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弄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呢?

    “老孙,不如我们把这个工作辞了,然后去京兆府混饭吃怎么样?京兆府的饭好吃,而且有前途啊!我想,以我们的能力,应该能够在半年之后脱颖而出吧?”一个吏员说道。

    那个老孙想了一下,也很快的同意了,因为既然都是混饭吃,干什么不混一个有前途的饭碗呢?所以,他们都纷纷向当地官员辞职,然后都纷纷离开了。不过,拥有同样的想法的人为数不少,他们都纷纷辞职,结果造成了地方的衙门一时之间无人可用。而除了那些捕快属于贱民之外,那些属于自由身的刀笔吏都纷纷离开了,显然他们都想要去找一个金饭碗吃饭,不来他们这里吃饭了。

    当景文这一天回到了家里面的时候,结果发现门里面地上有无数所谓诗集,还有什么别的东西。

    “谁从外面给我扔诗集进来呢?”景文嘀咕道。

    “夫君,这个恐怕是那些想要成为小吏的人扔进来的,想要你看看这个诗集,因为这个是科举的一个规矩。”薛雪主动说道。

    经过了薛雪的解释,景文终于弄明白了这个是怎么回事。景文没有参加过科举,所以不知道唐朝科举的规矩。唐朝科举其实并不用掩盖考生名字的,直接暴露给主考官看,这样就很容易产生作弊了。而且唐朝初期,科举并没有严格的反作弊措施,再加上朝廷高官对于科举主考官的影响力很大,万一高官下达什么命令暗示给主考官,那考官恐怕还真的会录取了。

    而因为高官的影响力很大,那难免有些考生就把自己的所谓治国方略,或者什么诗集经史的理解实现投送给高官。然后高官看到了之后,也许会赏识一些人,然后就跟科举的主考官说相关的暗示,结果那些考生就纷纷中举。结果这个就开了一个恶习,让很多考生纷纷投送什么自己的所谓学问给高官的门里面,都希望中举了。虽然这种幸运儿比较少,可是也还是存在的。所以,现在有人来给景文投送了。

    “可是现在科举不是已经过了吗?怎么还有人来投送呢?”景文问道。

    而薛雪马上说:“夫君,你难道不知道吗?现在长安城涌入了很多原先附近州府的吏员,他们想尽办法,想要混进京兆府的官府衙门里面,然后想着半年之后能够混成官员呢!只要过了半年之后,他们说不定都能够成为官员,那他们凭什么不做?都是混饭吃,当然要在一个有前途的位置上混饭吃啊!你不知道,闲着朝廷各大衙门都已经人满为患了,很多都是一个位置用了两个人在做。可是涌入长安的人那些吏员也都是越来越多,甚至很多平常科举落榜的考生也都来参加了,他们觉得考上科举比起这个当一个吏员成为官员的难度大多了,所以很多原先的读书人都去当平常他们看不起的小吏了。”

    景文无语,因为自己的一个政策,结果造成了长安局部性的机构臃肿。不过,现在的现象也说明了景文的这个官吏合一还有考成法是非常得人心的,尤其是底层吏员的心。他们都纷纷的想要挤进来,然后成为京兆府的政府办事人员。不过这样也是好事,并不意味着是坏事啊!至少,能够从选择一些比较清廉的小吏进入长安的官府,而那些曾经在过去经不起考验的,那恐怕就要被淘汰了。现在既然前途更远大,那就不能够让那些混日子,还有什么有不良习惯的家伙进来。如果让那些家伙进来了,那不就是自己自找没趣吗?到时候吸收进来一群贪官,那乐子大了。

    而现在恐怕,很多人想要进入官府当小吏,都是非常难的。肯定,有很多托关系走后门的家伙。恐怕有不少人都拿着自己的经史理论给各位高官看,然后希望他们能够帮助自己进入朝廷官府。这个也是跟那些科举学习的,希望自己把那些经史理论给高官看看,这样可以让高官推荐自己成为小吏。

    景文捡起了地面上的那些经史理论,然后说:“可惜啊!这帮家伙吧这些东西弄到了我这个‘不学无术’的家伙面前,那不是浪费了吗?我哪里看得懂什么经史子集,还不如给我一片议论文为好!”

    那些家伙把经史理论都扔给景文,这个可以说是彻底浪费了,明珠暗投。那些家伙如此做,完全就是对牛弹琴,景文根本看不懂。何况景文怎么可能帮助别人作弊呢?虽然,虽然当年景文也考试作弊过,可是现在位置不一样了。景文现在的位置是官员,自然对于那些考试作弊有一定程度痛恨,自然也就不会帮助他们作弊。

    “景文大人,皇上还有各位大臣要见你!”一个宦官来求见道。

    景文听到了皇帝召见,那自然就是知道现在恐怕长安城各大衙门都是非常的头痛的,现在各部门的吏员的人数已经超标了至少一倍。而且,恐怕这个数字还在增加,那些大佬都头痛了。这个不就是传说中的机构臃肿吗?所以,恐怕大家都着要急了。

第533章 542、大唐公务员考试(一)() 
景文进入皇宫,然后很多朝廷大员都在这里等着景文了。不过景文却没有慌乱,因为只要自己能够提出解决方案,那问题都不会大。关键是现在很多吏员都过来了,造成了朝廷的机构臃肿,所以才会想办法解决。

    “皇上,臣见习御史张扬,弹劾散骑常侍大唐政研室主任景文,他蛊惑皇帝,结果造成了现在朝廷机构臃肿,所以请皇上免去景文的职位,以示惩戒!”一个年轻的官员说道。

    而景文看着这个家伙,摆明了知道这厮绝对是今年刚刚进入官场的新科进士,刚刚放榜完毕,这些家伙马上进入了御史台充任见习御史。可是现在居然朝廷出台了可以让吏员当官的官吏合一的政策,这个让他非常不满意。本来自己辛辛苦苦才考上的官员,可是现在一群小吏都能够当了,让他这个官位含金量没有那么大了,让他非常嫉恨那些小吏。而这个主意是景文出的,那自然就是要把把景文身上打嘴炮。现在京兆府各大衙门机构臃肿,那自然也就是抨击景文最好的理由了,所以他马上朝着景文大了嘴炮,使劲喷景文了。

    可是景文却说:“皇上,臣以为这位张扬的提议深以为然。”

    “噗——”李世民一口热茶喷了出来。

    景文居然主动赞同别人弹劾自己,这个是玩哪出啊!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人居然主动赞同别人弹劾自己,这个简直是奇闻了。

    “皇上,臣虽然认为深以为然,可是却认为应该把所有人都追究责任!有些人,受不了那些托关系的亲戚朋友的劝说,结果安排了亲友进入京兆府的各大衙门里面。这个是给我大唐增加负担,所以请皇上严加惩处。”景文义正言辞的说道。

    景文这话,可是把这个御史张扬的弹劾全部转嫁给了别人。因为虽然这个提议是景文提出来的,可是景文没有审核那些小吏进入政府的工作的权利,那都是那些拥有权利的官员因为无法挡得住大家的求情,所以才安插人手进来的。所以说,归根究底还是这些拥有审核吏员进入政府工作的官员失职。景文这个就是把这个浴室张扬的弹劾都给转嫁了,等于是把全部那些失职官员都拉下了水。如果这样,要惩治景文,那岂不是也要把那些失职官员都给惩罚了吗?因为那些小吏都是中层官员招收进去的,所以冤有头债有主,那要惩治景文必须要惩罚那些家伙。可是这样朝廷中层官员恐怕都要为之一空了。这个坑爹的做法,李世民绝对不会做的。

    “好了,这些吏员也不是景文招收进来的,不用多说了。现在,我们应该商讨怎么解决这件事情!景文,虽然这件事情主要责任不在你,可是根子也在你的提议,所以,你把这个事情解决了吧!”李世民说道。

    景文马上有了主意,说:“皇上,既然现在的吏员都是能够有机会成为官员的,那我们为什么要这么便宜那些人呢?如果这样,恐怕朝廷的官吏都会通过普通的小吏扶持资金的朋党进来,而那些滥竽充数之辈也会由此成为吏员。所以,臣提议对吏员也要进行考试,就是类似于科举考试的那种考试!”

    “那这个和科举有什么不同?”李世民问道。

    景文马上解释说:“皇上,科举是选择朝廷官员的,而这个考试只是选择普通的小吏,并不是选择朝廷的官员。所以,这里面的档次差很多,不会影响到科举的。而科举为官,起点比别的小吏要高很多,那些心气高的人不会去参加这个只是针对吏员的考试的。以后,如果官吏合一能够顺利完成,那以后普通吏员也都要进行考核才能够上岗成为吏员。如果让那些官员私自聘用,那恐怕难免良莠不齐,所以还是统一进行考试和分配,然后才能够上岗。而这些吏员的考试,都是要以实际的学问为主。比如说算学,语言理解,还有解决纠纷的手段,还有各种办事时候需要的东西,以实际的需要为考试内容。而考试内容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跟着变化,这样才能够让官府能够随时完善理政能力。”

    “那这样科举还有什么意义呢?皇上,景文这是在怂恿皇上废除科举啊!我是明经科及第,那以后明经科及第还有什么用处?”见习御史张扬再次问道。

    景文这个考试,完全是在挖学习经史的官员的根基。因为历史学还有一些用处,可是这些经学跟为官根本没有任何关系。如果真的要这么玩,那明经科的人有什么前途可言啊!每次科举,明经科考试合格的人数至少占了三分之二,如果明经科没有前途了,那谁还学习经学呢?如果这么做,那张扬这个靠着学习经学成为官员的人,那也就没有意义了。

    可是这个张扬根本没有想到,景文就是希望能够通过这些所谓的对吏员考核,改变大家学习经史的恶习。唐朝大多数都是学习经学成为官员的,而别的秀才科进士科反而很少。而景文就是希望让那些学子看到当吏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