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共70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学伤寒,第六条并不重要,但是学温病,第六条倒是很重要的,所以我 
们研究生入学考试,温病专业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常常把《伤寒论》作 
为它的专业基础课。我们出题时常常出《伤寒论》中的和温病学有关的 
题目,像第六条这个题在温病学研究生入学的专业基础题中就常常出 
现。 
上述我们讲了太阳病的分类,有太阳中风,太阳伤寒,有太阳温病,有 
风温,我们现在不把它叫太阳温病,就把它叫温病和风温,这是四个证 
候。这四个证候又有一个共同特征,都是以发热为主要特征的,发热、 
汗出、恶风、脉浮缓的这是太阳中风;恶寒为主,恶寒、发热、无汗、 
身疼痛的这是太阳伤寒;发热而渴不恶寒的这是太阳温病;高热、汗出 
而热不退者,这是风温。这四个证候都属于外感病的初起阶段,前两个 
属于风寒外感,后两个属于温热外感。张仲景把广义伤寒的风寒和温热 
这两大类(病证)的临床表现分得清清楚楚,我们把它看成是太阳病的 
分类提纲。我们这堂课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再见! 
上一页 到目录 下一页 
 □ 本书版权所有…佚名 
麒麟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书由 '电子书制作生成器2007' 制作完成 
联系帮你忙信息中心 
 上一页 到目录 下一页 
第09讲太阳病病程的时间规律 
我们上次课的内容,讲了太阳病的提纲,讲了太阳病的分类。太阳病的 
提纲原文是说:〃太阳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一条列了三个症 
状,其实这三个症状,脉浮对诊断表证具有广泛的临床意义,头项强痛 
是太阳经脉受邪、太阳经气不利的(表现),是诊断太阳病的定位性症 
状。恶寒呢,可以是表证的共同特征,也可以是里阳虚的表现。因此要 
想诊断为太阳风寒表证,这三个条件必须具备,也就是这三个要素的集 
合,也就是说这三个条件同时符合、同时具备的,我们才可以诊断为太 
阳风寒表证。这就是提纲证的意义。所以以后,凡是说太阳病,特别是 
指太阳风寒表证的话,它都应当具备脉浮、头项强痛和恶寒这样的临床 
特征。 
由于人体的体质有不同,感邪的性质有差异,所以在临床上就出现了外 
邪伤人的表证阶段的不同类型。随后,《伤寒论》在第2条、第3条、第6 
条提到了太阳中风、太阳伤寒、太阳温病和风温的问题,这四个证候都 
是表证初起阶段的临床表现,其中中风和伤寒是典型的风寒邪气伤人阳 
气的病变,可以说,它们都属于六经辨证的太阳病的范围。至于温病和 
风温,是温热邪气侵袭人体的病变,张仲景在《伤寒论》里把它仍然叫 
做太阳病。不过第6条的那个太阳病,仲景那个时候是这样说。后世医家 
认为是温热邪气伤人体表的阴液,它就不是风寒邪气伤人体表的阳气, 
(风寒)伤体表阳气的我们可以把它叫做太阳病,(温热)伤体表阴液 
的就不应该叫做太阳病了,而应该叫做手太阴温病。只不过仲景那个时 
代,对温热病伤人阴液的病变的辨证论治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认识。 
或者说,《伤寒论》现存的本子里头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认识,所以那个 
时候呢,他仍然用太阳病这三个字来说明这一个外感温热邪气的初起的 
证候。中风、伤寒、温病、风温这四个证候都以发热为主要特征,都是
因为外邪所造成的,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这是太阳中风;恶 
寒、发热、无汗、身疼痛的,这是太阳伤寒;发热而渴、不恶寒的,这 
是太阳温病,我们今天就直接把它叫做温病就可以了;高热、汗出而热 
不退的,这叫做风温。这四类证候的特征,我们应当学会区别。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11页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 
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 
六故也。〃这条的前半段是讲病发于阴、病发于阳的问题,这里的阴和 
阳,我们归纳一下注家的认识,〃病发于阳〃有一部分注家认为是三阳, 
病发于三阳,是阳证,说〃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也就是说,以发热 
为主要特征的证候应当是阳证,应当是三阳病。确实是太阳病,发热恶 
寒同时出现;阳明病,是但热不寒,或者是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或者 
是蒸蒸发热,或者是日晡所发潮热,阳明病也是以发热为主要特征的; 
对于少阳病来说,或者是往来寒热,或者是头痛发热,或者是呕吐而发 
热,也是以发热为主要特征的。所以以发热为主要特征的是阳证,是三 
阳的病。 
阴呢?就是指的三阴,指的阴证。以恶寒为主要特征而不发热的,一般 
来说是三阴的病,是阴证。这样解释,这样理解病发于阴,病发于阳, 
符合不符合临床实际情况呢?应当说,临床确实是这样。因为发热和恶 
寒,是外感病病程中最常见的两种证候,所以以发热为主要特征的是阳 
证,以恶寒为主要特征的是阴证。你把握了,辨别出阴阳就把握了辩证 
的大方向。这个认识,可以说有指导临床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在有的书 
里,就把这一条在编排归类的时候,放到了太阳病篇的最前面,把它作 
为第一条,就是说六经辩证,分三阴三阳,三阴三阳分证实际就是阴阳 
分证,因此把〃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放为 
第一条,是辨阴阳的总纲。《金匮玉函经》也是把它放在第一条的,可 
是问题是这个认识和后面这句话结合起来的话,〃发于阳者,七日愈,发 
于阴者,六日愈〃,发于阳,是阳证,要七天才能好,如果是阴证的话, 
六天就可以好,这和临床的实际不相符合,因为阴证是真阳衰微的证候 
居多,常常是不去治疗的话,它很难自愈,怎么发于阴六天就可以好 
呢? 
所以如果和后面的话结合起来的话,人们就对刚才的认识产生了动摇, 
于是乎就出现了第二种认识:〃发于阳是发于太阳,发于阴是发于少 
阴〃。〃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太阳病确实是发热恶寒同见,发于阳就 
是发于太阳,符合临床实际,符合《伤寒论》对于太阳病的认识;〃无热 
恶寒者,发于阴也〃,少阴病,特别是少阴寒化证,在它的早期阶段,没 
有发热,只有畏寒踡卧,手足逆冷,下利清谷,脉微欲绝,还有但欲寐 
这样的真阳衰微的证候。所以说发热恶寒是太阳病,无热恶寒是少阴 
病,也符合临床实际,但是如果和后面的话结合起来,说〃发于阳者,七 
日愈〃,太阳病确实它的自然病程是七天,一会儿我们将会提到,而少阴 
病,特别是对于真阳衰微的这种少阴寒化证,它六天绝对不能自己好, 
如果不积极救治的话,肾阳越来越虚,最后可能会导致亡阳而死的这种 
不良后果。所以少阴病,它六天不能自己好,这种解释和后面的七日 
愈、六日愈的问题又不相符,于是又有人想出了第三种解释方法,说〃发 
于阳〃是发于太阳中风,因为风为阳邪,太阳中风证是风阳之邪伤卫阳, 
这就叫做发于阳,所以它起病之初,〃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就见到 
了发热、恶风寒,这是风阳之邪伤卫阳,就叫做太阳中风证;〃无热恶寒 
者,发于阴也〃,阴是指的太阳伤寒,原文第3条说〃太阳病,或已发热, 
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在它的起 
病之初,对于太阳伤寒来说,它就是无热恶寒,所以说发热恶寒是太阳 
中风的初起阶段,无热恶寒是太阳伤寒的初起阶段,和临床实际情况也 
相符合。如果我们结合后面的话,〃发于阳者,七日愈〃,太阳中风证七 
天可以好,它的自然病程一般来说是七天,〃发于阴者,六日愈〃,对于 
太阳伤寒来说,别看它寒邪闭表,无汗高热,这个病,它的病程要比那 
个自汗出的那个病的病程要短,它倒容易好,如果结合后面的这两句 
话,我觉得发于阳是发于太阳中风,发于阴是发于太阳伤寒,更符合整 
个原文的意思。因此说,〃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 
也〃很可能就是专门辨太阳伤寒和太阳中风初起的一个条文,只不过这样 
解释,好像把这个条文的指导意义给降低了,因为有的人把它作为指导 
辨阴阳的、把它上升到辨阴证阳证的总纲,这个纲领就比较高一些,所 
以这三种观点都供大家参考。 
下面我们就要谈一谈什么叫〃阳数七〃、什么叫〃阴数六〃,对于这个问 
题,历代医家的注释和说法都不太一致,我在这里引用了唐代孔颖达 
《尚书正义》中的一段话。这段话是怎么说的呢?这段话实际上它的主 
要核心内容来自《易经·系辞》中的意思,他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 
是从无到有,无中生有的嘛,从无到有,从有到大,从小到大,逐渐发 
展而来的。孔颖达自己说,五行为什么把水放到了第一位呢?从五行这 
个词来说,它和五材的概念是不同的。五行和五材都是指的木、火、 
土、金、水,这五个字在五材中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的事物,所 
以《左转》就有〃天生五材,民并用之〃这样的话。在五行中,〃行〃是什 
么意思?《说文解字》在写这个〃行〃的时候是这样写的,说〃人之步趋 
也〃,就是人向前迈步走,这就是行的意思。行字的这个含义,直到现代 
汉语里还是这样,象我们通常所说的人行道、自行车,这个行,就是运 
动的意思,所以木、火、土、金、水在五行中,它的含义不是指的具体 
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形而下的木头、哗哗的流水、熊熊的火焰、广 
大的土壤和坚固的金属,而是指的气的运动、气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