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清崛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你就去办一下这个事情吧,给他路费,让他到上海去,让朱保三先给他安排一个职位,好好培养一下,行了再提拔他。”

    “好的。”边小龙走了。

    门外又有人敲门了,一个卫士进来,给李振华拿来了一封电报,李振华接过来一看原来是李鸿章来的,他看到李振华几乎动员了全国的力量,开始修建京广铁路,他也兴心了,原来他曾经多次提出要修建天津到北京的铁路,一直没有通过,主要是朝中的一些愚昧无知的大臣们反对,他们说铁路修好了,是可以便于运送兵员,同样天津是北京的门户,也便于外国人从天津进入北京,就是典型的因噎废食了。

    ps:

    本处内容不计入章节收费字数,可发布感言,拉票等内容,切勿发布章节正文内容,发布后将在章节内显

    (各位读者朋友,裸奔了三周这一周终于有推荐了,今天多发一章,以敬各位看官,请大家多支持啊,点击、收藏、月票、打赏都欢迎,谢谢各位了。)

    示。如无章节正式内容,只需发布感言,可直接在章节正文栏内发布感言,但请注意勿超过千字造成读者收费订阅。

第189章 沿铁路线去北京() 
第189章 沿铁路线去北京

    现在京广铁路大举修建,他也借这个机会上了折子,要求修建天津到北京,同时延长胥各庄到山海关的铁路,他也要采取招商引资的办法,不用朝庭拿银子,这一次因为京广铁路的原因,太后和皇上也觉得应该修建了,所以他的要求被顺利通过。。

    于是李鸿章就给李振华发来了电报,让他尽快派出技术人员到天津,进入实际工作,太好了,李振华马上就派人和詹天佑进行联系,让他尽快派出人到天津去,修建天津到北京的铁路。

    原来天津到北京的铁路是直达卢沟桥的,北京到汉口的铁路也是到卢沟桥,要不怎么叫卢汉铁路呢,北京的城区内是没有铁路的,1900年八国联军进入北京,他们为了方便,在在现在的北京站附近修了一条简易铁路通向卢沟桥,就是现在的北京站那里,他们把东便门那里的城墙掏出了一个洞,火车直接从那里进出。

    现在的人们都知道,从北京出来的京广线和京哈线上的火车都是从北京站出来,先是向东走,然后折向西南去丰台,京广线直接去了南方,而去天津则要再从丰台往东南方去天津,这样一来就拐了一个“s”形,这就是当时那个历史原因所造成的。唯有现在的京津高铁是从城区内的南站直接去的天津方向。

    这是一个大问题,多少年的北京市区内多弯道徐行,让火车的速度提不起来,现在作为后来人,李振华是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的,不能再让这样上百年的浪费下去,李振华告诉詹天佑一定要解决好这个问题。不行就得自己出面了。

    津卢铁路原来是建于1895年,现在要提前了,这是好事。京津地区是在平原上修建,打好了土路基就可以上石头子。然后就可以铺设枕木和铁轨了,只是有一些小型的桥梁,那就不用詹天佑亲自过去就可以了,让他派出一个可以单独工作的小组过去就可以。

    第二天,李振华找到了詹天佑把这个情况和他一说,詹天佑也是非常的高兴,他说:“哪有一个国家的首都没有铁路的。这真是滑稽透顶了,让这一帮子人管理中国,那非得要让人欺负不行的。”

    “那我们就争取早一点推翻他们,让我们自己来掌握这个国家的命运吧。”

    “那可太好了。我早就盼望着这一天了。这样吧,我亲自到北京去一趟,把线路定下来,别人去我还真是不放心的。”

    李振华看着詹天佑说道:“我就知道你是一定要去的,这样吧我和你一起去。别让他们那些人瞧不起我们。”

    当时就准备起来,李振华算了一下,走水路要舒服一些的,他为了照顾詹天佑,决定要走水路。但是詹天佑却是不同意,他坚持要走旱路,因为要从一些地方经过,那就要和当地的工程技术人员见一下面,看他们有什么问题没有,一看詹天佑这样说,李振华只好是同意了他的要求。

    詹天佑先是派出了一个技术小组前去天津,对天津到北京的路线进行勘测,他们走水路乘座轮船去上海,然后到天津,去见李鸿章让他们具体的安排,大体路线李振华和他们说了一下,然后詹天佑又召开了一个会议,把汉口的工作交给得力的助手去管理,这一下就忙活到了天黑了,李振华一看只好等第二天再出发了。

    第二天一早,一行十几辆汽车出发了,光是拉油的车就是三辆货车。他们这一辆车上就四个人,李振华、雅琪、詹天佑和一个司机,雅琪有了孩子本可以不来的,但是孩子一来就没有什么奶水,医生们给调理了半天也没用,于是孩子干脆就交给王欣了,反正现在王欣也是得有要有人照顾,那就一起照顾了。几个月的时间,雅琪的身体很快就复员了,只是又增加了一些成熟女人的韵味。

    几个人轮换着开车,詹天佑说道:“我这真也算是受宠若惊了,让老板夫妇二人亲自为我开车,这种荣誉将是空前绝后了。”三个人一起大笑了起来。

    鄂北的山区路很难走,但是一到河南的南阳,也就好多了,车到了郑州,以后就全是在平原上了,黄河上的大桥已经开始动工了,许多的民工正在那里忙着,由于现在正是晚秋时节,今年由于黄河上游雨水少,现在的黄河水也不多,河中已经开始清淤泥准备打桩了,詹天佑和李振华对这里的工程技术人员说道:“咱们这是百年大计,一定要注意质量问题,同时还要注意安全生产,不能让外国人看了我们的笑话。”

    那些年轻的工程师们对他们二人说道:“请两位领导放心,我们就是拼命也要保证质量,决不能让外国人看我们的笑话。”

    汽车一直向北,很快就进入了直隶地界,到了正定(现在的石家庄还是个小村子呢,因为在中国的历史上石家庄是个“用火车拉来的城市”,现在还没有火车呢,它那里也就只能是一个小小的“十家庄”了。),停了一下,照样是和人们说了一下质量问题和安全施工问题,继续向北走到了保定府。

    这里是李鸿章的直隶总督府所在地,他现在大部分时间是在天津,来这里已经很少了,由于老李不在,他们也就没有在这里停留,汽车继续向北直接就到了卢沟桥,在这里看了一下,这里距离北京市区还有几十里地呢,这让那些要想出行的人得多麻烦呀,要是步行到这里,那还不得用个一天半天的,按路说那就快到了天津了,这里作为一个大城市的车站那是明显不行的,这里只能是一个停靠站,又红又专后也可以让它作为货站,而客车站必须要让它在向里面一些的。

    前面就是丰台了,李振华一看丰台大营就在这里(当时清军在北京的驻军就是两部分,一是在丰台,一是在通州),那些士兵们稀稀拉拉的,没有一个当兵的样儿。李振华来到了大营那里,去和他们要一张北京的地图,卫士们报出了李振华和雅琦的名号,他们马上就稀里糊涂把地图拿来了,詹天佑说道:“这可省事儿,你一报名,地图就拿来了。”

第190章 进京() 
第190章 进京

    “他们这样的军队只能是用来作作样子吓唬一下老百姓的,真要上了战场那就完了。最起码你也要问一下呀,结果他们是什么也不问就给了地图了。”

    几个人也不管他们了,他们只是继续向城里开去,一边走二人一边研究车站建在哪儿比较好,第一是方便人们乘座火车出行,第二是便于各种商家的货物运输,第三是方便各地军队的调动使用,别人不知道,可李振华是知道的非常清楚的在一战和二战时德国利用他把东线和西线的部队来回进行调动,那可是让整个的世界都是叹为观止啊。一它可以让军队增加百分之八十的力量,就不说那快捷方便的物资运输了。

    前世时李振华没少到北京,但是那里的北京都已经是现代建筑了,而此时的北京基本上还是元大都时的影子,实际上现在的北京还不叫北京,清朝在这里建都以后,按中国其它朝代的习惯把首都,也就是天子脚下的城市称为应天府,北京的现在的名称就是应天府,本地的官员为应天知府,本书中为了方便,一直是在称呼北京的,这里有巍峨的宫殿,雄伟的寺庙,美丽的园圃,宽敞的街道……

    这些规模宏伟的建筑都是元末时遗留下来的,燕王朱棣和以后的清政府并未在这中心地区大兴土木。北京这座大城市,是元朝开国功臣刘秉忠规划设计的,就连大元这个国号,也是当时刘秉忠以《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取名,献与忽必烈,受其采纳而定的。

    在那看不见的地下,供水和排水设施则是由大元都水监。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地理、水利学家郭守敬设计的,城内主要水道有两条,一条是由高梁河、通惠河(运河)构成的漕运系统;一条是由金水河、太液池构成的宫苑用水系统。居民用水则主要是打井水。城内还有完整的排水设施。使得整座大城整洁、气派。

    驻北京的情报处,他们有自己的地方。因为需要保密,他们没有让李振华到他们那里去,而是给他安排了一个地方,他们找了一家宽敞一些的客栈,请李振华在那里休息,这是一个独立的小院子,警卫们很快就作好了保卫措施。

    李振华和詹天佑实地考察研究了一番。觉得北京市区的车站应该以行人和小件货运为主,那就要把客车开进来,货车就让它们停在外面,军队的使用也在外面。比如丰台站、通州站就可以了。

    车站就选在外城的外面,这样就便于普通百姓们的出行了。以后的铁路通往两个方向,即以后的天津方向和广州方向,这样一来就比以后八国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