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国江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这些人来说,都想建功立业,就必须有一支更加强大的军队,杨渥的整编计划毫无疑问就能让淮南军队战斗力变得更强。

    而那些反对者之所以反对,并不是说他们就看不到整编计划将会带来的好处,不过这些人或者是能力缺乏,依靠混资历得以提拔的,或者干脆就是降将出身,考虑到当时的具体局势才让他们担任高位。这些人早已失去了进取之意,只想着就这样得过且过下去,加上他们大多与杨渥没什么交情,所以担心整编之后会将他们手中的军队给整没了,自然会反对。

    不过相对来说,支持整编计划的都是军中的一些实权将领,比如在广陵的秦裴、李德诚等,以及远在外地的台濛、李承嗣、王绾、张训、李简等人,甚至连远在军前的李神福在得知消息后也立即上了奏章表示欢迎。这些将领实际上早就觉得如今淮南的军制有不少问题了,严重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所以在得知消息后都选择了支持。

    而在反对者那边虽然反对的声音很大,但真正拿得出手的将领却一个都没有,自然没法与支持者一方相对抗。

    而接下来杨渥又趁机宣布将会成立枢密院和统兵司这两个衙门,那些不再负责领兵的将领可以安置到这两个衙门中去。

    有了这个安排,那些反对者的声音进一步弱了下去,最终在那些军中实权人物的大力支持下,军队整编的计划被通过了,唯一存在疑点需要讨论的地方就是,按照的杨渥的选拔标准,只怕淮南军队能够通过考核的连一半都不到,需要降低标准。

    对此杨渥的对策是制定一高一低两个标准,只要能通过较低的那个标准的士兵,就可以进入整编后的新军,称为正兵;而能通过较高标准的士兵则被称为上等兵,享受比正兵更高的待遇。

    当然,所谓的低标准也只是相对于较高标准而言的,实际上并不算低,杨渥估计最后能通过低标准的士兵数量或许只有六成左右。也就是说整个淮南军队大约有二十万,最终能够通过选拔,编入新军的兵力或许只有十二万人左右;剩下的八万人,尚可一用的将被编入州兵,在地方各州担任守卫工作;而那些老弱病残较为严重的就只能退役了。

    不久,那些前往各地负责选拔士兵的使者开始离开广陵,军队整编的事情正式开始。

    而淮南上下除了继续议论尚未有定论的军政分离之策外,整编后的军队各级将领人选也成了大家议论的重点。

    同样与前些日子徐温上书时的风平浪静不同,这一次在各级将领的人选上,众人表现的非常积极,而节度使府也变得车水马龙起来,整天都是前来拜访的将领们;也只有像台濛、秦裴等这些资历、威望、功劳等样样不缺,又与杨渥关系亲近的将领还能稳坐钓鱼台。

第212章 将领安排() 
这天上午,刚送走了几个前来打探情况的将领后,杨渥不由得对身旁的高勖苦笑道:“这都是今天的第五批了,再这么下去,咱们还要不要办公事了?”

    高勖今天有空闲,占城稻的试种已经走上了正规,他也能将更多经历放到政务上来,这些日子的具体事物都是他在办。

    “这也正常,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嘛,能不着急吗?不过,这人事安排上世子殿下心中可有数了吗?大王又是怎么考虑的?”

    一旁,骆知祥、崔肃等其他几个杨渥的亲信听了高勖的问题也非常好奇的看着他。

    像这种将领安排的事情何等重大,根本不能假手他人,必须自己亲自把握。

    历史上,赵匡胤为何能掌握禁军发动陈桥兵变?他起家的本钱还不就是当初后周世宗柴荣让他整顿禁军时,许多后来的大将都是他发现和推荐上来的吗?

    所以这次军队军队整编的具体人事安排都是杨渥亲自安排,连高勖等人都不是很清楚。

    ?“父亲那边只给了我一个名单,其他的都让我安排了。”杨渥笑道。

    杨行密对他的信任可以说是自古少见的。虽然他们是父子,但历史上父子反目的事情还少了吗?

    而且,他还是确定了的继承人,历史上的那些储君们实际上许多人在真正接班前都是小心低调的过日子,不仅他们的其他兄弟们可能会觊觎他的位置,而且即便是他们的父亲对他们往往也是小心提防着。

    而这一切在杨渥这里都有不同,他不仅没有什么竞争对手,而且他父亲对他也非常满意,不仅没有提防他,反而在大力支持,连这种将领安排也只是给了个名单就让他去安排了。

    “具体安排目前已经有了大致的考虑,到时候你们自然就知道了。”杨渥笑了笑,却是没有透漏出半点风声。

    他看了看下方有些失望的秦裴、范思从等人,不由笑道:“其他人担心紧张也就罢了,你们几个有什么好担心的?难道我还会亏待你们不成?”

    秦裴等人相互对视一眼,不由得有些不好意思。虽然知道杨渥不会亏待他们,但心中难免会患得患失,这也是人之常情。

    倒是侯瓒满不在乎,他知道不管怎么整编,他手下能指挥的骑兵也就那么点,没办法,淮南缺马。

    不过侯瓒本来就是个很纯粹的人,一心只想打仗,对其他事情反而不怎么看重,所以这时候反而能够坦然自处。

    见其他几人神情,侯瓒笑道:“殿下,其他人的安排也就罢了,我看您还是将对秦将军几人的安排给大家透露一下吧,不然大家怎么安心工作呢?”

    杨渥心中一动,知道侯瓒说的是实情,也就开口道:“好吧,那我就说说对你们几个的安排吧,大家心中有数就好,不要外传。”

    秦裴等人精神一震,连忙保证不会外传。杨渥这才说道:“这次整编,最后大概会有六个军,十二万人。六个军的都督,目前考虑的是李神福,李承嗣,台濛,周本,王茂章,以及我本人!”

    六个都督里面,台濛和李神福代表的是淮南功勋老将,李承嗣代表的是外来势力,王茂章代表的是新崛起的将领,周本则是杨渥的岳父,自然是他的支持者。这样一来,六个都督中至少有两个是支持他的,其余四个都督与他的关系也不错,只有李承嗣与他关系要远一点,但李承嗣作为外来者,向来保持中立。

    当然,像秦裴,朱思勍等将领却是杨渥自己的心腹,自然不可能交给别人,但这些人里面,资历最高的秦裴都有些不足以担任都督,所以只能杨渥亲自担任,等以后再将秦裴提拔上来。

    “你们几个自然会安排在我的那个军,秦裴,你和朱思勍分别担任左右两师的都指挥使,秦将军,你再兼任副都督职位,其他人暂时担任卫指挥。”

    杨渥又转向侯瓒道:“另外,骑兵会单独拿出来,直属于节度使府,你的职位暂时不动。”

    听了这个结果,秦裴等人这才放心下来,既觉得有些失落,但又觉得理所应当,与他们之前预想的没什么区别,他们毕竟资历威望都不够,暂时只能这样了。

    得知了自己的安排,秦裴等人也有了心情关注别的安排。

    “殿下,那么像张训,王绾等将军又该如何安排呢?还有陶雅,刘威等使君,如果让他们在边境各州担任刺史,那他们不是只能指挥那些州兵了吗?”

    张训,王绾等人的资历威望并不低,甚至比王茂章和周本两人还要高一些。而各地刺史之中,也以刘威和陶雅二人的威望最高,若是他们两个能安排好,这一次军政分离和军队整编就不会出大的问题。

    既然已经开了个头,杨渥索性也就不再瞒着他们:“张训、王绾他们会作为各军的副都督,再让他们兼任一师的都指挥使,另外再赏赐一些荣誉职衔,差不多也就够了。”

    说到这,杨渥看向秦裴、范思从等人沉声道:“倒是你们几个,能当上一个师的都指挥使或者卫指挥使,虽然也有实打实的功劳,但你们的资历威望毕竟还不够,骤然与张训等功勋老将们平级,难免不会有人看你们不顺眼。所以以后务必要低调谦逊,对那些老将们也要客气点,不该做的事情不要做,不该说的话不要说,不要给我惹麻烦,知道吗?”

    他虽然知道在场几人都不是那种得志就猖狂的小人,但还是要敲打一下,免得他们自恃是杨渥的亲信,打压别的功勋老将。

    范思从等人心中一凛,连忙躬身应诺,同时在心中也反思起最近是不是有些得意忘形了,刚才询问起各级将领安排的事,可不就是有些逾越了吗?想到这,刚刚有些躁动的几人又重新镇定下来。

    杨渥暗自点点头,知道他们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于是继续道:“至于刘威、陶雅等人,我准备设立巡抚之职,让他们出任。”

    Ps:这是昨晚的一章,昨天断网了,没有更新。

第213章 正式施行() 
“敢问殿下,这巡抚是什么职务,老夫为何没有听说过?”高勖抚了抚花白的胡子,一脸疑惑的问道。

    “巡抚啊,这是我自己设置的一个官职,位置在刺史之上,负责巡视各地的军政、民政。”杨渥笑道。

    巡抚这个职务,最早出现于明朝初年,不过在一开始,巡抚只是一个临时差遣,负责督理税粮,总理河道,抚治流民,整饬边关等,后来才成为逐步偏向军事,并且形成制度,成为凌驾于三司之上的地方大员。

    其实按照杨渥的本意,他是不愿在这个时候设立巡抚的,毕竟如今的淮南也就这么点大,节度使府完全管理得过来,没必要在州之上设立一个更高的行政层级。

    后来杨行密曾特意叮嘱过他,军政分离固然要执行,但那些刺史却要安抚好,他们都是追随杨行密打天下的功臣,不能让这些功臣心寒。

    杨渥自然也知道,这些功勋老将才是淮南最大的支持者,即便要对他们防范,但也不能做得太过。所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