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活在圣灵中--巴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章的描述(稍后我会谈到这个);部分原因是其中的假设,以为神会在每一处地方、每一个时代重现他于第一世纪在耶路撒冷和哥林多所作的事情,是过于我所能辩解的;另外部分原因是我不相信假若神希望在今天重现昔日所发生的,他会因为没有人明确地向他祈求,就束手无策。我现在只想指出:实际上有超过一个灵恩派神学存在,故此我们所思想的,必须考虑这个事实。

    信心和生命的试验

    有关灵恩运动一个最尖锐的问题,就是其中到底有没有任何一部分是受神的灵感召而来的呢!他自称表明了何谓属灵的更新,但有些人却确信表记恩赐只是为使徒时代而设的,并且/或者辨识到那所谓进入完全的基督徒经验的两阶段式标准,是没有圣经基础的,因此他们认为这运动是反常的、神经质的,甚或出于魔鬼的,而欲将他摒弃。可是这种判断未免太仓促了。圣经为我们提供了另一些原则去判别某些运动是不是由神感召而产生的一一使徒们在加拉太书、哥罗西书、彼得后书和约翰壹书等书信里,把有关神的工作、旨意和行事方式等原则,应用在种种所谓超属灵的信心上。两个基本的试验因而出现:一个是教条上的,一个是道德上的。

    教条上的试验可从两段经文引伸出来:约翰壹书四章二至三节和哥林多前书十二章三节。第一段经文说,任何的灵——很明显,即是任何自称被圣灵感召的人——,若不承认神是道成肉身,就不是出于神的。要充分了解这试验的中心点,我们就要回想一下,对约翰来说,神的儿子道成肉身,目的是为世人的罪牺牲至死(一1至二2,三16,四8—10),因此否定神的道成肉身,就等于否定他为人的罪牺牲。第二段经文断言神的灵绝不会感动人「说耶稣是可咒诅的」[anathema],却会引导人称他为主[kyrios];若不藉着圣灵,没有人能够诚恳地发出这样的称呼(参林前二14)。两段经文同时显示一个真理,也是本书的中心思想,就是圣灵恒常的工作是使人明辨和承认耶稣基督的荣耀。因此,对于灵恩派信徒,以及所有自称基督徒的人来说,那教条上的试验就是测试人在认信、态度和行动上,对于子——那位被父神立为主的耶稣——付出了多大的尊崇。

    至于道德上的试验,在一些记载里已经陈明,例如约翰指出那真正认识又爱神的人,会遵行神的诫命,离弃所有的罪,并在基督里爱他的弟兄(参约壹二4,三9、10、17、24,四7一13、20、21,五1—3)。

    只要我们将这些试验应用在灵恩运动上,就会立刻清楚看见这运动是有神同在的。也许,我们在这运动周围发现的一些玄秘和伪装的属灵事物,带给我们各种威胁(事实上,有哪一个复兴运动没有这类情况在其周围出现呢?),然而这运动带来的主要效果是在各处提高信徒对三位一体真理的坚定信仰,并与我们在新约圣经里相遇的主和救主有个人的相交,也诱导人悔改、顺服,并藉着服事弟兄姊妹去表达对他们的爱,加上对外布道的热心,使那些较沉静的教会成员感到汗颜。

    我们只要将灵恩更新运动的优点与弱点一一列出,便能更清楚地透视整个运动。首先,我们问:在圣经标准的评估下,其中有什么特色我们可绝不含糊的认许呢?我们可以立时举出一打这样的特点。

    从正面看

    1.以基督为中心

    整个运动的核心是对圣经所描述活着的基督存有信心,全然奉献予他,并与他有个人的相交。灵恩派的书籍和诗歌显示,尽管不同人有不同的领受,然而更新运动的主流是坚定地持守三位一体的真理,也强调圣灵的职事绝不取代耶稣作为教会的头,以及各肢体的主和救主的应有位置,而且恒常是我们在敬拜父神时所亲爱及尊崇的对象。相反地,圣灵的另一职事是使人注目于主耶稣,这是信徒清楚明白的,也是被强烈肯定的,而且在更新运动遍及之处,信徒都丰丰富富的享受圣灵这职事。

    2.从圣灵得力的生活

    灵恩运动所着重的,是信徒需要被圣灵充满,并过一个能彰显圣灵能力的生活。凭着新约圣经,灵恩派强调基督徒生命是真正超然的,意思是藉着圣灵,基督帮助信徒达成他们原本不能做到的事情。灵恩派强调的这一点,想必使许多在道德的事情上受困于形式主义和自满自足心态,以致生命扭曲的基督徒感到无地自容吧!

    3.情感得以表达

    在每个人的构造里,都有一种情感要素,需要透过真诚欣赏并接纳别人的爱表达出来,不论是朋友之谊、夫妇之情,或者是在基督里对神的爱。灵恩派了解这一点,他们在集体敬拜中提供丰富的视觉、听觉和动感上的投入,就是为了满足人这方面的需要。至少在以英语沟通的地方,为了敬拜的庄重和秩序,也许亦为了赢得社会人士的敬重,僵硬死板的形式已成为敬拜中表达尊崇的传统方法,任何违反这准则的,都会立刻受人猜疑。可是,灵恩派之所以公然显露感情,并不是由于他们缺少对神的敬畏,反而是因为他们对耶稣基督及其他基督徒充满快乐的爱。若有任何人像我一样曾经参加灵恩派的聚会,分享他们会众间圣洁的拥抱,又或者见过灵恩派主教在教会里跳舞,都会知道这一点。即使灵恩派表达情感的方式可以很容易变成公式化的表现,但呆若木鸡的身体、严肃若定的面容,也同样可以容易变成冰冷的、无情的形式主义。在这两者之间,你可以作出选择,但依据圣经标准来看,无疑杂乱无章而活力充沛的表现,以及在神里爱和喜乐的涌流,总比划一的僵死好。一只活着的狗,怎样说都比一只死了的狮子强(参传九4)

    4.常常祷告

    灵恩派强调有需要培养热切、恒常、全心全意的祷告习惯。他们知道,如一首圣诗写道:「祷告是基督徒必需的呼吸,是基督徒天然的空气」,因此他们努力祷告。我们先前看过,这一点正是他们说方言的因由——不是用一种听觉上的密码去宣告神的启示,好让那拥有翻方言恩赐者去解开这些密码,而是一种个人祷告的语言,表达他们心中的祈求、赞美和感谢;这似乎就是保罗昔日所谈及信徒在教会里说的方言(参林前一四2、13一17)。许多用方言祷告的人常常花很长时间祈祷;我很怀疑那些没有这样经常祷告的人有没有资格批评他们。

    5.充满喜乐

    灵恩派强调有需要在讲词及诗歌中珍爱并表达基督徒的喜乐。他们甘冒被人看为幼稚、过分乐观和自命不凡的危险,坚持基督徒应该随时随地都欢呼赞美神,而他们亦因着立意常存喜乐而经常在面上和行为表现上闪耀喜乐的光芒。喜乐是自然纯真而不复杂的心境;灵恩派信徒培养喜乐的方式,十分清楚地反映出他们渴慕单纯地认识神和爱神。这正是灵恩运动的中心。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来,灵恩运动的成员大部分是中产阶级的信徒,他们追求在神里面一种热情而闲适的欣喜作为生活的基调,骤眼看来,这似是一般中产阶级所追求世俗的幸福愉快感觉;但事实上,他们所追求的并不仅止于此。当然,他们追求单纯的喜乐,使他们与一些严峻的、批判力较强的信徒逐渐疏离,然而,他们看来并没有偏离新约圣经的教导(见罗一四17;腓三1,四4;弗五18—20;西三15一17;帖前五16一18)。事实上,他们强调喜乐是对的。

    6.人人投入敬拜中

    正如我们提过,灵恩派强调所有基督徒必须亲自积极参与教会的崇拜,他们不必都在聚会中讲话(虽然这种参与形式若有条理地进行,并能带来帮助,是值得推许的),却主要是藉着向神敞开他们的心灵,同时尝试体会教会透过歌颂、祈求和从圣经上学习得来的有关神的真实。有些人看崇拜有如一场供人观赏的表演,台上有几个表演者(牧者和献唱者),台下(教会的座位上)有一班或多或少表示赞赏的观众。灵恩深信徒是非常痛恨这种观念的,事实上,所有信徒也应该如此。毫无疑问,在集体敬拜里,每一个人,包括领导的和被领导的,都应该活跃地向神高举他们的心灵和心智,倘若一些动作,例如向天仰望和高举双手等,可以帮助会众达到这个目的,不应被阻止。

    7.全教会总动员事奉

    我们已经提过,保罗对教会增长的异象,就是基督徒按着爱心的指示,彼此服事、支持和帮助,从而互相彰显基督。「惟用爱心说诚实话,」他说:「凡事长进,连于元首基督;全身都靠他联络得合式,百节各按各职,照着各体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体渐渐增长,在爱中建立自己。」(弗四15一16)灵恩派对这异象很认真。他们坚持每个信徒积极事奉就是教会成长之道;他们认为若然讲道内容抽离了彼此有意义的服事,那么单靠讲道是不可能使教会日趋成熟的;他们经常极力主张所有基督徒必须寻求并使用彼此服事的能力,不论是爱心的言语、爱心的行动、爱心的关怀或爱心的祷告。他们看平信徒的被动是使教会衰弱的疾病,所以宁可冒着分散事奉所带来的危机和问题,也必须首先竭力治理这疾病。

    8.热心宣教

    灵恩派关心如何与人分享基督,随时准备向人见证自己如何经历他,即使他们的见证换来冷淡的反应,他们也绝不气馁;这些都堪作模范。平信徒在传扬福音上所作的见证,至此已十分难得,很难再多作要求了。使徒行传四章十三节和三十一节提及的胆量,在灵恩派圈子是很常见的。

    9.小组职事

    约翰·卫斯理曾组织许多个循道社(MethodistSociety),每星期一次分班聚会,每班约有十二名成员,由一位导师带领;灵恩派也像卫斯理一样,深谙小组的潜力。查理士·希武(Charles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