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普通心理学合订本-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动机。艺术活动动机还可分为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的动机,如此等等。按照动机的社会价值,又可分为集体主义动机和利己主义动机等。可见人的动机是十分丰富而多样的。心理学的任务不在于研究这些动机的内容本身,而在于探讨不同动机对人的意志行动过程的作用和意义。

    在同一个个体身上,各种不同动机所占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某些动机比较强烈而稳定,另一些动机则比较微弱而不稳定。一个人的最强烈、最稳定的动机,成为他的主导动机;这种主导动机对他而言,相对地具有更大的激励作用。在其它因素相等的条件下,人采取同他的主导动机相符合的意志行动时,通常比较地容易实现。

    在实际生活中,可以看到人比较容易实现与他的主导动机相一致的意志行动的例子。比如,少年儿童的游戏动机一般比较地强固。有的少年学生在学习方面害怕困难,意志表现较差,但他却可能在同伙们的游戏活动中对于困难表现出较大的顽强性和坚韧性。一个有着强烈的创造动机和探索欲望的科学家,要他坚持日常琐事方面的某项事情(虽然他也想做)也许难以持久,但他却能长期孜孜不倦,数十年如一日地专攻他所面临的艰难的课题。

    前面说到,不同性质的动机可以具有不同的力量,但是某种动机对一定个体究竟发生多大的推动力,还得最终以个体的动机体系的特点为转移。比如游戏方面的动机对于儿童和对于成人,其激励作用就不一样;求知一类动机的激励作用,对一个学者和过去的商人也不相同。当我们谈论动机体

 432

    普通心理学·724·

    系对人的行为的作用时,是着重指明同一种动机因在个体身上占不同地位而对人的行为会发生不同的影响;当我们谈论动机性质和它具有的力量的关系时,是指二者在多数社会成员身上表现出来的一般趋向。前者说的是个别性,后者说的是普遍性。普遍性是由个别性归纳而来的,并且它又具体地表现于个别性之中。

    人的动机体系在后天实践中形成,因此它是发展变化的。

    首先,它随着个体年龄和实践活动的发展,动机不断地丰富和复杂起来。其次,动机体系的结构也发生变化,其中主导动机可能发生转移。比如吃喝、游戏方面的动机对于儿童十分重要;但到了青年时期,可能就退居次要地位。动机体系是随完整个性的改变而改变的。

    人在社会中生活并接受教育,在逐渐掌握社会行为规范的过程中,形成关于义务、行为理想的观念,并根据社会需要逐渐学会作自我要求。当社会要求转化为个体的主观需要时,就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应的动机,其它的动机及整个动机体系也不断地经受着改造。由于动机体系是在个体接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它反映着一个人的思想信仰、文化教养和道德面貌。

    第四节 意志行动的结构

    意志总是通过一系列具体行动表现出来的。受意志支配和控制的行动,是意志行动。研究意志行动,主要是分析行动的心理学方面,即心理对行动的调节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采取决定阶段和执行决定阶段。

 433

    ·824·普通心理学

    采取决定阶段是意志行动的开始阶段。它决定意志行动的方向,规定未来意志行动的轨道,因此是完整意志行动之重要的、不可少的开端;执行决定阶段是意志行动的完成阶段,在这个阶段里,人的主观目的转化为客观结果,观念的东西转化为实际行为,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一 采取决定阶段

    决定的采取并不是刹那间就完成的,它是一个过程,有着丰富的心理学内容,体现出人的意志品质。

    决定的采取,包括行动目的的确立,行动手段的选择和行动动机的取舍等环节。行动目的是指人的行动所要达到的是什么,行动手段是指借助什么具体行动去达到目的,行动动机则反映着人为什么要达到这一目的。

    人通常面临着不止一个,而是几个可供采取的目的。这就必须进行选择。为了选择,他必须根据每个目的的意义和价值,考虑其必要性,并根据主观和客观的条件,考虑其实现的可能性。如果每一种目的都有引人之处,都有某种必要性和可能性,人就会发生心理上的冲突,引起内部困难,在不同目的之间举棋不定。各个行动目的的引人程度越是强烈而相近,这种冲突就越尖锐,作出选择也就越困难。有时目的本身在客观性质上并不矛盾,但是不可能在同一时刻实现,也需要主体进行比较,权衡其轻重缓急,作出先后或主次的安排。克服这些困难,完成目的的采取,都要求人作出意志努力。

    目的确定之后,还需要决定达到目的的手段或途径。如

 434

    普通心理学·924·

    果各种手段的选择余地是很大的,这就要求分析和比较各种手段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有时由于知识经验不足而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手段,或不同手段各有其利弊,也会在手段的选择上犹豫不决,发生困难。

    在同一种动机的驱策之下,会存在确立何种目的和选择何种手段的问题;这时目的和手段的抉择主要取决于个人的知识状况、能力水平以及有关的主客观条件。但是在很多情形下,影响人采取这种目的和手段而舍弃其它目的和手段的,是由不同的动机彼此斗争的结果。动机的斗争,常常是人在不同目的之间游移的重要的内在原因。人之所以采取此项目的而放弃彼项目的,有时不是取决于对目的本身的客观必然性和可能性的认识,而是在于与此项目的相联系的动机战胜与彼项目的相联系的动机的结果。例如,一个中学毕业生打算升大学,他是报考本市的重点大学呢,还是报考一般大学?

    尽管他自知有录取重点大学的把握,并且了解重点大学有更高的学术水平和更好的学习条件,但他如果被追求大城市安逸生活的个人动机所主宰,就会回避将来可能分配到外地工作的重点大学,而挑选一所专为本市培养干部的普通大学。

    动机的斗争也影响着行动手段的选择。有的手段对达到目的是有效的,但它却为社会道德所不容。为高尚动机所推动的人就不会选取这类手段,而为某种卑微动机所左右的人,则可能干出“不择手段”的事情来。例如,一个真正怀着多多求得知识以更好地为建设祖国服务的动机而投考高等学校的人,他为了达到录取的目的,所采取的方法和途径是认真复习功课,踏实地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决不肯为获取高分而

 435

    ·034·普通心理学

    营私舞弊。但一个把大学当作获取个人名利的跳板,怀着谋私利的动机而投考大学的人,则可能为了录取大学而钻营种种旁门邪道,甚至不惜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来。

    采取决定,是在面临复杂情境时作出抉择的过程。从动力方面看,要求这个过程进行得迅速而有效,才有利于下一步执行决定阶段的顺利实现。对人的意志过程而言,这就是意志的果断性。

    果断表现在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的能力上。

    反之,如果在各种动机之间,在不同的目的、手段之间摇摆不定,迟迟做不出取舍,那是优柔寡断的表现;如果采取决定缺乏合理性,不经深思熟虑就贸然抉择,那是草率的表现。

    优柔和草率是意志薄弱的特点。

    二 执行决定阶段

    决定一经采取之后,决定的执行便是意志行动实现的关键阶段。

    因为即使行动的动机再高尚,行动的目的再美好,行动的手段再完善,如果不付诸实际行动,这一切也就失去意义,不再能构成意志行动。

    执行决定,常要求更大的意志努力。

    这是由于:第一,执行决定的行动要求巨大的智力或体力紧张,并要求忍受由行动或行动环境带来的种种不愉快的体验。例如坚持冬季户外长跑,要克服气候严寒和生理疲劳,做科学研究要求艰苦而持续的思惟探索。第二,积极而有效的行动,要求克服人的个性原有的消极品质,如懈怠、保守、不良习惯等等。第三,执行决定过程中,与既定目的不符的各种动机还可能在思想上重新出现,引诱人的行动脱离预定的轨道。第四,行动中

 436

    普通心理学·134·

    会出现意料之外的新情况、新问题,而主体可能又缺乏应付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现成手段,这也会造成人的行动的踌躇或徘徊。第五,在行动尚未完成之时,还可能产生新的动机、新的目的和手段,它们会在心理上同既定目的发生竞争,从而干扰行动的进程。

    所有这些因素,都是妨碍意志行动贯彻到底的困难,要求人作出意志的努力。

    这些困难的克服,取决于一系列条件。

    坚定的信念和世界观是有效地克服困难的基本条件。信念和世界观是人的行为的一般准则,当人具有清晰的行为准则并坚信其正确时,才能坚决地同困难作斗争。

    人所提出的目的的性质,对于困难的克服有着重要意义。

    “伟大的目的产生伟大的毅力”。

    (斯大林语)目的越重大,越崇高,就越能动员人的力量去克服遇到的困难。但目的必须明确而适当。如果不具备实现的客观可能性,则最终必然导致行动的半途而废。

    如果目的虽然可能达到,但过于遥远,对于意志不够坚强的人,常常成为影响行动坚持到底的原因。

    因此,为了培养意志,过高和过易的目的都是不可取的,它们不利于培养和锻炼人与困难作斗争的毅力。

    意志行动中困难的克服,也取决于对意志行动完成与否所带来的后果的意识。对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