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汤嫣儿,仍然像当初高旭与汤娘子同寝的时候一样,每到深夜,趁高旭入睡之后,就偷偷爬上chuá;ng。对于汤嫣儿的这种行为,赵明月觉得有趣,只是高旭有点消受不起,因为这个鬼机灵huā样繁多,很会折磨人,每次责斥了她,下次屡教还是不改。所以,高旭要想睡个安稳觉,只有把汤嫣儿一脚踢下chuá;ng去。而汤嫣儿也乐此不疲,索xì;ng在高旭的chuá;ng头下打地铺。
汤嫣儿又怯怯道:“姐姐,你千万别学那些sāo蹄子们磨镜哪,咱们有爷磨,干嘛要去磨镜……”
赵明月听了汤嫣儿的话,忍俊不禁地笑道:“好,你这个磨爷的,今儿晚上让你磨个够,好不好?”
“只怕爷不让。”汤嫣儿皱着眉儿道。
∶∶∶∶∶∶
清晨,窗外榕树上那清脆的鸟鸣声唤醒了沉睡中的高旭。高旭有良好的生物钟,无论睡得多晚,早上五点钟就准时醒来。他睁开眼,出于下意识的习惯,伸手又mo了mo脑后,随后不由得哑然失笑一下。这个习惯是去年初到大明时养成的,那时顶着一条金钱鼠尾睡觉,真是说不出的别扭。幸好,这条辫子早就成为过去。
高旭转过头,望着沉睡在身边的枕边人。赵明月的睡相与她的xì;ng子一般,来得粗野,狂放,大字型的睡姿,身上不着一缕,加上她那妙曼的身段,着实撩人至极。在以前,她从没有睡懒觉的习惯,每天可谓是闻ji起舞,练拳击剑,强身健体,可如今,拥有了高旭宽阔的肩膀之后,她明显慵懒了许多。
但赵明月终究是个实干家,说干就干。让她欣慰的是,当她在高旭面前嚷着要造新明月号的时候,高旭当场表示支持。这段时间,高旭正在收集福建冶铁业的资料,着手在福建后方打造一个钢铁产业来支撑江南的抗战前线的军需,至于造船,也是他将要进行的计划之一。既然赵明月难得有造船的兴致,高旭自然要不遗余力地支持。
在福建,造船业极其发达,福船也是明代海船中的一大类型。除此以外,就是江南的沙船,以及广东的广船。但是,以高旭看来,大明朝的三种船型,无论是沙船,福船,还是广船,都不利于远洋航线,相对大舰海时代来说,只有大型的西式风帆战舰才是其中的主角。
高旭一醒,在chuá;ng头下打地铺的磨爷丫头汤嫣儿也就跟着醒了。
在汤嫣儿细致入微的服shì;下,高旭洗漱之后,开始跑步晨练。吃过早饭之后,一到前厅的议事殿时,陈永华就在殿接时侯着高旭了。
由于缺乏人手,高旭从许用的宣政院调来陈永华,作为他相当于后世机要秘书的幕僚型亲兵。比起同龄人夏完淳来,陈永华虽然少了几分书生意气,但在xì;ng格上更多一份务实与内敛,而这种特质正是高旭所需要的。
“总理,这是商政署周署理派人呈递上来的福建全省冶铁报告书。”
同盟会初创,高旭还没有定下繁杂的官制,对司、院、署的各级部mé;n的主事人都称为某某理,比如司理、院理、署理,甚至对于以前的知府、知县也暂称为府理、县理。所以,不知什么时候,在同盟会的文政系统内,众人对高旭的“总理事”的尊称中也略去了一个“事”字,而直接称呼为总理。当然,在军政系统内,将士们称高旭为督帅,至于在高老庄的家仆系统,则称高旭为少爷。
对于“总理”这个称呼,高旭开始时还觉得有点不自在,但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高旭听到话声,转过头,望着抱着一堆文卷进入内殿的陈永华。这些天,高旭为了了解福建的治铁业,让周福生收集全省治铁业的资料,作为军需物资,钢铁是决定同盟军战力的第一要素。
高旭看着陈永华把一大叠福建治铁业的相关资料放在自己的文案上。要看完这叠资料,估计需要大半天的时间。这个时期的文书都是竖排繁体,看起来也颇为吃力。高旭看了脸sè;严谨如常的陈永华一眼,道:“复甫,你先向我大略说说情况。”
陈永华清清噪子,他是福建本地人,对于本省的铁冶情况早就有所了解。道:“闽地枕山临海,平原膏腴之地极少,民食出于土田,仰仗于水利之便;民货出于物产,尤其取资于铁治。”
高旭点点头,福建多山,冶铁业在福建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当时福建国民经济的主导支柱产业之一。在明代,福建与广东两地是全国著名的铁治中心。这也就是高旭不惜一切代价要得到福建控制权的原因之一。
高旭问道:“这福建的冶铁业规模如何?”
陈永华道:“按照周署理的统计报告,全省内约有一百多座铁治高炉。其中漳州府的龙溪县有炉治二十四处,延平府的尤溪县有炉治二十二处,泉州府的安溪县也有铁治二十余处。此外,宁德县有铁冶四所;汀州境内的清流、连城、上杭、武平、永定等5县都有铁冶,共有铁场二所,铁炉一十六座,其规模不可小看。”
“近百座高炉?”高旭下意识地用手指敲着案头,沉思着。这明代福建的治铁规模大大超出了高旭的意料之外。只是明代的治铁高炉他不甚了解,需要时间去尤溪县实地考察一下。
虽然福建的铁矿主要集中分布在闽西南的龙岩、漳平、安溪、德化、大田一带,但在高旭经过慎重考虑,还是打算在闽中的尤溪县设立一个作为高氏工坊的补充基地。
尤溪地处闽中的延平府,是闽江的支流之一。尤溪不仅有铁冶业规模化的基础,还有其他丰富的矿种,比如煤炭,生产水泥所需的石灰石,以及高旭即将推出来的新技术——坩埚炼钢所需要的材料石墨、瓷土、粘土之类,还有火枪铅弹所需要的铅矿,尤溪储量极大。除此之外,尤溪还有四条水系均司于闽江支流,河chuá;ng落差大,水流急,水力资源丰富,也是发展水力机械制造的好地方。
在高旭的规划之中,漳州、泉州的闽南地区以厦mé;n为中心发展商贸为主,而在闽江流域以省城福州为核心的闽中北地区,则是发展铁治、造船业。在闽江中游的尤溪县,凭着本地成熟的铁治产业以及丰富资源,打造一个钢铁秘密研发中心;在闽江下游长乐县的太平港,凭着闽江上游丰富的森林资源,打造一个造船基地。
第五九章 尤溪基地 二()
自从隆武朝廷覆灭之后,原先改自于福建布政使司的隆武行宫,无论是内院,还是外殿,有关于隆武朝的一切细节布局,都在高旭入主福建之后,一一抹去。◎百度搜索:◎%%◎罓◎
在内院,有着以女官自居的顾君眉的细心布置,以前隆武朝的曾皇后寝宫,如今成为赵明月的寝宫,这使得赵明月的自我感觉爆棚。在外殿,同盟会的中华旗处处飘扬,穿着新式军服同盟装的旭卫,三步一哨,五步一岗,守卫极为森严。同时,在议事殿上,原先的早朝都让高旭改为八点开始,相当于后世的工作时间。在办事风格上,由于同盟会正处于事业开创的蓬勃期,高旭的每一项政令一旦决议,就由相关新成立的省级院署部门雷厉风行地施行下去。
实干,实务,成为同盟会各级执政机构的效率标致。由于高旭决意改元为同盟,虽然他没有称帝之举,但在事实上,有心人开始以同盟朝来称呼同盟会。当然,对于不支持同盟会事业的守旧官绅来说,自然称之为伪朝。对于刘中藻、张肯堂、路振飞、曾樱这些隆武旧臣来说,尽管他们的心境百感交杂,但抛开旧有的成见,从救危图存的天下大局来讲,他们没有别的什么好选择。尽管他们对高旭的有些政令一时之间难以理解和接受,但在议事殿上,高旭总有足够的理由来说服他们,结果是,高旭或许会妥协三分,但刘中藻这些人最终会妥协七分。
对于高旭主导的同盟会事业,那些旧式官绅大约会保留三分意见,但对于像陈永华这些年轻的士子来说,对于高旭的支持几乎是全身心的。陈永华的父亲陈鼎虽然是进士及弟,但他考中进士的时间为崇祯十七年,正是崇祯朝覆灭之际。尽管父亲的运气不好,但由于高旭的天地会总舵主心结,早早就派人到福建来寻访传说中的“陈近南”,也正因为此举,陈永华没有与历史上的郑成功,现时代中的郑森产生任何的交集,在去年九月底,他几乎像绑架一般被邬含蓄的黑衣卫请到了崇明的高老庄。
高旭让邬含蓄把陈永华父子“绑架”到高老庄之后,由于诸事繁忙,早就忘了这事。直到福建海贸危机发生后,崇明岛发起排闽的风bo之后,在一次高老庄的大街上,高旭偶然看到陈永华面对众人的欺凌时,仍然保持着不卑不亢、应付自若的气度之后,陈永华才正式进入高旭的视线。
而这时,陈永华父子在高老庄同盟公塾几个月的浸泡下来,耳濡目染了如火如荼的同盟会运动,再加上公塾中高旭新编的教学课本之后,在不知不觉中被同化了。在国破家亡的形势之下,高举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同盟会的确像一块磁铁一般,吸引着天下仁人志士的目光。正如刘中藻一般,陈永华也从开始的抵…制、怀疑,再到思考、接爱,最后直到追随的过程。总之,作为同盟会活动的暴风眼,崇明岛就像个大浸缸,只要你心怀救亡思想,最终会成为其中的一分子。
素闻同盟会不拘一格用人才,自从接触高旭之后,陈永华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他当然不知道在高旭所熟知的历史上,他陈永华是当仁不让的人才,面对高旭国士般的招揽与重用,陈永华也只有以国士相报。
“复甫,我充其量也只是个领航者,这个时代最终能成为什么样子,靠的是你们这些人的努力。”
陈永华无法忘记高旭第一次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