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时空航班-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个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几乎没有打过真正意义上的巷战。红军不守城(即使在五次反围剿的时候也很少守城);攻坚城攻不下,攻空城对手一般一下子就垮了。所以战斗很难进入巷战,有限的一些城市内战斗说是巷战不如说是追击战。

    实际上,这种情况也跟对手有关系。国军当时也很少打巷战,不只是面对红军,面对其它各路军阀以及各路军阀之间也很少打巷战,城市争夺战基本集中于城墙,当城墙或城门被攻破的时候,防守的一方就会很快失去斗志。少有的一些能够在城墙失守后还能守住城市的将领——比如傅作义——就显得卓卓不凡,皎皎不群。

    像这一次的松潘争夺也是如此。从截获的电报来看,在外围阵地失守后,胡宗南判断松潘已不可守,就准备放弃了。

    无奈校长想要一举尽全功,给他下了死命令,这才不得不硬着头皮撑了下来。

    拉锯了两天,后方的补给突然剧减,仅仅能保证最嫡系部队的需求,不仅如此,还有了自己的侧翼出现大量红军的消息,就连后方都出现了少量袭扰部队。

    胡宗南本人的嫡系倒还镇得住(在补给不足的情况下,会优先保证——当然所谓“优先”,也就是别人吃三分饱的时候他们能吃四分饱),不过配属的部队就没那么听话了。为了加强胡宗南的实力,常凯申命令小六子拨了两个师给胡指挥,结果那帮东北兵饿急了,又知道了“后路不稳”,于是就开始胡来了。

    到魏承恭回去2017的时候为止,胡宗南经历了手下的两次哗变,一次与本地人的对抗(东北军跑到喇嘛寺去“征粮”,会发生什么不用多说了)之后,之后他果断给自己的校长拍发了绝命电——而且一发就是三封,不过用意当然是变相要求撤退,兼且甩锅:话里话外的意思无非就是补给不济,后路不通,我能怎么办?我也很绝望啊!您老人家要是没有别的办法,那我也只能做到这种程度了。

十八() 
(抱歉,卡文了,想要描写一下常凯申的心路历程,让他骂几句娘希匹,让大家舒服一下,却感觉线索很乱,不知道该怎么整合到一起。几次推倒重来都不让人满意。现在先把一些片段发上来。大家看看,给点儿意见。)

    ————

    这两天常凯申的心情很不好。

    因为电报——不只是胡宗南的电报。

    当然,胡宗南的电报是主要原因。那家伙,说什么“职部缺粮,虽罗掘俱穷,而日食不过四两;职部缺弹,虽一再节用,而所余不敷一战。”而说到赤匪,则是“勇悍非常。虽被弹如雨,不能吓阻其前进;拼刺绝佳,虽以寡击众,亦可压服我官兵。”末了,还不忘拉上一帮人搞法不责众,“向者以为匪中央所部,能辗转万里而至于斯,皆因各地方实力派保全实力,消极避战;今日方知非是诸部无能,实因赤匪太强悍也。”

    对于这篇“胡”说的电文,常凯申表示,我有一句nxp——哦,不对,现在自己在四川(瞎)指挥,还是入乡随俗吧——mmp,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你丫的弹药都“不敷一战”了,还怎么让人家“被弹如雨”?而且还“不能吓阻”……你当赤匪一个个都是罗通转世,能盘肠大战的吗?

    说国军“日食四两”(注:按600克每斤,每斤16两计,只有约150克)……好吧,这一块儿就算咱这个运输大队长难得的失职了——可要说就因为这个原因就导致你的部队就无法作战,当我不知道我的部队缺粮的时候是什么德行啊?除非当地的老百姓都死绝了,否则绝对饿不死你。

    再说,就算部队真这么缺粮,我就不信那些赤匪就能吃得饱。别人能打你为什么不能打,拿这个当理由……还是那个话:我有一句nxp,哦,不对,是mmp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还有赤匪勇悍……你丫的跟张国焘打了那么多年交道,到今天才知道赤匪勇悍吗?那些红脑壳不怕死,敢打敢冲,这个我承认;可是那又怎么样?只要战略正确,战术得当,他们还不是被我常某人打成了丧家之犬?要不是杨永泰那个“驱虎吞狼”的计策,我早就把他们打成了路边的死狗。

    同样的战略战术(严防死守),在我这里就非常好用,怎么到了你那里就行不通了?

    最让常凯申生气的是,这家伙居然还扯上了南方的那些军阀……你的意思是,你犯的错误跟他们一样,他们既然没有受到处罚,所以也不能处罚你,是吧?好吧,这点我认了,谁让你是我的学生呢——问题是,你这么说,是自视为可以跟李宗仁白崇禧,王家烈龙云刘湘那些人并列么?

    一想到自己的这个首席弟子居然也敢跟自己这么说话,常凯申就忍不住想要骂nxp……哦,不对,是mmp,有一种要派陈诚或者汤恩伯去把胡宗南替下来的冲动。

十八 2() 
(卡文中——如果这种情况再持续两天,地效就转而先更新下卷。)

    ————

    不过想也知道,那两个家伙不可能过来接这个烂摊子。蒋介石太清楚手下这些人的秉性了,让他们一起来吃肉简单得很,让他们一起吃苦——不互相扯皮,互相推诿,互相拖后腿,自己就该烧香谢神了。

    说起来,自己是不是该提拔一些年轻人,来刺激平衡一下这些已经暮气沉沉的老家伙?

    想到暮气沉沉,蒋介石忍不住叹了口气。虽然知道历史上每一个王朝走到最后,官场都会腐败不堪,都会弊病丛生,可是……自己的王朝,明明才刚刚开始啊,应该还处在上升期才对吧。像北伐那样以寡敌众,还能势如破竹一进千里的战争,在中国的历史上,不都是只有在开国的时候才会出现么?

    还有以虞洽卿为首的江浙财团,累计支援了自己七千万银元之巨,这难道不是自己的集团正处于上升期的证明么?就像刘备起兵有张世平苏双送钱送马送兵器,曹操起兵有卫弘破家资助一样。要知道在这一点上,自己比国父做得还要成功,国父他还要周游海外,向华侨向日本募捐,自己可是坐在家里,人家就自己送钱来了。

    好吧,这些都是老黄历了。在当今这个世界上,像中国这样的弱国想要保持独立,就必须搞好和列强之间的关系。而面对列强,现在的中国有谁比自己的手腕更高明?面对咄咄逼人的日本,自己明智地避其锋锐;面对傻不愣登的苏联,自己巧妙地利用日本人的威胁狐假虎威骗取援助;面对大洋彼岸国势方兴的美国,自己果断地展开了“中美合作”;面对江河日下的英法,自己大度地照顾他们的脸面;面对正走在复兴道路上的德国,自己虚心地摆出了学习求教的态度……还有谁,能把对外关系处理得这么好?

    还有在党内压制汪精卫,胡汉民;在国内巧借赤匪之力,有条不紊地遂行统一;即使是面对有不利的局面——比如中原大战的时候,面对冯、阎、桂三大势力的联手进攻;比如在贵阳的时候,身边无军,而赤匪气势汹汹而来——也能有莫名其妙的好运气,帮助自己度过难关——比如小六子东北易帜,比如孙渡突然不听龙云的话了。(龙云让孙渡做个样子就可以,结果孙渡直接放开了江防)

    难道这一切还不足以说明,自己是众望所归的真命天子,气运在身么?如果自己不是真命天子,能从昔日上海滩一个小混混,走到今日中国第一人的位置么?

    可是,为什么自己的手下就开始显得暮气深重了?这一天未免来得太快了吧?

    (蒋介石日后可是把大总统做成了终身大总统的,甚至还把大总统之位“世袭”了一代,不客气地说,他跟袁世凯比起来,就差称帝祭天了。私以为,蒋介石恐怕真有帝王思想作祟,正如主席所言:党外无党,帝王思想——蒋介石一辈子的努力方向,不就是“一个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么?)

    ————

    大约,是因为上天……哦,不,是耶稣基督他老人家想要给自己更多的考验吧。孟夫子不也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么?

    统帅像中国这样可以称之为巨大而又复杂的国家,还要在当今世界这样纷繁复杂的环境中跟列强周旋……这堪称是全世界最大的“大任”了,想要承接这样的“大任”,需要经过的“苦、劳、饿、空乏、行拂乱”之类不用说当然也不一般。想要一帆风顺就担当好这样的“大任”,未免太想当然了。

    所以,赤匪应该还能苟活几年——不过无所谓了。不管怎么说,赤匪已经被自己赶出了中国的中心的江浙一带地区,就算他们能逃过这一轮攻击,也掀不起什么大浪来了。而且,让他们逃走也未必是什么坏事。接下来他们能去的地方要么是西去新疆,或者东去陕西山西——就让盛世才,阎老西,张小六,马步青,马步芳他们去头痛吧,正好中央要接受西南地区新增的地盘,腾不出手来;等这些个地方实力派跟赤匪拼个两败俱伤,中央大约也可以过去坐收渔翁之利了。

    想到自己一转眼之间就想到了化不利为有利,借刀杀人,隔岸观火,假途灭虢三招联用,可以在未来不长的时间里统一中国,蒋介石忍不住有些佩服自己——如果不是天生的战略家,怎么能转眼之间就想到这些?

    (不用我说想必大家也清楚,蒋对自己的战略眼光一直是有着蜜汁自信的——虽然他的战略实际执行起来基本都是国军的悲剧)

    那么,这一次就放你们一马吧……不是我蒋某人没有能力消灭你们,其实只要之前派人给青海那几匹马发个消息,让他们派几个团堵在腊子口,你们这帮赤匪就势必全部困死在川北那块地方。

    没错,不是你们赤匪赢了,仅仅只是我出于战略需要,放你们一马而已……这是毫无疑问的。眼下南方就只剩下桂系和滇军还不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