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相忘于江湖之鱼水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几个将军对他的到来都没有发表什么见解,那个同是曹魏降将的王平,坐在那里,一双不大的眼睛却一直是犀利地盯着他看,仿佛要看化了他一般,他也毫不客气的回看,四股目光短兵相接似的,几乎要碰出火花来;自己最先见到的魏文长却一直是低着头,脸上的表情严肃地像是用小刀儿刻出来的一般,心里好像压着什么重重的心事。那个姜伯约他是认识的,他面上不带任何喜怒,但是一双虎虎生威的眼睛一会不经意似的落到自己身上,一会儿又飘忽到了当中帅案后那个人的身上。
来之前,他与司马都督把汉营的名将一一熟悉了一番,面对着可能会发生的任何事,他都做好了心理准备。那些怀疑的目光,戒备的姿态,他都能一一应对。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他死活不敢与诸葛亮的目光相对。
说来也怪,要说目光之犀利,这个诸葛孔明远远不如司马仲达,面对着司马懿的那双眼睛时,总会让人联想起长空里发现了猎物的鹰隼,让人不能不心惊胆寒。而当你看着那个诸葛亮的眼睛时,你会觉得舒服,好像站在岸边望着一碧万顷的湖水,可是越对视,就越觉得深不可测,渐渐的还会不由自主地觉得,在自己的身后,还有一双这样的眼睛,把你的一切全都收入眼底。你就像身不由己地扑进了那水中,下沉,到窒息。
他额上渗了汗,而诸葛亮竟随和地命亲兵给他拿了手巾,还端了茶。随意地问了问魏营中的情况,之后便把他安排到了姜维的帐下,嘱咐姜维要好生对待自己。
这么说,这一关,真就这样过去了?诸葛亮就这么好骗?远没有自己在出离魏营时所设计得那样复杂。
对着帐外炫目的阳光,方才帐中的情景在一幕一幕地展开,头脑仍未完全清醒。
“郑将军。”洪亮的一声。郑文“啊”地转过了身。姜维迈着步子走了过来。
“伯约将军。”他抱腕拱手。
姜维亲热地拍拍他的肩:“郑将军,丞相既把你分派在维的帐前,维当真是三生之幸,有何难处与不便,可尽诉与维,维定当竭尽所能以资将军。”
郑文深深地作揖,“文初投汉室,还望将军指点。”
两个人有说有笑地跃上了马背,马鞭指指点点地走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是久别重逢的故人一般。
夜色再次降临,一切一如往常。刁斗零零落落地响着,巡哨的士兵们军甲整肃地环守着大营。
中军大帐的寝帐之中,子安看着李霖打开针囊,小心地用棉花浸了药擦拭着那细细的银针,他不安地问,“李太医,这个……疼不疼?”
李霖没有抬头,“怎么,老朽的医术,你信不过么?”
子安叹了口气,“再好的医术,也是往肉里扎……”
正此时,听孔明在榻上叫子安,他答应着走去。孔明从榻上坐起来,“李太医准备好了没有?”
子安忙说:“马上就好。”
孔明却着上了履,“让他再等片刻,你着人与我请姜维来议事。”
子安迟疑了一下,还是走出去了。
不到一盏茶的时间,姜维带着一身的寒气进了帐。孔明披着披风迎着他,拉着他的手进了内帐。姜维心领神会,声音压低了些,“丞相放心,那五百士卒仍旧由郑文带着,只是不许擅离领地,维已命心腹看起来了。”
孔明满意地点点头,“郑文要看军营,一定不要拦他,必要时,伯约亦可亲自领他观看,特别是,粮营。”
姜维思索着点点头。孔明又从案上抽出一卷图策,“把这个速送军械营打造,由你亲自督造,若有意,若无意,让郑文知道此事,只是万不可让他明白这其中的奥妙机关。切记。”
姜维接过展开,“木牛流马图谱?丞相已然制成了?”他的眼睛里带着惊喜。
孔明点点头,面带着慰藉,“唉,说起来还要感谢拙荆,这流马的行速,亮百思未得,还是她在成都与工匠研制,终得其法,送到军前,若不然,亮还要发愁呢。”
姜维边看边赞叹着,“神奇!神奇呀丞相!我军屯田于渭水,再有此神物从汉中运粮,那我们这一次,岂不是必得长安了?”
孔明看着姜维兴奋的神情,灯火在他的眼中燃着无限的希望,孔明拍拍姜维的肩膀,“伯约,这图谱今天就交与你啦,有朝一日,你号令三军,也要用得上此物,这是亮与拙荆的一番心血,千万,勿失……”
“怎么会?”姜维仍沉浸在兴奋之中,他没有听出孔明话语中透出的一丝伤感。
孔明笑笑,“粮食啊。这可是我军制胜的根本,粮草无愁,我何患哉?司马懿所虑,亦是我军之粮草充盈,以往他坚守不出,是知我粮尽必退,这一次,他坐不住了,竟命人前来诈降,意在我军粮草。亮便想将计就计,用粮草,要了司马懿的性命!”
“啪”,羽扇击在案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姜维的脸红红的,“让郑文,成为我军的棋子。”
孔明点着头,翻开了地理图,“我们还要让郑将军立些功劳啊,不要让司马仲达觉得自己派出来的,是个无用之人。”
姜维低头沉思着,孔明的目光停在了图中的一个地方,用羽扇点着,“这里,用一千石粮草,让司马懿取去吧。”
姜维猛地抬起头,“放长线?”
孔明仍笑着,“钓大鱼!”
帐里传出两人的笑声,李霖托着针囊立在帐口,“丞相,夜深了,这行针若过子时,便失大半效验了。”
姜维这才意识到了什么,马上站起了身子,“丞相,快快调理,好生歇息,维回去安排这一千石粮食,丞相放心。”
孔明挥挥羽扇,笑着站起身,“伯约安排去吧。”
李霖进来了,侧着身子,像是在催姜维快点离开。孔明无奈地笑笑,子安帮他解开了外衣。
青铜的长臂七座灯上,点着碗口粗细的大蜡,火花扑烁地跳耀着,在司马懿棱角分明的面上映照出鲜活的明暗,让那张不形喜怒的脸上,越发流荡着让人琢磨不透的表情。
指节突出的手指,精细地将系着丝线的竹管拉开,小心地从里面取出一纸帛卷,在灯下展开。司马师、司马昭也将头伸了过来,一眼不眨地望过去。
那是一张绘画得并不细致的季汉安营布防图。只是将守将、兵力、大体位置勾画了一番,司马懿却聚精会神地看着,手指挼着图中的墨迹游走。时而屈起手指,在某处敲敲。
“父亲,此事……有些蹊跷啊。”司马昭皱着浓重的扫帚眉,眼睛始终没有离开那张图。司马懿抬起身子,唇角儿荡漾着一丝轻笑,“我儿试言之。”
司马昭张开五指,扣在图中中军的位置上,“诸葛亮何许样人?郑文去方十数日,竟让他将全营轻重兵力尽数于胸,墨画此图,这其中有诈!”说毕,他两道灼灼的目光紧紧追着司马懿,等待着老谋深算的父亲给他一个答复。
司马懿未置可否,抱住了两肩,眉毛将眼睛压得深不可测,目光又将那图锁住。司马昭没有得到他想要的东西,转而把眼光投向了一直不发一言的司马师。
司马师看看弟弟,又看看父亲,“父亲,子上言之有理……这定是诸葛亮在以此试探郑文之诚。”
司马懿口角旁的腾蛇纹更深了,他微微摇晃着身体,打量了两个儿子一番,“你两个都看出诸葛亮之诈?哼哼……有这么简单?”
兄弟两个互相望了望,更不错眼珠地盯着父亲。司马懿又拾起那图,平平整整地铺开,“诸葛亮这个人,和他斗智乃是下下之策。你以为他循规蹈矩时,他偏偏奇兵忽至;你十面埋伏,严阵以待时,他又退避远走,你追上欲取,他便给你来个措手不及,这个人的智虑,岂可以常人量之?”
司马昭咬着唇,半晌无言。司马师思量了一会,频频点头。
司马懿背着双手,绕着宽大的帅案踱着步子,“你二人可发现,郑文的图中,所示粮营皆零散而量少,非大军屯粮之处啊。可见诸葛亮对他仍有戒心,我们这里,还要助郑文一臂之力才好……”
他忽然回头望向帐口,真如一只雄踞在山巅的苍隼回头,二目如电,“来人,传偏将军秦文入见。”话出了口,司马懿的身子却原封未动,眼睛一直盯着帐口,像是两口深深的寒井,谁要是掉进去,准能淹死在里面,而帐外传来嚓嚓的铁靴声之后,他却忽然挺直了腰,面上挂上了一幅平和慈蔼的容相,甚至向外迎了几步,还伸出了一只手臂,声音不大,却满满地盈着热情,“啊,秦将军……”
“啊啊,郑将军……”
孔明见到快步走进姜维大帐的郑文,将手中的羽扇潇洒地招着,文雅而亲切。
郑文进了帐,双膝落地。
“哎,郑将军怎么如此多礼?”说时用羽扇向着姜维示意,姜维在旁边一把拉起了他,“唉,我这个小老乡,总是这么客套。”
在孔明的招呼下,郑文在旁侧坐了。孔明笑着说,“郑将军,你献上的魏营安营图亮已看过了,实在是有益于我军,将军真是大功一件!”
郑文红着脸低头轻叹了一声,“唉,说来惭愧,文如今,到成了背主求荣的负义之人呐。”
孔明摆着羽扇:“哎,将军说哪里话,弃暗投明,是真丈夫也。待我军取下长安,亮上奏天子,可保将军成男儿之志,人生在世,除此何为?”
郑文又复行礼,孔明命他下去休息。
望着郑文远去的背影,孔明放下羽扇,从袖子里取出那幅魏营图。姜维看看远去的影子,向着孔明凑了凑,“丞相,这图?真耶?假耶?”
孔明笑着展开它,用手抚着,“好图,司马仲达的真迹,好好存着。”
“这是?”姜维瞪大了眼睛。
孔明看看姜维,手拈清须微微一笑,“伯约,你看,这墨迹干实,岂是近日所画?”姜维仔细看看,频频点头。
孔明执起羽扇,扫着上面的营磊,“你看,这营寨扎法,按混元一气之阵形,非常人能识,不识之人,岂能画得精准?”
孔明如此一说,姜维便将图拿起来细细观看,“丞相,司马懿竟然将真营图谱献上?这?”
孔明将羽扇摇摇,向下走了几步,“他为何将营结阵?”
姜维皱上了眉头,“阵……阵是可以变化的!”
孔明满意地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