃壹岐岛,南下平户岛与主力会合。

    之后第二次登陆作战,元军又再次被倭军赶回了船上,结果就遇到那场持续两天的台风,也就是著名的“神风”,再次损失了大部分船只。

    好在其实元军主力当时并不在船上,而是驻在平户岛、鹰岛等岛屿上,但最后这些元军还是大部分被倭军干掉了。

    这其中自然有“神风”帮忙,元军士气大跌,倭军士气大振,以为神明相助的原因。

    但反过来讲,元军这边同样也是困兽犹斗,战斗力同样不低,可还是近乎被全歼,倭军的战斗力也就可想而知了。

    是以,梁山军想要攻打倭国,同样要面对倭国山地丛林的地形,还有倭军顽强的作战意志。

    “……综上,倭国地形比高丽还要多山,多丛林,且倭人的作战意志比起高丽人来要强太多,而且几乎是全民皆兵,很难被攻心,而且我也不准备攻心。”

    林冲最后总结道:“所以既便是佯攻九州岛,也必须重创甚至全歼九州岛上的守军才行,这样倭国才会调派本州岛主力增援九州岛,我们突袭京都的行动才有可能成功。

    可这

    而且绕路去往京都的航线也要提前探出来,当地的水文气候也要提前了解,否则冒然前往,就是在拿我数万远征军将士的生命在冒险!”

    众人神色渐渐凝重起来,暗道这个倭国果然比高丽难打数倍,难怪倭国如此有恃无恐!

    王寅不禁有些气馁,听林军主的意思,貌似是不太赞同自己的突袭京都的战略,只是如果不用突袭,还能有甚么更好的办法呢?

    要知道林军主刚才说的可是明白,征讨倭国比起征讨高丽,可是要难上十倍,而且倭人比高丽人还要狂妄数倍,且桀骜不驯,绝不会轻易屈服。

    对付这样一个国家,若是不用突袭的办法,逼迫其签订城下之盟;那么剩下的办法就只有投入大量兵力,步步为营一点一点从九州岛向北推进。

    可吕军师也说了,如果女真和赵宋才是梁山军头号敌人,攻打倭国只能动用两三万人,最多四万人的偏师。

    这么点人,这仗根本没法打啊!

    “军主,末将见识浅薄,暂时就想到这个佯攻九州岛,将倭军主力全部吸引过来,在利用海军优势突袭京都,逼迫认罪投降的办法!

    现在看来末将对倭国还是了解太少,这个战略也有太多考虑不周的地方,多谢军主及时指正。

    只是若是突袭的办法行不通,不知还有甚么办法能报此仇,打得倭人跪地投降。我是技穷了,不知道诸位可有甚么好办法?”

    林冲微微笑道:“王兄弟的办法还是不错的,不必太过自谦,更不要妄自菲薄,只是你对倭国了解太少罢了。”

    王寅有些脸红,林冲虽然依然对他表示赞许,但对倭国了解太少,就忙着立军令状,抢着要去打倭国,是不是显得太轻率轻敌了些?

    沉默了一小会,一直皱着眉头的陈箍桶试探着道:“既然倭国倭国这么难被征服,我们很难仅靠一支偏师就打得其投降屈服,那么我们为甚么还要这么做呢?”

    众人一下被他绕糊涂了,就听闻焕章道:“陈军师的意思是?”

    陈箍桶想了想,越发坚定了自己的想法,道:“我们何不利用海军的优势,不时的从海上对其发动进攻,俺看倭国的国土也不算小了,海岸线这么长,倭国人怎么守得过来?

    俺的意思,假若倭军在九州岛博多港设下重重防御,我们便不在这里登陆,转而攻击倭国本州岛的西北方向,上岸之后一路突袭,见人就杀,见东西就抢,打完就跑,等倭军主力赶到,我们早已带着战利品还有俘虏撤走了。

    等之后倭国在本州岛的西北方向修建堡垒,调派重兵进行防御,我们又悄悄跑到九州岛南边登陆。如此这样只要打上几个月,倭国势必受不了,到时候我们再向其提条件,让其赔偿损失,称臣纳贡!”

    林冲点点头,再他看来陈箍桶这个办法又比王寅的办法好了许多,不过林冲同样很不满意。

    这种袭扰和游击的办法,好当然是极好的,但我堂堂华夏天朝,对倭国蕞尔小邦用这种战术,却实在有些跌份,太自降身价了,也太看得起他们了。

    而且林冲也突然想到一件事,那就是自己只问了他们该不该打,该怎么打。

    着第一个答案大家已经已经给出来了,那就是必须打,一定要打。

    现在大家在回答第二问题:该怎么打,但是林冲却忘了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