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并勾结土顽李延修及国民党游击独立七支队朱信斋部两千余人,于八月中旬侵占了方圆几十里的甲子山区。
于是,这帮坏东西更加肆无忌惮地推行蒋介石卖国投降路线,疯狂地反动反人民,并与日伪暗中勾结,依托甲子山区,步步向我进逼,枪杀日照县委、县政府的抗日干部,抓捕抗日家属。
这帮坏东西严重地威胁着,中国共产党、八路军的滨海抗日根据地。为了铲除这一毒瘤,解放甲子山区的人民,巩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山东分局和山东军区决定打击孙顽的反动嚣张气焰,拔掉这颗钉子,收复甲子山区。
skbshge
第156章 留田突围()
第156章 留田突围
一九四0年九月,刘家语被调到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机关工作。
七七事变后,长期坚持地下斗争的山东党组织,高举抗日大旗,组建人民武装,开展敌后游击战争。一九三八年五月,中央决定将山东省委扩大为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当年十二月又改建为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将*的各抗日游击队统一组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
翌年三月,罗荣桓同志率八路军—一五师东进山东到达滨海,进一步壮大了山东抗日根据地。一九四0年八月,全省统一的人民抗日政权机关——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简称“战工会”)成立。分局机关、一一五师师部、战工会一起行动,成为山东敌后抗战的领导指挥中心。
起初,分配给刘家语的工作岗位,是山东军分委秘书主任兼分局统战部部长和一一五师统战部部长,以后又让刘家语兼管了分局秘书长的工作。
到分局机关以前,刘家语一直做党的地下工作,此时由“地下”转到“地上”,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方法都同过去有很大不同。刘家语认真观察学习,很快就熟悉了。
刘家语在分局机关的任务是参与政务管理事务。重要工作之—是掌管机要、起草文电以及一些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的联络调研工作。
当时,山东分局和军分委的重要电稿,有些由朱瑞、罗荣桓同志亲自动手写,大多数则由刘家语根据他们的意图起草。
刘家语发现语言文字居然有如此不同的奇妙功能,用以写小说,重在形象化,似不嫌其长;用以写电稿,则重在高度概括,力求其短,要用几十个字甚至十几个字准确鲜明地表述一个重要事件、一次重要战斗或一项工作部署。文章之道的学问实在不小。
刘家语还主编分局内部刊物《山东工作》,拟定选题,征集稿件,编辑印发,事情很具体,花费精力不少。
作为秘书行政部门的主管,刘家语还得料理机关人员的生活。
当时的生活当然比现在简单,但是限于环境条件,许多事也不好办,保障伙食标准就不容易。刘家语同膳食科的同志共同努力,想方设法,让大家吃饱饭,用最大的努力yh让同志们吃得好点儿。分局的干部来自四面八方,许多人是功绩卓著的老革命、老红军。
刘家语不仅要处理好本部门同他们的关系,也要协调好他们分管部门之间的关系,颇费心思和工夫。我紧紧依靠分局首长的领导和支持,谨慎谦虚,注重搞好各方面的关系,也使我的组织协调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刘家语到分局工作不久,从山东分局的《告前线将士书》上,得悉山东部队十二个支队中,至少有五个支队的负责干部,都是刘家语的同学或在东北军学兵队时的战友,如汪洋、王一平、张岗、韩去非、李耀文等,还有的同学如曹漫之等,担任地方的专员等职务。
这此同志出生人死,英勇奋斗,为发展和壮大山东抗日根据地做出了很大贡献,刘家语为此感到特别高兴。而与他们的往来与书信,也为刘家语协助领导同志了解各地情况多了一些渠道。
分局机关对理论学习抓得比较紧。党的组织生活每周一次,每周还有两个半天的理论学习。朱瑞、罗荣桓同志的理论造诣很深。刘家语决心利用这个良机认真读点儿书,以弥补在此之前长期从事党的秘密工作中,未能系统学习理论的欠缺,硬是啃了几本马列主义原著,写了几本学习笔记。
当时,刘家语曾产生过以自己地下工作的经历为素材,写一部长篇小说的愿望。刘家语在北平左联工作时,写过一些短篇,发表在左翼文学杂志《泡沫》、《浪花》和其他文艺刊物上。还有一个中篇小说的初稿,曾请北大进步教授吴文祺指教。他鼓励刘家语一定再下一番功夫,把它整理出来发表。因为刘家语不久就到东北军工作,抗战爆发后连续行军战斗,未能付诸实行。
刘家语到了分局机关后,很想挤出点儿时间把它完成。后来,形势剧变使这个计划搁置,最终完全落空。现在回想起来,当时这种写小说的念头是不切合实际的。
一九四一年一月,就是刘家语到山东分局后的第四个月,国民党反动派制造了袭击新四军军部的皖南事变,发动了抗战期间第二次**。
滨海地区的反动武装势力李延修、许树声、尹鼎武部和“万仙会”猖狂进犯我抗日根据地。三月,曾投机接受我军改编的地主武装朱信斋部,在日照县黄墩叛变,一夜之间拘捕我党员干部和工作人员二百余人,杀害了我党派到该部任政委的董振彩同志等党员和爱国进步人士二十余人,使我们丧失了两个区、九个乡的根据地和两个区中队的武装力量。
党中央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活动,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在苏北盐城重建以陈毅同志为代军长、刘少奇同志为政委的新四军军部,向各根据地通报了皖南事件的情况和我党的斗争对策。让全国人民了解真相,进行对中国共产*的队伍帮助。
为此,山东分局、八路军一一五师及山东纵队各部,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实行两面作战,坚持反对分裂、反对倒退、反对投降,坚持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
这年三月,一一五师教导二旅、山东纵队第二旅和县、区武装,在赣榆县发动了历时六天的青口战役,攻克八个日伪据点,歼敌一千余人,缴了八一十六条枪。四月,山纵二旅和地方武装多次痛击李延修、朱信斋等反动顽固派,把他们赶到莒(南)日(照)公路以北,还恢复了滨海区与华中、胶东根据地一度中断的海上交通线。
在蒋介石掀起第二次**的时候,日寇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畑俊六、日寇华北驻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在南京与汪精卫密谋,计划乘机对我山东抗日根据地实行“铁壁合围”,妄图消灭八路军在山东的主力和地方部队。
一九四一十一月初,敌酋畑俊六亲自到临沂坐镇,调集了日军四个师团、三个混成旅团及汉奸武装共五万余人,分十几路大军,从临沂、费县、蒙阴、平邑、莒县向八路军一一五师主力和山东分局机关驻地沂南县南部的留田扑来,形势十分紧急。
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十一月五日下午,罗荣桓同志在沂南县的留田附近钮家村,召开军事会议,决定出敌不意,趁敌之虚,向敌军指挥部所在地临沂方向突围转移。
按照这次会议的部署,十一月五日傍晚,分局机关在东汶河岸集合开始行动。随同分局机关行军的还有德国共产党员、著名记者、优秀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汉斯?希伯同志。
汉斯?希伯同志在大革命时首次来华,投身中国革命,曾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的翻译。一九三一年,他重来中国,在上海与路易?艾黎、马海德等组织马列主义学习小组。一九三八年,他去延安,受到毛主席接见,后到新四军军部随军采访。
皖南事变后,汉斯?希伯同志写文章在国际上痛斥蒋介石*投降的倒行逆施,以后又由新四军转到滨海区和一一五师师部。他在师部住了一个多月,同朱瑞、罗荣桓、黎玉等同志会见,作了广泛的采访。
日寇大扫荡开始后,罗荣桓同志考虑到主力部队作战频繁,希伯同志留在主力部队不安全,让他随分局机关行动,指派刘家语负责接待安排。这次突围,他就和刘家语在一起。
skbshge
第157章 血洒青山()
第157章 血洒青山
当夜,大雾迷漫,我们的队伍凭着熟悉的地形和准确的情报,寂静无声地急行军,迂回穿梭冲出敌人包围。
在出发前的动员大会上,罗荣桓下令说:“同志们,我们马上就要突围了。现我宣布下纪律:一服务命令……”
“是!”异口同声。
一路上,谁也没有讲话,先行队伍为了给后续部队指明行军方向,就在三岔路口用石灰做出标记,队伍在行进中,有时需要后头的人扶着前头人的背包行走,以免迷路。
当大家看到敌人在山头燃起的照明大火,听着敌人的人呼马嘶“衔枚疾走”,宛如疾风流水一般穿过了敌人的“铁壁合围”,在次日拂晓安全到达预定地点。
这时,笨蛋的敌人一窝蜂似地涌进留田,但是那里空空如也。我八路军一一五师总部则继续向西转移,到达费县东北的黄埠前。
刘家语高兴地对大家说:“同志们,当现我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山东分局及省直机关五千余人,在不费一枪一弹的情况下,胜利突出敌军重围。”
“好,这真是一个伟大的壮举呀!”希伯同志高兴得像孩子一样跳了起来。他兴奋地说, “这一夜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夜晚,比起在西方参加的任何一次最愉快的晚会都更有意义,更值得留念。”
“是呀,这就是罗首长的‘翻战术’又一大体现呀!”刘家语笑逐颜开地说。
“好!这战术真是妙不可言呀!”希伯同志说,“我要立刻给一一五师出版的《战士报》写篇文章,赞颂这次突围领导者罗荣桓政委的‘指挥神奇’和山东抗日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