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尉缭大奇。不过看到古浩然吞吞吐吐的样子,看到陈胜和田鹏的时候,眼光还有疑虑的神色,当即说道:“这两个是我的学生,不必担心什么。你的话半句都不会泄露出去的。”尉缭虽然已经远离朝堂,可是对于帝国中枢所发生的事情都非常关注,事关黑水阁,他更加注意。因为黑水阁对外是一件利器,如果被心怀不轨的人掌控用来对付自己人,那也是一把杀人不沾血的利刃。如今掌控黑水阁的人,可是他的挂名弟子王敖。所以对黑水阁的事情,也格外放在心上。
“事情是这样子的……”得到了尉缭的保证,古浩然对着陈胜和田鹏微微点头致歉。陈胜一脸好奇,而田鹏的脸色却不怎么好。当然,这并不是对古浩然的话得罪了他。而是他也知道古浩然苍鹫这个名头。此人曾经在齐国掀起过不少血雨腥风,身为王族一员,自然对此人大为反感。不过各为其主,这事情也怪不得古浩然,如果齐国王室自己争气一点,偌大的一个国家,又如何能够被秦国灭了?
听着古浩然的话,尉缭开始陷入了沉思之中。
事情还得从去年的秋天开始说起。那时候开始,整个帝国各地,都掀起了一轮购买民间存粮的热潮,购买这些存粮的人,基本都是用山东六国的老钱,大肆购买了稻谷麦子,除了购买粮食,各地的食盐布匹、也被大量买走,民间物价一时飞涨起来。
开始事情只是在楚齐两国旧地开始,帝国并不如何重视这一件事,可是慢慢的,事情开始变得扩大起来。
第四十章 大阴谋()
黑水阁很快就从帝国各地所得到的情报里发现,抢购风潮从楚齐两地部分郡县,短短两月之内,就弥漫到了山东六国所有旧地。甚至这一股风潮也已经席卷到帝国旧地之中,连关中、蜀郡等地区也发生了这种现象。
本来发生这等事情,朝廷知悉之后,也无需直接委派黑水阁之人参与,黑水阁的官员素来禁制参与帝国的直接行政事务中去的。但是皇帝从去年十月开始命令各地官员调查此事的时候,但是却毫无进展,让生性暴躁的皇帝震怒不已,于是直接派遣了黑水阁的成员直接参与了调查。要求以尽快程度追查这一起事件的因果。
尉缭心中大奇,去年帝国举国丰收,帝国又免收一年税赋,就算百姓们出售余粮,也不会将自己赖以生存的口粮拿去卖了,所售卖的,必然是余存部分。再说食盐布匹,食盐每家户都有存放数月之粮,帝国上下男耕女织,布匹基本能够自给自足,根本不需大量购买,就算有人别有用心,想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也难以达到动摇国本的目的,反而会引发朝廷的警惕,后果不堪设想。
可是皇帝的震怒也太出乎了尉缭的意料。他沉吟了一会,问道:“皇帝如此急促,可是想对外用兵了?”思来想去,尉缭只想到一个原因,除了帝国大军备战,根本就不用担心粮食食盐布匹的问题。
古浩然苦笑了一下,说道:“大人,皇帝调集大军数十万,以屠雎、任嚣和赵佗等为将,兵分五路,朝着南海方向推进了。”
“什么!”尉缭和陈胜脸色一沉,对视了一眼。两人曾经议论过帝**事走向,认为帝国战车车轮不会如此迅速就运转起来,尉缭离开咸阳的时候,更是从皇帝那里得知帝国的军事规划,至少是灭齐三年后,才重启作战计划,南征百越之地。是什么原因促使皇帝做出了这样的一个作战计划?尉缭手脚一阵冰凉。顿时就明白了皇帝如此重视这一次粮食抢购的原因。
“帝国府库不是难以支撑得起这一场战争了吗?怎么皇帝还轻启战端,不应该啊!”尉缭摇了摇头,不解地问古浩然。
闻言,古浩然幽幽叹息了一声,说道:“大人或有所不知,去年秋后,巴郡凌家向朝廷秘密进献了四十万金,又提供了三十万石粮食,与此同时,陇西巨富乌倮也向朝廷进贡了牛羊无数,战马三万匹,这才激发了皇帝南征的欲望,因而对南蛮大举用兵。”
“这就是了。”尉缭苦笑了一下。凌家出了大手笔,四十万金,可以支撑起五十万大军将近半年的军费损耗,有了半年缓冲,皇帝那雄心壮志,自然就被激发了起来。这皇帝什么优点都好,可是这好大喜功这一点,却着实令人堪忧啊!
陈胜的眉头紧皱了起来。通过古浩然和尉缭的对话,他已经基本摸清楚发生了什么事了。
皇帝发动南征,自然需要军粮。然而去年帝国并没有向天下征收粮食,所以府库里面的存粮自然不足以支撑一场消耗战争。所以必须要向民间购买粮食,然而却被有心人提前,大规模地将各地余粮购买得差不多,所以官府所能够采购到的余粮远远不足以支撑得起战争的需求。
粮草供应不上,那南征大军必然难以为继,结果必然失败。以皇帝的性格,必然不会甘于失败,肯定会广征税赋兵源,结果便是民不聊生,最后揭竿而起,帝国最后也会在风雨飘摇之间轰然倒塌。
这是陈胜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他很明白,如果历史的轨迹无法发生改变的话,那他的命运也会跟史书所写那般悲催。
“不可以这样的……”陈胜喃喃说道。
一时间,宴会就冷场了下来。众人都各有心事,一时间都没有人去打破这个尴尬的沉默。
尉缭沉默了一会,才转头问陈胜:“胜儿,此事你怎么看?”
陈胜摇了摇头,想了一会,他心里将很多事情都联系了起来。这一次粮食被抢购,并不是一件偶然事件,说不好可能是一个巨大的阴谋之中的一部分。
见陈胜眉宇之间出现疑难的神色,尉缭没有说话,而是静静等待着陈胜的思索。他已经习惯了学生这个举动,凡是有重大难以解决的难题的时候,他总会陷入一阵沉思。
尉缭智慧卓绝,对此事没有发出任何重要的评论和和看法,本来就让古浩然不解,然而更令古浩然骇然的是,尉缭没说自己的看法,便询问陈胜,更出乎古浩然的意料。
好一会,陈胜才脸色凝重地说道:“老师,古大人,学生以为,这一次的抢购粮食现象,并不是一个巧合,而是一个蓄意为之的大阴谋!”
闻言,古浩然心中微微发颤。他之前不是没有往这方面去想,但是涉及到的人和事太多,他根本就不敢往那个方面去猜测。没有真凭实据而做出那样的猜测,足以让他人头落地。
“说!”尉缭精神一震,对着学生说道。
“这个得从时间顺序上说起。”陈胜沉吟了一下,理清头绪,说道:“皇帝宣布,免收税赋,是何时?”陈胜问古浩然。
“是去年三月初。”古浩然对这些事情了如指掌。
“帝国新政,何时开始?”
“去年五月皇帝称帝,六月确定郡县制、统一度量衡,推行天下!”
“魏楚两地,何时开始掀起购粮潮?”
“去年秋收。七八月开始,到十月到达高氵朝。”
“凌家、乌氏向朝廷进贡是何时?”
“去年十月。”
“帝国发兵南征,何时?”
“十月末开始筹备,十一月发兵。”
陈胜和古浩然的一问一答,古浩然心中不解,可是尉缭的眼睛却变得越来越阴沉和深邃了起来。长时间处于帝国权力中枢的他,自然明白什么叫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这些时间表里所发生的事情,足够让他读出足够的信息。
第四十一章 六国旧币()
然而尉缭的脸色阴沉,也是因为他明白,这个阴谋涉及范围有多广,布局有多大,让惯用阴谋的尉缭也叹为观止。
“好!好!好!”尉缭听完了对话之后,一连说出了三个好字。显然对设计出这个阴谋的人由衷佩服。
古浩然虽然善于分析情报,可是却从自己和陈胜之间的对答之间,找不出多大的关联来。他不由地苦笑了一下,对着尉缭和陈胜拱了拱手,问道:“下官愚钝,还请大人剖析一二。”
尉缭淡然一笑,示意古徵起来说话。
陈胜站了起来,说道:“刚才大人有说,大量购买粮食货物的,是用六国旧币。”
“不错。”古浩然点了点头。这话的确是他告诉陈胜。这也是他所追寻的主要线索之一。因为只有六国贵族,才可能拥有这么多的旧币。如今朝廷已经基本判定,这事情是六国遗民所为。
“嗯。”陈胜点了点头,说道:“那就是说,朝廷是认为,是六国故旧贵族大臣发动了这一次抢购风潮的了。”
“不错。”古浩然坦言相对。
陈胜摇了摇头,说道:“我不这么认为,起码我认为,光是依靠六国遗民是不可能做到的。”
“请说。”古浩然心中一动。
“刚才我询问大人的事件,看起来是孤立的,但是实际上,却是千丝万缕,最终窜连在了一起,其最后所造成的后果就是今天这个局面:帝国南征大军粮草匮乏!无可供之粮!”
古浩然心中一凛,细细思索了一下,愈发心惊。他本是追查那神秘收购走帝国境内大批粮食的神秘人或者团体,追查粮食下落,并且查明这些人的目的而已。具体却没有将所有事情联系起来。
“大人难道没有发现,这一切发生,都太偶然了吗?粮食被抢购、然后凌家和乌家就大肆进贡财货,继而皇帝就发动南征,最后才发现粮草被抢购一空,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我帝国之中,仅仅是偶然而已?大人有没有想过,倘若南征大军失败,对我帝国会有何种影响?”
古浩然的脸色顿时忽现一抹红晕,呼吸也变得急促了起来。帝国倘若南征失败,必然会元气大伤,精锐大减,削弱战斗力。失去了强大的战斗力,这个刚刚统一了六国的帝国,可能根基不稳,六国遗民要是趁机作乱,则天下危矣。
没等古浩然反应过来,陈胜就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