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杀破狼-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021章穿越火线(三)() 
第021章穿越火线(三)

    高一功的行动绝对是计划外,至少按照秦浩他们原定的计划根本就没这么一出。谁会傻到用五千骑兵去进攻有六万重兵把守的徐州?

    但是身为昔日闯王的外甥,高一功就这么做了,而且他还成功了,用得还是让人拍案叫绝的诈城。不得不佩服高一功的勇气,明明是过路去沂蒙山地区报到的,结果人家顺手就把山东的刘泽清给拾掇了。而坐拥六万大军的刘泽清也充分的像世人证明,他带兵的手艺有多潮,这个一度人五人六的家伙最后也成了这个时代的一个大笑话。

    虽然和刘泽清的关系不怎么样,但是孔有德也没理由放着这么一支突然出现在徐州这个枢纽地区的明军不顾吧!由于军情不明,孔有德只能是命令耿仲明和尚可喜他们严守边界,他自己则提带大军直扑徐州。就是这么一个战术动作,黄河防线就被打开了。

    孔有德下令夺回徐州的时候,李过已经带着五千人马走出伏牛山了,那地方他很熟悉,知道并不适合长期发展,所以他的目标依然是吕梁山。选择这个目标是需要一定勇气的,因为在他和吕梁山之间,摆着一条黄河天险。要是一个动作不顺利,那就有全军覆灭的危险。

    虽然满清把大量的兵力都放在河南和山东两省的地盘上,但是实际上按照睿亲王多尔衮自己的思路,守住黄河天险就好了。想想也是,十万八旗军沿着黄河北岸来回跑,明军如何过得去?又如何敢过去?

    所以尽管在李过自己看来,河南是个搞发展的好地方,但是他毅然决然的选择继续向北,一定要渡过黄河。只要自己在黄河北岸站稳了脚跟了,那么大明收复失地才能变为可能,否则就是南望王师又一年的结果。

    依靠着锦衣卫源源不断送来的情报,原本充满了各种危险的北上行动变成了一场没什么风险的行军,一直到了朱仙镇,居然也没遭遇到成规模的清军。要知道这里离开封已经很近了。

    张彦宏他们可是听说了高一功的辉煌战绩,奇袭徐州,消灭清军六万,虽然最后在孔有德的大兵压境下主动退出了徐州。但是这个事情在其他三路明军中还是引起了巨大反响。

    于是在大家公推之下,张彦宏作为代表去见了李过,因为据说李过这厮出身农民军,脾气谈不上多好,大家都有些怕他,这军中没挨过李过斥责的也就是张彦宏和萧平光了,连巴特尔都不能幸免。而找李过目的很明确,咱们能不能也学高一功那边,来个奇袭开封什么的啊!

    李过见来得是东平王长子,也不得不收起自己的暴脾气,和和气气的解释道:“彦宏啊,我们的任务不是夺取开封,而是进入吕梁山地区,并伺机向太行山地区发展。这个事情是这样啊,你们的勇气本帅很钦佩,但是我们身为将官,考虑问题要从全局出发,不能只盯着眼前的这点利益得失。来,你看,再往北就是黄河了,那里的地势我就不说了,若是来年王师北伐,因为无人接应被建奴挡在黄河以北的地方,那么黄河以北的百姓当若何?黄河以北的失地当如何?我们当若何?”

    一口气三个当若何把张彦宏都说傻了,一句话都没说,只能是悻悻的离去。而李过看着张彦宏的背影也忍不住自言自语道:“你们这些傻小子,以为本帅不想打啊,这三个当若何就是你爹对我说的,我还能怎么办?”

    此刻的开封城,早就乱成了一团,因为他们已经收到了消息,一支明军旗号的军队出现在城外三十里的朱仙镇。这眼下平南王尚可喜并不在开封,他已经是奉结拜大哥靖南王尚可喜的命令,带着自家的精锐前往信阳等地布防去了。留守开封的清军不过二万绿营兵,且由尚可喜那年方十岁的长子尚之信统帅,这出击自然是不敢的,闭门紧守才是正途。

    可惜李过根本没打算拿五千骑兵去撞开封那被黄河大水淹过的城墙,他要做的是找个渡口过黄河。

    期间路过开封时,李过突然命令设祭,搞得大家是一头雾水。

    见众人疑惑,李过指着开封道:“崇祯十五年,我随叔父围攻开封,三战不下,叔父怒极,下令挖开黄河大坝,以水带兵破了开封。当时我不过是执行命令,尚且不觉得,可是入城之后,城中军民数十万人,无一能活。当时我就觉得自己罪孽深重。。。”

    大家一听就明白了,谁不知道李过的叔父就是昔日赫赫有名的闯王李自成啊!不过大家都不用尴尬,因为就算是当日带回李自成尸首的巴特尔也没有杀害李自成。李自成这个杀人如麻的革命领袖,最后是被湖北九宫山一个叫程九伯的农民给干掉的,也算是报应了。

    祭奠结束的时候,李过突然很是动情的说:“大明江山败坏如斯,一怪朝廷坐视陕西旱灾,官逼民反;二怪叔父等人利欲熏心,结果惹得天下生灵涂炭。不如此建奴何以趁机入我中原,窃据我大好河山。。。”

    这些其实是李过和高一功兵败被俘时张振岳亲口告诉他们的道理,现在被李过拿出来用,听得麾下众将很是信服。当然,张振岳没说这个朝廷当日不发陕西赈济粮的原因是因为传说中十恶不赦的大太监魏忠贤被东林君子打倒了,而这些当权的君子们硬是没把老百姓的生死放在他们的道义之上,结果。。。张振岳估计要是把真相告诉李过、高一功他们,那这些直脾气的西北汉子说不定真的会拿刀子去砍东林诸公和复社诸子。。。

    “所以,过今日出兵,为得就是赎罪,赎我等当日在这中原大地犯下的累累罪行。不仅仅是赎罪,还要建功,我们一定要把建奴从我华夏神州赶出去,再还这世间一个朗朗乾坤。”

    诸将闻言齐声应道:“追随大帅,杀光建奴!”

    八月初七,李过帅五千人马经龙门渡口过了黄河,进入山西境内。。。整个北进计划中最危险的火线就这么轻轻松松的被穿越了。。。

第022章山西锄奸(一)() 
第022章山西锄奸(一)

    大军抵达此行的目标中阳县已经是八月十六日深夜了,让张彦宏等人惊讶的是,这个位于山区的县城居然还打开城门给大军送来了补给物资,这真的是眼珠子掉了一地。

    其实也不难理解,满清虽然占领了这个地方,但是他们也遇到了和张振岳一样的问题,他们派不出足够的官员。

    第一有骨气的读书人还是占大多数的,尤其这个时空和原来的历史出现了重大偏差,南明政权并没有如期覆灭,反而很强势的逆袭成功,所以北方有骨气的士子选择南下投奔大明朝廷,这个时候的剃头令反而是在逼着人心向着大明了。

    也恰恰是这个原因,原本被要求“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剃头令在仅仅执行了一部分地区之后就被要求暂停执行了。其实这在后来被证明是满清统治者的一大败笔,首先这个命令的发出就把全体汉人给得罪了,其次执行了一部分又叫停,无形中为火种行动的执行提供了掩护和便利,这还真真的是里外不是人了。

    这个中阳县境内都是山地,这样的县按照范文同、宁完我他们的划分方法是直接归属于三等县的。换句话说,这样的县第一不会有八旗驻军,第二不会有满人县令。而最重要的就是朝廷收拢的汉人降官也不愿意去这样的地方上任,大家不要祖宗图的是什么,不就是肥缺实缺吗?你当这些人都是无私奉献的革命同志啊,别说三等县,二等县都不去。

    没人去没关系,满清也有满清的办法,正巧赶上博洛没能把江南征集的六百万税银带回来,所以今年各旗旗主的奖赏就变成了官帽子,都是二等县、三等县县令的官帽子,你们大家拿去卖了,任期三年,卖多卖少都归个人。就这样,大清开启了一个非常不好的先例,在读书人眼中神圣无比的官位有史以来第一次可以明码标价由朝廷拿出来卖了。即使是东汉末年的汉恒帝也不敢如此肆意妄为,这还真不拿中国当他家啊!

    在真实的历史上,满清为了弥补朝政收入不足,除了卖监生吗?还多次卖官,起先卖的是四品以下,到后来连一品都拿出来卖了。雍正朝著名的模范总督田文镜就是捐官出身,而到了慈禧太后的统治后期,庆亲王已经是把所有的官位都标价了,最后,连皇帝的位子都标价了,每年四百万。不过等到把这个位子卖给民国之后,他们就发现,买了位子的民国就不打算付款了,而失去了势力的他们对此也只能是无可奈何了,这下逗逼了吧。

    所以不光是这个中阳县,吕梁地区一共十几个县的县令,都让锦衣卫以二万两银子一个给捐了下来,当场就把那个原本苦着脸的贝勒爷给乐傻了。八旗贵族中这位贝勒地位低,所以他分到的十个县令一看就是卖不出去的地方,没成想居然还换了二十多万两银子。这下子可以好好逍遥快活一阵子了。。。

    当初选择吕梁这个地方作为火种计划在山西地区根据地的一个首要考虑因素是这里再往西过了黄河就是明军的实际控制区陕西了,很多物资和人员的补充都可以从这里获取。

    但是这里容不下太多的军队,所以整个山西地区的反清武装的发展和壮大还得建立其他的根据地。

    李过最新的官衔是大明山西总兵官,嗯,空头的,他下面的职务都没人做。还得把这五千人马打散,以游击队的方式进入山西的其他地方,然后拉多大的队伍封多大的官。

    队伍到了地方,但是不等于所有人都可以驻扎在这里,李过的算盘是自己留下三千人,余下二千人分成四个游击队,然后分四个游击将军带领出击。其中二个去太行山地区,另外二个去晋西北和晋东南。

    张彦宏和萧平光按照原计划是应该留在李过身边,这样看起来相对安全些,这样混混资历,等到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