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美国的故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像老天还嫌富兰克林的麻烦不够多,平白又给他添了不少堵。大陆会议派来的另外两位特使都不是省油的灯。本来指望他们齐心协力,结果却各怀鬼胎,还不够内讧的呢。迪恩性格倒是不错,容易与人相处,可是,他那双手就像涂了胶水似的,不“粘”点便宜是不可能的。这三位特使的一个秘密任务是购买和运送军火,富兰克林忙着安排偷运的船只,迪恩就忙着拿回扣,凡经他手的交易都不干净。另一位特使亚瑟李,来自弗吉尼亚的名门望族,两个哥哥都是大陆会议代表和弗吉尼亚议会议员,后台多硬就不用说了。李就像得了“狂想症”,怀疑一切,打倒一切。他坐实了迪恩的贪腐,也认定富兰克林中饱私囊。在他眼里,这个世界上就没好人。富兰克林见到李就头疼,他没时间也没精力应付李的胡搅蛮缠。但是,有一点,李基本上是对的。他怀疑,美国特使的周围,从秘书到厨师再到仆人,几乎无一例外,都是间谍。

    别人先不说,美国代表团的秘书爱德华班克罗夫特就是英国间谍。他生于马萨诸塞,曾是迪恩的学生,富兰克林在伦敦时和他成为朋友。这么一个“熟人”,富兰克林和迪恩都很信任他,让他当机要秘书。大家都以为对他知根知底,却不知他早已是英国特工。美国特使们的一举一动,他们与法国人的所有交往,都在英国情报机构的掌握之中。班克罗夫特的情报既详细又准确,比如,哪一班船,哪年哪月哪日从哪里出发,运送什么货物到美国的哪一个港口;美国公使跟法国的哪一位官员谈过什么事情;法国给了美国多少援助;等等。有一次,美国特使们请求法国提供更多的援助。他们的文件刚递上,英国公使就向法国提出抗议,说法国违反中立原则。法国人很难堪,骂美国人神经太大条,连这点秘密都保不住。

    李早就觉得班克罗夫特是间谍。但是,当他提醒富兰克林注意时,富兰克林发表了一通听上去很孩子气的高论:我站得直,行得正,人前人后没什么两样,不需要隐瞒什么,就让间谍报告去好了。他没把李的话放在心上,一是因为李怀疑所有的人,“狼来了”喊多了大家也就不当回事了;二是因为富兰克林那看上去天真无邪的外表下有一颗老谋深算的心。他隐隐约约地感到,身边有间谍不一定是坏事。

    其实,法国官方对美国特使们也不是完全忽视。就在富兰克林到达巴黎几天之后,法国外交大臣弗吉尼斯勋爵就会见了这三位使节。在谈话中,富兰克林把北美与英法的利害关系讲得头头是道,想用利益平衡的道理打动弗吉尼斯。弗吉尼斯是职业外交家,心里明白得很。美国的自由不是他关心的事,但如果美国因势单力孤而不得不重回英国的怀抱,那就是法国的噩梦。十几年前,在“七年战争”中,法国把加拿大输给了英国。现在,它难道要眼睁睁地把美国也输给英国吗?

    在路易十六的内阁中,弗吉尼斯是最同情美国的。他在美国特使还没到巴黎时就向国王提出援美计划。但形势太不明朗,路易十六决定先拖着,看那帮乌合之众经不经打。他们要是扶不起来的阿斗,咱还扶他干什么?于是,弗吉尼斯就敷衍富兰克林,绝口不提联盟之事。

    富兰克林很清楚目前的处境,在没有重大的军事胜利之前,不可能把法国拉下水。他一面不动声色地周旋于巴黎的上流社会,一面默默地祈盼着战场上的好消息。同时,他以一个思想家独特的眼光,开创了美国外交的一个先例,那就是,把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紧紧地连在一起。当人类进入强权时代,利益似乎永远是国与国关系中唯一的天平。但富兰克林认为,美国有一个其他国家没有的优势,就是它对真理的追求。自由与平等,共和与法治,这不仅仅是美国的理想,也是全人类的理想。他引用清教徒祖先的话说:“我们在捍卫自己尊严的同时,也捍卫了人类的幸福。”

    为了让法国人明白美国到底为何而战,富兰克林在报纸上刊登了他参与制定的宾夕法尼亚宪法和其他法律文件,向旧大陆展示了一个崭新的政治制度。在这个制度中,三权分立,政教分离。人们自己管理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幸福不是奢求,而是权利。富兰克林的“思想攻势”引起欧洲人对美国革命的好奇和同情,酒馆里,饭桌上,到处都能听到人们谈论北美。连弗吉尼斯也有点糊涂了,他说,富兰克林一会儿是冷酷的外交家,满嘴都是利益平衡,一会儿又变成哲学家,满脑子的主义和理想。

    富兰克林创立的这种外交模式一直被美国沿用到今天。从“门罗主义”到“马歇尔计划”,从“孤立主义”到“全球战略”,美国在向世界挥舞着大棒和胡萝卜的同时,也向人类宣扬着普世价值。赤裸裸的利益争夺总是与理想主义的光辉相伴而行。枪炮有停歇的时候,军队有溃败的时候,金钱有困乏的时候,但以自由平等为核心的美国文化却所向无敌。占据道德制高点从来都是美国外交追求的目标。在这一点上,没有人比富兰克林做得更好。

    在焦急的等待中,富兰克林已在巴黎住了一年,形势似乎没有好转。1777年10月,巴黎“谣言”四起,说威廉豪已经攻占费城。富兰克林心里当然不是滋味。费城不仅是美国的“首都”,更是他的家。他的房子成了英国军官的府邸。但是,当人们告诉他豪将军在费城的胜利时,他还是很“酷”地说:“你们搞错了。不是豪占领了费城,而是费城占领了豪。”富兰克林不过想幽上一默,没想到却一语中的。正是因为豪将军被费城“占领”,分不开身,才导致了萨拉托加的英军全军覆没。

    12月4日中午,有人敲响了富兰克林的门。那是一个从北美来的信使。富兰克林问:“告诉我,传言是不是真的?费城丢了吗?”信使说:“是的。”富兰克林转过身去,不想再说什么。信使说:“但是,我有更好的消息!伯格因将军的全部人马都成了俘虏!‘萨拉托加战役’让在费城的豪将军陷于孤立!”71岁的富兰克林闻讯居然高兴地跳起舞来。他知道,属于美国的那一天到了。

    当天下午,富兰克林就把萨拉托加大捷的消息传给法国外交大臣弗吉尼斯。两天后,路易十六传出话来,让美国代表们提交一份要求建立联盟的意见书。在整整一年的“冷处理”之后,法国忽然变得迫不及待。12月7日,富兰克林递交国书。一个星期后,弗吉尼斯就告诉他:法国愿意公开承认美国独立,并与美国缔结贸易与军事同盟。但是,在此之前,法国需要得到西班牙的同意。法国和西班牙都属于波旁王朝一系,两家有盟约,同进同退。其中一家若与外国缔约,应首先得到另一家的许可。弗吉尼斯对富兰克林说:“放心,西班牙不会不同意的。我们的特使已经去马德里了,最多三个星期,肯定给你个准信儿。”富兰克林可不想把美国的命运放在波旁家族的裙带关系中。他审视着自己手中的牌,看看下一步该出哪张。他惊奇地发现,美国外交现在最有力的武器竟然是英国间谍。

    “萨拉托加战役”对英国的打击可想而知,但正在酝酿中的美法联盟更让它心惊肉跳。若法国卷入战争,那可不止是北美战场上多了一个对手,两国在全世界的殖民地都将硝烟四起。从西印度群岛到菲律宾群岛,从非洲到亚洲,英法冲突无处不在。“世界大战”是英国最不愿看到的。

    12月中旬,英国间谍头子保罗文特沃斯来到巴黎,他需要得到美法谈判最详细的报告。文特沃斯如愿以偿,因为这份报告也是富兰克林最想给他的。富兰克林不知道他最信任的秘书班克罗夫特是间谍,班克罗夫特的间谍身份是在一百多年后跟着英国档案馆的文件一起曝光的。但富兰克林知道,他身边有很多间谍。他想让间谍把美法联盟的真实消息传给英国,越快越好。

    果然,没多久,文特沃斯就要求会见美国特使。富兰克林躲在幕后,由迪恩出面跟他谈。文特沃斯提出了一个英美和谈计划,其中包括:北美将拥有自己的国会,内政完全自理,不向英国议会交税,建立独立的自我防御体系,只在外交政策上听命于英国议会。英国将废除1763年以来通过的所有对北美不利的法案,北美当然要以放弃独立为条件。这个模式跟今天的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英联邦国家很接近,名义上是英帝国的一员,实际上是独立的国家。十几年前,北美反英浪潮刚兴起的时候,在伦敦的富兰克林就曾提出过类似方案,英国议会连看都不想看。现在,英国愿意妥协,但美国还愿意后退吗?

    12月底,弗吉尼斯告诉富兰克林:很不幸,西班牙国王拒绝了与美国结盟的计划,法国不想撇开盟国单独与美国缔约。据说,当时富兰克林正跟弗吉尼斯一起品尝法国糕点。听到这个消息,他气得转身就走。弗吉尼斯说,至少吃完糕点再走嘛。富兰克林说,我忽然想喝英国茶。他很快就让法国人知道了这杯英国茶的滋味。

    1778年的第一个星期,富兰克林暗中让人放出风去,说英国特使已经到了巴黎,英美很快就要开始和谈。如果谈判成功,不仅北美大陆将重回英国怀抱,北美还将协助英国把西印度群岛从法国手中夺过来,等等。富兰克林毫不怀疑,他周围的法国间谍跟英国间谍一样多。他故意把文特沃斯提出的英国对北美的宽容条件泄露出去,向法国施压。他还安排于1月6日会见文特沃斯。

    富兰克林与文特沃斯的会谈要多“亲切”有多“亲切”,一看就是“血浓于水”的关系。文特沃斯还担心美国不会放弃独立,富兰克林却说,只要条件合适,我们当然可以考虑,本来就是一家嘛,呵呵。他答应把英国的提议转交大陆会议,由大陆会议做最后的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