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则天大全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复已被废黜的嗣圣年号,誓要匡复庐陵王李哲!

    李敬业凭借扬州富庶,敞开府库招募兵马。为了广邀豪杰、争取民心,又酝酿出一篇气势磅礴的檄文,大量誊抄遍传天下各州各县,连洛阳朝廷也接到了……

    乾元殿上文武百官皆在,却一片肃静,人人脸上都是一副凛然的表情。媚娘端坐龙床,也不发一语,倾听上官婉儿宣读檄文:

    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节,秽乱春宫。潜隐先帝之私,阴图后房之嬖。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践元后于翚翟,陷吾君于聚麀。加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君之爱子,幽之于别宫;贼之宗盟,委之以重任……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倘能转祸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勋,无废旧君之命,凡诸爵赏,同指山河。若其眷恋穷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几之兆,必贻后至之诛。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婉儿的声音轻柔和缓,并不适于诵读这类文章,但即便如此依旧无法掩盖这篇文字的犀利。奇文读罢余音绕梁,大殿内外数百名官员皆被那气势恢宏的词句所震撼。

    文武百官好半天才抚平悸动的心情,既而抬眼扫向御座——开篇就是武氏“性非和顺,地实寒微”,昔年侍奉太宗、乱伦先帝的旧账又翻出来了。什么“杀姊屠兄,弑君鸩母”,屠兄确是实情,可韩国夫人并非太后所杀,弑君、鸩母更是毫无根由之言。这篇檄文把太后骂得如此不堪,还冠以这么多不实之罪,她得气成什么样啊?

    出乎所有人意料,媚娘的反应异常平静,甚至还略带一丝笑容,口中念念有词,仿佛在回味这篇大作,过了片刻突然高声道:“好文笔!何人所作?”

    岑长倩满脸尴尬答道:“原临海县丞骆宾王。”

    “唉!”媚娘长叹一声,“才子不能为朝廷所用,此宰相失察也。”

    面对无礼的言辞攻击,太后竟能平心静气欣赏文章,并责备宰相遗漏贤才,群臣不得不赞叹她的气魄。裴炎为首,刘景先、王德真、魏玄同、郭待举、岑长倩、韦弘敏、刘祎之八名宰相尽皆出班跪倒:“臣知罪。”

    “免了吧。”媚娘微笑渐渐化作冷笑,“可惜这个才子不智,明珠暗投。文笔虽好,终究难掩李敬业叛逆之心。‘君之爱子,幽之于别宫。’分明是指当今皇帝,‘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这才提及庐陵王。什么‘贼之宗盟,委之以重任’‘爰举义旗,以清妖孽’,废昏立明出于大义,朕之称制乃皇帝所请,列位臣工辅保当今太子,难道也都是贼盟、妖孽吗?”

    随着这声质问,百官纷杂议论起来——是啊!李哲、李旦皆天皇之子,如今奉一讨一,我们现在都是李旦之臣,难道皆视为太后之党一并铲除?朝中未尝没有不忿武氏之臣,甚至有人希望李敬业闹出点儿动静,但经这一番推敲,此举似乎也威胁到自己的身家性命,自然转而站到太后这边。

    媚娘当众辨析这篇檄文,为的就是这个目的,她早看穿了李敬业的关键漏洞,待群臣议论声稍弱,又道:“李敬业要讨朕也就罢了,当今皇帝就在宫中,无纤微之过,他为何非要匡复庐陵王?”她目光扫遍朝堂之上所有人,猛然提高嗓门,“因为当今皇帝乃是朕所立,如果承认其正统,就没有起兵讨朕的理由!唯有拿庐陵王当幌子,他们才能冠冕堂皇喊出‘勤王’二字,也才能玩‘挟天子以令不臣’的把戏。列位爱卿试想,朕乃庐陵王之母,倘若他们事成,朕与当今皇帝必为他们所弑,而庐陵王既为朕子,又岂能容他安然在位?归根结底,这皇位要落到他李敬业身上吧?”

    朝堂之上一片哗然——什么勤王匡复?这就是一帮窥觊神器、阴谋叛乱的反贼!

    “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真是大言不惭,朕倒要看看他们有什么本事!”媚娘当众揭穿李敬业的嘴脸,这才不慌不忙传令,“晋左骁卫将军李孝逸为左玉铃大将军、扬州道行军大总管,立刻整备兵马征讨叛乱。”

    李孝逸以文学起家,早年曾担任给事中,曾以益州长史的身份镇守蜀地多年,抵抗吐蕃入侵,虽然他也立过一些军功,但明显守有余而攻不足,绝非一流将才。现今虽无李、苏定方之流的军神,却也不乏名将,媚娘何以选个二流人物为戡乱主帅?一者,北方边疆不宁。程务挺、王方翼正与骨笃禄对阵,而每逢大唐遭逢危难吐蕃必来趁火打劫,所以驻守河源的黑齿常之也不能擅动,只能从在京诸将中选择总管。更重要的是李孝逸乃李唐宗室,高祖堂弟淮安王李神通之子,爵封梁郡公,这身份比千军万马更厉害。媚娘以他为帅,等于向天下公示——李敬业等人口口声声匡扶李唐,而李唐与我武氏一心。孰为正义孰为叛逆,一目了然!

    军帅任命后媚娘咨问百官有何建议,武三思立刻出班启奏:“自天皇末年,诸部尚书多有空缺,以致修造皇陵竟以吏部韦尚书检校督工,实在不成体统。今太后改制,百僚不宜有缺,故臣举荐苏良嗣为冬官尚书。”

    媚娘毫不迟疑:“准奏!”武三思之言貌似与戡乱无关,实在大有深意——先前废黜李哲,因其东宫属臣在媚娘理丧期间已从李哲身边调离,故而未受废立波及。如今为首的薛元超已死,仅居其次的便是苏良嗣,在天皇驾崩后由荆州长史升任雍州长史,虽说此人老成持重,但李敬业声称要匡复庐陵王,苏良嗣曾侍奉李哲多年,还是谨慎点儿为妙,赶紧把他调到眼皮底下。

    武三思谢恩归班,武承嗣又站出来:“逆臣作乱,恐不利于社稷宗亲,臣以为当今之计可将韩鲁等王召至京师,慎加保护,以防反臣挟持。”韩王在定州、鲁王在邢州,李敬业的叛军在南方,这能挟持得着吗?

    武承嗣未免有些过虑,他见姑母以李孝逸为将,唯恐李唐宗室与叛军通谋。如今六大亲王中以韩王李元嘉年纪最长,鲁王李灵夔是其同母弟,俩人又都在河北当刺史。武承嗣害怕二王自北面举兵应叛,那时南北夹击,万一李孝逸再玩出个倒戈一击,天下归谁且放一边,他们姓武的还活得了吗?所以他提议把二王弄到京师软禁起来,甚至像“保护”李贤一样,把他们也除掉。

    媚娘暗笑侄儿紧张过度,临事而召诸王,谁不明白是何企图?弄不好本来无事反倒逼出事来,此等拙计她是不会采纳的。不过她转念一想,何不以此事来个指鹿为马,看看百官之心究竟向谁?于是她故作不决,转而征询群臣意见:“列位爱卿以为如何?”

    文武百官竟无人吭声——他们未尝不知武承嗣打的什么算盘,也未尝不晓得此举利害,但此事太过敏感,倘若反对弄不好会落个串通叛军之嫌。谁能不顾一己安危站出来劝谏?

    万马齐喑中又是裴炎开口:“韩鲁二王乃今上之叔祖,地位尊贵人品端方,岂会附庸叛臣?太后不宜擅动。”这话不仅有回护之意,也把武家的算计点了出来。

    “嗯,言之有理。”媚娘点头敷衍,心里却在冒火——果真又是你!看来你是执意不肯为我所用了。

    裴炎并未归班落座,而是接着道:“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为上策’。今臣有一计,太后若能施行,则无须大动干戈,定使叛军顷刻瓦解。”

    “哦?”媚娘大是意外,“裴公有何妙计?”

    裴炎高举笏板,深深一揖:“皇帝年长,不亲政事,故庶子得以为辞。今太后若归政天子,则李敬业师出无名,叛乱不讨自平矣!”

    归政李旦?!

    乾元殿上鸦雀无声,静得令人害怕,数百道惊恐的目光都汇聚到裴炎身上。媚娘一阵错愕,似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她死死怒视裴炎,双眼似要喷出火来——与裴炎的决裂虽在她意料中,却没想到来得这么快、这么突然、这么恶劣!借叛军要挟她还政,这简直是逼宫!

    其实裴炎从来就不是媚娘的心腹,他俩只是权力旅途上的同路人,是暂时的盟友。裴炎依附她是为了攀上高位,成就自己的功名事业,但这一切的前提是在李唐统治下。裴炎可以昧良心排挤裴行俭,可以违背遗诏废黜李哲,甚至可以默许她当吕后。但是媚娘欲改换李唐王朝,这就突破了裴炎的心理底线,两人只能分道扬镳。

    然而裴炎的逼宫明显是不明智的,但凡稍有头脑之人都能料到,以太后之坚毅胆大,岂会这么容易就交权?既然不畏惧叛乱,又岂会畏惧危言?这样干只会反过来给自己招致灾祸。

    可裴炎偏偏这样做了,此刻他手持笏板,垂首立于大殿正中央,既无激愤之态,也没有丝毫畏惧。他不是不晓得后果,而是决心赴死——一切都够了!恰如骆宾王檄文的最后一句,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这几年我犯的错太多了,有心也罢无心也罢,终究当了武氏篡夺大权的帮凶。如今大唐王朝已握在这妇人手中,我既无力反抗,又无法违心去当武家的“社稷之臣”,现在能做到的不过是守住自己良心。不敢奢望亡羊补牢,但求得以解脱!

    满朝文武骇然望着裴炎,额头都渗出冷汗。在这不安的沉默中,忽有个绿袍官员快步窜出,放声高喊:“裴炎谋反!”百官回头观瞧,乃是监察御史崔詧。

    崔詧一脸义愤填膺、急不可耐的表情:“裴炎身受顾命,大权在己,若无异图何故请太后归政?”口气虽严厉,理由却站不住脚——自从李哲被废,裴炎还称得上顾命大臣吗?朝廷大权是在他手中还是在太后手中?让太后把本该属于皇帝的皇权交还算是异图吗?或许连崔詧自己都觉得太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