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杀破狼-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里头吃牢饭了。这倒不是张振岳害怕得罪清流,他要干得差事差不多是要把整个清流得罪死的差事,他真正敬重的是范景文这个人。历史上明朝灭亡的时候,自杀殉国名入史册的士人八千六百人,这其中第一位就是范景文。这位是绝食三日而死,而其家人则全部投井殉国。反过来我们再看看后世的政权,大清灭亡时自杀殉国者几人,苏共倒台时自杀殉国者几人。这一点上明代虽然出的汉奸不少,但堪称最有骨气的朝代,在没有了中央政权的情况下,大规模反清斗争持续了四十年,战死者不计其数,自杀殉国者亦是不计其数。或许有人嘲笑这些人的愚忠可笑,却殊不知他们自己能够坐稳满清奴隶恰恰来自于这些人的反抗。正是因为他们的勇敢壮举,圈地跑马才仅限于北方,正是因为他们的不屈不饶,满人才意识到不能靠武力征服汉人,他们才不得不寻求和汉族士绅阶层合作,汉奸才有了当汉奸的机会,比如纪晓岚。

    扯远了,真正让张振岳佩服的并不是历史记载,毕竟那东西太容易被篡改了。真正让张振岳佩服的是在魏忠贤高压之下,这个范景文居然还敢公然跳出来反对,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单是这点,在给魏忠贤府上直截了当送了五万两白银后,张振岳不顾刘时敏的劝告救下了范景文。

    大朝会后五天内,张振岳天天带着史可法去六部闲逛,上午是吏部,下午是户部,有时候差不多快到宵禁了他才和史可法回府。这些行动名义上是为了南下办差的人手而查看官员的履历,其实不过是走走过场,张振岳想要抽调的人员早就定好了,调令也通过刘时敏发了出去。这段日子张振岳靠刘时敏帮了不少忙,也感受到了这个老太监的真诚,所以很是干脆的,替自己还没出生的孩子认了刘时敏这个干爹。这让孩子认干爹的事情对于来自后世的张振岳来说如同儿戏一般,可刘时敏当场就激动的热泪盈眶,他知道,张振岳这是真把他当人看了,办差自然是更加尽力了。

    这不,张振岳要的几个官员很快就被他通过御马监、吏部、兵部快马招来了。他们分别是:

    大明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曾二任商丘知县,现为吏部验封主事的孙传庭,三十五岁;大明天启二年进士,户部员外郎卢象升,二十七岁;文官还要加上被天启帝明旨戴罪立功的范景文就抽调了三个,还都是在京中任职的。武官则是抽调了三名京营将军,三十岁的游击将军孙应元,二十八岁的游击将军黄得功,以及二十六岁的千总周遇吉。

    就这三文三武,外加四十多个有丰富工作的经验、操守也还算不错的绍兴钱粮、刑名师爷,张振岳居然就敢大摇大摆去上任了,这在当时来说是很惊人的事情。

    当然,大丈夫不打无把握之战,张振岳还是让曹文诏和宋小鲁提带一千嫡系先行南下,他们的任务是替自己打前站。而觉华岛的恒记也转给了成国公府管理,有一定买卖经验的逯家三兄弟这次也随同曹文诏他们先行南下。

    六名文武是七月七日交接了各自的差事到张振岳这里报到的,接下来的日子,就是张振岳天天给他们洗脑的日子。

    张振岳的洗脑估计比孔圣人要有效多了,人家不玩什么君子小人圣贤一套的逻辑,人家就拿爱国主义说事情。

    孙传庭和卢象升还好,都不是什么清流分子,特别是孙传庭,没有袁崇焕的幸运,能得侯珣那样的贵人相助,人家可是实打实在地方熬了两任知县的主。所以对于张振岳治国先理财的这套深以为然,这治理国家和治理县城在本质上是一样,干什么都是要花钱的,没银子那说什么都是在鬼扯。

    至于卢象升,也是个通事理的,毕竟是户部十三清吏司的员外郎,对于朝廷的账目还是很清楚的,所以他在听完张振岳的话后,立刻表示要好好跟大人为大明大干一场。

    张振岳这个时候对这两位历史上的大神没什么特别感觉了,因为他发现自己在因缘巧合间已经是达到前无古人的高度了。就算是崇祯皇帝宠信的杨嗣昌都没自己牛叉,至于这两位历史上被杨嗣昌压得死死的,他自然也就没什么感触了。

    可范景文却油盐不进,他毫无畏惧的大声呵斥道:“你去江南挖银子说着是为朝廷敛财,可你张明德知道吗?这些银子最后多少会流入贪官污吏之手?你这是造福我大明,造福百姓,你这是自甘堕落,甘为鹰犬。”

    张振岳指了指正襟危坐的孙应元、黄得功、周遇吉这三个武将道:“范公误会了,我和这边这三位一样,是行伍出身,而且严格说起来,我还没这三位贵重,我是充军去的辽东。”

    张振岳根本就没有这个时代重面子的问题,他现在身居显位居然还自揭其短,听得原本还有些不服气他年纪小的三位武将心里也很是舒服,他们立刻起身表示哪有的事情,当面承认张振岳在辽东的智斩巴雅剌,活捉汤古代的功勋。有了这么一出,这以后的工作就好开展了。

    “所以我不能算士林中人,如此一来,再堕落我能堕落到哪里去?再说了,范公,就算你所言无误,我们收来的银子很可能大半如了贪官之手,可朝廷缺银子总是真的吧,我们能因为有贪官就不收税了,那不是因噎废食吗?你说呢?”

    就这么一个反问,范景文居然不知道该如何去反驳了。。。

第015章踌躇满志(五)() 
第015章踌躇满志(五)

    七月初五,经过紧张的筹备,乌云其其格终于嫁给了萧严。

    由于没有长辈,整个婚礼的流程就交个专做婚庆买卖的牙行处理。新郞着乌纱帽、状元袍,新娘着凤冠、霞帔。要说明代最能体现平等的就是婚礼上的这个凤冠霞帔了,在封建帝王时代,事事都是强调等级的,唯独这个凤冠霞帔,因为明太祖朱元璋的皇后马皇后的缘故,不分等级,所有的新娘都有权力使用。乌云其其格可没见过汉族婚礼,所以戴着这玩意很是惊讶,而已经有了身孕的布木布泰也只有羡慕的份了。

    男方雇花轿,下午吹打弹唱至女方家抬新娘,女方家以“三道茶”招待。为了完成这个礼仪,张振岳还在附近找了个宅子,临时租赁一个月算是女方的宅子。同时女方家中人要用镜子向花轿内上下前后照一遍。再点燃爆竹一小挂,置于轿内,谓之“搜轿”,以赶走轿内可能躲着的妖魔鬼怪。接着新娘换上新鞋,由喜娘携扶或由哥哥、弟弟背上轿,这个流程只能是由乌恩其这个姐夫亲自代劳了。花轿出发时,燃放鞭爆,新郎头戴状元帽,身着龙凤大红袍,腰挎大红花迎娶新娘上轿。新娘凤冠霞帔,头顶红盖头,脚着红丝履,在喜娘的指引下端坐轿中。

    花轿到达,男方家放鞭炮引迎,但不忙开轿门,谓之“闷性子”(让新娘听话,不发脾气)。过一会,由新郎开轿门,新娘下轿时,脚不踏地,走在铺好的麻袋或口袋上(意为一代传一代)。新娘脚不踏地是某些地方的风俗;新娘由伴娘背上轿或开席铺路扶着上轿,新娘脚不踏地,寓意不把娘家的泥土带到夫家,避免娘家受穷。

    至于跨马鞍,可不是清代求什么平安的寓意,这个时代跨马鞍代表的是“一马一鞍”、“好女不嫁二夫,好马不配二鞍”的意思。

    接下来就热闹了,拜堂的时候,张振岳和乌恩其大喇喇的坐着受礼了,谁让论起来最适合就他们两个了。当然礼不是白受的,要打红包的。。。平日性格活泼辛辣的乌云其其格这会爱死盖在自己头上的红布了,她的脸儿早就跟猴子屁股一般红的无法见人了。

    萧严大婚后第十日,无论小两口多么缠绵不舍,张振岳都不得不催促萧严,要出发了。

    至于乌云其其格,和布木布泰一样,都必须留下。

    去江南捅马蜂窝,这样的壮举前途未卜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不过最让张振岳牵肠挂肚的还是布木布泰这里,毕竟自己一走,她就是孤零零一个人住在这里了。

    张振岳虽然已经是当朝二品大员,可他依然没打算让逃往湘西的父母进京照顾自己的小媳妇,甚至他都没派人去湘西请安。他觉得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和魏忠贤一样都是来自于帝王的恩赏,换句话说要收回也只是一句话的事情,所以他并没打算让父母和弟弟妹妹们分享自己的荣耀和地位。

    但是对布木布泰,张振岳却是前所未有的感觉到了亏欠。当初如果不是去抢亲的话,那么现在布木布泰就应该是皇太极的侧福晋了,接下里就会成为大玉儿,成为顺治皇帝的生母,康熙皇帝的祖母。可结果却是被自己抢来,做了名不正言不顺的如夫人(既无父母之命,亦无媒妁之言)。而自己现在承了皇帝的死命,要去江南捅马蜂窝了,却不得不留下有身孕的布木布泰一个人住在这北京的大宅子里,想想也觉得布木布泰很委屈,很让人怜惜。尤其是布木布泰这段时间孕期反应明显之后,这点感觉愈发明显。

    布木布泰到是很通情理:“爷放心去吧,你就是草原上的雄鹰,早晚要飞上蓝天的,切不可被布木布泰给拖累了。”

    然后布木布泰摸着自己的肚子一脸幸福的道:“而我肚子里的儿子将来一定也会是草原上的雄鹰。”

    看着布木布泰小脸陶醉的样子,原本是来话离别的张振岳也忍不住打趣道:“这才三个月的光景,你个小懒猫怎么知道你肚子里的是儿子啊?莫非你问了他?”

    “讨厌,讨厌,就是儿子,就是儿子”布木布泰娇羞的朝张振岳挥舞自己的粉拳,张振岳则如同享受按摩一般哈哈大笑起来。

    张振岳差不多是大明最穷的钦差了,也许天启帝觉得自己已经给了张振岳很大的权力了,现在要做的就是让张振岳破釜沉舟去江南捞银子了。所以,他居然连路费都不给,反正一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