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则天大全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时间鸦雀无声,武元爽见风头不对,忙打圆场道:“母亲切莫多心,惟良的意思是说,我们身为功臣子弟本来就该好好效力朝廷,如今得娘娘提携,更应尽忠尽孝,方不负祖上之德。”他一时匆忙也有些口拙,这话更显画蛇添足。

    “好!”杨夫人咬牙道,“好个祖上之德!你们升了官却全然不领我母女之情,是不是?”

    武惟良实在气不过,不待元爽解释清楚,抢先道:“升官未必是好事!我等早登宦籍,自揣才分不高,不求贵达。子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今骤得通贵之位,诚恐力有不逮,有负朝廷重托,夙夜忧惧有何庆幸?况且娘娘本是先帝才人,如今悖乱宗法……”

    坐在后面的武志元始终察言观色,连筷箸都没碰一下,此刻见杨夫人面沉似水、白眉蹙动,即将暴怒,他赶忙起身,照定惟良脸上就是一记耳光,呵斥道:“灌几杯马尿,胡扯什么?没叔母提携,你算什么东西?目无尊长大言不惭,快磕头认错!”虽同为武氏之人,但各家情势也不尽相同,武志元一直在偏远小县为官,与杨氏母女接触甚少,没那么多芥蒂。更重要的是他父亲乃是武士彠四弟武士逸——这位武四叔文武双全,开国征战中立有功劳,惜乎却是李元吉麾下。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虽未革除武士逸官爵,却将他远远打发到岭南韶州(今广东韶关)任刺史,致使其郁郁而终。他们这一支的子弟很不得志,若非借媚娘之力岂能咸鱼翻身?因而武志元对杨氏母女是真心感恩。

    武惟良被这记耳光打醒了,捂着腮帮子忆起种种往事,想到这位叔母当年何等桀骜,想到媚儿妹妹如今的地位,立时意识到一时冲动的可怕,祸福相继就在眼前,何待日后舛逆?想至此他忙扑倒在地,连连叩头:“侄儿喝多了,您老莫……”

    可他此时悔悟已晚,杨夫人哆嗦一阵,继而怒眉渐渐舒展,双手合十低吟:“善恶之报,如影随形。阿弥陀佛,罪过罪过……”说罢摘下佛珠往案上一拍,猛然起身,“顺儿!咱们走!”迈步便往外走。

    武顺赶忙搀住:“娘啊,您要去哪儿?”

    “进宫找你妹妹。”

    这短短六字吓得武家子弟尽数跪倒:“我等错了,您老人家息怒啊!惟良胡说八道!”

    武顺也劝:“何至于此?天色已晚,就算有事也等明……”

    “还等明天作甚?这群无情无义的东西,多看一眼我都恶心!”杨夫人不依不饶,死死拉着女儿的手快步离去。

    她七十多岁的人了,众子侄拦也不敢拦、拽也不敢拽,唯有哀声苦劝。杨氏理也不理,硬从他们身边挤了出去,板着脸下堂而去。众子侄傻了眼,一个个瘫软在地,先是脸色煞白地愣了一阵子,继而群起攻之,无不痛骂惟良混账。原本欢欢喜喜的家宴闹得不欢而散,唯有武三思、武承嗣几个小孩兀自大吃大嚼,根本没意识到这场争执已彻底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三。母女密谋

    杨夫人脾气倔强,拿定主意十头牛也拉不回来。当即登车,直奔皇宫而去。这会儿天色已晚,按理说若非大事不该放人入宫,但皇后之母谁敢开罪?当初王皇后之母柳氏便横行无忌,武氏之宠远在王氏之上,杨夫人气焰也更嚣张,守宫门的将士二话不说当即放行。

    也是一阵心头火顶着,杨氏竟不用搀扶,拉着武顺的手一路疾行直入肃章门——媚娘当上皇后就搬出立政殿,到正北的延嘉殿居住,这里距李治所在的甘露殿更近,且离其他嫔妃之处也不远,足可掌控整个后宫的动静。

    杨夫人一路行来,离着八丈远便望见殿中灯火灿烂,且有轻柔的乐声传来,侍立在外的宦官、宫女比平常多出一倍,正犹豫间内侍大宦官范云仙笑呵呵迎上来:“老夫人,听说您受封诰命,奴才恭喜您了!今日当值不便,哪天得空我到府上给您老人家磕头去!”他本是媚娘身边之人,托主子之福转而侍奉皇上,如今已官居从四品,成了宦官中顶天的人物,故而对媚娘一家奉若神明。

    杨夫人定住脚步气喘吁吁,也没理会他这番客套话,手指宫殿:“怎、怎么今……”

    “哟!我的老祖宗,可别乱指。”范云仙忙拨开她手,就势搀住,“万岁在里面呢。”

    杨夫人的火气立时消了大半,与武顺对望一眼——这可怎么办?大晚上顶着一脑门子官司跑来,难道硬闯进去扰皇上和娘娘的消遣?哪有这规矩啊!

    亏得范云仙脑子机灵,猜出必有私密之事,笑道:“这会儿唐突见驾是万万不成的,您老不妨到偏殿里等着。奴才一会儿进去跟娘娘知会一声,少时照顾万岁歇下,娘娘再过来跟您说话。夜静人稀,您又是这等身份,就算明儿万岁听说也不会怪罪的。”

    既来之则安之,杨氏母女只得听他安排,来至延嘉殿西边偏殿,有个宫女进来点上盏宫灯,范云仙又打发人奉上些饮品,这才笑呵呵辞去。这一等时候着实不短,天色渐渐黑下来,母女俩忍不住朝外面窥视,先是乐声止歇,十几位罗裙飘飘的女子怀抱箫管、芦笙、琵琶乃至箜篌等物从正殿退出来,继而又有十几个宫女提着冒热气的水桶而来;又过一阵子见灯火渐暗,许多宫女捧着杯盘而出;范云仙又露一面,却未及说什么,只笑了笑便领着一群宦官忙去了。其他的宫人也纷纷退出,有的挑着灯笼往各处殿门、仪门守候,有的则如释重负说说笑笑,显然是可以休息了,继而偌大的皇宫竟一下子寂静下来。

    毕竟早春时节,夜风渐渐起来。呜咽阵阵,树声沙沙,轻柔萦绕便在耳畔,似比方才那宫廷雅乐更显悠然。忽见殿内灯烛晃动、人影扭曲,又听窗子咯咯作响。武顺有意唤人关门闭窗,又恐惊驾,只得自己起身,踱至窗前手扶雕棂,往外一望——却见夜色漆漆如浓墨,一弯峨眉掩云端,那渺渺流云似轻纱、似烟岚,朦朦胧胧晦暗不明。

    寂寂宫苑中唯有几点零星灯火,恍惚摇曳,目眩神晕;缕缕和风迎面拂来,又不知是何种异花奇蕙之香,沁入心脾,醺醺醉人……正踌躇间忽觉风势骤起,真似江海翻涌、万马奔腾。天上新月已入云雾怀,腾腾绕绕、抚抚揉揉。月儿有意叙绸缪,浮云只顾申缱绻;天昏地暗乾坤倒转,枝摇花颤如在掌中把玩,夜鸟惊啼啾啾似娇喘,风过绮窗呜呜如咏叹;树影婆娑拶拶迤迤,幔帐扬动起起伏伏。晦暗殿阁间又似传来歌声,仔细听来却隐隐约约、颤颤巍巍、断断续续、呢呢喃喃、欲唱还羞、似是而非……终究听不清个所以然!

    杨氏闭目闷坐似入定,武顺却不知为何两颊晕红,想抽身离去却偏偏拔不动腿,越发歪着脑袋侧耳聆听,又是好长一阵光景,却渐渐没了动静;只见云散风清、树定鸟栖,白茫茫月光照着宫墙,素得便似寡妇穿的丧服……武顺发出一声哀叹,转身怏怏落座,未及和母亲说句话,忽觉门外白影一晃,那位皇后妹妹快步蹿了进来——

    但见媚娘铅华尽洗、蓬发尨茸,只披了一件薄似蝉翼的纱衣,肌似白雪,肤若凝脂,腰如束素,玉峰丰腴,两滴蜡泪如裹帕中,一副玉体若隐若现。脸上兀自春霞未退,秀目迷离,打着哈欠含笑半嗔:“娘啊,都什么时辰了?您老就是忙着谢恩,也不便……”话说一半才见武顺也在旁,姐俩对望一时无语。

    只因姐姐与李治“越礼”之事,媚娘对武顺实是存了芥蒂,不许她随便入宫,大封武氏时若非李治坚持,便是韩国夫人这封号也不愿给她。愣了片刻媚娘轻摆玉团坐到母亲身边,朝外吩咐:“云仙,派俩人打着灯笼,送韩国夫人出宫。”

    “你赶我走?”武顺不忿。

    媚娘面无表情道:“咱娘一把年纪也罢了,你一介外命妇又是个寡妇,深更半夜留在宫中成何体统?快出去,省得别人闲言碎语。”

    范云仙不管那么多,只听主子号令,早提了灯笼候在门口,讪笑道:“韩国夫人,请吧。”

    “我成何体统?”武顺冷笑道,“你到坊间听听人言,谁不知你乃先……”

    “顺儿!”杨夫人赶忙喝止。

    “哼!有什么了不起。”武顺悻悻然拂袖而去。

    媚娘又把外面伺候的宫人尽数打发,这才问母亲何事。提起前情杨氏又气满胸膛,把在席间武惟良、武元爽之言学说一遍,却也不免添油加醋咒骂连连,真如受了多大委屈一般。

    媚娘听罢柳眉弯弓、秋波化剑:“如此说来,他们不识抬举?”

    杨夫人越发勃然道:“若依我意就不该提拔他们,如今舍了斋饭反倒挨骂。反正我老人家今生便是个无儿的命,也用不着这群野狐禅的东西充门面。十恶不赦,不孝乃一,你明儿就跟万岁说,寻个罪名把他们都给我杀了!”

    媚娘恨归恨,却并不糊涂,抚着母亲的背劝道:“娘啊,您现在嚷着要杀要宰,这全是气话。国之贵戚岂能草率处置?我虽为皇后,坊间多有议论。若再闹出什么大不孝、杀兄弟之类的丑事,女儿颜面何存?再说反对我的那些人还未肃清,长孙无忌虽闭门不出,但还是三公之首,巴不得咱家出乱子,这时处置那帮家伙岂非授人以柄?”

    一言点醒梦中人,杨氏被怒火烧乱的理智渐渐清醒,却还是愤愤然道:“虽不能置于死地,也不能便宜他们。”

    “那是自然。”媚娘俊美的脸上露出一丝冰冷的戾气,“既然不能为我所用,还留着他们干什么?过几日我便奏请圣上,把他们都打发到外地去。”她提携武氏兄弟担任高官,绝非以德报怨,而是为自己着想。

    范云仙已向她如实转述了王萧二人临死前说的话,萧淑妃的诅咒倒算不得什么,充其量不过是失败者的发泄,反倒是王皇后那番有礼有节的话激起了她的怒火——陛下万年,昭仪承恩,死吾分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