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时代之死人香-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良佐不由好笑道:“你把小妾输了?“鲁无巧只是悻然不已。

    刘良佐道:“你就是凭着这点故人之宜,才让那高旭放你回来?”

    鲁无巧道:“大帅,以那高旭的生性,要说他对大明有什么忠义,打死我也不相信。要是他真的有忠义,早就不会剃发易服,做了大清千总了。虽然他名义上反清复明,不过是投机取巧而已。”

    刘良佐又是沉默了一阵,看着鲁无巧,道:“这个高旭能否为我所用?”

    鲁无巧不答,看着刘良佐,眼角扫了一下左右。刘良佐见罢,知道这老狗才要自己屏退左右,只是帐内的将佐皆是心腹。刘良佐用指间拨弄着那根歇红的白鹅毛,盯着鲁无巧思量一阵子,然后挥了挥手。

    等众人退出,鲁无巧才道:“大帅,他是个赌棍。不论他当初剃发投清,还是现在反清复明,都不过是在为他的身价收集筹码而已。以我对他的了解,他这人虽然行事出人意表,但归根结底不过是趋名附利之辈。唯一与众不同之处,不过多了一份迂回之道。如果他老老实实做他的辎重营千总,把辎重送到江阴便完成了宗知府的任务,这个临时拼凑的辎重营回到常州势必要解散。于是,他就反其道而行之。”

    鲁无巧又道:“如今大清铁骑所向,势如破竹。残明诸王皆鼠目寸光之辈,定然难有作为。大帅挟十万之众降清,又有献弘光帝的大功,可谓举足轻重。时下江南士民反抗剃发令如火如荼,满营兵力不足,必定倚仗大帅之力。但是这江南士民的反抗犹如皮癣之忧,大帅精兵所向,必定药到病除。只是,大帅,你可知当年左良玉如何能成为众镇之首,坐拥八十万大军?”

    刘良佐不由道:“自然得益于当年他对李闯的养寇自重。”

    刘良佐说罢,又是突然拍案而起,喝道:“老狗才,我既然投了大清,自然要对大清忠心耿耿。你这番话是想要说什么?”

    鲁无巧的狗胆这时竟是包了天,竟是无视刘良佐的积威,道:“大帅,鸟尽弓藏之事,哪个朝代都有。如果天下鼎定,江南无战事,而大帅拥兵十万,那满清王爷岂能安心。”

    刘良佐又坐回帅椅上,沉默了起来。

    鲁无巧又道:“那高旭对属下言道,素来羡慕大帅之威名,早有相投之心。只是大帅帐下藏龙卧虎,他自认微薄,这次与卞将军相敌,不过是形势逼人。对于卞将军之死,他也深表遗憾。他也言江阴之得失,与他无干,剃发易服与否,他也无所谓然。他所求者,唯一岛尔。到时投奔大帅者,也唯一岛尔。”

    刘良佐扬眉道:“崇明岛?”

    鲁无巧道:“正是。大清铁骑起家,陆战无敌,唯有水师积弱。崇明岛地处长江口,又近附常州、苏淞之地,真可谓退可守,进可攻。如今岛上情势复杂,那义阳王在残明水师的拥立之下,号称拥兵十余万,声势极大。高旭身为海盗高老头之子,素来被乡人轻视。沈廷扬沈大人,大帅可知?”

    刘良佐点点头,沈廷扬长于海运,当年深受崇祯的赏识,在沿海一带颇有名声。

    鲁无巧道:“大帅可知那沈大人可能高旭的丈人?”

    刘良佐一愣,道:“以那沈廷扬的名声,怎么与高老头这样不入流的海盗结为亲家?”

    鲁无巧笑道:“那高老头运气好,在一场海啸之中救了沈廷扬一家。高老头可是十足的小人,当场就挟恩图报,看中了沈大人唯一的女儿,强行定了亲事。沈家对此事一直引以为耻。只是高老头闹得崇明人人皆知,沈家骑墙难下,只得捏着鼻子认了。上个月,高旭在常州剃发投清,沈家立即以高旭大节有亏,单方撕破婚约。那高旭素来自命不凡,引为奇耻大辱。于是,他要出人头地,让那沈家刮目相看。这次高旭的举义,以我猜测,定是这番缘故。”

    刘良佐笑道:“看来这个高旭是个性情中人啊。”

    鲁无巧也是笑笑,道:“他年方十九,当初在崇明一掷千金,把高老头辛辛苦苦积攒了半辈子的家财挥霍一空。不光别人看不起他,他自己的族人极尽厌恶之能事。这些事当年我在常州时就时有所闻。他在常州城里受过不少白眼,又以诈骗蒙赌为生,与混混为伍,如今得了机遇,自然要杀回崇明,扬眉吐气一番。”

    刘良佐沉吟一下,道:“探子一早回报,说他在黄田港撤退大批江阴乡民,又大肆招兵买马。我本要派出数万大军,把他堵在黄田港,用他的首级为之虎祭灵。这么说来,得给他一个机会?”

    鲁无巧道:“大帅,他虽然撤退乡民,不过是图个虚名。至于招兵买马,也只是为了蓄积杀回崇明老家的筹码。江阴之地,在大帅的十万雄兵之下,他那仓促招来的万余乡兵凭什么立足?在绝对的实力之下,他那点小聪明在大帅面前能有什么用处?他也明言,对于江阴的得失,他不在乎。他不过是借着大势发展自己的高字营而已。只要大帅今日放他一马,他日必定回报。”

    说罢,鲁无巧从怀里掏出一大叠银票,放在刘良佐的面前,道:“这是高旭让我孝敬大帅的。”

    刘良佐看着桌子上的这叠高旭的卖路钱,然后视线如刀一般盯着鲁无巧。鲁无巧骇得全身打颤,心中暗恨自己这般冒失。早知如此还不如自己把这些银票吞了,那高旭也拿自己没撤。只是想起自己那个捏在高旭手中的“小妾”,鲁无巧哆嗦道:“大帅,请深思。那高老头是有名的铁算盘,他的海外生意一本万利。当年那高老头的家财被儿子败得一干二净,这不过数年之间,这高老头又成一方豪富。只要我们捏住了他的儿子,到时我们的粮饷就不用愁了啊。再说,崇明岛撑死了也就一巴掌大的地方,那高旭能翻得了天么?”

    良久之后,刘良佐道:“无论如何,他年纪轻轻,能逼得之虎自杀,算是个将才。而且能让你来做说客,也长于变通之道。只是之虎毕竟因他而死,不给他一点教训,难以服众。他的高字营不是一夜之间拥兵近万么?那我虽然拥众十万,也不以多欺少,只提兵一万,去送送他这个后起之秀。”

    鲁无巧听罢,暗暗抹了一下冷汗。能把刘良佐的决定从祭灵改为教训,他鲁无巧也算对得起老朋友了。只是刘良佐仍然提兵一万要去教训高旭,不知高旭当不当得起。虽然兵力相等,可高旭招的不过是成军不日一足的乡兵,而刘良佐的所提之兵却是外战外行内战内行的江淮精卒。 

第39章 背水一战() 
第39章 背水一战

    何常脸色越发凝重,高旭的心境却是越发冷静,他用询问的目光看着何常。

    素来有螳螂之称的何常脸色虽然凝重,但他却是没有胆怯之意,说道:“据探子回报,清兵主力早上从舍桥出发,途经三官殿,直达江阴城下。清兵首掠西门,城民迎战,败归。后历东门到北门,分十六营围城。烧东城,焚民居。又大掠大桥、周庄等地,肆意抄杀,所伤老弱、男女无算。附近乡民听到黄田港有船,正风闻赶来,但在途中被清兵狙击,十不存一。清军分兵一万人马,正向黄田港进发。大约黄昏时分,就能开到港口码头。高将军,我们时间不多了。”。

    早在昨晚的时候,面对刘良佐开进江阴的十万人马,高旭就思虑如何在黄田港安全撤退参加高字营的乡兵的家属。但无论高旭如何想破脑袋,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的小聪明都无济于事。高旭也只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放老狗才鲁无巧携带大批银票去游说刘良佐。这些银票自然是昨天高老头带来的。高老头该小气的时候小气得让人发疯,但该大方的时候却是大方得让人吃惊。高旭有出息了,那他的前程就是一桩生意。对于看好的生意,高老头从来不惜血本。

    当高旭把第一批参加高字营的四千乡兵的妻儿老小送上船只时,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看来那老狗才不负所托。本来照高旭的估算,自己灭了刘良佐的五千前锋营,那刘良佐首先要对付的是自己。但刘良佐把大军开到江阴城下,分兵四掠,到了黄昏时分,才派出一万人马开到黄田港。这有着明显的放水迹象。就算刘良佐看在银子的份上,给了高旭一个白天的时候,也只是派遣十分之一的人马来港。但一万人马对于高旭来说,也是压倒性的绝对力量。

    刘良佐只是给了高旭一次的机会,从江阴黄田港经水路到崇明,船队真的要再回港,起码又要深夜时分。而且在船队没有到达之前,高旭没有退路。因为身后就是滚滚长江东逝水。

    当清兵一万人开向黄田港的消息传遍码头的时候,数万江阴人众情激愤,却没有出现高旭估算的那种作鸟兽散的局面。高旭也大大低估了江阴人那种识时务者认为的不可救药的骨气和血性。这个呐喊出头可断发不可剃的地方,民众竟是全不畏死。第二批船队没到,背对着长江激流,乡民们自发地把妇孺老弱护在身后的港口里,乡兵和青壮们则簇拥在前。

    “狗急也跳墙呢,何况是我们江阴的爷们!”

    “今日咱们背水一战!跟鞑子拼了!”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

    “头可断,发绝不可剃!”

    “死则死矣!”

    置身其中,高旭切切实实地感受着江阴人彪悍的民风,历史上江阴之战到最后,全城无一降者,民众以先死为幸,高旭这时真正的相信了。自从月初处死了清廷派来的知县之后,又剿杀了常州宗知府派来镇压的三百郡兵,其后又是与卞之虎五千老虎营的周旋血拼一个月的战斗,让这些江阴乡兵积蓄了有限的战斗经验。将近一万多的乡兵乱糟糟的在港口外挤成一个长长的阵营,把港口内的妻儿老小护在其后。

    站在港口高高的灯塔上,看着这般杂乱无章的队列,高旭忍不住直皱眉。他想起了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