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时代之死人香-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老头笑呵呵地搓搓手,厚着脸低声道:“沈兄,你看旭儿的婚事……”

    沈廷扬瞧了高老头猥琐的笑容,忍不住错开一步,道:“这还要对旭儿拭目以待。”

    高老头听了沈廷扬第一当着他面称高旭为旭儿,心中不由窃喜不已。

    沈廷扬看着载着满仓的三百船高字营的妇孺军属,盘计着如何安置这些人。

    如今江南之地的难民蜂拥而来,崇明岛上已不堪负荷。崇明县的常住人口一般约在二十万左右,现在起码已经翻了一倍有余。人口爆棚,带来的极多的负面问题。比如粮食的短缺,治安的混乱之类的。不过高老头在本地经营多年,再加上沈廷扬在崇明一地极有声望,要安置高字营的军属,都不是问题——问题是,高旭能走多远。

    在回程之中,沈廷扬一直在琢磨着这点。

    当船只全部驶出港口消失在长江的尽头时,高旭这才回过神来,也松了一口气,从现在开始,昨夜招募的四千乡兵才真正地绑在他的战车上。

    一万多高字营军属撤走了,码头顿时空了下了,但在被拦阻在码头以外的乡民却已是众情激愤,有的大声骂道:“凭什么他们能走,我们就不能走?”

    有人接口道:“你没看到么,那高旭明摆着只撤送自己人,有本事你也去加入高字营去。我听人说了,只要一户人家有一个青壮加入高字营,留在江阴杀鞑子,家人就能上高氏的船到崇明,还能得到安置。”

    “原来如此。”有些人开始嚷嚷叫道:“那高字营还招人不?死我一个,活我全家。这买卖合算。”

    高旭走下灯塔,却见徐玉扬向自己走来,道:“取义,人都走了,码头空了,还是让外围的乡民进来吧。”

    高旭却是摇摇头,道:“不行,让他们一挤进来,码头又混套了。今日还能运送一批,到时又要开始清场。”

    徐玉扬是直爽汉子,虽然他的家破人亡,已没有家室之累,但禁不住码头外那些乡民的苦苦哀求。这些都是乡里乡亲啊。徐玉扬道:“取义,外面起码有六七万人。江阴人城内将近有十万人誓死守城,城外的村镇除了那些听天由命的,大都往港口赶来。这半数的江阴人都来了。第二批人员该如何安排?而且有很多乡民要求入营。”

    要把这些人全运到崇明不光是时间紧急,运力不够,而且这些多人在崇明如何安置?以高旭的估计,高老头和沈廷扬的能安置的人员最多只有二三万人。当然,现在不管如何安置的问题,能运送多少人也只有尽力而为。至于又有乡兵要求加入高字营,无非是为了家人的一条活路。招募一个乡兵入营,就要负担起码起三个以上妻儿老小。但事到如今,也顾不了这么多了。

    高旭道:“徐大哥,你该知道,运力有限,要撤送所有人不现实。这样,只要一个青壮加入高字营,他的妻儿就能获得上船的机会。造好名册,就算这个青壮与鞑子战死了,他的家人不仅能得到抚恤,高字营还会把他的儿女扶养成人。”

    虽然现在高旭只是空口说白话,但在场的乡兵听了,不由露出激动之色。没有了后顾之忧,杀起鞑子也更加义无反顾。

    高旭又道:“另外,成立孤儿营。只要是孤儿,不论男女,有多少收多少。他们的父母虽然死在鞑子的屠刀下,但他们都是我们江阴人的种子。”

    徐玉扬听罢,向高旭揖了一礼,道:“高兄弟,你今日之义日后必定名誉天下。大哥替江阴父老乡亲谢谢你了。”

    高旭只是谦让地笑笑。今日他高举着大义拯救乡民,何曾也不是借着时势来发展势力。过了数年,这些身负国恨家仇的江阴种子将是高旭最纯正的力量。

    徐玉扬随后在码头立旗招兵,那些乡民们趋之若鹜。那些青壮一录入高字营的名册,他的家人就随后放入码头,等待第二批的运送。至于孤儿,江阴深受战火荼毒,数量不少。一些孩童虽然不是孤儿,家里又没有青壮入营,只有老弱还在。但只要是孩童,徐玉扬仁字当头,来者不拒。

    第二批次起码要等到黄昏时分。也就是说从江阴到崇明一天来回也就两趟,三百多只船,每船满载一趟也只能装一万多人,二趟最多也只能送走三万人。这些人不过是赶到港口乡民的一半。

    如果说时间容许的话,不管有多少人都能送得走。只是清军十万人马已开进江阴境内。黄田港的撤离如此声势浩大,想必那清军早就得到了消息。高旭早就让何常派出一队队的脚夫走卒出身的探子,时时刻刻地监视着清军的动静。

    原本高旭以为清军主力初来驾到,前锋老虎营被自己全歼了,那刘良佐势必会谨慎以对。趁着清军立足未稳的时候,起码至少有一天的功夫进行撤退。只是到了下午,高旭看着何常神色凝重地匆匆赶来时,就知道,可能一天的时间都没有了。 

第38章 刘良佐() 
第38章 刘良佐

    刘良佐默默地看着成百上千的白鹅在水面上起起落落地盘旋着。一片鹅毛随风漂来,落在他的胸口的满服上。刘良佐低下头,取下那鹅毛,本是洁白的羽毛也成了歇红色,散着一股厚重的血腥味。他转过身,挥手道:“开始吧。”

    兵丁得令之后,点起了火。数千具断头的尸体在火光中焚烧。舍桥之战中,只要是乡兵的尸身都被家人葬了,留下的都是那个个被砍首的清兵。刘良佐命人把清兵的尸体收集起来,堆积如山。

    对于号称老虎营的卞之虎前锋营的覆灭,刘良佐收到消息之后简直难以置信。卞之虎身经百战,他的前锋营也是百战精锐,怎么可能让一众乡兵逼得自杀?虽然江阴民风彪悍,但也不至于全歼了当年与李闯之流磨砺出来的老虎营。

    随着老虎营的覆灭,便是高旭高取义这个名字以及他的高字营流星般的诞生,灿烂,而又耀眼。

    以刘良佐的看来,流星来的快,去的更快。在他的十万兵锋下,这江阴的地头上还有什么不能辗成粉末的?刘良佐不是粗鲁的卞之虎,他是识时务的,他有谨慎的性子,也有最适合这个时代的远见,那就是在清廷高层的锐意进取之下,这天下早迟都得剃发易服。以江阴这般的弹丸之地,犹如秋后的蚱蜢,能折腾得了多久?

    但是无论如何,刘良佐对那个高旭高取义很感兴趣。他既然能覆灭自己的老虎营,显然,他便有一个老虎营的价值。

    幸好有一个人能给他解惑。那就是归来的幕僚,绍兴师爷,绰号老狗才的鲁无巧。

    鲁无巧满脸血污,一身狼狈不堪,一见到刘良佐便先来个欲语泪先流,以示对卞将军的哀悼之情。对于这老狗才的惺惺作态,帐内的参将们人人受不了,但刘良佐却是好言安慰,问道:“那高旭的来历你可知道?”

    鲁无巧一个劲地点头道:“那高旭是崇明人,父亲是崇明海商高老头。”

    “高老头?”刘良佐不以为然地皱皱眉,作为弘光朝的江南四镇之一,身为广昌伯的刘良佐对江南一带自然了如指掌。那崇明的海商高老头不过是海盗出身,虽然在沿海一带颇有影响力,但在刘良佐的眼里,不过是个摆不上台面的小人物。

    鲁无巧又道:“那高老头生性吝惜无比,而儿子高旭却是个出名的败家子,好酒,好色,好赌,成年之后把高老头的万贯家财挥霍一空。三年前,高老头把高旭禁足在常州城内,不让他沾手家族生意,只提供他一点生活费,任他如何醉生梦死。只是那高旭精于赌术,靠诈骗为生,没有高老头的接济,仍是活得风起水生。上个月,他攀上了刚赴任不久的常州宗知府,摇身一变成了一名辎重营的大清千总,押送着宗知府在常州城搜索枯肠的大批辎重钱粮来江阴劳军,那知到了半路,这高旭不知那根筋搭错了,竟然反清复明。”

    刘良佐道:“照你说来,那高旭不过是个酒色之徒了?”

    鲁无巧一个劲的点头,道:“就是,就是。”

    刘良佐突地一拍案子,喝道:“如果他真的那么不济,怎能逼得之虎自杀?!那高旭是如何做到的,你给我细细道来。”

    鲁无巧吓得一跳,道:“那日,卞将军的小舅子领着数百人马到舍桥勒命乡民剃发,却遭到二百头裹白巾的人马伏击而亡。卞将军大怒,留下一千人马在三官殿守营,领二千骑兵先行,一千步队随后到舍桥报复。那知高旭趁着先锋营主力出营,伪装成常州辎重营伺机夺取了三官殿的大营。连夜又奔袭舍桥,先是用火攻焚烧了卞将军设伏在芦苇滩中的一千步队。”

    鲁无巧说到这里,顿了一口气。刘良佐皱着眉道:“就算一千兵卒中了火攻,不是还有二千铁骑么?”

    鲁无巧道:“本来高字营以及舍桥的乡兵不过千余人马,想要对阵二千铁骑的冲击,那不过是不自量力。只是那高旭突然把高字营从河滩撤到沙洲上。当时,我就觉得不妙,建议静观其变。但卞将军不纳。”

    刘良佐叹了一口气,道:“之虎虽然勇猛,但失之机变。那河滩与沙洲之间隔着芦苇滩,犹如隔着一个巨大的陷马坑啊。只是那高旭在如此危急之下,却能以退为进,要论机变之心,之虎差之甚远。”

    刘良佐沉默了一会儿,又问道:“有书,你认识那高旭么?”

    有书是鲁无巧的字。鲁无巧踌躇了一下,小心地答道:“认识。当年我在常州城内,与他喝过几次花酒,也赌过几次。”

    “哦?”刘良佐感兴趣地道:“你既然说他赌术不俗,那么,你输了多少?”

    鲁无巧红着脸道:“当年我流落常州,身无长物,唯有一个随身小妾。”

    刘良佐不由好笑道:“你把小妾输了?“鲁无巧只是悻然不已。

    刘良佐道:“你就是凭着这点故人之宜,才让那高旭放你回来?”

    鲁无巧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