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之神箭无敌-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一点,便是这种抛石车堪称抛石车中的傻瓜机,使用它的人无需经过什么专业训练,只要有足够的力气转动辘轳便会用了。换句话说,有了这种抛石车后,成都之战空有抛石车而无人会用的情形再也不会出现了。

    再加上这家伙那令人恐怖的射程,已足以让它登上这时代最具威力的十大远程武器的冠军宝座了。若我再将它的石弹换成铁制的炸药弹,呵呵

    “属下参见置使大人。”李庭芝的叫声让我清醒过来,只见李庭芝不解地望着我身旁还在围着抛石车跳着笑着的军士,不解地问道:“置使大人,这是”

    “哦,没事。”我随口回答道:“适才王统领讲了个笑话,此时他们正高兴着呢!”

    “笑话?”李庭芝满面不信地望着我说道:“王统领会说笑话?”

    “所以才好笑啊!”我呵呵一笑,说道:“李统领来找郑言可有什么事吗?不会也是来听王统领讲笑话的吧!”

    “自然不是。”闻言李庭芝轻声一笑道:“自从得置使大人的教诲之后,属下这几日一直都在制定着治军的计划,今日终于已初具规模。是以属下想与大人参详一番,听听大人的意见。”

    “嗯,不错。”为了不致于被那群还在欢呼的军士打扰,我带着李庭芝走向一边,同时心里暗赞了李庭芝一声。

    做实事的人有两种,一种是不用头脑,接到任务埋头便干的。这种人的精神可嘉,但这种人做事大多都要经过很多次失败后,才能总结出经验成功地完成任务,而且往往还会将事情搞砸。另一种是先制定计划,然后在动手做之前,认真地分析每个计划的可行性。这样做通常都会少走许多的弯路,能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任务。而李庭芝显然便属于后一种。

    “李统领不妨将计划”

    “轰”的一声巨响毫不容情地将我的话打断。

    我苦笑了一声,知道这又是那群还不过瘾的人,在“折磨”着那辆新研制的抛石车了。我转头望向李庭芝,却见他已是目瞪口呆地望着那冲天而起的巨石,半天也说不出话来。

    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来起点中文网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181章 西川经略 治军之道(1)() 
“属下认为,治军之道,首在将帅。”当我与李庭芝在一间军舍中坐下时,李庭芝才从刚才的情景中缓过神来。他恭敬地为我敬上一杯清茶,然后垂首对我说道:“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军队如人体,将帅为头颅,士兵则是手足。只有头脑睿智清醒,手足才会伸展自如建立功勋。将帅英明果敢,疲弱之军亦能击败虎狼之师;将帅懦弱无能,虽强悍之师亦难撼疲弱之敌。”

    不错,我点了点头,示意李庭芝继续说下去。

    “宋军力弱,在很大的程度上便是由于以文统武,好以文官为将。一军若是由武将统领,则往往要听命于文官,或是受制于监军。”李庭芝喝口茶润了润喉,接着说道:“宋廷的文官全都是科举出身,上任之前大多都未上过战场,也未习过任何作战、为将之道。他们赖以为官为将的,无非便是脱口能诵的孙子兵法,这些也只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至于那些监军”

    说到这里,李庭芝只是摇头苦笑,没有再说下去。我知道他不屑说下去的原因——监军。所谓的监军,顾名思义就是监视军队的意思,也就是皇帝派下来监视军队的人。在宋朝担任这一职务的有皇帝庞信的文臣,也有长居宫中的太监,在军队中监军名义上虽没有实权,但实际上权力却是十分大。用现代的话说,监军就相当于皇帝的特派员,他是直接向皇帝汇报情况的人。所以在军中无论是将军也好,元帅也好,都得把他们当作祖宗伺侯着。这还也罢了,更让人气愤的是,这些不懂打仗的监军,却最爱在军队里指手划脚地瞎指挥,战败之后却在皇帝面前将责任推得一干二净。所以在宋朝为官为将的,没有不讨厌监军的,当然只能在心里讨厌。所幸我在做骁骑军统制的时侯,赵昀还没有派哪个监军来监视我,也许是赵昀觉得骁骑军不过是一支一万人的军队,没那必要吧。

    “那么李统领觉得我等要在此点上,该如何改革呢?”

    “重用武将。”李庭芝抬起头来望着我说道:“数日之前,大人以杨贵妃一事点醒了属下,让属下知道了民风不是掌握在百姓手中,而是掌握在朝廷手里。宋廷以文治军,以科考选官,百姓中便有重文轻武之风。反之,若我等以武治军,以军功晋官,那么百姓自然便会慢慢转变为重武轻文,甚至还会出现大宋境内的武人纷纷投往西川,而西川境内的文人也会不堪其虐,纷纷避往宋境的情形。是以属下便拟了一套以军功晋官的晋升制度,请大人过目。”

    接过李庭芝草拟好的制度,粗略的看了一遍之后,我暗暗欣喜自己果然没有用错人。李庭芝作了十分大胆的改革,在这份制度里几乎已经看不到宋廷晋升制度的一点影子了。

    比如说:士兵只要斩获蒙古鞑子一个首级,就可以获得爵位一级、田宅一处。斩杀的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也就越高,甚至还可获得仆人。然后视军功和能力,再给予晋级。

    只要打仗打得好就可以授爵,一授爵就有一定的土地、有一定的房子,还有仆人。那么,百姓的整个生活就跟打仗挂钩了。可以想像,一户十余口人,只需有一名青壮当兵,且这名青壮一旦取得一定的爵位,那么这户人家全都可以衣食无忧了。这么好的事又怎能不让百姓争相当兵?又怎能不让当兵者拼死效命?而且这样的条件开出来,我好像也不用当心逃兵的事了,因为若还有人逃兵,也许他一回家就会被家人给骂死了。

    若是这样的一套晋升制度在军中实行,可以想像那些不会打仗的文人是没办法在军中取得职位的。

    只不过

    我苦笑了一声,说道:“这些制度好是好,可是我等哪来这许多的土地和宅子来奖赏军士?”

    “有。”闻言李庭芝一挺胸膛,铿然说道:“成都以北的大好河山,随时等着大人去取。”

    “说得好!”我呵呵一笑,大赞一声道:“李统领好气魄,如此便让我等以鞑子的头颅,来换取百姓的土地。”

    “一言为定,干。”说着,李庭芝遥遥举起了茶杯。

    见此我哈哈大笑,举起了茶杯与李庭芝一干而净。

    “不过李统领这套以军功晋升的制度,却也有几点不足之处。”放下茶杯后,我又细细品味了一遍李庭芝草拟的制度,说道。

    “大人请说,属下洗耳恭听。”

    “无需如此见外。”我呵呵一笑道:“正如李统领所说,这套制度一旦在西川全面实施后,必会有大量的文士外流,但这些文士之中还不泛有能征赏战之士,比如说曹友闻曹将军,还有与我等一起的张珏张统领便是特例。”

    “大人说的不错。”李庭芝点了点头说道:“此点属下也想过,却又想不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还请置使大人赐教。”

    “不若就设一个招贤馆吧。”我笑了笑说道。

    闻言李庭芝喜道:“以招贤馆招揽文人名士,一旦发现可用之材,便可召辟(破格录用)。妙!属下将此点补上。”

    “还有。”见李庭芝心急的样子,我不由有些好笑道:“李统领的晋升制度,郑言以为还有一个更大的缺点,那便是晋升之人大多都是粗野莽汉。这些人实战经验虽足,但若智计方面不足以当大任,李统领将来如何选将呢?”

    “这个”闻言李庭芝略感尴尬地说道:“这点属下倒未曾想过,不知置使大人有何良策。”

    “依郑言之见。”我微微一笑,趁势提出了存在心里许久的想法,说道:“我等可在军中设立军校授兵法,传韬略,并以军校中的考核做为上位的条件。如此过上一年半载,西川的将帅自是不用愁了。”

    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来起点中文网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182章 西川经略 治军之道(2)() 
各位大大,前两日偶儿子发高烧,士兵带他进城看病,所以没更新,抱歉。

    ————————————

    “另外,属下以为严明治军,凝聚军心,为治军所必不可少。”李庭芝喜孜孜地将我说的建议一一记录下来,然后不等我喘口气,又递给了我另一份折子,说道:“这是属下参照宋廷军法改编的军法。属下以为,治军不能不严,否则军纪涣散有若散沙一盘。昔日孙武训练吴王的嫔妃,靠的就是严明的军纪。设若因为吴王的宠妃不服从命令而饶恕,那么那群嫔妃就难以凝聚成一支军纪严明的队伍。为了军纪的严明而杀了带头扰乱的宠妃,众嫔妃便不敢逾越,军纪在众军士的心目中便成了铁律。所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整肃军纪亦复如是。而军法无疑便是严明治军的依据,再加上”

    李庭芝略一停顿,望了我一眼说道:“日前置使大人要求属下能够治理出一支,让百姓以当兵为豪的军队。所以属下便对朝廷的军法进行了一些修改,将其中可能扰民、害民的军法或删或禁。属下以为只有如此做才能得到百姓的支持。比如说允许军队经商,此条本是由于朝廷无法应付庞大的军费开支,才不得已将其加入军法。如此虽能解军队经费的燃眉之急,但对百姓造成的伤害却是不可以道理计。官商勾结、欺行霸市之事从此屡见不鲜,以致于歌妓、小贩等要做买卖,都得向官府上缴税外钱。是以属下以为,这类军法若是不删不禁,时日一久,置使大人的军队便会渐渐地与朝廷的军队一般无二。”

    “删得好。”我点了点头,由此想起了骁骑军,骁骑军在临安便类似于现代收保护费的黑社会。在朝廷不健全的军法下,大多数的宋军其实已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