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军事谋略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重大变故之时,都能冷静思考,果断处事,勇往直前。
四、渊博的知识
     如果说“智是谋之本,有智才有谋”的话,那么“识”就是智之源,正如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所说,“无知是智慧的黑夜”。又如托尔斯泰所言,知识“是智慧的钥匙”。博学多识方足智,只有足智能多谋。所以,知识是军事谋略者智慧的海洋、孕育奇谋良策的土壤。古往今来,大凡在军事谋略史上写下光辉篇章的军事家,无不学识渊博、满腹经纶。孙武,不仅是一个军事家,而且可以说是一个政治家和哲学家。三国时期的曹操也是一个集军事、政治、文学家于一身的伟人。诸葛亮施计用谋,辅佐刘备有功,其丰富渊博的知识起了巨大的作用。“隆中对”反映出他对政治、经济、军事战略的深刻见解,而借东风、使用火攻,则说明了他对气象学也颇为精通。智退司马懿,还证明他对心理学有研究。拿破仑是一位博览群书,颇感兴趣于军事史、数学、地理、哲学、旅行、炮兵等方面著作的“学者”。库图佐夫不仅精于历史和文学,而且还学习了德、英、瑞典、土耳其等7国语言。说到毛泽东等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知识,那更是古今中外很少有人能与之比拟的了。
     作为一个军事谋略家,应该掌握哪些知识,过去好象没有专人论述,不过,由于历史上军事谋略家大多是著名的将帅或指挥官,因而我们可以从将帅应有知识的要求得到启示。孙膑说:“上知天之道,下知地之理,内得其民之心,外知敌之情,陈则知八阵之经,见胜而战,弗见而净,此王者之将也。”①诸葛亮有言:“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理,不知奇门,不明阴阳,
①  《孙膑兵法·八陈》。
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②克劳塞维茨认为,“在军事活动的领域内,指挥官职位不同就需要不同的知识。如果职位较低,那么需要的是一些涉及面较窄而比较具体的知识。如果职位较高,那么需要的是一些涉及面较广而比较概括的知识。”③伏龙芝指出:“我们的统帅不仅要具有丰富的军事知识,而且要具有丰富的政治和经济知识,因为现在这些知识已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没有这些知识就不可能出色地指挥军队。”④斯大林则要求,“现今条件下的作战艺术在于掌握战争的一切形式和这方面的一切科学成就,机智地运用它们,善于把它们配合起来”。⑤邓小平强调:要使我军指挥员“懂得现代战争知识,有好的作风,有强的指挥能力和管理能力;还要使他们学点搞工业、农业的知识和必要的现代科学知识,学点历史、地理、外语;有条件的,还要使他们学点专业技术,比如开汽车、开拖拉机,并且懂点原理。”
①通过以上引文我们可以得到三点启示:一、历代对军事指挥人员的知识要求都是很高的,甚甚象《战争年代的总参谋部》一书的作者什捷缅科所讲:有时“需要比其它专家有更大量的基础知识和综合知识”,二、随着历史的变迁、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战争的发展,对指挥员的知识要求越来越高,因而要不断取得新的知识,落后于时代就意味着被动挨打:三、军事谋略比直接从事战场指挥需要更广更深的知识。
现代战争不仅是陆、海、空(天)的立体战,而且是政治、经济、军事、
技术、外交的总体战。军事成为一门集自然、社会和思维等诸门科学成果于
战场的特殊学问。所以,对现代军事谋略者来说,知识无疑多多益善。现代
军事谋略所涉及的知识范围太广了,我们又处于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
不仅与战争有关的其它领域的知识,就是军事领域本身的知识,也是够多的。
1986年9月7日《人民日报》披露了我第一个机械化集团军的情况,该集团
拥有370多个专业,1200多项技术。这还是在我们这样一个技术上比较落后
的国家的军队的情况。如果从发达国家的军队看,考虑到军事领域知识、技
术密集趋势的进一步发展,研究未来的空军、海军乃至“天军”,其涉及知
识和技术的广度与深度,要求就更高了。我们认为,现代军事谋略者要建立
的应当为“干”
字形知识结构。
“干”字的第一道“一”是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哲学、政治、经济、
社会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基础知识等。这类知识同其他方面的人没多大区
别,基本要求是把基础打牢。
     “干”字的第二道“一”是辅助知识,主要包括:中外战争史,军事思想史,军事技术史,军事地形学,军事气象学,军事仿生学,军兵种知识,心理学,管理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这类知识同军事谋略关系较紧密,基本要求是广。
     “干”字的“1”是专业知识,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军事谋略学,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军队领导学,军队指挥学,军队建设学,
 ②  引自长征出版社:《军事纵横谈》第89 页。
 ③  《战争论》第一卷第129—130 页。
 ④  引自《军事上的辩证法问题》第60 页。
 ⑤  《斯大林全集》第6 卷第143 页。
 ①  《新时期军队建设重要论述选编》第341 页。

当代世界经济政治,国际关系学,国防经济学,军事运筹学,军事心理学,军事未来学,军事决策学等。这类知识是军事谋略必不可少的,要研究深些。
     “干”字形知识结构只是对军事谋略者提出的一般要求,而且只是一种设想,具体到每一个人,由于所处职位、现有知识水平、实战经验等各方面的不同,努力的方向和重点肯定各有区别。为了使我们所建立起来的知识结构既适应现代军事谋略的需要,又适合各自的实际情况,有这样几条原则是值得注意的。
     第一,广博与精深相结合的原则。对与军事谋略有一定联系的知识是极其广泛的,对此,要因人而异,掌握其大概,而不必细究。而对军事谋略必不可少的专业知识,则应当尽可能深刻地掌握。这样,有了广博的相关辅助知识,就可以开阔谋略的思路,有了精深的专业知识,就可以较深刻地掌握军事谋略的规律,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可能提出高人一筹的奇谋良策。
     第二,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原则。动态知识是指不断发展和形成的新知识,静态知识是指业已形成体系而相对稳定的知识,两者是辩证的统一。静态知识,可以提供给我们以往的经验,是我们接受新知识的基础。而动态的知识,可以提供给我们科学发展的新成果,是我们不断进步的源泉。对军事谋略来说,二者是不可偏废的。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情况下,我们应当在掌握静态知识的基础上,努力汲取新的知识。这样,我们既以史为镜少犯错误,又随时代的发展开拓创新。
     第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历史的经验说明,满腹经纶的“书呆子”和不学无术的武夫,都是不能提出奇谋方略的。只有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结合起来,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第九章军事谋略训练
     指挥员的谋略才能不是先天就有的,而主要是后天培养的。吴起说:“用兵之法,教戒为先”。①当今世界,新的科学技术广泛用于军事领域,智战已成为当代政治、军事斗争的重要形式,因此,加强和深化军事谋略的修养与训练,提高谋略水平,不仅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而且也是目前我军部队训练和院校教学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寓谋于论——学习理论
刻苦学习谋略理论,是进行军事谋略训练的基础。恩格斯在《自然辩证
法》中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军事谋略实质上就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谋略思维就是一
种理沦思维。可以说,任何一种谋略思想都是以知识作后盾,以理论作基础
的。军事谋略也一刻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它是植根在谋略理论基础之上结出
的智慧之果。实践证明,没有深厚的谋略理论功底,就不可能足智多谋,没
有理论指导的谋略,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了。
注重谋略理论的学习,是提高军事谋略能力的重要途径。所谓谋略能力,
是一种敏锐的观察能力,创造性的思维能力,非凡的判断能力,良好的记忆
能力,高超的运筹能力,科学的决策能力等多种能力的综合反映。这些能力
的获得,除了参加军事活动的实践之外,主要是通过谋略理论的学习。因为
一个人在从戎之前,只能说有一定的谋略意识和潜在的军事谋略能力。即使
步入军旅之后,如果不进行系统的谋略理论的学习和训练,他也可能增多某
些军事谋略知识,但也只能是零散的、直观的、感性的、不科学和不自觉的。
毛泽东说过,感觉只能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能解决本质问题。只有在谋略
理论上下一番苦功夫,才能使自己原来的朴素的、潜在的军事谋略意识和能
力得以升华,使之系统化、理论化、科学化,井步入军事谋略的更高层次。
加强谋略理论的学习与训练,一定要克服在军事训练中重技术轻谋略,
或重谋略典故轻谋略理论训练的倾向。历史证明,大凡足智多谋的军事谋略
家都比较注重军事谋略理论的学习。据《史记·留侯世家》记载:在秦灭六
国以后,出身韩国相门的张良,把全部仇恨集中在秦始皇身上。他有血气之
勇,不惜花费万贯家产收买刺客刺杀秦始皇。但他有勇少谋,在博浪沙行刺
未成,反招来杀君之罪,通缉之下隐名流落下邳(江苏邳县)。他在圯(桥)
上闲逛时,偶遇一位“神秘”老人,史称圯上老人,即黄石公。黄石公见张
良有军事才能,又有报国之志,就送他兵书一本,并对他说:“读此书则为
王者师矣。”就是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