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时空航班-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此话怎讲?”陈政委愣了一下,“顾政委你该不会是在怀疑我们的宣传?”

    “就算本来有所怀疑,到了这边,看了社会主义几十年的建设成果,也不会怀疑了,对吧?”顾作霖对陈政委的话不以为意,“只是,陈政委你别告诉我,在我们那边,我们对老百姓,对部队的指战员宣传‘革命胜利后的生活’的时候,你心里不打鼓。”

    陈政委默然。作为政委,他的主要工作就是抓部队的思想建设,这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告诉战士们革命胜利以后,就可以过上好日子。

    本质上,这也是历史上所有造反者的根本策略:许诺给民众一种“好日子”,然后让民众为了实现这种“好日子”跟随着反抗当权者。从陈胜吴广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潜台词就是大家都可以当有权有钱人。至少我是这么理解的^…^),到张角的“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再到李自成的“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洪秀全的“均田免粮”,孙中山的“耕者有其田”等等,莫不如此。区别只在于历代的造反者要么没有成功,要么在成功后找不到完成许诺的方法,或者干脆就是把许诺当放屁;而马列党不单找到了完成许诺的方法,且还实实在在去做了——而且做得不错。

    话题扯远了,总之,马列党要造反,也必须许诺给民众一个“好日子”,而且因为世界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社会,这个“好日子”也应该有更多、更具体的内容。然而这“更具体”的内容该有哪些?这个“好日子”是什么样子?却也没有人能说得很清楚——因为没有人见过。

    于是就只能以苏联作为蓝本,按照“社会主义就是苏维埃加全国电气化”来作为标准(可能有书友不知道,这里再解释一句,这是列宁提出的社会主义标准。)

    而这种工业国的标准对于那个时代的农业中国来说,不说是高不可攀,起码绝对不是短短几十年就能做到的——估计绝大多数的政委,宣传员在宣传的时候,都认为自己即使不会在革命斗争中牺牲,也很难看得到理想实现的一天了。

    既然认为自己看不到,那么宣讲的时候心里没底就是必然的。于是宣传的内容不得不向下一代身上转移——所谓“我们的孩子不再做牛马”之类。

    然而现在,真正看到马列党人在建国后用了七十年不到的时间所取得的成就,陈政委觉得,以后给战士们做宣传的时候,可以考虑修改一下内容了——用三十五年的时间,达到这边社会的一半水平,“苏维埃加全国电气化”什么的,也大可以宣布实现了。三十五年,自己这一辈人就能看得到。

    好吧,把新中国的发展曲线画成直线,这个不科学——不过考虑到那边的中国拥有这边中国没有的条件,用七个五年计划达到这边一半的水平,这个目标应该还是可以争取一下的。

    ————

    “宣传工作的方向容后再议,毕竟我们不能向普通战士公开这个消息,”正在两个政委考虑以后如何更好开展工作的时候,董老说话了,“而且,陈政委,我不得不泼你一瓢冷水。到目前为止你看到的都是这边的成就,但其实这边的中国各项工作也不是尽善尽美,我们不能只考虑重复他们的成就,还应该考虑,在更高的起点上应该有更好的结果。”

    “哦?”陈政委稍稍愣了一下,点头:“不错,如果董老你们报喜不报忧,那我倒是要失望了——具体来说呢?”

十六 陈政委的一周4() 
具体来说?董老低下头去,好一会儿,才沉吟着道:“像我们中国这样的大国,即使步上了快速发展的良性循环道路,各种问题依旧堆积如山,甚至,有很多问题就是因为发展了才会有。非要说的话,最显着的就是腐败问题。以及既得利益者想要把现有社会阶层固化的问题。”

    “你是说贪污?”陈政委吓了一跳,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贪污是一个绝对不能容忍的罪行——红军战士之所以会跟着马列党闹革命,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辖官们的贪污腐化,不为民做主。

    如果让战士们知道,打倒一批贪官,是换上来一批更厉害的贪官,战士们会作何感想?军心如果因此散了,队伍也就不用带了。所以说得不客气点,这是关乎红军——进一步也是关乎马列党——生死存亡的大事。

    “在我们那边是没有东西可贪,贪官稍微多占一点社会财富,就能逼得一大堆人活不下去,贪污的后果非常严重,现实条件逼得当官的‘没得贪’,或者像白党那样,不顾后果的贪,然后自取灭亡,”董老一边沉思着,一边阐述起自己这些天所想的——说得高大上一点,就是研究成果,“而在这边,社会财富极大丰富,贪官们有的贪了,再加上社会比较富足,贪官们就算贪一些,也不至于就逼得老百姓大规模造反,这样一来,贪污问题就有所抬头……嗯,该说是一度相当猖獗。”

    “……这边的组织不管么?”

    “当然管,说句公道话,反贪一直都抓得很紧——不过架不住这些贪官们不要命啊。”董老无奈道,“马教主说,当利润达到300%的时候,资本就敢于冒走上绞架的风险。到了贪官这里,他们贪污一次,所获有可能超过一辈子苦干所得,这个利润又何止300%?当他们有了走上绞架的心理准备的时候,你能拿他们怎么样?我们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到了贪官这里,就变成了‘贪官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

    “唯一的办法只能是不让他们走上干部岗位了,”顾政委思索着道——不比陈政委专注于军队和打仗,他这个政委这半年来指挥的战斗规模小得多,也就有更多的时间来思考这些问题,特别是到了这边以后,“可是不让他们走上干部岗位,他们没有贪污的条件,我们就根本不可能知道他们是贪官……”说到这里,无奈地摇头。

    “说到底还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顾政委也不光只是提出问题,也在思考解决的办法:“有钱了,有闲了,就有空想这些有的没的了。如果能像部队一样管理……”

    “不可能的。”陈政委摇头:“军队确实没空去想这些有的没的,但军队是一个目标明确的团体——我们的军队要思考的是如何生存,如何斗争;而这边的军队则有着明确的训练大纲,按部就班忙着训练——而地方治政,一是紧迫性不像我们那边那样,军队干不好就是死;二是各地有不同情况,不可能像军队一样,有一个全国统一的施政标准,让一个当官的在任期内必须达到什么样的成果……”说到这里,陈政委也摇头,“总之,地方干部的想法不可能像军队干部那么单一,很难控制他们不去想东想西……倒是可以考虑让军队干部转职到地方任职。”

    “不行。”陈政委的话没有说完,董老就断然否决,“从这边的经验来看,让军队干部转而从事地方工作,除了能保证忠诚,以及不打折扣地完成上级命令这两点之外,没有其他好处。他们会把军队作风带到地方上,而因为没有牺牲的可能性,所以他们基本上不会考虑地方上的客观具体情况,结果就是要么把事情搞得一团糟,要么被手下的衙蠹们玩弄于股掌之间。”

    “这么说起来真的没有办法么?”陈政委喃喃道。

    “确实是没有办法,毕竟人心隔肚皮。没贪的时候,你无法知道他是个贪官;等到你知道他是贪官的时候,他已经贪了。”董老叹息道,“所以这只能是个马后炮的问题——所以干部队伍的建设,这个事情我们必须常抓不懈。”

    ————

    “我倒是有个想法,”陈政委忽然道,“我们不妨仿造军队的做法。”

    “刚才不是说了,军队的作风不适合地方么?还是你自己说的。”董老不无疑惑。

    “军队的作风不适合地方,但是打仗的办法可以用。那些贪官,他们是党的敌人,人民的敌人。对于敌人,就应该坚决打击,”陈政委解释道,“我们守卫根据地的打法主要是‘诱敌深入,聚而歼之’,这个办法好像也适用于贪官。”

    “你是说……”董老有些发愣。

    “组织一支专门的队伍,任务就是设法向新上任的官员们行贿、试探——这是诱敌深入。如果那些贪官吃下了‘诱饵’,我们就毫不客气地‘聚而歼之’。”

    “这……有些损了吧。”顾政委皱眉道,“好吧,我承认这个想法还是有可取之处,不过一旦成为官场公开的秘密,让大家都拒绝‘第一次’……”

    “不要定期。试探放在新官员上任后半年后——这时候这些官员应该已经踩熟了地皮,敢于做一些出格的事了——但是不要固定在这个时间点上,这样就算贪官们知道有这么一支队伍,也吃不准那一拨来行贿的人是钓饵。”陈政委脑洞一开,兴奋非常,“而且,形成公开的秘密反而有好处——当你知道有这么一个钓钩存在,你还敢肆无忌惮地贪污?”

    顾政委和董老互相看了一眼,都没有说什么。另一边,陈政委还在完善自己的设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对于受考验官员来说,也是好事:如果没有经受住考验,那么什么都不用说了,直接剔除出干部队伍。如果经受住了考验,你就说明这个同志基本可靠,可以较为放心地使用;还有,这样的考验还可以让某些意志坚定,但是涉世不深的同志知道,自己会遇到什么样的行贿手段……”

    “……这一支‘钓饵部队’的建设必须要上心,必须得能以假乱真才行;对同一个官员也不能仅仅考验一次,毕竟人是会变的,随着年龄的增加,想法也会有所变化——每个官员在任职期间,经受三次左右的考验,前后相隔20年左右。这样当三次考验过后,官员已经四十岁以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