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则天大全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烟煜轮卫砗寐穑咳欢宋涑兴迷傥蘅晒┭≡竦奈涫现耍也宦畚淙肌⑽湄⑽滠沧诘热瞬胖侨绾危潜暇苟季佑谖涑兴弥螅舜俗世疾畈欢唷D隳芪椅尾豢桑恳坏┐铀侵醒≡瘢豢只銎鹣羟剑罴业亩髟够姑焕砬澹约阂患易釉僬鹄矗⒖烧嬉依玻

    可立武轮又真的合适吗?对此武曌也有顾虑,特别是在她屈杀两个儿媳之后。将来武轮登基,复辟李唐几乎是板上钉钉之事,就算不敢对自己母亲不敬,陵寝祭祀不敢荒废,武家众亲眷岂有好果子吃?手心手背都是肉啊!武家好不容易凭借她称帝兴旺起来,难道立刻又要栽进火坑?聪明人已经醒悟了,武攸绪明为归隐实则避讳——封禅的繁华不过是过眼烟云,武家这条船快要沉了,什么安平王?什么大将军?与身家性命相比那都是蜗角小利啊!

    武曌与武攸绪对视良久,彼此心知肚明,一切尽在不言中,可武曌有什么法子?身后之事太难了,似乎比夺取天下更难!嗟叹良久她只能摇头道:“走吧,朕成全你……”

    “臣感恩不尽,望陛下保重龙体。”

    武曌独自伫立太庙之内,望着侄儿一去不归的背影,封禅时的喜悦已荡然无存——《尚书》有五福之说,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现在她就差最后一笔了,这笔若圆不好一切都将失去,甚至贻害后世!若立武轮,必须命其立下誓言,保证不杀武氏之人。可这种保证有意义吗?即便今日承诺,将来他当了皇帝翻脸不认,谁又能把他怎样?恐怕都等不到他自己反悔,朝中那些见风使舵、逢迎幸进之徒就已经开始喊打喊杀啦!若立武氏之人也是同样的道理,而且武承嗣断不可行,必须另择人选并迅速扶持起来,可是年逾古稀的她还有能力办到吗?难!难!难……

    武攸绪归隐之后武曌一度十分消沉,但没过多久又有好事,新明堂落成。二次修建的明堂比原先的规模略小,基本设置相同,但是顶端凤凰高达两丈,比原先的大许多,以青铜鎏金制成,取意“浴火重生”。武曌给新明堂也取了个别名,唤作“通天宫”,并改元万岁通天。

    武周建国至今只有七载,年号却已经换了八个,证圣用了不到十个月改为天册万岁,天册万岁才用了两个月又改万岁登封,万岁登封至这次改元也只有三个多月,年号变更如此之快连南北朝乱世也有所不及。以万岁通天为号明显是为了纪念通天宫,可改元后不久明堂就出了事,由于金凤太过庞大竟被狂风吹倒,险些砸伤宫人,无奈之下武曌只得下令拆除,效仿天枢的样式,改用群龙捧珠的铜像代替。但是满朝文武心中不安,总觉得金凤倾倒乃不祥之兆,猜测会有不好的事发生……

    预感总是好的不灵、坏的极灵,坏消息很快传来——王孝杰、娄师德兵败素罗汗山(今甘肃临洮界)。

    王孝杰收复四镇以来无往不利,娄师德更是久镇边庭从未失手,两人不仅是威名素著的大将,还是手握重权的宰相,北部边庭一切兵马皆听指挥,这次何以惨败?不得不说是将士们太轻敌了。接连的胜利使军中弥漫着骄傲情绪,完全没把吐蕃这次进犯放在眼里,殊不知骄兵必败,更何况论钦陵这次就是拼命来的!

    吐蕃的君臣矛盾已闹到剑拔弩张的程度,论钦陵早被器弩悉弄解除了调动诸部的权力,之所以还能与赞普分庭抗礼,一者是因为噶尔家族本身掌握大量军队,再者也因为他们以往功勋卓著,在国内仍有一定威望。然而随着与武周战势的发展,情况对噶尔氏越来越不利,西域四镇丢失,从川蜀之地抢的地盘也被人家收回去了,羌人、蛮人重新归附大周,噶尔兄弟南征北战二十载,取得的战果全都付之东流。功劳既已不在,威望怎能保全?在此情势下论钦陵声望一落千丈,尤其上次冷泉、大岭之战更是给了他们沉重一击。

    禄东赞膝下共有五子,长子赞悉若、次子论钦陵、三子赞婆、四子悉多于、五子勃伦赞刃。赞悉若原本担任大相,垂拱元年死于芒辗达乍布的叛乱,论钦陵讨平叛乱,承继兄长的权位。赞婆是五兄弟中最骁勇的,上次阿史那俀子来投,论钦陵鉴于国内的危机形势没有让赞婆统军出征,而是派四弟悉多于、五弟勃伦赞刃前往。岂料两路兵马全军覆没,损失许多能征惯战之兵,更糟的是悉多于在逃亡途中迷路,竟被当地土人擒杀!

    既有国仇又有家恨,论钦陵真是愤恨到了极点,再不设法挽回声望噶尔氏家族真要威名扫地了,到时候部署离散中心瓦解,岂不是坐以待毙?因此他也顾不得与赞普僵持了,几乎调集麾下所有兵马,以赞婆为先锋,直扑大周边境而来。其实对战之初周军也曾占据优势,怎奈论钦陵兄弟复仇心切,一副不要命的架势,发起一轮接一轮疯狂的猛攻。吐蕃之兵本就比中原士兵骁勇,王孝杰、娄师德再三抵挡,终于还是被击溃,损兵数万,率领残兵退入临洮城内。

    胜败乃兵家常事,相交以往薛仁贵、李敬玄、韦代价的失败这次损失并不大,可在武瞾看来这却是不能容忍的。封禅刚刚结束,全国尚在喜庆之中,藩国使节大多还没离开洛阳,此时败报传来不是给她难堪吗?况且这是武周建国七年以来第一次败绩,若不严加惩处何以警示其他将领?武瞾一怒之下将王孝杰免为庶人、娄师德贬为原州(今宁夏固原)员外司马。此时首席宰相周允元已病逝,她任命夏官侍郎孙元亨为同平章事,调动军队欲与论钦陵再较高下。

    但西征的号角尚未吹响,帝国的东北又发生重大变故——万岁通天元年七月十二日,契丹族造反,攻克重镇营州,杀死都督赵文翙。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大周建国至今还未丢失过一城一地,若是吐蕃、突厥之类的强敌也罢了,契丹只是东胡的一个小部落,教化未通贫瘠落后也敢造反天朝,简直活腻歪啦!武曌彻底被激怒了,掉转刀锋先奔东北,派左鹰扬大将军曹仁师、右金吾大将军张玄遇、左威卫大将军李多祚、司农少卿麻仁节等二十八部兵马以泰山压顶之势征讨契丹,誓要将这支部落斩尽杀绝。

    然而她没有料到,这个不起眼的小部落将成为中原的噩梦,甚至影响到武周的国运。此时洛阳坊间流传着一首奇怪的歌谣:黄獐黄獐草里藏,弯弓射尔伤……

第91章 契丹叛乱,武周王朝霎时跌至谷底() 
一、晴天霹雳

    在广袤的塞北大地上有着众多游牧民族,除了先后崛起的匈奴、鲜卑、突厥这三大霸主,还有许许多多小部族,尤以聚居于东北一带的东胡诸族最为知名。所谓“东胡”是沿袭春秋以来的称呼,顾名思义就是生活在大草原以东的辽水流域的胡人。东胡一系支脉众多,随朝代的变迁他们或分或合,彼此间也有一些吞并征战,至今比较驰名的是契丹、室韦、奚族等部。

    契丹兴起于北朝时期,活动在潢水流域(今西拉木伦河),世代以游牧为生,语言与鲜卑语相近,没有自己的文字,“契丹”在他们的语言中是镔铁的意思,以此为名足见其民风悍勇。该族早期分为八部,也曾一度强盛,但先后遭受北齐、高丽、突厥、隋朝的打击,部族流散趋于衰败。延宕至李唐建国,契丹主动归顺朝廷,李世民赐其首领大贺氏李姓,并在其领地建立松漠都督府,下辖峭落、弹汗、羽陵、赤山等九个羁縻州(今内蒙古赤峰、通辽一带),后来又隶属于安东都护府,部族首领多半徙居营州(今辽宁朝阳)。垂拱三年原契丹首领李枯草离病逝,在当时的宰相刘祎之建议下,武瞾册封其堂弟李尽忠为左武卫将军、松漠都督,又封李尽忠的妻兄孙万荣为右玉钤将军、归诚州都督,是为当今契丹族两大首领。本来李尽忠很感激武曌,又同样与复国的突厥为敌,可谓同仇敌忾,但随着营州都督的改换,他和武曌的关系也出现了裂痕。

    一直以来营州都是唐朝东北的军事重镇,承担着遏制高丽突厥、维系安东道路通畅的重任,李治在世时长期任命周道务担任营州都督。周道务乃李唐功臣周绍范之子,娶太宗韦妃之女临川公主,论起来算是李治的姐夫,因这层关系备受信任,其实他的才能并不出众,但他性情谦和、礼贤下士,颇有知人善任之名,扬威西北的唐休璟最早就在他麾下任职;因他宽宏有恩,对契丹、室韦、靺鞨等部也十分亲善,这些部族也都乐于听他调遣;又因其妻临川公主早亡,且生前与武瞾关系亲睦,所以在清洗李唐宗室时他成了难得的未遭牵连之人,一直稳坐都督之位,直至改朝换代前夕因病去世,由赵文翙接替其位。

    赵文翙出身行伍,早年随刘仁轨、薛仁贵打过不少仗,也算是一员勇将,但性情傲慢、暴虐蛮横。由于常年与边疆各族征战,他上任后一改周道务在任时的宽仁政策,将境内各族均视为夷狄甚至奴隶,管辖十分严苛,许多官吏也趁机强取豪夺、压榨牧民,两年前的室韦之乱就是这样引发的。但室韦势力薄弱,叛乱很快即被讨平,国内又忙于北征突厥、修建天枢等事,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赵文翙自以为有朝廷做靠山,越发肆无忌惮。

    这一年的春天契丹部落遭遇雪灾导致饥荒,于是向州府恳求赈济,岂料赵文翙非但不给粮食,还对李尽忠等人颐指气使,而且不顾封禅免赋的诏令,照旧索要马匹牲畜。李尽忠、孙万荣不忿已久,终于忍无可忍,于是发动奇袭夺取营州,将赵文翙诛杀。

    恶气固然是出了,但袭取州城、擅杀都督无疑是造反之举,听闻朝廷派出曹仁师、张玄遇、燕匪石、宗怀昌等二十八路兵马前来征讨,李尽忠、孙万荣震怖之下把牙一咬——打墙也是动土,动土也是打墙,反正闹成这样,投降也活不了,索性豁出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