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本草经解20070929学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人参、炮姜、肉桂。则温中。
  同麦冬、枇杷叶、苏子。则下气。
  同川莲、白芍、升麻、滑石。治热痢。
  同人参、菖蒲、益智、圆肉、枣仁、远志。治健忘。
  同桔梗、元参、牛蒡、花粉。利咽喉。
  同麦冬、石膏、竹叶、知母。名竹叶石膏汤。治烦闷燥渴。
  同川莲、木通、赤茯、生地。泻心火。
  同桂枝、人参、生地、麦冬、阿胶、麻仁、姜、枣、酒。名复脉散。治心脾血枯。甘草一味。水炙熬膏。治悬痈如神。
     卷一草部上
【山药】
气温平。味甘。无毒。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强阴。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炒用)
山药气温平。禀天春升秋降之和气。入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味甘无毒。禀地中正之土味。入足太阴脾经。气升味和。阳也。脾为中州而统血。血者阴也。中之守也。甘平益血。故主伤中。脾主肌肉。甘温益脾。则肌肉丰满。故补虚羸。肺主气。气虚则寒邪生。脾统血。血虚则热邪生。气温益气。味甘益血。血气充而寒热邪气除矣。脾为中州。血为中守。甘平而益脾血。所以补中。脾主四肢。脾血足。则四肢健。肺气充。则气力倍也。阴者宗筋也。宗筋属肝。气温禀春升之阳。所以益肝而强阴也。久服。气温益肝。肝开窍于目。目得血则明。气平益肺而生肾。肾开窍于耳。耳得血则聪。味甘益脾。脾气充则身轻。脾血旺则不饥。气血调和。故延年也。
制方:
山药同生地、杞子、牛膝、甘菊、白蒺藜、五味。治肝肾虚怯。
  同莲肉、扁豆、人参、白芍、白茯、甘草、陈皮。治脾虚泄泻。
  同羊肉、肉苁蓉作羹。治虚羸。
     卷一草部上
【薏苡仁】
气微寒。味甘。无毒。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久风湿痹。下气。久服轻身益气(糯米炒)苡仁气微寒。禀天秋金之燥气。入手太阴肺经。味甘无毒。得地中平之土味。入足太阴脾经。气降味和。阴也。经云。湿热不攘。则大筋软短而拘挛。
苡仁气微寒。清热利湿。所以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也。久风。长久之风也。风淫则末疾。所以手足麻木而湿痹生焉。苡仁甘寒。其主之者。甘以行之。寒以清之也。微寒。禀秋金之燥气而益肺。肺气治则下行。故主下气。久服轻身益气者。湿行则脾健而身轻。金清则肺实而气益也。
制方:
苡仁同木瓜、石斛、萆、黄柏、生地、麦冬。治痿厥。
  同五加皮、牛膝、石斛、生地、甘草。治筋拘急。专一味多服久服。治湿火伤肺。肺痈肺痿及痿症。
     卷一草部上
【何首乌】
气微温。味苦涩。无毒。主瘰。消痈肿。疗头风面疮。治五痔。止心痛。益血气。黑髭发。悦颜色。久服长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亦治妇人产后及带下诸疾。(马豆蒸用)
何首乌气微温。禀天春升少阳之气。入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味苦涩无毒。得地火水之味。入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气味升少降多。阴也。瘰少阳之郁毒。首乌入少阳。气温则通达。所以主之。痈肿及头面风疮。皆属心火。味苦入心。气温能行。所以主之。肠为痔。痔者湿热伤血之症也。味苦清血。故亦主之。心为君火。火郁则痛。苦能泄。温能行。故主心痛。心主血。肾藏气。味苦益血。味涩益气也。髭发者血之余也。心者生之本。其华在面。心血通流。则髭发黑而颜色美矣。其黑髭发悦颜色者。苦益血而温能通也。肝主筋。肾主骨。藏精与髓。胆气疏则肝血润。心血充则肾精足。其坚筋骨益精髓者。气温益胆。味苦涩而交心肾也。心肾交。则火降水升。自延年不老矣。治产后及带下诸疾者。以气温能升少阳之生气。味苦涩交心肾之阴阳也。
制方:
首乌同牛膝、鳖甲、陈皮、青皮。治疟邪在阴分。如表虚脾弱。加人参三五钱。
  同金银花、地榆、川莲、白芍、升麻、葛根、甘草、滑石、山豆根、犀角、草石蚕。治痢纯血诸药不效者。首乌日日生嚼。治瘰或破或不破。并用叶捣涂。
  同牛膝丸。治腰膝软疼。及风痰久疟。
     卷一草部上
【百合】
气平。气甘。无毒。主邪气腹胀心痛。利大小便。补中益气。
百合气平。禀天秋平之金气。入手太阴肺经。味甘无毒。得地中正之土味。入足太阴脾经。气降味和。阴也。肺主气。气逆则腹胀心痛。谓之邪者。盖非其位则为邪也。气平下降。所以主之。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气化则出。肺主气。而与大肠为合。脾者又为胃行津液者也。百合甘平。平则气降。气化及于州都。则小便利。甘则脾润。脾行胃之津液。则大便利也。脾为中州。补中者味甘益脾也。肺主气。益气者气平肃肺也。
制方:
百协议麦冬、白芍、甘草、木通。利大小便。
     同知母、柴胡、竹叶。治寒热邪气。通身疼痛。
     同麦冬、五味、白芍、甘草。补中益气。
     同白芍、白茯、车前、桑皮。治皮毛浮肿。
     卷一草部上
【菟丝子】
气平。味辛甘。无毒。主续绝伤。补不足。益气力。肥健人。(酒蒸)
菟丝子气平。禀天秋平之金气。入手太阴肺经。味辛甘无毒。得地金土二味。入足太阴脾经、足阳明燥金胃经。气味升多于降。阳也。其主续绝伤者。肺主津液。脾统血。辛甘能润。润则绝伤续也。肺主气。脾主血。胃者十二经之本。气平而味辛甘。则气血俱益。故补不足也。气力者得于天。充于谷。辛甘益脾胃。则食进而气力充也。脾胃为土。辛甘能润。则肌肉自肥也。
制方:
菟丝子单服。补血。
     同熟地丸。治阴损。
     同杜仲丸。治阳虚。
同白茯、石莲。治白浊。
同麦冬丸。治心肾不足。口干怔忡。同牛膝。治腰膝痛。
     卷一草部上
【淫羊藿】
气寒。味辛。无毒。主阴痿绝伤。茎中痛。利小便。益气力。强志。(羊脂拌炒)
淫羊藿气寒。禀天冬令之水气。入足少阴肾经。味辛无毒。得地润泽之金味。入手太阴肺经。气味降多于升。阴也。阴者宗筋也。水不制火。火热则筋失其刚性而痿矣。淫羊藿入肾而气寒。寒足以制火而痿自愈也。绝伤者。阴绝而精伤也。气寒益水。味辛能润。润则阴精充也。茎。玉茎也。痛者火郁于中也。热者清之以寒。郁者散之以辛。所以主茎中痛也。小便气化乃出。辛寒之品。清肃肺气。故利小便。肺主气。肾统气。寒益肾。辛润肺。故益气力也。气力既益。内养刚大。所以强志。盖肾藏志也。
制方:
淫羊藿浸酒。治偏风不遂。水涸腰痛。
       同五味、覆盆丸。治三焦咳嗽。
       专为末泡汤漱。治牙痛。
     卷一草部上
【巴戟天】
气微温。味辛甘。无毒。主大风邪气。阴痿不起。强筋骨。安五脏补中。增志益气。(酒焙)
巴戟天气微温。禀天春升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辛甘无毒。得地金土二味。入足阳明燥
金胃经。气味俱升。阳也。风气通肝。巴戟入肝。辛甘发散。主大风邪气。散而泻之也。阴
者宗筋也。宗筋属肝。痿而不起。则肝已全无鼓动之阳矣。巴戟气温益阳。所以主之。盖巴
戟治阳虚之痿。淫羊藿治阴虚之痿也。肝主筋。肾主骨。辛温益肝肾。故能强筋骨也。胃者
五脏之原。十二经之长。辛甘入胃。温助胃阳。则五脏皆安也。胃为中央土。土温则中自补
矣。肾统气而藏志。巴戟气温益肝。肝者敢也。肝气不馁。则不耗肾。而志气增益也。
制方:
巴戟天同五味、苁蓉、山茱萸、鹿茸、柏仁、杞子、补骨脂。治阴痿。
     同鹿角、柏仁、天冬、远志、莲须、覆盆、黄柏。治夜梦鬼交泄精。
     同熟大黄。治饮酒人脚。
     卷一草部上
【肉苁蓉】
气微温。味甘。无毒。主五劳七伤。补中。除茎中寒热痛。养五脏。强阴。益精气。多子。妇人症瘕。久服轻身。(洗去甲用)
肉苁蓉气微温。禀天春升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甘无毒。得地中正之土味。入足太阴脾经。色黑而润。制过味咸。兼入足少阴肾经。气味俱浊。降多于升。阴也。填精益髓。又名黑司命。五劳者。劳伤五脏之真气也。劳者温之。苁蓉气温。所以治劳也。七伤者。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之七伤也。七者皆伤真阴。肉苁蓉甘温滑润。能滋元阴之不足。所以主之也。中者阴之守也。甘温益阴。所以补中。茎。玉茎也。寒热痛者。阴虚火动。或寒或热而结痛也。苁蓉滑润。滑以去着。所以主之。五脏藏阴者也。甘温润阴。故养五脏。阴者宗筋也。宗筋属肝。肝得血则强。苁蓉甘温益肝血。所以强阴。色黑入肾。补益精髓。精足则气充。故益精气。精气足则频御女。所以多子也。妇人症瘕。皆由血成。苁蓉温滑而咸。咸以软坚。滑以去着。温以散结。所以主之也。久服。肝脾肾精充足。所以身轻也。
制方:
肉苁蓉同白胶、杜仲、地黄、当归、麦冬。治妇人不孕。
       同人参、鹿茸、牡狗茎、白胶、杜仲、补骨脂。治阳痿。及老人阳衰。一切肾虚腰痛。兼令人有子。
       同黄。治肾气虚。
       同北
味丸。治水泛成痰。同鹿茸、山药、白茯丸。治肾虚白浊。
同沉香、脂麻丸。治汗多便秘。
同山萸、北味丸。治消中易饥。专用二三两白酒煎服。治老人便闭。
同山药、杞子、山萸、北
味、黄、归身。治肾燥泄泻。
同白芍、甘草、黄芩、红曲。治痢。
     卷一草部上
【地黄】
气寒。味甘。无毒。主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疗折跌绝筋。久服轻身不老。生者尤良。
地黄气寒。禀天冬寒之水气。入足少阴肾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