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上下五千年-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光绪三十年(1904年)十月,江苏、浙江、安徽三省的学界人士在上海集会,成立了光复会,又称复古会。会上推选蔡元培为会长。当时,章太炎身在狱中,但也参与筹划了此事。光复会成立后,选择会员极为严格,人员不过五十人。会员入会,要选择一秘密地点举行入会仪式,并刺血对天发誓:“光复汉族,还我山河,以身许国,功成身退。”

    为了扩大组织,蔡元培邀请陶成章入会。陶成章当时正在做浙江会党工作,有一定的影响力,他接受了蔡元培的邀请加入光复会,在他影响下,绍兴商学界革命志士和各属会党成员相继加盟入会。陶成章成为了光复会中起主要作用的中心人物。当年底,陶成章再赴日本,和王嘉秘密商谈,成立了光复会东京分部。

    在此之前湖南成立了华兴会,推举黄兴为会长,宋教仁、刘揆一为副会长。华兴会成立后,就准备九个月后在长沙发动起义。光复会成立后,便同华兴会取得联系,准备在长江下游发动起义,配合华兴会。后华兴会起义破产,光复会也中止了起义活动。随后,光复会成员在浙东、浙西许多地方联络会党,扩展组织。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八月二十日,在孙中山的组织倡导下同盟会在东京举行正式成立大会。同盟会把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全国性的组织。光复会在并入同盟会后,部分会员仍保持着独立活动。

第299章 清朝(53)() 
次年初,秋瑾从日本回国,抵达上海后,便联合一批光复会会员一起开展反清活动,创办学校,并创办了中国女报。这时在湘赣边界发生了反清起义,上海的光复会成员闻讯后,立即响应,并积极讨论办法。秋瑾返回浙江绍兴,策划军事行动。不久传来湘赣边界起义失败的消息,秋瑾毫不气馁,决定独立发动起义。她奔走于浙西各地,联络会党,响应者很多。秋瑾规定了光复军的组织系统,由光复会成员徐锡麟任统领,她任副统领,并制定了起义计划。计划在金华起义,随即进击杭州,如果杭州攻不下来,就折返回来,由浙西进入江西、安徽。清军闻讯后,立即派兵前来镇压。形势十分紧急,秋瑾派人去安庆向徐锡麟报告。此时,徐锡麟正担任警察会办,闻讯后,决定实施一个冒险计划。几天后,安徽巡抚恩铭和其他官员照例来到巡警学校进行检阅。徐锡麟在作报告时,突然拔出手枪击毙恩铭,陈伯平、马宗汉两人也拔枪相助,打死其他几名官员。随后,徐锡麟号召在场学生在他一起革命,响应者只有三十余人,他们占领了军械局,与巡防营官兵奋战几小时。陈伯平战死,徐锡麟、马宗汉被捕,处以死刑。清朝官员从徐锡麟住所搜到光复军告示,并洞悉了他跟秋瑾的联系。秋瑾此时在绍兴大通学校,知道徐锡麟被害消息后,仍积极筹备起义事宜。几天后,清军包围了大通学校,秋瑾被捕。在清官员审讯面前秋瑾拒绝回答任何问题,第二天被斩杀。光复军起义计划告以失败。次年,光绪帝和慈禧相继死去,乘此时机,具有革命思想的安徽炮营队官熊成基率马炮营新军一千多人起义,进军安庆,在清军镇压下不久便失败了,他只身逃走,两年后,在哈尔滨被捕遇害。

    宣统皇帝朝服像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六月,章太炎在上海出狱,随即到了日本,担任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主编。不久,与孙中山意见不和。次年,他和陶成章一起在东京联络一些同盟会成员,主张召集大会,罢免孙中山的总理职务,另选黄兴继任,但不久此事告以平息。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陶成章和光复会的一批成员到新加坡和荷属东印度(印度尼西亚)从事活动,恢复扩大了光复会组织。次年,陶成章重组光复会,推选章太炎为会长,自任副会长并在浙江、上海等地组织光复军。宣统三年(1911年)十月十日,武昌起义爆发,光复军在汕头、浙江、上海、镇江等地纷纷响应,配合了推翻清朝的起义运动。民国元年(1912年)一月,因派系斗争,陶成章被陈其美派蒋介石设计暗杀于上海,光复会解体。

    日俄战争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的东北和朝鲜成为沙俄和日本激烈争夺的主要地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沙俄开始把其侵略势力扩充到中国东北。第二年,沙俄和中国缔结了以日本为对象的军事同盟,趁机取得了中东铁路的修筑权。几年后,沙俄又强行租借辽东半岛的旅顺、大连地区,并取得南满铁路的修筑权。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七月,沙俄趁八国联军侵华之机,出动17万军队,于十月初占据了中国东北三省,并提出肢解中国、永远霸占东北的黄色俄罗斯计划。沙俄势力在中国东北的急剧膨胀,同日本以及英、美等国在华的利益发生矛盾。早在光绪二十年(1894年),日本就发动了甲午战争,击败中国,割去了辽宁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朝鲜也成为它的半殖民地。随后,日本陆军大臣山县有朋在给天皇的兵制改革奏折中,明确提出了吞灭朝鲜、灭亡中国、独霸亚洲的“大陆政策”。三国干涉“还辽”使日本在中国东北的权益让沙俄抢去,从而了加剧了日本同沙俄的矛盾。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英国为利用日本抵制沙俄的“远东政策”,与日本缔结同盟。这时英、俄在远东的对立居于主要地位,而英、美又支持日本对俄作战以及日本以俄为敌国的十年扩军计划的提前完成,致使日俄战争成为必然。光绪三十年(1904年)二月六日,日俄双方谈判宣告破裂,两国断交。两天之后,日本舰队突然袭击旅顺港和朝鲜仁川港的俄国舰队。九日,俄国对日宣战。次日,日本对俄宣战。于是日俄战争同时在陆、海两个大战场上爆发。

    日本陆军,一方面从朝鲜渡过鸭绿江,一方面从辽东半岛登陆。到东北后,对俄作战主要集中在辽阳、旅顺、奉天(今沈阳)三个战场上。这年五月,日军攻克南山,切断辽阳和旅顺的联系。八月二十八日,日军分三路并进,将俄军压至辽阳城下,俄军拼死抵抗。辽阳会战八天,日军伤亡23000余人,俄军伤亡约二万人,俄军北退,辽阳被日本军队攻破。继辽阳会战后,双方进行了沙河会战。俄军投入兵力221000人;日军投入兵力近13万人,俄军失利,被迫退却。在此前后,南线的旅顺要塞攻坚战展开。六月下旬到七月底,日方由乃木希典中将统率的第三军,把俄方由斯提塞尔中将统率的陆军,完全压缩到旅顺要塞内。日军先后三次发起总攻,投入兵力13万人,大败俄军,斯提塞尔率俄军于次年一月二日献城投降。此战日军损失惨重,共伤亡59000人,但却使日俄战争发生重大转折。一月下旬,俄日又进行了黑沟台会战,俄军败退。至此,战局进入决胜阶段。俄军主力集结在奉天附近。二月二十日,满洲军总司令部下令向俄军总攻。鸭绿江军和满洲军全军出击,自三月一日起发起对奉天的总攻击。俄军组织了三次大反击,但均未奏效。七日,俄军开始北退。两天后日军占据抚顺。次日,日军又占领奉天城。奉天会战是日俄战争中最大的一次会战,战线长达200公里;参战俄军为32万人,日军为15万人。从此,俄军失去进攻能力,集结在东北北部,等候国内增援和寄希望俄国在海战中最后取胜。

    与此同时,日俄先后进行了黄海海战和日本海大海战。东乡平八郎率日本海军联合舰队从佐世保港出发秘密驶入中国黄海北部,偷袭旅顺港后,从光绪三十年(1904年)二月初至五月初,对旅顺口的俄国舰队进行了八次猛烈地进攻。四月中旬,日本联合舰队主力大败俄国舰队,俄海军旗舰“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在旅顺港附近黄金山外海域,被日军水雷炸沉,马卡洛夫中将和全舰600多名官兵葬身海底。从此俄国太平洋舰队一蹶不振,日本海军控制了黄海海区的制海权。同年八月,沙皇将波罗的海舰队组成第二太平洋舰队,并于十月十五日由波罗的海里巴亚港启行,开始了增援远东的长途跋涉。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五月二十七日、二十八日,东乡平八郎大将在对马海峡组织了日本海大海战,这是日俄战争的最后一次决战。经过24小时奋战,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的47艘战舰,有30艘被击毁或被俘,包括司令官罗哲斯特文斯基上将在内的6106名俄国海军官兵被俘虏,战死者达一万余人;而日本海军只损失三艘水雷艇,战死者仅115名官兵。此后,日军又攻占了库页岛。日俄战争基本结束。

    为改变俄国独霸中国东北的局面,英、美以金融援助日本对俄作战;但为避免战后出现日本独霸中国东北的局面,美国又出面“调停”以结束战事。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六月九日,美国总统提奥多里罗斯福正式向日俄双方提议媾和。日本全权代表小村寿太郎和沙俄全权代表维特,从八月九日开始,在美国朴茨茅斯城举行谈判,并于九月五日签订了朴茨茅斯和约。日本迫使沙俄承认在夺得中国的权益中将南满铁路、旅顺和大连的租借权等转让给日本,并使其承认日本对朝鲜的特权,割让库页岛南部(北纬五十度以南)。在附约中规定日本有权在鸭绿江右岸伐木和经营安奉铁路。在日俄战争期间,清朝政府竟然宣布严守“中立”,并将辽河以东划为“交战区”。当年十一月,日本强迫朝鲜签约,确定日本对朝鲜的独霸地位;十二月,日本又强迫清朝政府签订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及附约,确定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特权。

    中英拉萨条约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英、俄两国为争夺中国的西藏而进行了激烈地争夺。英国要占领中国西藏,试图把英属印度和它在中国长江流域的势力范围联成一片。俄国就把侵占中国的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