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完颜亮的一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置骶褪撬到鹞踝诓还歉霾坏饺鲈拢侄济黄鹁退赖舻男『⒆樱
  
   够损啊。
   
   于是,完颜亶从此就变成了东昏王;他那血肉模糊的尸身,也被随便埋到了他老婆悼后的墓中。又过了十二年,才被重新追认为武灵皇帝,庙号闵宗;而他的墓地已经被迁到大房身,被称为思陵(这迁陵一事,后文中会再提到)。直到死后三十八年,他才被改上了“熙宗”的庙号(之前是闵宗),从此被才称为金熙宗——写到这里,真是有点“回到未来”的感觉啊,呵呵。
  
   “悼”后也好,武“灵”皇帝也好,“思”陵也好,对死人而言,通通都不是什么好名字——或许,念及金熙宗和悼后在世时候的所作所为,后世的金帝也不好给他们平反太过吧。
  
   前文我们说过:金熙宗还在的时候,曾经有三位权臣相继把持朝政,最后一位就是“金兀术”完颜宗弼。终于,完颜宗弼也死去了,权力真空跟着就出现了。
  
   这时,正是金熙宗身死被篡的前一年;而完颜亮正在高速晋升着,当时的职务是平章政事,相当于宰相。眼看皇权积弱,完颜亮的不臣之心也曾经明白地显露过;一次,他对同在尚书省的小官,令史高怀贞就说过这样的话:
  
      吾志有三:
   
        国家大事,皆自我出,一也;
   
        帅师伐国,执其君长,问罪于前,二也;
   
        得天下绝色而妻之,三也。
   
   ——何其犀利,又何其坦白!一个女真人,毫无掩饰,脱口而出便是如此振聋发聩的名言,实在是令人久久不能忘怀。千古流传之余,我偷偷把它排在完颜亮诸多名言之首,想来也是当之无愧吧。 
  
   而现在,完颜亮的第一个愿望,真的已经实现了。 
十:升赏
  
  
   到现在,完颜亮已经是皇帝了;为了实现第一条人生理想“国家大事,皆自我出”,又该怎么去做呢?
  
   他的解决方案倒很简单——要是总结成口诀的话,只有两个字。
  
  
   第一个字,就是“升”。 
  
   上面我们说到,正是在九人集团的鼎力协助下,完颜亮才能够成功地弑君夺位。现在局面初定,这些有着从龙拥立大功的臣子,很快就得到了各自的封赏;不过两三个月的工夫,他们就陆续升迁了。由于其中一些人后来还要因为其它事情继续晋升,这里,也只是介绍一下他们在完颜亮登基初期的升官情况吧。
  
   也顺便说一句,以下提到的升官幅度,均是以品级为单位计算的。如从五品升为正三品,则以从五算起,历经正五、从四、正四、从三、正三,累计为升官五级。同时,同级别官职升迁(比如完颜秉德由右丞相升为左丞相),虽然职务实际上有所提高,但由于品级相同,在这里就不计算为升级了。
  
   九人名单第一位:萧裕
  
   最初启动了整个阴谋的萧裕,现在被晋为秘书监(从三品)。比起他从前的职务同知北京留守事(正四品),官是升了,却不很显著。不过没关系,他的晋升之路还远没走到头呢,我们不妨耐下心来,慢慢看吧。
  
   总结:升官一级
  
   九人名单第二位:完颜秉德
  
   政变之前,已经是尚书省右丞相(从一品)的完颜秉德,在九人之中地位最尊;即便再升,也不会有太大的空间。饶是如此,他还是被晋升为尚书省左丞相(同为从一品),兼侍中、左副元帅;更重要的是,完颜亮加封他为萧王了。
  
   细想之下,没升级又怎么样?够可以的——又当王爷又给军权,在哪儿都相当有面子了。
  
   此外,完颜亮又赐他铁券,再赏钱二千万、绢一千匹、马牛各三百、羊三千。
  
   这里解释一句:铁券这东西可不比一般,以《金史》中的解说来看,它“以铁为之,状如卷瓦。刻字画遥В越鹛钪M庖杂ξ希肓裟诟陨褪夤σ病!蹦敲瓷痛汀笆夤Α钡奶降子钟惺裁刺厥庖庖迥兀
  
   实际上,它正是君对臣的誓言——只要不是你举家谋反,别的事情都好商量,天大的罪也不会杀你。而铁券之“铁”,正是“诺言不可变易”的象征。也因此,“受赐铁券”可实在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也是臣子极大的光荣。至于它象征的誓言以后究竟会不会变,……我们以后再看也不迟。
  
   总结:被封王,未升级,受铁券
  
   九人名单第三位:唐括辩
  
   这位参与谋杀自己岳父的驸马爷,由尚书左丞(正二品)骤跃龙门——被封了王,同时被提拔为尚书省右丞相兼中书令(从一品),也受赐了铁券,及钱二千万、绢一千匹、马牛各三百、羊三千。就连他老爹唐括重国,也跟着儿子沾了光,由彰德军节度使(治所在今河南安阳,从三品),升任东平尹(治所在今山东东平,正三品)。
  
   总结:被封王,升官一级,受铁券;父亲升官一级
  
   九人名单第四位:完颜乌带
  
   大理卿(正四品)已经是不必回首的过去,现在的完颜乌带已经是许王了!同时职务也连升五级,为平章政事(从一品)。铁券和财物赏赐,一同以上。
  
   总结:被封王,升官五级,受铁券
  
   九人名单第五位:大兴国
  
   这位近侍局直长(正八品)的升迁幅度,大得令人目瞪口呆。究其原因,大概有两方面:一方面,他的作用确实别人无可替代,无论是开门、矫诏还是藏刀,都为完颜亮成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一方面,他本来的官位实在太小了,怎么升还不就是一句话?
  
   于是,他被直升为广宁尹(治所在今辽宁广宁,正三品),同时晋为金紫光禄大夫(正三品)——这就是说,瞬间他就连升十级——并赠犀带一条,玉带一条。除了铁券和财物赏赐一同以上之外,完颜亮大概是考虑到大兴国是个微末小人,专门又赐他奴婢百口——过去,你不是伺候皇上伺候惯了么?现在专门调一百个人来伺候你,感觉如何?
  
   顺便说一句:从对大兴国的赏赐,我们不经意间又可以发现完颜亮的一个行事特点,那就是:不仅是相当典型的“对人不对事”,而且,还喜欢针对他人特点进行“出奇料理”。以后,我们依然会看到类似的处理手法,这里就先不提了吧。
  
   总结:升官十级,受铁券
  
   九人名单第六位:李老僧
  
   这位曾经的将军司书吏、政变前的尚书省令史李老僧,简直都没法评论他本来的官品有多小——书吏的“吏”,本就是夹在“官”与“民”的中间层;今天看来,颇有那么点“兵头将尾”的意思,也就是说,跟今天军队里的“班长”有点神似——说有权吧,不是干部;说是兵吧,还真能管人。以学者吴思的看法,“吏”这个职衔颜色发“灰”,游离于正式编制之外,却又是古今都少不了的办事阶层。一时也查不到金代这个书吏的品级,那么就参考一下后世女真——清朝的制度,来试验性判断一下书吏的级别吧。按清制,要确定书吏的级别,得进行考试:考为一等的,给个从九品;考个二等,干脆就是未入流。
  
   即便是尚书省令史,其中也是有区别的。按金制,李老僧本人非进士出身,这个令史也就属于所谓的“右职”或“右选”令史,接近于后来所谓的“吏才出身”,稍微有点预备役干部的意思。具体来说,干满十年,可以出任职官,品级为正六品到正七品之间。而如果不满十年,又当如何计算品级?——没法计算,因为他还只是个单纯的令史;按史料所载,即便是职官兼任令史,这令史也依然属于“流外职”;换言之,照旧是个不入流的角色。
  
   但是现在,他不仅肯定已被提干,而且直接被拔擢为同知广宁尹事(正四品)。这就是说,如果他以前是个考试合格的书吏,那么他升了十一级;如果考试没合格,或者按照不入流的令史来计算,则是升了十二级!
  
   此外,李老僧也受赐钱千万、绢五百匹、马牛各二百、羊二千。注意了,他没有被封王,是因为出身实在太过低微,这并不奇怪;关键是,他没有被赐予铁券,赏的钱和绢也少了一半,马牛羊只及前几位的三分之二。
  
   看来,李老僧在九人集团中作用实在是不怎么突出,完颜亮心里也很有数。这就是说,他升官幅度最大,只能解释为他自己以前太不争气,官位实在太小了——而即便是现在这个同知广宁尹事,也不是那么简单受封的。其实,这是完颜亮埋伏下的一颗钉子,其中情由,我们后文会再说起的。
  
   总结:升官十一/十二级
  
   九人名单第七位:徒单阿里出虎
  
   护卫十人长,具体品级难以确定;以前文对护卫的介绍为参考,似乎以定为正六品为宜。这个判断基本是1001n个人的看法,对与不对,希望有高手予以指教。下文,便以正六品为基础,计算他的升幅。
  
   成事之后,他一跃而成殿前右副都点检(从三品);这就是说,他一下升了五级。而铁券财物之类赏赐,与上面的几位(不包括李老僧)相同;同时,他的儿子徒单术斯剌也沾了光,奉命迎娶荣国公主完颜合女。不过,这是事先说好的,现在完颜亮不过是实践诺言而已。
  
   总结:升官五级,受铁券;儿子成驸马
  
   九人名单第八位:仆散师恭
  
   同为护卫十人长的仆散师恭,现在跟上面那位徒单阿里出虎一样,晋升为殿前左副都点检(从三品),也是官升五级,并得到铁券财物赏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