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丝路龙船-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朝天子,想在手中多掌握一些权柄难道有什么不对吗?一个成熟的灵魂每天被人当成少年人对待,想做什么事都要仰仗他人的那种压抑和折磨。每时每刻都在担忧着历史中那份悲壮而又沉痛的结局会不会出现的焦虑和不安。这些都是赵昰迫不急待的想要亲自做些事情的原因,可是却被他最信重的右相文天祥,毫不客气的打断了。

    想到这里,种种负面情绪的交织下,赵昰加重了语气向文天祥抗争道:“丞相之意朕不是不知道,可潜龙司由朕亲自掌管,一旦有什么消息,朕同样会第一时间通知丞相,不会误了朝廷大事的。”

    看着赵昰情绪有些激动,文天祥却肃容说道:“皇上此言差矣!所谓军情如火,岂能有片刻耽搁。难道皇上可以每天都在枢密院坐镇吗?再则,潜龙司所需的支持也绝不仅仅是一些人手和钱财,即便皇上有天纵之资,可以为潜龙司做好所有的规划。若无朝廷各部的鼎力支持,只怕再好的设想也只能落得事倍功半的结果。如今正是我大宋生死存亡之机,还望皇上以国事为重,切不可为图一时快意而怠慢了朝廷大事。“

    话说到这里,已经没有了回转的余地。除非赵昰愿意不顾身份和面子开始大吵大闹,否则就只能接受两辅政大臣的意见了。对着胆小怕事的陈宜中时赵昰虽然曾仗着身份强行制止过他的意见,可是面对着素来威严的枢相和行事果决的右相,赵昰却不想也不愿,甚至可以说是有些不敢将事情弄到那般境地。

    最后,在满腹委屈和愤怒之下,赵昰也无心在清心阁呆下去,转身拂袖而去。方兴虽然想追,可是却被文天祥一脸威严的留了下来。在右相的官威之下,方兴也只得按着朝廷规制,老老实实的向文天祥汇报起了潜龙司的诸般事务和日后的规划。

    而赵昰离去时,眼看着方兴居然也不跟自己一道离去,反而是一幅恭敬的模样开始向文天祥禀报事务,心中怒火更盛,狠狠的一脚踢出,将清心阁门外的一株小树踢成了两断之后,这才脸色铁青的回到了自己的崇华殿内。

    想亲自做点事情怎么这么难呢?离亲政还有数年时间,难道就这样什么也做不了枯耗时间吗?这一刻赵昰真是有种快要发狂的感觉。

    (本章完)

第93章 天之祥,宋之瑞() 
赵昰盛怒之下离去,文天祥和陆秀夫两人面上却都平静如常。文天祥拉着方兴仔细的问清了如今潜龙司在广南东路的所有人员和动向之后,出乎方兴意料之外的又给潜龙司提供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支援。

    除了先前已经同意给潜龙司提供的三艘大型海船和三万两黄金之外,还从文昌港新造好的快船中,调拨了三艘飞蜈船专门往来香山和文昌之间传递消息。

    这种船体狭长的飞蜈船,因为在船体两侧各加装有十支船桨,形如一只身体细长的蜈蚣故此得名。船虽不大,可是除了能借助风力航行外,还可以借助人力加快船速,只要不遇到大的风浪,航行时当真可以说是快逾奔马,比之普通的商船和渔船速度只怕快上三倍都不止。

    有了这种飞蜈船,香山和文昌之间原本最少需要大半天的船程,现在只需两个时辰就可以到达了。这样一来,潜龙司与琼州之间的消息已经完全可以做到三日一报,一旦遇到紧急事件,也只需半日就可以将消息传回琼州。

    在文天祥的规划里,潜龙司真正的根基之地也从五邑县黄家转移到了香山县外海的那处无名小岛上。在与陆秀夫商议之后,朝廷准备加派工匠和人手秘密将那处新命名为潜龙岛的小岛进行诸多建设。不仅要新设立一处隐匿的船港,而且岛上还要修建可供人长期居住驻守的营地。相应的,文昌港内自然也会专门为潜龙司设立一处接应的地点。

    将潜龙司在广南东路的行事方略重新规划之后,文天祥又特意交待方兴,一定要想办法说动阿沙文出面,在香山县沿海购置一处盐场。有了沿海的盐场之后,从香山县到潜龙岛之间的联络也就更加隐秘更加顺畅了。

    经过了文天祥的这一番梳理之后,得到了右相许诺的诸多支持,潜龙司做出这些变动之后,不仅可以更便利的与琼州联络,而且安全性上提高了许多,如今蒙古人虽然已经占领了广南东路,可是对于沿海那些岛屿的掌控几乎为零。

    方兴自己也不得不承认,虽然少年天子确实是高瞻远瞩见识不凡,可是在处理具体事务方面,还是比右相和枢相这等朝廷老臣们相差甚远。

    敲定了诸般计划之后,自有各级朝廷官员们去组织人手和工匠,右相自然也少不得与方兴重新订立了消息传递的方法和交接的人手,正式将潜龙司纳入到了枢密院的辖下。

    得了诸多好处和支援,向右相和枢相告辞之际,方兴终于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丞相,不知皇上那里末将该如何交待?”

    抬头看了方兴一眼,文天祥轻叹一声后说道:“及时为朝廷传回些有用的消息,做好你该做的事就是对皇上最好的交待。”说完轻轻挥了挥衣袖,就让方兴先退下去休息了。

    等方兴出了清心阁之后,一直沉默不语的陆秀夫却对文天祥开口说道:“宋瑞贤弟(文天祥字宋瑞),虽说潜龙司之事你也都是出于公心,可行事却有些过于武断了吧?皇上虽然年幼,行事难免有些不周,但这潜龙司毕竟也是皇上一手促成设立。观贤弟行事,似是故意如此,倒是让为兄有些费解。”

    “君实兄可是觉得小弟行事有些霸道了,对皇上有些不敬?”

    陆秀夫听了这话却仍是沉默不语,看样子对文天祥在天子面前的强势表现确实是有些不满。

    文天祥看他不说话,又接着问道:“不知君实兄以为皇上天资如何?心性如何?”不等陆秀夫回答,文天祥又接着说道:“文某今年四十有二,虽不敢自称世事洞明,但也说得上是阅历丰富,却从来不曾见过如皇上这般年纪就如此天资非凡之人。推动朝廷南迁,坚持泉州大战,设立潜龙司,整治内廷,凡此种种无不令人钦佩万分。更难得的是,皇上心性宽容却又勇毅非常,亲近臣属百姓有悯下之心,来日必可为我大宋之旷世明君。“

    说到这里,陆秀夫面露不解之意,轻问了一句:“既然如此,宋瑞贤弟又何必非要将潜龙司纳入枢密院呢?皇上如今尚未亲政,亲自处理潜龙司之事也未尝不是一种历练。“

    文天祥哈哈一笑反问道:“文某将潜龙司纳入枢密院辖下,可这枢密院难道不是我大宋朝廷之属吗?方兴难道不是我大宋之臣吗?莫说方兴,即便是君实兄与小弟,也同样是皇上臣子,这潜龙司归于何处管辖只需看哪里最便利,又何需皇上亲自掌管呢?皇上是我大宋江山社稷万民之主,岂可将心思全放在这等枝节之上。统领朝堂百官,指点天下大势,订立朝廷规制才是一朝天子应该做的事。似这等拾遗补缺之事,有咱们这些臣子为皇上分担就行了。“

    陆秀夫听完文天祥这一番解释后,心中这才宽怀,只是仍忍不住劝说文天祥道:“贤弟确是一番为国之心,只是多少还是要顾忌一下皇上的面子。少年人心性跳脱,若是不解贤弟之心,平白让君臣之间生出芥蒂却总是不美。“

    “哈哈,君实兄多虑了。你别看皇上年幼,可心思却绝不输那些积年老吏。如今虽是一时激愤,等心情平复后定然能明白文某之意。再则,如今朝廷大军毕集于琼山,小弟这也是提前让皇上将心思收一收,磨一磨性子好静下心来处理更重大之事。“

    “哦?宋瑞可是准备趁此时机处理兵制之事吗?“陆秀夫闻言不禁面露凝重之色。

    文天祥语气铿锵的应道:“正是!当初皇上与文某一路南下之时,曾一力坚持改革兵制,小弟也极为赞同。如今我朝廷大军咸集于琼山,元贼大军一时半刻也难以渡海来攻,正是最好的时机。“

    陆秀夫沉默了片刻后,皱着眉头认真的问道:“宋瑞可是下定了决心?事关朝廷祖制,若是一个处理不好,只怕会让朝廷百官人心浮动,你也难免背上一个擅权欺主之名啊?如今皇上又年少,若将军权下放至武将手中,朝廷可有制衡之法?昔年神宗皇帝年间,介甫公(王安石字介甫)权位声望远超你今日,却仍是落得个无奈身退的结局,贤弟且不可草率行事啊!”

    “哈哈,只要有利于朝廷社稷,文某生死荣辱又何需放在心上。以皇上天纵之资,再有文某和君实兄尽心辅弼,若是连军将之心都安抚不住,我大宋又何谈恢复中原之志?文某决心已下,还望君实兄鼎力襄助。“说完,文天祥郑重的对着陆秀夫躬身行了一礼。

    快步上前,将躬身行礼的文天祥扶起后,陆秀夫向来冷峻的脸上也不由的带着一丝钦佩感叹之意,“贤弟不计个人荣辱得失一心为国,此天之祥,乃宋之瑞也!“

    (本章完)

第94章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从外廷清心阁负气离开,回到崇华殿后赵昰仍然有种憋屈愤怒的情绪难以排遣。虽然从理智上也清楚,文天祥这么做,不管是对于朝廷的军事调遣和朝廷内的人手调配都是更有利的。

    不论是手里掌握的权力和资源,以及处理具体事务方面的经验,如今主掌朝政的右相都要比少年皇帝丰富的多。

    而且潜龙司归入枢密院辖下也更符合朝廷规制,毕竟一个十一岁的皇帝亲自设立并掌管一个深入敌后的秘探组织,还是会让朝廷百官们有种荒唐的感觉。这对于天子在朝廷百官中的形象也会造成极坏的影响。

    道理赵昰都清楚,可是一想到文天祥如此强势的态度,毫不顾忌自己颜面的作法,一心想要做些事情的赵昰还是止不住心中的怒火。

    文天祥用和缓一点的态度来征求一下自己的意见就不行吗?说到底,这种缺少足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