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上下五千年-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宗元既遭贬逐,涉足南蛮瘴疠之地,处身崎岖阻塞之境,内怀骚人抑郁之情,所以抒情叙事,一动就写文章。作骚体文章十多篇,阅览的人无不为之感到凄恻哀惋。

    元和十年(815年),柳宗元按旧例被移为柳州(今属广西)刺史。那时朗州司马刘禹锡任播州(今贵州遵义)刺史,诏书下达,柳宗元同所亲近的人说:“刘禹锡有老母,年事已高,今到蛮方远郡为刺史,在西南绝域之地,来回上万里,哪能让他和老母一起去。如果母亲不去,母子异方,便成为永别。我和禹锡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哪能忍心看他母子这样为难呢?”遂起草奏章,请求将柳州授给刘禹锡,自己赴播州上任。正遇裴度也奏请照顾刘禹锡母子,所以刘禹锡终于改授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

    柳州风俗,用男或女为质去借钱,如果过期没还钱,人质便为钱主所没收。柳宗元到了柳州,便革掉这种土法。那些已经被钱主没收的男女,柳宗元自己出私钱赎取,并归还给他们的父母。长江至岭南之间,凡是想考进士的,不远千里,都来跟随柳宗元,拜他为师。凡是经柳宗元指点过的,必成为名士。柳宗元著述之多,文名震动当代,时人号称“柳州”。有文集四十卷。元和十四年(819年)十月五日死,享年47岁。那时他的儿子周六和周七,才三四岁。观察使裴行立为柳宗元办理丧事,并护送他的妻室和儿子返回京师,当时的人赞扬他很有义气。

    诗人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曾祖李叔恒,19岁中进士第,官位终于安阳(今属河南)县令。祖父李俌,官位终于邢州(今河北邢台)事参军。父亲李嗣。

    李商隐自幼便能写文章。令孤楚出镇河阳(今河南孟县),李商隐以所作文章投献他,当时12岁还不到。令孤楚因为他少年英俊,深加礼敬,让他和读书的诸生交游。令狐楚镇守天平(今山东东平)、汴州(今河南开封),李商隐跟随为巡官,每年给他衣食,让他随考核官吏到上都(今陕西西安)。开成二年(837年),才中进士第,脱去布衣担任秘书省校书郎,补任弘农(今河南灵宝)县尉。会昌二年(842年),他又以书判中拔萃科。王茂元镇守河阳,起用他掌书记,得侍御史。王茂元爱他的才华,把女儿嫁给他为妻。王茂元虽然读书为儒者,但本来是武将的后代,李德裕平时待他很好,那时李德裕掌权,起用他为河阳主帅。李德裕和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相互间仇怨很深。李商隐既为王茂元干事,李宗闵之党很鄙薄他。当时令狐楚已经死了,他儿子令狐为员外郎,因为李商隐背恩负义,尤其嫌恶他无品行。不久,王茂元死了,李商隐来游京师,但朝廷久久不给安排职务。正碰上给事中郑亚任桂州(今广西桂林)廉察使,聘请他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大中(847—860年)初年,白敏中掌执朝政,令狐在内署,共同排挤李德裕,并逐出京师。郑亚因为属李德裕之党,也被贬为循州(今广东惠阳)刺史。李商隐随郑亚在岭南多年。三年(849年)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请李商隐为掾曹,让他管草写钱奏,明年,令狐做宰相,李商隐几次上启陈说内心苦衷,令狐不予理睬。卢弘正出镇徐州(今属江苏),李商隐又跟随去任掌书记。后罢徐州府职又入朝,他以文章干谒令狐,于是补他为太学博士。正遇河南(今河南洛阳)府尹柳仲郢镇守东蜀,用他为节度判官、检验工部郎中。大中(847—860年)末年,柳仲郢因为擅自杀人,被贬官,李商隐也随之罢废,回郑州(今属河南),没多久也就病死了。

    李商隐能写古文,不喜欢讲究对仗。在令狐楚幕中任职时,令狐楚能写奏章,遂即将他的写作经验传授给李商隐,从这时始他才写今体带对偶的奏章。李商隐博学强记,写文章时下笔不休,尤其擅长撰写诔和祭奠之辞。他和太原(今属山西)温庭筠、南郡段成式同时齐名,当时号为“三十六”。文思清丽,温庭筠超过他。但他们都不持操行,恃才怪异偏激,为当时宦途中人所鄙薄,所以不能进而为名宦,坎坷终身。他弟弟李义叟,也进士及第,累任宾佐。

    诗人温庭筠

    温庭筠,太原(今属山西)人。他原名岐,字飞卿。大中(847—860年)初年,参加进士考试。苦心经营于笔砚之间,尤其擅长诗赋。他初到京师,京师人士纷纷然推崇他。然而他在士人品行方面杂染尘俗,不修边幅,不很检点,能按管纟玄之间,填写艳丽的歌词,公卿之家无赖子弟裴诚、令狐缟之徒,和他一起赌博饮酒,终日酣醉,因此多年考试却不能中第。徐商镇守襄阳(今湖北襄樊),温庭筠去投奔他,被录用为巡官。

    咸通中,温庭筠失意到江东,路过广陵(今江苏扬州),内心怨恨令狐在担任要职时不让他成名。来到江东,他和新进少年狂游小街曲巷,很久不去投判干谒达官贵人。又乞求于杨子院,因醉酒而触犯夜禁,被禁卫官所击打,伤面又折了牙齿,才回扬州告状。令狐捉拿禁卫官问罪,禁卫官就硬说温庭筠在小街曲巷中的丑行之迹,于是把两边都放了。从此温庭筠汙迹丑行便在京师传闻。温庭筠自己到长安(今陕西西安),写信给公卿们申雪冤情。正当徐商任参知政事,颇为温庭筠辩说。不久,徐商罢免宰相之职,到地方当官,杨收对温庭筠很恼怒,把他贬为方城(今河北固安)县尉。又迁隋县县尉,死在那里。

    温庭筠的儿子温宪,中进士。他弟弟温庭皓,咸通中任徐州从事,节度使崔彦鲁为庞勋所杀,庭皓也被杀害。温庭筠著述颇多,其诗赋格调风韵清新劲拔,文士都称赞他的诗赋。

    诗人杜牧

    杜牧,字牧之,善于写文章。中进士第,又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请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提升为监察御史,因病分司东都,又因弟弟杜岂页患病而弃官。复任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

    这时候,刘从谏镇守泽潞,何进滔据守魏博,都颇为骄横不遵守法度。杜牧追溯归咎长庆以来朝廷的一些措施不得法,所以又失去山东,大封藩镇,借以维系天下的轻重,不能听任继承袭职式轻意授予,这都是国家的大事,朝廷怪他不在其位而妄言,实责其罪,所以他写了罪言,其文曰:

    老百姓常常受兵祸之害,兵祸始于山东,泛溢于天下。不拿下山东,兵祸不可止息。山东这地方,夏禹画定九州,称为冀州,舜帝因为觉得分得太大,析为幽州和并州。量其水与土,与河南相等,曾多十分之一二,所以其民生性深沈勇猛而多材力,重然诺,能吃苦。自魏、晋以来,工巧机诈相杂,意态百出,其俗更加卑下,其民更加脆弱,只有山东聚五种之男,以兵矢为本,他人不能涤除而自如。其地出产健马,下等的马也能一日跑二百里,所以其兵常能敌于天下。冀州,因为自恃其强而不循理,希望定能破弱者;既已破弱者,又希望再强大。并州,其力足以并兼天下。幽州,阴森森充满杀气,圣人所以取“幽”为名。

第150章 隋唐(38)() 
黄帝之时,蚩尤是战争的祸根,从那以后帝王多居于其地。周朝衰落而齐国称霸,不到一世(30年),晋朝强大,常奴役诸侯。至秦时才聚精兵攻三晋,经过六代才克韩,遂挫折天下之脊梁;后来又攻克赵,因而兼并诸国。韩信联合齐国而得齐,所以蒯通知道汉与楚之轻或重全在韩信。后汉光武帝兴起于上谷(今河北易县),终成于鄗(今河北柏乡)。魏武帝的官渡之战,三分天下得其二。晋末大乱而五胡继起,至宋武帝时,号称英雄,攻蜀,又得关中,后尽占河南之地,十分天下得其八,但不能使一个人渡河去窥伺胡人。至高氏北齐,荒淫放荡,宇文氏攻取之,隋文帝因而灭掉南朝陈国,五百年后,天下才归于一统。隋文帝不是宋武帝的对手,因为宋没取得山东,而隋取得山东,所以隋得以称王,而宋只能称霸。由此说来,山东这地方,王者不能取得便不能为王,霸者不能取得便不能称霸,狡猾的叛贼得之,便足以使天下不得安宁。

    天宝末年,燕地叛贼兴起,出入成皋(今河南荥阳)、函谷、潼关之间,如入无人之境。郭子仪、李光弼之辈拥兵五十万,尚且不能打过邺(今河南临漳)。从此一百多个城,尽天下之力,不能收复尺寸之地,民之见叛贼如同回鹘、吐蕃,竟没人敢于窥视。国家因此挖河渠塞为屏障加以戍卫,堵其通路。齐、鲁、梁、蔡各地受其影响,因而也起而为寇,从内开拓外,以外支撑内,混杂回转,颠倒横斜,没有长达五年之久不发生战争。人民日益困顿,四夷日益嚣张,天子因此跑到陕州(今河南陕县),跑到汉中,疲惫不堪竟达七十多年之久。幸遇孝武皇帝,十日浣衣,十日一肉,不游猎,不听乐,从卑下的官员中提拔宰相和将领,历十三年,方才尽收河南、山西之地,洗削敝政,实行改革,没有不能适应的。只有山东不服,也一再攻打,但都不利。岂非老天让百姓们未能达到安泰地步吗?岂非人谋还没到达使天下太平的境地吗?何等的艰难啊?

    今日天子圣明,超出前代,有志于平稳而治。如果想使老百姓无事,其首要之事是除去兵祸。不取得山东之地,就不能消除兵祸。今之上策,不如使其自治。为什么呢?当贞元(785-804年)之际,山东有燕、赵、魏反叛,河南有齐、蔡反叛,梁、徐、陈、汝、白马津、盟津、襄、邓、安、黄、寿春各地都拥有强兵,十馀所才足以自己保卫治所,实在不能腾出一人派别的用场,遂使我势力松散瓦解,熟视不轨之徒而无可奈何。继此,蜀也反叛,吴也反叛,其他没有反叛的,也是看着时势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