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时空航班-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越来越发现这个题目是难以取好了。这哪里是长征开始,这分明是游击队生活嘛。文不对题到地效这种程度,也算是一绝了

    这是地效从小养成的老毛病,中学时代有一次办黑板报,班主任老师给了我一篇作文,叫我写上去。当时我看了作文,对老师说,这文很好,我自问写得出来,但绝对写不了这么扣题。后来知道,那篇文字是老师本人写的…_…)

    这是所谓群众监督啊。

    对于后世时常“被代表”的群众监督的威力,魏承恭是持怀疑态度的,毕竟后世的现实摆在那里。虽然说,那些负面新闻能够流传,这件事本身就代表执政者还有极强的自信和对大局的控制力,但是负面新闻听得太多,总是难免会让人对所谓“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效果产生疑虑。

    不过这时候显然不是争论这种事情的时候,陈帅说得好,国家,政党,组织,个人……都需要一个榜样,这样才有前进的动力。自己已经在中共高层中把苏联这个榜样打倒了(好吧,这么说有点自大。应该说,苏联自己把自己打倒了),现在再把新的榜样也给打倒,却让他们何所适从?

    当然不是说放任那些问题不管。不过自己并没有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而真正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的人(或者说得准确一点,是“可能”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的人),在目前的情况下,又没有精力去考虑这些问题。所以这个问题只能留待后来,留待这些中共的高层领导人,未来的国家统治阶层有了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以后,再来设计一个更高效,更合理的国家制度。

    自己能做的,就是给这些大智慧者带来未来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给他们争取更多更足够的思考和实践时间。

    这个中国,一定会发展得更好。

    ————

    第二天是重阳佳节,重阳佳节要登高,不过对于魏承恭来说,这一次的重阳登高,登得实在是太高了。

    部队转移了,向着深山老林里边儿。

    一般来说,部队在一个地方不能驻扎超过三天。一来这样可以大幅度减低暴露的风险,二来可以让敌人抓不到行动规律,三来在各个游击区时不时的出现,也能坚定人们抗争的信心,让大家知道,自己的队伍还在,而且就在他们身边。

    “小傅,你确定要跟我们走?”临行前,陈帅向魏承恭解释道,“粟裕和顾作霖他们很快就会过来接收这批物资,如果你想要体验一下部队生活,不妨跟着他的部队一起。”

    陈帅真正的想法其实是这批物资里有不少军用口粮,因为要保密的缘故,自己不方便拿出来用。但是对于粟裕他们来说就不一样了,到时候随便开个一两桶(09式军用干粮,5公斤装),魏承恭跟着他们,伙食也能开好一点儿(军用口粮味道不好,要当成饭来吃也够呛,不过到底是正经八百的粮食,比野菜可是要强得多了——至少不会反酸)。

    成天吃野菜粥,能让人吐酸水吐得苦胆水都往外冒,这还是眼下刚刚秋收,而大家被派出来不久,离开大部队的时候也带了比较充足的粮食储备,野菜粥中间粮食的分量还不少;真要是换成青黄不接春三月那会儿,陈帅估计,就算这小子很自觉很克己,也会忍不住自己带东西过来吃。

    不过魏承恭显然是误会了:“陈将军,你怕我拖累你们吗?”

    “呃……这个……当然不是!要是怕你拖累,我还会让你到粟师长那里去?把麻烦推给兄弟部队,这可不是我们马列党人的作风。”陈帅回过头,看看正逐渐远去的同志们,小声道:“我这支部队里,晓得你是来雪中送炭的人不多,同志们不晓得你的作用,认为你是干吃闲饭的,会有意见。但是在粟师长那地就不同了,等他的部队到来,你可以光明正大地说你是冒死给游击队送物资过来的人,战士们会真正把你视为同志——说到底,这也是为了我们内部团结。”

    “可是,陈将军你不是说,要注意安全……”

    “说老实话,跟部队在一起,反而不安全。你一个人在这地,万一遇到白党,人家看到你只得一个人,又穿得弄个好,肯定要先搞清楚你的来历;如果你跟部队住一堆,万一遇到敌军,恐怕敌人就没得这个闲心去理会弄多了。”说到这里,陈帅看看山洼里的小村子,“放心,这地毕竟曾经是根据地,人民群众的觉悟还是很高的。”

    ————

    于是魏承恭就在这个小山村住了下来,等待中共第一大将的到来。

    小山村里有六户人家,六户人家一共只有二十人不到。四个奶奶一个爷爷带着十一个孙子孙女,还有两个中年妇女,一个青壮年男子都没有,都去当红军了。

    换言之,六户人家都是军属,甚至是烈属——这也是陈帅放心把魏承恭留在这里的原因之一——也就是说,都是被照顾对象。

    问题是,中共这时候本身的力量也极其有限,就算想要照顾这样的军烈属,又能照顾得到哪里去?游击队在这里驻扎的这几天,除了把几乎人家的家里活计都包了下来,还把村子周围的地里活计都收拾了一遍,临走的时候又留下了一些粮食。

    这就算是照顾了,红军这时候能做到的,也只有这些了。

    对于红军,这些山民们是看做家里人、看做亲人,孩子们扭着红军叔叔,那叫一个亲热;对于魏承恭,就没有这种亲热劲儿了,更多的还是把他看做一个客人——对他非常客气,客气得过了头,客气得有意无意中让魏承恭感到一种距离。

    这让魏承恭有些苦恼——陈帅只说粟师长很快会来,具体要等多久却又没说(没法说,因为谁也不清楚是否会遇到意外),这要是在这里等上个三五天……

    于是吃过早饭(陈帅跟关系户李大爷交代过了,现在魏承恭就暂住在李大爷家)后,魏承恭就琢磨着要改变这种情况。

    该怎么办呢?

    首先要从衣食住行上取消距离感,也就是说换上这个时代的农家衣服。这个……还是算了吧,一来他还要靠着这身衣服唬人;二来整个村子里还真找不出适合他1。75米身高的衣服。

    学着红军的做法,帮老百姓干活。这个……还是算了吧,看到一帮小屁孩儿上山捡柴,他也屁颠屁颠跑去帮忙。结果很快就不得不放弃了,这家伙学着一个小孩儿的架势,一手抓着一棵小树,一手扬起了柴刀……嗯,干得很快,毕竟是大人,而且生得这么人高马大的,身大力不亏嘛。

    之后……

    “呀,傅大哥你怎么砍漆树啊?这树不能当柴烧的,烧起来的烟会把人薰出漆疮来。”(有的人不怕。不过即使是农村人,这样的人也是极少数。我大舅妈就可以烧漆柴,但我认识的人里面也只有她一个人敢烧漆柴^…^)

    “呃……这个……”看着自己码放得整整齐齐的柴禾堆,魏承恭傻眼了。

    “傅大哥,你该不会是……用手抓过这树了吧?”问话的小孩儿看着魏承恭,一副紧等着看好戏的架势。

    “我……抓过了,有什么不对吗?”

    “你惨了。”小孩儿哈哈笑着,跑去给伙伴们讲这有趣的事情去了。

    ————

    (群里有朋友说帮忙想标题,这个真心没什么必要,你们不知道本文的架构,自然也就想不出合适的标题,至于说我自己这边,我会尽力注意的。另外,到一定时候我会在群文件里给出修正版,那个时候的标题应该就会比较合适了——从一开始就在追这部书的朋友知道,地效之前连名字都懒得取的,要不是某个贴吧的书友威胁我说再不取名,他就刷屏,我现在都懒得取名字^…^)

    等到吃过午饭(因为是重阳节,同时他又是客人,这顿饭倒是还算丰盛),魏承恭就知道那个小孩儿说得“你惨了”是啥意思了。一手的漆疮,那叫一个痒啊,(手痒啊^…^)。很快他就把手心抓破了,血淋淋的,但那股痒的感觉就像是深入到了骨头里,让人恨不得在手上划几刀,把那些让人发痒的东西都顺着刀口剜出来——就是疼也比痒更好啊。

    李大爷看到他吃饭的时候,先去打了一盆水来,一开始还以为他是讲卫生,吃饭先洗手,就没有在意。等到发现他吃饭的时候还不断把手伸到凉水里,又听孙子耳语了几句,之后就呵呵呵笑了起来:“大兄弟,千万不要抓,越抓越痒,等一下弄一点儿盐水洗手,晚上我再弄点儿草药给你治一下,三五天就会好了。”

    “三五天啊……”魏承恭脸上有点儿苦,不过还是道:“谢谢大爷。”

    “呵呵呵,大城市来的,干不来我们农村的活儿就不要勉强了。知道你是想帮忙,可是你很多时候是在帮倒忙啊。听仔子说,今天要不是有人拦着,你把后山那棵桃树也给砍了——那可是这村子里孩子们的宝贝。”

    “哦。”魏承恭恨不得找条地缝儿钻进去。

    “你要是真想要干点儿什么,就给孩子们讲讲课吧。原先这村子里上级给这村子里派得有个先生。好人啊,教娃子们认字,帮我们算账,给我们带城里出的新鲜东西,像洋火洋油什么的。看你的样子也是个有大学问的,给娃子们讲讲,娃子们以后也不会像我们一样,当一个睁眼瞎。”

    ————

    “这个……怕是有点麻烦。”魏承恭沉吟道:“我在这里呆不长,而学习这个事情,一两天怕是学不会什么。”

    “这样啊……”李大爷也有些纳闷,不过他那小孙子说话了:“没事,傅先生,你就给我们讲讲外面的事就好。原先的叶老师也不是一直都在这里的,他每次来,都会给我们讲故事,大高楼啊,大飞机啊,大轮船啊,还画图给我们看呢。”

    “如果只是这样,那倒是没什么问题。”魏承恭点点头,笑了起来:“我一定会努力干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