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写作·恋爱·生活-司汤达和红与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进来捉拿时,法尼娜父亲让他坐上自己的马车,把他带到家中养伤。彼耶特卢在法尼娜家里呆了四个月。法尼娜对他悉心照料,还秘密地请外科医生来替他治伤。在频繁的接触中,他们彼此产生了感情。有一天,彼耶特卢对法尼娜说他要走了,到洛马涅报仇去。法尼娜直言就讳地向他表示要嫁给他,还要给他带来二十万法郎的年息,可是遭到了彼耶特卢的拒绝。他对她说;“我热爱你。不过,我是祖国的一个可怜的仆人。意大利越是不幸,我越应当对它忠心到底……。”法尼娜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但她却更爱彼耶特卢了。在他们就要分手的时候,法尼娜忍住眼泪,向他微笑道:“要是一个可怜的乡下女人照料你一场,你不做点什么谢谢她吗?你不想法子报答报答她吗?你此去前途茫茫,吉凶未卜,你是要到你的仇人中间去旅行呀。就算谢我这个可怜的女人,给我三天吧,算你报答我的照料。”

  彼耶特卢留下了。三天之后,他终于离开了罗马,投身于这祖国而战的斗争中去了。他回到洛马涅以后,又被烧炭党人推为首领。不久,法尼娜也来到了洛马涅附近,住在属于她家的一幢别墅里。可是让法尼娜感到痛苦的是彼耶特卢忘我地工作,爱祖国胜过了爱自己的情人。只有谈起他的政治任务,他的声调才显出深厚的感情。贵族小姐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她为了完完全全地得到情人的爱,做了一件可怕的,无可换回的蠢事。她劝彼耶特卢不用出席黄昏的会议,留在别墅陪她,暗地里却把会议的时间地点和参加会议的成员向教皇大使告了密,只是在名单里删去了彼耶特卢。结果这十九名烧炭党人的家全被包围,有十名被捕,其中一个掉进一口深井摔死了。第二天,法尼娜门去探听消息,回来时彼耶特卢不见了。他留下一张字条:

  我向教皇大使自首去。我对我们的事业灰心了。上天在同我们作

  对。谁出卖我们的?显然是提井的混帐东西。我的生命既然对可怜的意

  大利没有用,我不要我的同志们看见只我一人没有被捕,以为是我出卖

  了他们。再会了,你要是爱我的话,想着为我报仇吧。铲除、消灭出卖

  我们的坏蛋吧,哪怕他是我的父亲。

  法尼娜跌在一张椅子上,几乎晕了过去,陷入了最剧烈的痛苦之中。她决心竭尽全力拯救彼耶特卢。她来到罗马,找那个一直追求她的罗马总督兼公安大臣的侄子里维欧·萨外里想办法。后来了解到彼耶特卢已被判处死刑,法尼娜就乔装进入总督的卧室,向老色鬼施展魅力并对其进行威胁。经过一番软硬兼旋的周旋,大臣终于同意帮忙,使版耶特卢免于死刑。

  法尼娜买通了狱吏,让彼耶特卢半夜到监狱礼拜堂望弥撒时与她见面。彼耶特卢戴着沉重的镣铐,对她相当冷漠。她拥抱他的时候,感觉到的只是他的冰凉尖硬的锁链。她吻她的情人,却感觉不到丝毫的热情。年轻的彼耶特卢此时看上去却象三十岁的人。法尼娜无比辛酸。法尼娜把她带来的一些金刚钻和小锉刀交给彼耶特卢。彼耶特卢接受了。他对她说:“由于责任的缘故,我接受了,因为我必须想法逃走。不过,我永远看不见你了,当着你新送的东西,我发誓。永别了,法尼娜!答应我永远不给我写信,永远不想法子看我。把我完全留给祖国吧。我对你就算死了,永别了!”法尼娜听了这些话气得发疯,她没有想到她为了营救他,作了那么多努力,换来的只是这样一个结果。她在愤怒之中,不慎把她出卖烧炭党人的事也说出来了。只听见彼耶特卢狂怒地感道“啊!混帐东西!”他扑向她,要用锁链打死她,被狱吏拉住,他用尽全力把锉子和金刚钻朝她扔过去:“拿去,混帐东西,我什么也不要欠你的!”法尼娜呆若木鸡。不久,报上登出法尼娜结婚的消息,她嫁给的罗马总督兼公安大臣的侄儿。

  《法尼娜·法尼尼》虽然是一篇短篇小说,但却具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这篇小说同 《阿尔芒斯》一样,也是以女主人公的名字作为标题,大概是司汤达为了体现“女士优先”吧。其实这篇小说的中心人物是年轻的烧炭党人彼耶特卢·米西芮里,这是一个为了祖国的独立自由而战斗的英雄形象。他把祖国看得高于一切。在祖国和爱情这两者在他的生活中发生矛盾的时候,他总是无条件地服从祖国的利益。只有当他说到祖国的时候,两眼才闪出光芒。他不允许任何人危害党的利益,即使是自己最爱的人,只要她危害了祖国,他就坚决与之决裂。为是司汤达唱给他收中所怀念的烧炭党人的一首赞歌。

  法尼娜的形象塑照得也非常出色。这个贵族少女天真热情,有同情心。她不喜欢庸庸碌碌的贵族子弟,对爱情有自己的追求。但作者更多的是对她进行批判。法尼娜所追求的爱情,是自私的爱,她只想完全地占有情人,却不理解他所从事的斗争,更没有想过要和所爱的人去并肩战斗。在爱情与祖国以生矛盾的时候,她选择的是爱情,最终只能事与愿违。读了作品,我们不能不叹息这位贵族小姐的幼稚和愚蠢。法尼娜·法尼尼毕竟是属于贵族阶级的。她逃不出她那个阶级的樊笼。

  《法尼娜·法尼尼》故事情节完整,矛盾冲突紧张,通篇作品充满着激荡的感情,突出了自由、爱情、祖国的主题,读罢对人有一种魂的震撼、精神的陶冶。

  《巴马修道院》

  司汤达被列为世界名著的长篇小说有两部,一部是《红与黑》,另一部就是《巴马修道院》。这部小说写于1838年,次年出版。小说一面世,其成功的效应便立刻出现了。司汤达以二千五百法郎卖掉了《巴马修道院》五年的版权。这个价格虽然低廉了一些,但是比起《阿尔芒斯》由作者倒帖一千二百法郎成本来,已经强多了。还不仅台此,当时已名声显赫的大作家巴尔扎克读了小说后,于1840年在自己主编的《巴黎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长达七十二页的《贝尔先生研究》的专论。对这部小说作了很高的评价。他在给一们朋友的信中写道:“贝尔新近有书出版,依我看来,这是五十年来最美的书了。”俄国的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读了《巴马修道院》,也深为叹服。特别是小说中对滑铁卢战役的出色描绘,极为壮阔。后来托尔斯泰写出了巨著《战争与和平》,但是他说:“就我知道的关于战争的一切,我的第一个师傅是司汤达。”

  《巴马修道院》的开头写了1796年拿破仑进入意大利米兰的场面。因为这是司汤达亲身经历过的,所以写得真切感人,热情洋溢。作者描写了由此而来的意大利的觉醒:启蒙思想开始传播,“整个民族发现历来受人尊敬的一切事物,原来都极端可笑。”人民为此而欢呼,但贵族们却人心惶惶。台尔·唐戈侯爵就是一个代表。老唐戈是一个忠于奥地利皇帝的顽固派。拿破仑来了,他龟缩在自己的古堡里,伙同自己的长子替奥地利进行间谍活动。他的妻子则在米兰结识了一位法国军官,并有了一个孩子,这就是小说的主人公法布利斯。侯爵还有个妹妹叫吉娜。她深受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不愿嫁给有钱有势的贵族,宁肯嫁给一个和艰险一样热烈拥护新思潮的低级军官比埃特拉内拉伯爵。

  法布利斯名义上是侯爵的次子,但在家庭里没有地位。但他参与母埋娜却对他关怀备至。在拿破仑继子欧歇纳当米兰总督时,吉娜以其尺人的美貌和才情而闻名。法布利斯12岁时,吉娜凭着自己的影响让他当上了骠骑兵军官。

  1814年拿破仑失败,奥地利军队卷土重来,重新占领了米兰。老唐戈侯爵在奥地利当局手下显赫一时,而法布利斯与父亲更加格格不入。他的保护人吉娜又遭到了厄运,丈夫在一次决斗中死去了。1815年,拿破仑率领一千人从囚禁他的厄尔巴岛逃出,所向无敌,直入巴黎。这就是众人皆知的“百日政变”。法布利斯出于对拿破仑的狂热崇拜,决定投奔拿破仑,在他手下干一翻轰轰烈烈的事业。吉娜和法布利斯的两个姐姐报她们的全部积蓄都给了他。但法布利斯刚到法国就被当作奥地利的间谍投入了监狱,一关就是一个多月。等他逃跑出来投奔拿破仑时,已是滑铁卢战役的尾声。他本来怀着为拿破仑而战、参与巨大历史事件的浪漫主义热情,但看到的滑铁卢战场却完全出乎他的意料。战争并不是他所想象的,所愿望的那样一帆风顺、轻而意举,并不是驰骋疆场,军容严整、凯歌高奏,而是充满泥泞、鲜血、险阻、狼狈。法布利斯一直想在战场上看到战友之间亲密的友谊,但他看到的是田野里躺着的伤员在凄厉地呼救和挣扎,但没有人停下来救他们。紧张、残酷的战斗,根本不允许人们顾及伤员。他跟着一小支卫队护卫着一位将军,自认是他们的亲密战友。一阵炮弹袭来,将军的马倒毙了,将军的随从立刻把法布利斯的马抢了过来,让这位将军骑上,簇拥着他疾驰而去,把法布利斯直骂“强盗!强盗!”这位将军不是别人,正是法布利斯的生父、他母亲从前遇上的那位法国中尉。只不过他们谁也认不出谁。这段严酷的现实经历,“使他从自己性格里的一切浪漫的感情中解脱出来了”。

  法布利期在战场上受了伤,去了日内瓦。刚回到意大利,他的哥哥阿斯卡涅就向当局告发了他,使他受到通缉。由于母亲的多方疏通,他才得以在意大利北部的城市诺瓦腊隐居下来。这时,埋娜在米兰结识了巴马公国的首相莫斯卡伯爵。莫斯卡伯爵爱上了吉娜,但因为自己已有妻室,不能与吉娜结婚。莫斯卡伯爵想了一个两全之策,让埋娜名义上嫁给一个叫桑塞维利纳的老公爵。条件是满足他渴求绶带勋章的虚荣心,给他一个驻外大使的职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