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丝路龙船-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天祥用和缓一点的态度来征求一下自己的意见就不行吗?说到底,这种缺少足够的重视被人轻看的感觉,才是造成赵昰如此愤怒和委屈的真正原因。

    回到崇华殿内也无事可做,心情烦燥之下赵昰干脆让身边的小太监去将那两位传授他盘龙棍法的和尚唤进来,准备用习武来发泄自己心里的不满和委屈。

    等智勇和智能两位和尚到来后,赵昰拉着两人就跑到崇华殿后殿的练武场,抄起长棍和智能和尚对练了起来。

    借着胸中的怒火,赵昰罕见的将手中的长棍舞出了一股凌厉凶悍的气势,倒是让平日里游刃有余的智能和尚一时间颇有些狼狈不堪。即不好退开扫了天子习武的兴致,也不敢用硬挡硬架的方式来挡住赵昰的攻势,躲闪不及之间竟是破天荒的被赵昰一棍狠狠的扫在了左臂上。

    等长棍及肉的沉闷声音传出之后,赵昰这才意识到自己可能是伤到人了。想起平日里锻炼体力时,曾用长棍轻易挑起五十斤的石锁,扫断过鸡蛋粗的树枝,从没有亲手伤过人的赵昰不由心中有些慌乱的收住了手中的长棍,略有些不安的对智能和尚问道:“智能大师,你的手臂怎么样?要紧吗?需要朕传御医过来看一下吗?”

    赵昰一连串关心的问询,倒是让智能和智勇两位和尚颇有些诧异,智能知尚轻笑着喧了一声佛号后对着赵昰躬身回道:“皇上心地仁厚,不过贫僧确实没有大碍。习武之人对练之时有些磕磕碰碰本就是常事,贫僧和师兄早就习惯了。再说皇上的身体还未长足,这一棍虽然凌厉,力道上却还稍嫌不足。“

    嘴里说着,随手拉起衣袖,智能的手臂上果然只见到一条略有些发红的印子,连一丝青紫浮肿的迹象都没有。

    痛快的和智能和尚练过一回棍法,再加上这么一岔,赵昰的心情慢慢平复下来之后,反倒是对智能和尚的身体强悍程度起了极大的好奇心。多年习武下来,赵昰对自己如今手中长棍可以发挥出的力量还是心中有数的。即使比不得一个成年壮汉,可是却也不会相差太远了。

    想起前世那些神秘莫测的功夫,赵昰不由脱口问道:“智能大师可是练过少林寺的什么特殊功夫,比如金刚不坏身或是金钟罩、铁布衫之类的功夫?“

    眼见少年皇帝两眼放光的盯着自己追问,智能和尚不由的哑然一笑“皇上切不可轻信那些市井妄语,世上哪里有可以刀枪不入、箭棍不伤的功夫。贫僧被皇上长棍扫到却不伤,只不过是平日里经常习武筋骨比常人强壮些罢了。只要皇上今后习武不辍,再辅以少林秘传的壮骨汤强壮筋骨,若是皇上不畏伤痛,平日里多练些用手臂格档木桩或是长棍的招式,时间久了自然也就会如同贫僧这般不畏寻常的棍击了。”

    和两位僧人正闲聊着,一位小太监快步跑过来,禀报了潜龙司指挥使方兴求见的消息。

    心中的怒气虽然借着练棍发泄了一些,可是方兴前来求见的消息仍然让赵昰阴沉着脸高兴不起来。既然当初没有随自己一道离开,接受了丞相和枢相的安排之后,这潜龙司只怕今后也不会掌握在自己手中了。

    想到这里,令小太监去唤方兴到崇华殿晋见,赵昰还真想听听方兴会怎么说。

    等方兴赶到崇华殿内后,看到高坐殿内上首的天子仍然满脸不快之色,也不绕圈子,直接先将右相和枢相刚刚对潜龙司所做的诸般安排全部向赵昰禀报清楚。

    听明白了文天祥的安排,赵昰也不得不承认经过这样的变动之后,潜龙司不仅更安全而且所能发挥的作用也确实更大,效率也提升了数倍不止。

    可是出于被人平白抢了功劳和权力的酸溜溜心理,赵昰不由语带讥讽的问了一句:“那就要祝贺方指挥今后在右相大人麾下多建奇功,早日飞黄腾达了。”

    被天子这么当面讥讽,方兴哪还能不明白原因,当下径直跪伏于地,抬起头向赵昰沉声说道:“皇上此言臣实是惶恐不安。臣昔年自家中老幼尽丧在常州之后,孜然一身投入军中为一小卒,唯以报国仇家恨为念。蒙太傅赏识得以升迁至军中指挥使之位,又得皇上信重,委以潜龙司重任,臣心中诚惶诚恐,只求尽心尽力为朝廷效力,早日使我大宋王师重复中原,臣也可亲手将那元贼伯颜的首级献祭于常州,以慰常州满城无辜百姓和臣的家人在天之灵。臣实无邀功幸进之心,望皇上明察。“

    听了方兴的恳切之辞,赵昰心中其实已经放下了那份芥蒂,只是出于面子还有些放不下身段,当下没好气的对方兴说道:“朕也不是说潜龙司归入枢密院有什么不对,只是右相事先也不和朕商议一番就这么直接将潜龙司划走,心里有些不舒服罢了。你也不用这么委屈了,朕并无他意。“

    见天子已经想明白了道理只是心情和颜面上还有些放不下,方兴却并没有就此做罢,反而为右相文天祥的行为向赵昰劝解进谏道:“皇上其实错怪右相了。臣虽位份低微,却也知道一些行事、用人之道。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两位相公统领百官,为皇上主持朝政,按朝廷规制行事,皇上绕过朝廷亲掌潜龙司之事确实于礼不合。”

    眼见自己都已经松口了,可方兴反而转过来劝诫起自己来了,赵昰不禁哼了一声反问道:“这潜龙司还是朕一力促成的,朕又哪里做的于礼不合了?”

    赵昰语气不善,可方兴却仍是毫不避讳的直言说道:“皇上设立潜龙确是高瞻远瞩,只是潜龙司设立之后,以其功用来看,潜龙司深入敌境、刺探军情确实应归入枢密院辖下才最为便利。而且潜龙司归入枢密院之后,也仍然是由朝廷掌握,为皇上效命啊!皇上万乘之尊,若是事事都欲亲历亲为,那朝廷诸多官员岂不是成了摆设吗?再则,右相大人总领朝政,若是为了潜龙司之事向皇上出言相求,又会让满朝文武如何看待他呢?只怕一个毫无风骨,软弱媚上的恶名是逃不过的。日后右相还如何驾驭百官,统领军民百姓?”

    听完了方兴的耿直进谏,赵昰这才发现自己一直以来都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看问题,却全然没有顾忌过朝廷百官和两位宰辅大臣的颜面和想法。

    原来这件事根本不是右相和枢相在强势剥夺自己手中的权力,而是自己先做出了越过宰辅重臣,随意插手朝政的错事在先啊。

    说到底,还是眼界太低,经历的事情太少。先前总以为自己脑海中拥有着远超这个时代的见识和思想,却全然没想过,思想、见识和治世用人之道根本不是一回事啊!用一个前世导游的眼界和行事方法去领导一个国家,这是何等荒诞的事情啊。

    恍然大悟之下,上前扶起方兴之后,赵昰脸色通红颇有些无地自容的感觉。

    (本章完)

第95章 绕过藩篱天地宽() 
第二天清晨,在赵昰亲自引领下,到琼山一处清幽的小山谷里祭拜过太傅张世杰之后,方兴带着远超出预期的收获,从文昌港返回广南东路香山县沿海的潜龙岛。

    三万两黄金,折银十几万两之巨;三艘万石大型海船和三艘飞蜈快船,等于是为潜龙司插上了飞越重洋的翅膀;再加上朝廷组织的书吏、管事、百名工匠和各种粮食辎重,潜龙岛马上就会成为大宋如今在广南东路最重要也最有力量的一处根基之地。

    更让方兴喜出望外的是,右相居然将他泉州兵败之后幸存下来的亲信,挑选了五十人从新军中重新调拨到他的麾下。有了这批可靠又得力的亲信属下,潜龙司在广南东路的行动能力马上就会有一种质的飞跃。

    方兴去广南东路大展拳脚了,赵昰却只能带着一丝失落的心情回到琼台行宫,开始认真反思自己近期的所作所为,和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经过方兴的直言相谏,赵昰也想明白了,自己的精力和注意力确实应该放在朝廷内的各项国策、规制和各级官员特别是那些朝廷重臣的身上。

    身为天子,披着至高无上的皇权外衣,只要大宋朝廷的国策不出错,各级官员的忠诚没问题,皇权稳固朝廷施政顺畅,大宋的国力自然会在休养生息中慢慢恢复。

    朝廷的国策怎么制订,官吏的提拔任用,吏治的考核,朝堂势力的平衡,这些看起来虚无飘渺的东西,才是一个国家最核心的权力所在,也是天子必须要学习和掌握的能力,通俗的说也就是为君之道。

    知道问题所在容易,可是怎么去解决问题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赵昰尚未亲政的情况下。

    现如今的大宋朝廷,皇室人丁单薄,天子未亲政,太后又是弱质女流不擅权术、不懂朝政,真正的军政大权全在中枢重臣手中。

    虽然朝廷大事名义上都需要由太后颁布懿旨方可实行,可是实际上朝廷六部官员的委任,军中将领的升迁调动,全都只能依赖几位辅政大臣的决断。

    也就是说,如今大宋皇室的存续其实是建立在右相文天祥、枢相陆秀夫的个人忠诚上的,大宋的皇权也都是由这两位宰相代为施行的。

    虽然因为特殊的原因,赵昰对文、陆两位相公的忠诚有绝对的信任,可是信任不代表就可以将皇权就此全部交付出去。

    两位宰相再忠心不二,可是他们身后的各级官吏们却难免会生出些什么不应该有的想法。远的不说,只是大宋立国之初太祖被迫“黄袍加身”的典故已经说明了很多问题。

    长此以往,即便是赵昰到了可以亲政的年龄,满朝官员皆出自两位宰相门下,只怕天子的权威也根本无法建立起来。除非他准备等亲政时用暴力流血的手段来重新建立起威望和新的朝堂秩序。幼年天子成年后诛杀权臣的旧例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实在是数不胜数。可是如果将这种手段用在文天祥和陆秀夫这样鞠躬尽瘁一心为国的忠贞之臣身上,赵昰实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