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杀破狼-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来了,说得好像这小子去过草原似的,张彦宏明明记得巴特尔是跟自己一起在府里长大的啊!还真的是吹牛不用上税。

    虽然朱慈焕只有十二岁,但是此刻他十分威严的站在城头,对着下面站立的笔直的一千五百名军官道:“你们辛苦了,你们的功绩朕会记得,大明的子子孙孙都会记得。”

    就是这么一个孩子的话,下面的军官们无不热泪盈眶,激动万分,发誓要为大明死战到底。

    这是第一批火种,却不会是最后一批火种。

    一千五百名军官当天下午就在下关码头登船,然后沿江而下,走运河去前线,他们最后会被安排从三个方向进入满清的控制区。

    李过、高一功被调来担任这次行动的头头。而张彦宏、巴特尔、萧伯平他们自然是被分到李过这一路,五千多人经河南向山西的吕梁山地区挺近。

    校场阅兵的第三天,大军就出发了,第五天,进入到了满清的实际控制区。

    而这个时候,已经为儿子的婚事折腾了个多月的西宁王妃乌云其其格突然发现自己好像很久没见到儿子了,于是东窗事发。。。

    于是整个南京城都乱了,负责南京治安的五城兵马司冒着被都察院参劾的风险,拿着西宁郡王签发的手令,满大街的寻找萧平光。萧严也是嚣张,可能觉得五城兵马司那点人靠不住,居然还调动了一部分南京驻军参与搜索。不过这个让御史们双眼放光的行动只持续了半天就结束了,萧平光留给父母的书信被找到了,萧严直接就暴走了。

    儿子是肯定追不回来了,发现的太晚,这会子估计都进入到敌区了。

    东平、西宁、北静三王在大明是出了名的同气连枝,所以见到他们乱了,以黄道周为首的政敌们也是乐得高兴几天,居然没有去参劾萧严私调五城兵马司和驻军的事情。

    而懿安皇太后也是松了口气,这下子也省了麻烦,婚期无限期推迟,诏书也用不着明发,考虑到长平公主个人的感受,她也就乐得能拖一天是一天,反正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不急。

    真正急的就西宁王妃乌云其其格一个,她这些天天天在家里发脾气,逼着萧严去把儿子弄回来:“我不管,你不把儿子弄回来我跟你没完。”

    萧严这次到也不惯她:“这事你还敢怨我,平日儿子的教导都是你管的,这不出事还好,出事了你就让我去擦屁股。这个事情没得谈,上前线的都是大好男儿,你让我把自己的儿子弄回来,那大哥的儿子不是儿子,别人的儿子不是儿子啊!”

    这是有史以来,萧严第一次对老婆说话这么硬起,结果自然不用说,他当天就被赶出来,然后住到东平郡王府去了。后来还是逼着乌恩其夫妇跑来劝和,喝了几口气壮胆的萧严才硬着头皮回王府了,看的张振岳不禁摇头对唐秀云道:“我们兄弟三个就属萧严胆子最大,却怎么也没想到居然是个怕老婆的货。”

    唐秀云听完白了张振岳一眼道:“怕老婆好啊,怕老婆的男人就不会三妻四妾胡搞八搞。”

    张振岳一听这话里的话,脖子忍不住一缩,然后讪笑道:“那个,那里啊,我就是个怕老婆的。呵呵,那个军务院还有事情,我先去看看哈。。。”

    说完张振岳一溜烟就跑了。。。唐秀云忍不住又翻了翻白眼。

    七月十三日,李过带着张彦宏、巴特尔他们五千骑兵进入河南地界,他们不敢去走重兵把守的南阳府。而是采取昼伏夜行的办法,冒着有人掉队的风险绕过南阳,经敌人防守相对薄弱的伏牛山地区,在这里放下一部分奉命就地点火的种子后,继续北上。

    这个时候张彦宏和萧平光他们早就没了出发前的那种兴奋,这些天颠倒黑白的作息让他们觉得很无趣,想想也是,赶路的时候伸手不见五指,什么风光也看不到,而能看见风光的时候却又不得不去睡觉,时间一长那是要多无聊就多无聊。。。

第020章穿越火线(二)() 
第020章穿越火线(二)

    为了这次突击任务,军务院下属的军工局专门为这批二万多人的军队重新设计了军装和战斗装备,这也是东平王亲自要求的。

    张振岳当时在军工局对戴佑宗等人道:“这支军队不同于以往,那些西式的光鲜漂亮的军服不适合他们作战的需要,相反,他们适合穿些短打的衣服,便于行动,而且这些衣服还要具备一定的隐蔽性。至于装备,火器就不要过多配发了,没有后勤保障,子弹打光了连烧火棍都不如,最多给军官配手枪,遇到肉搏战高手,这个玩意很有用的。刀盾这些适合小规模近战的要配发给他们,对了,新军装设计的样式要和朝廷过去的军装接近一点,那是官皮,到了北方,老百姓是认这个的。”

    所有鸳鸯袄又被大家给穿上了,不过外置铠甲都是轻甲,不会影响行军就是了。

    实际上,不单单是这支突击队的军装要改,整个明军的军装都要进行二次设计和换装。

    之前西南军时期,张振岳采用的军装根本就没有设计,他使用的是西式的军装,人人头上顶这个大绒帽。其实这玩意不适合大明士兵,因为大明士兵不是短发也不是光头,他们都是盘发的。如果是冬天,大绒毛还能保暖,可要是夏天,就难免太热而导致军容不整了。

    所以新军帽全部换成明军传统的军帽,到这个时候,张振岳也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很多东西和外国的不同,并不是简单的土气和落后,而是这个玩意更适合咱们的环境和气候。有些东西可以学习和引进,有些人家老外都还没玩顺溜的就不要可以去模仿了,当然动不动以国情来拒绝学习就是某些人的失德了。

    换装是换装,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部队都换,野战军和地方驻军是肯定要换的。可是由日耳曼人单独组成的护卫营被允许继续穿原先的白色军礼服,嗯,继续戴大绒帽。这点野战军中的日耳曼人、日本人都不被许可。

    明军野战军的日本人士兵数量达到了四万多,他们的战斗素质显然是高于那些农民兵的。而且他们的职业操守看起来也不错,他们视艰苦的军人生活为自己的荣誉,而且很遵守各种规矩。更重要的是,他们比日耳曼人更肯接受新的事务,张振岳命令换装,这些日本人二话不说就把他们最具民族特色的小发髻给消灭了,然后光着脑袋踢掉了木鞋,穿上了靴子,而且鞠躬还不忘用汉语说你好,这尼玛是打算世世代代在大明扎根下去了。。。

    萧平光离家出走去参战的风波很快就平息了,反正一时半会这人是弄不回来了,萧严也只能是祈祷儿子平安。他自己还得和张振岳一起去参加御前会议,这次御前会议要讨论的事情跟军事无关,却关系到大明的未来。

    为了供应大明目前如此规模的军队,同时也为了解决农村问题,张振岳想了一个不错的办法,那就是允许土地兼并。但是这个想法刚一提出来就引发了大部分人的反对,这跟过去抑制土地兼并的国策根本就是相反的。

    “陛下,甲申之变,其责不在先帝,而在于地方土地兼并,其过不在朝廷,而在于士绅贪婪不足。东平王今日说允许土地兼并,无异于夺民生计,迫民造反,此法乃是取祸之法,不可行也。”黄道周身为都察院的左都御史,这个新生的御前会议他自然是有资格参加的了。这不,正在那里慷慨陈词怒批张振岳了!

    张振岳和这些大臣不同,他是郡王,在御前会议上是有座位的,御前会议共设十二座,八勋贵四老臣的位置,勋贵的位置目前坐着唐王、桂王、蜀王以及四大郡王,而老臣的位置自然是范景文、黄道周、阮大铖这些上了六十的才有资格坐了。此刻张振岳就是坐在自己那把用缅甸红木制作的大椅子上一言不发,因为辩论这个事情,是用不着他本人出马的。

    “黄公此言差矣”黄道周刚坐下,阮大铖就不得不硬着头皮站起来了,实在是没办法,他今时今日的地位全部系于东平王一身,如果张振岳不高兴了,那他就会失去现在的一切。反正他在东林诸公和复社诸子的心中就是个奸佞,债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咬,也就不怕骂了。

    “陛下,臣曾仔细查验过数据,天下土地兼并最严重的地方并非甲申之变的祸根陕西,而在最富庶的江南。可是江南民变了吗?此外,从历史上看,农民失去了土地变成了流民才会出现造反,仅仅一个抑制土地兼并就能保障人人有地,就能保障没有流民?陛下,土地之数恒定,而人丁滋生无算,就算是土地不兼并,依然是会出现人多地少的局面。更何况自太祖皇帝以来,虽有严苛峻法,但是土地兼并之风依然大盛,别的不说,我们这些书香世家、官宦门第,哪个家中不是田亩连片?若是依照大明律法,这些土地从何而来。所以就不要自欺欺人了,抑制兼并之法只能缓解流民问题,而不可能真正解决流民问题。相反,臣昨夜认真拜读了东平王的兼并论,感触颇多,我们要抑制的不是土地兼并,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取消户籍制度,把农民和土地分离开,让他们进城务工,务工所得高于耕种,则财富有增,而流民必减,这才是我大明真正的福音。。。所以臣以为,抑制土地兼并之法历朝历代虽然都在做,但均以失败告终,我大明若依然循规蹈矩,那么不过是步他人后尘而已,请陛下三思。。。”

    就在御前会议还在这里为土地和农民的问题争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七月十九日,高一功所帅明军一部突然出现在徐州附近,刘泽清所部分散在徐州外围,高一功趁虚以五千骑兵诈取徐州,来不及跑路的徐州总兵刘泽清被杀,所部六万清军溃散,消息传出,北京震动!

第021章穿越火线(三)() 
第021章穿越火线(三)

    高一功的行动绝对是计划外,至少按照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