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兴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洛阳又再一次经受了李自成的铁蹄摧残。假如,当初朱震仍然据守着洛阳,他能在李自成几十万大军的围困下创造奇迹么?

    四万大军驻扎城外,李超涂被孙传庭派去的人迎入帅营,见过礼,在给他安排座位时,才发现够资格进帅营议事的,最低也是游击将军官衔。又加之李超涂资历最低,便只在最末尾给他安排了一个座位,惹得他心中很不快。

    官军初战获胜,士气大涨,大部分将领要求再接再厉,挥军南下,彻底剿灭李自成。孙传庭看着这班将领,皱了皱眉头,当他看到朱震派来的那个游击将军坐在尾座,一言不发时,心想这人官衔虽小,但人很年轻,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又是朱震的部下,不要对他他冷淡了,便点名问道:“李将军,大家都发表过自己的意见了,怎么却没见你发言啊!”

    李超涂见孙传庭点名问自己,便回道:“末将资历甚浅,不敢胡言。”

    孙传庭笑道:“帅营议事,不论资历,但说无妨!”

    李超涂道:“那末将就斗胆了,我认为官军虽然小胜,却没给李自成造成多大的损失,士气提高得也有限,现在挥军南下和流寇争锋,甚为不妥。不如重建洛阳城,开屯田,储粮草,以守为攻!”

第155章() 
孙传庭见李超涂的意见居然和自己不谋而合,心中很是惊讶,随即又释然,这些话可能是他大军出发前朱震教他的吧。朱震能在山东闹得风风火火,有这些见识也是正常。

    想通此节,孙传庭也不再多问,吩咐诸将各自回营。对于出兵策略却只字不提。

    再回过头来,说那陈演和王承恩。他们回到京城,不敢怠慢,立即去向崇祯皇帝复命。崇祯皇帝虽然早就做好暂时把山东交给朱震管理的准给,但是从他们口中得知朱震利用朝廷钦差大人的名义大肆清洗本土势力,安插党羽,除了莱、登二府,山东一境都在朱震的控制之下的时候,心中还是隐隐发疼。心想做皇帝做到自己这个份上,也算是窝囊了,也暗暗发下狠心,终有一日,要上朱震跪求着请自己收回他手中的权利!

    不过当他看到那白花花的银子和朱震答应派兵四万去河南平寇时,所有的不悦马上被抛在一边。有了这批银子,因为久已缺饷而开始积怨的各镇兵马应该能够息怒了。陈演见皇上龙颜大悦,便再次说道:“陛下,朱震派遣手下第一号战将李超涂领兵四万前去孙传庭帐下听用,比起那个不派一兵一卒的左良玉忠心多了。”

    崇祯听道左良玉,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大明总兵官额定配额兵员是二万五千人,只凭这家伙公然号称拥兵三十万这一条,就可以治他个图谋不轨的罪名了。现在居然再一次违抗自己的命令,一名兵将都不派。

    陈演看到崇祯皇帝眼中闪过厉色,正准备拿出朱震那封请求接管山东所有矿场的奏章的那只手又缩了回来。心中更是埋怨自己,好好的去提那个左良玉做什么,让好不容易龙颜大悦的崇祯皇帝又生出怒气来。

    但是崇祯皇帝却把他这个动作看到眼里,便笑着问道:“陈爱卿是不是还有什么东西想要交给朕?”

    陈演只好硬着头皮道:“陛下,朱震还有一封奏章拖微臣转上。”说着,把那封早就藏在怀里的奏章逃了出来。

    崇祯皇帝接过奏章,看了一篇,心中冷笑,这个朱震,还真把山东当成是他的了,连矿场都不放过。随即又想,这样一来,朱震势必会得罪朝中许多权贵,等以后自己回过头来收拾他是,自然不会有人站出来给他说好话了。

    便把奏章放在桌上,说道:“陈爱卿先回去休息吧,这份奏章明日早朝时朕当庭批复。”

    陈演连连叩头告退,他知道,接下来,崇祯皇帝就会问王承恩一些细节了。皇上不信任大臣却偏信宦官的事,整个大明朝都知道。

    次日临朝,崇祯当庭把当初朱震替部下要求的封赏以及接管山东矿场等事全部批复下去。整个朝中再一次燃起,陛下对那个小子也太厚爱了些吧,最后大家竟然生出一个奇怪的念头来,似乎这个人连京城都没进过也就是说皇上连他的面都没见过,这样的厚爱给了一个连面都没见过的人,不觉得蹊跷吗?

    甚至朝中生出这样的想法来,陛下偏信太监,会不会朱震是个太监呢?

    不过这样的股波没传多久,马上就被另一股更强大的波给取代了,援剿督师兼陕西三边总督领兵部尚书衔孙传庭与李自成部血战洛阳,大胜!斩首数万,洛阳光复。

    当然,这个消息是崇祯皇帝放出来的,孙传庭稍稍虚报了一点军功,但却不敢说斩首数万。是崇祯皇帝太需要一场胜利来巩固一下朝廷的声望了,也太需要一场胜利来堵住那些反对孙传庭出师东征的大臣之嘴了。

    大殿议事,崇祯皇帝今天格外的精神抖索,似乎带有几分显耀的表情,“你们看,还是朕的决定英明吧,孙传庭一出潼关,就获得大胜,顺利收回洛阳城。若是听你们的,这胜利还不知道要等到哪年去。”

    掌印太监很熟练的高声喊道:“陛下临朝议事,大臣有事请奏,无事散朝!”

    大臣们也似乎看到崇祯皇帝喜形于色的模样,这幅模样,他们好多年没看见过了!他们也知道皇上这副模样的来由,便纷纷进言,要求表彰孙传庭的功劳,封赏有功将士,勉励士气,争取一战彻底解决流寇匪患。

    崇祯皇帝也听得兴高采烈,摸了摸怀里的奏章,竟然不敢出列启奏。

    等大臣们按照官阶资历,一个个恭贺完毕,崇祯才道:“大明虽以文兴邦,却是凭武立国,援剿将士劳苦功高,应该好好封赏。张爱卿,你主管兵部,封赏的事就由你来拟定吧!”

    兵部尚书听得崇祯点名叫自己,赶紧出列道:“陛下英明!只是孙传庭还有本启奏!”

    崇祯道:“既然是孙爱卿的奏章,张爱卿为何不早奏!”

    兵部尚书道:“启奏陛下,孙传庭以为援剿大军应以洛阳为根本,与流寇对垒,等待战机,徐徐图之,故而请陛下拨款派人,先修复洛阳城。”

    崇祯皇帝一拍龙椅,怒道:“胡扯,兵贵神速。既然初战获胜,应该乘胜追击。孙传庭奏章中有没有提到他现在在哪里?”

    兵部尚书道:“孙传庭尚在洛阳休整兵马,等待各路援剿大军回合。”

    崇祯闷哼了一声,这孙传庭提出应以洛阳为根本,等待战机,是什么意思?各镇总兵拥兵自重,莫非他孙大督师也想仿效?想到这里,他越来越对孙传庭放心不下。便压住怒气,说道:“传旨,孙传庭剿贼有功,加封中极殿大学士,赐黄金百两,绸缎十匹,其余将士,升赏,由内阁酌情处理!并令其火速京兵,彻底剿灭流寇!”说到这里,又点兵部尚书名道:“张爱卿,你从神机营和神枢营各选精兵一万,调去河南给孙传庭。”

    众大臣听到崇祯前面的话,都替孙传庭松了口气,可当听到后面那句抽调京营京兵前去孙传庭帐下听用时,心里都咯噔一下,皇上就开始提防孙传庭了。

第156章() 
京营里的那些老爷兵,能打仗么?派去孙传庭帐下听用,说白了,就是去分他的功劳。而一旦孙传庭处理不好,让那帮老爷兵在战场上死去一些,以后他就别想在京城立足了。

    再说当初崇祯皇帝为了表示对孙传庭的信任,并没有给他派遣监军太监,这次派遣京营前去增援,也可以名正言顺的让监军太监去分了孙传庭的权利吧!

    不过大臣们都不是傻子,绝对不会在这时候傻傻的去触怒崇祯皇帝的,只是一个劲的称赞皇上英明。

    再说王承恩从山东回来后,便憋了一肚子火气。他当年帮助崇祯皇帝登位有功,一直深受崇祯宠幸,哪个朝廷大员见到他不是恭恭敬敬的,到了晚年,却在山东被一个黄毛小子如此侮辱。佛争一炷香,人争一口气,王承恩不似大多数太监那样爱财,但却最在乎面子。

    所以进京当晚便在崇祯皇帝面前说了朱震一大筐坏话,只差点没说朱震要举兵谋反了。但令他想不通的是一向猜忌大臣的崇祯却对朱震的事保持了沉默,甚至还恩准了他所有奏本。

    这下可把王承恩气疯了,心里暗暗发誓,一定的找个时机,让朱震知道他的厉害。

    这天晚上,他看到一封宁远来的奏章,灵机一动,便生出一条妙计来。

    这风奏章确实大名鼎鼎的吴三桂写给崇祯的,今年七月间,阿巴泰北反的残兵败将自然遭到了大明九边各镇将领的追杀。但是阿巴泰也不是易于之辈,面对着不知道是自己多少倍的敌军围追堵截,他带着三万残兵仍能似闲庭散步般,一路劫掠,绕过北京城,从密云一代翻过长城,准备取道蒙古草原遁回关外。

    他之所以绕这么远的路,却是怕一个人,那就是镇守宁远的吴三桂了。吴三桂在辽东的威名,那是一场场血战打出来的,他手下三万关宁铁骑,是和金虏骑兵一次次交战中训练出来的精锐,虽然号称大明第一精锐,却无人敢有异议。

    尽管关宁铁骑有此荣耀,吴三桂还是不敢大意,又从三万关宁铁骑中精挑细选出一千精锐,作为自己的护卫亲兵。这一千人分成二十队,每队五十人。征战之时,把这二十队亲兵的头领名字写在二十只签上,放入军靴中,遇到要用亲兵之时,便抽出一支签来,大呼签上写的名字。被念道名字的头领便率本队人马出击,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所以到现在为止,这只亲兵还未逢一败!

    这次金虏避过宁远,从密云置入山东腹地时,他便发下狠心,待金兵返回关外时,一定要给他们一点颜色瞧瞧,免得金虏欺我堂堂大明无人。所以一直派遣斥候,密切关注金虏大军动向。五月间得报,金虏居然在山东被一个叫朱震人杀得溃不成军,真往关外撤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