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活在圣灵中--巴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9.小组职事

    约翰·卫斯理曾组织许多个循道社(MethodistSociety),每星期一次分班聚会,每班约有十二名成员,由一位导师带领;灵恩派也像卫斯理一样,深谙小组的潜力。查理士·希武(CharlesHummel)留意美国的情形,写道:「遍布整个国家每一角落,有数以百计的跨宗派团契经常在家里举行聚会,他们每星期都一同敬拜和赞美,一同研经,互相鼓励,和运用圣灵所显明的恩赐。这些小组补充教会经常性崇拜聚会的不足,组员通常都积极参与。』9在英国及其他地方,情形都是一样。诚然,不单只灵恩派在二十世纪中叶以后发现或重新发现了小组对祷告和事奉的重要性,其他团体亦然;但纵使灵恩派未必比别人发现得更多,也与其他信徒平分秋色。姑勿论如何,历史见证了一旦圣灵鼓动教会,这些小组就自然地产生,而任何庞大团体若想长时间保持属灵活力,这些小组都是必需的。

    10.对教会架构的态度

    灵恩派清楚知道教会的架构,不论地区性或宗派性的(借用社会学的术语「架构」,意指社团组织的模式),其功用必须是表达圣灵里的生命及实现总动员事奉。那妨碍上述功用的架构,必须被判断为销灭圣灵感动的,因而要作出修正。所以,灵恩派对传统架构(如崇拜的程序及形式,在会众当中成立的不同小组每周聚会的模式等)的态度不是盲目的「保守」(什么都不改变!),亦不是盲目的「革命」(什么都要改!),而是真正的「根治」问题(探讨问题的根本,按解决问题的需要而去改变)。

    在架构问题上,很少教会不被传统的铁掌所制肘;有些教会墨守成规,坚决反对任何改变,对他们来说,灵恩派的激进态度无可避免是一种威胁。灵恩派视教会现行的架构常有可改动的余地,使之能充分运用神所赐的属灵恩赐,而不是假定神阳下恩赐的首要目的是维持教会现存的架构;在这方面,灵恩派与新约圣经的教导是一致的。传统的程序、熟习的公事常规,以及回想从前建基于长久的行为模式而得着的福气,无疑都予人一种安全感,而且在人的层面上,能使人维持一种精神力量;但灵恩派坚持若然传统方式封锁了本该在团契里运用的恩赐,熄灭了圣灵的感动,那么这些程序必须按需要增加或修改,好让神按他选定的方法建立基督的身体。

    11.建立社群生活

    灵恩派在建立社群生活上首开先河,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尝试,尤其是建立延展家庭(extendedfamily),由许多核心家庭组成,合力提供保护和支持等职事——这是个别核心家庭无法独力提供的。固然,有些社群的确令人担忧,但无疑许多都成功地促成成员彼此的关系,使性格成熟,亦强化了外展工作,去接触有需要的人;若没有这些社群,这是绝对做不到的。旁观者只能欣羡和喝采。

    12.慷慨的捐献

    当福音触着人的钱袋时,就可知道圣灵确在他们的生命里工作;我们很难找到实际的统计数字,但毫无疑问,灵恩派信徒不惜牺牲的捐献,是别处望尘莫及的现实。据我所知,英国贫民区一间工人阶级的灵恩教会,在一九六五年为宣教基金筹募得一百八十七镑的捐献,到一九七○年,所得献金跃升至二千九百二十九镑;一九七五年筹得二万一千一百镑;一九八○年筹得四万七千镑(以相等币值计算,应是这些数目的双倍)。在这段期间,该教会的会众由四十人以下增加至平均二百五十人。因此,在这十五年里,平均每人为世界各教会的捐献从七镑增加至一百八十八镑,此外,每人每年为教会常费的奉献也有相同数额。我想这个例子是很典型的。灵恩派在与神与人的关系上,强调有孩童般的开放、自发性、热情和充满期待的心,以致他们随时准备付出,甚至甘愿受损,仍把这付出的经验视为一种权利。在这方面,灵恩派同样叫其他大部分基督徒感到羞愧。

    无疑,上述有许多都是灵恩派的优点,但现在我必须提出他的缺点,以收平衡。灵恩派有什么特点可能会妨碍全体信徒迈向新约圣经所教导的目标——活像基督?这里,我们似乎要提一提灵恩派十项缺点——至少在灵恩运动的边缘,我们有时观察到这些缺点,而且时常构成威胁。其中任何一项缺点,都足以令信徒变得像保罗在哥林多所面对的信徒般不成熟。

    从负面看

    1.精英主义

    在任何运动里,若有看似意义重大的事情正在进行,自然有一种属灵贵族的感觉,就是感到「我们才是真正举足轻重的人」;这感觉时常深深的产生威胁,有人在口头上否认这病徵,却未足以抵御他。在这情况下,精英主义趋向受到复还论神学(restorationisttheology)强化;复还论神学看灵恩经验为新约圣经的标准,是适用于任何时代的,而且无可避免地对非灵恩派基督教持批判态度。若然你像许多人一样,不惜冒险去寻求一些你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寻求而许多人都放弃的东西,那你便很难避免不感到自己高人一等。

    2.门户之见

    灵恩派团契对全国及全世界的广泛吸纳可以产生一种有害的偏狭心态,使灵恩派信徒规限自己只读灵恩派书籍,只听灵恩派讲员讲道,只与灵恩派信徒团契,只支持灵恩派的事工;无论信徒口里多么坚定地宣称普世合—,但在实践上,往往会因小小的门户之见而造成严重后果。

    3.感情主义

    健康的情感抒发与不健康的感情主义只是一线之差,人若诉诸情感或利用情感,都逾越了这条界线。虽然今天的白领阶级灵恩运动(似乎由于文化因素多于神学因素)一般比原本的蓝领阶级五旬节主义较为冷静,但因其着意表达喜乐和爱,故易受攻击。运动所表现的热情和活力,诚然吸引许多高度情绪化及受困扰的人加入,而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如婚姻、工作、钱财等方面)遇到不少压力,可藉灵恩运动在礼仪上抒发情感而得到释放。但这样在团体里分享情感,是放纵自己的逃避主义者「旅程」,实难有持久影响。普遍来说,灵恩运动似乎在情感化的自我放纵边缘上,很危险地摇摇欲坠。

    4.反智主义

    灵恩派过分着重经验,显然妨碍了那漫长而艰巨的神学反省及伦理上的反省,而这些都是新约书信明显地要求的。结果,在处理圣经启示上,灵恩派是幼稚而不平衡的;有些主题——例如教会的恩赐和职事——是步向死亡的,而其他主题,如末世论,则被忽视。当难题出现时,灵恩派信徒倾向寻求预言(神直接的说话),而不是以祷告的心情努力研读和分析圣经;所以有些时候,他们坚持基督徒只要读圣经、被圣灵充满,所有信心和行为的问题都会变得简单。灵恩运动有时被称为「一种尚在寻求神学的经验」;若以「缺乏」和「需要」等字眼来代替「寻求」会更加贴切,至于用「寻求」是否有根据,有时是使人怀疑的。

    5.偏重亮光

    自从哥罗西出现异端分子,诺斯底派背离真道促使约翰写成约翰壹书,又自从撒但对神亦步亦趋以来,教会里就一直有人诚恳却误导地提倡直接从神获得启示,而这个现象亦无疑会一再出现,直到主再来。灵恩运动强调圣灵亲自带领,并且神藉着预言复兴他的启示;在这一点上,灵恩运动显然十分脆弱。若有人怀着野心,想成为宗教领袖去支配众人,他只要让群众感到他比他们更与神接近,就很容易在一窝蜂的灵恩派信徒里找到一群心肠好,情感上倚赖的人乖乖地受他感染。同时,那坚持己见的乖僻者也很容易藉词得到圣灵的引导,就不理会牧者的阻止,继续以他古怪的意念扰惑会众。灵恩运动常常倚赖亮光,难免产生问题。

    6.「灵恩狂热」(“Charismania”)

    这是奥康诺(EdwardD.O’Connor)的字眼,用以形容一种惯性的心态,就是以人们公开显露多少及多大恩赐和属灵能力来量度他们属灵的健康、成长与成熟程度。10这是思想上的恶习,因为其中判断的原则是错误的,而且很可能窒碍真正的成长和成熟。

    7.「超级超自然主义」(“Super-supernaturalism”)

    这是我自创的名词,用来形容那种肯定超自然事物,又夸大其中与自然脱节之处的方法。有些人把基督教演绎成为一种呆板的信仰,使人轻忽超自然事物,不期望看见神的作为;超级超自然主义者为针对这些现象,经常期待各类神迹出现——以显明神的存在和大能——,他最高兴看见神反常道而行,推翻了我们的常识。11对他来说,神的工作若进展缓慢,又用自然的方法达成,他会感到失望,甚至好像被出卖似的。可是,他低估了自然、有规律手口普通的事物,只显出他过于浪漫及不成熟,并没有充分明白神的创造和眷顾是基于神的恩典。灵恩派思想倾向把说方言视为属灵活动的范例,将智能与舌头的功能故意及有系统地分隔而论,并期望神在他儿女身上的工作,都脱离被造世界的一切常规。这种思想几乎无可避免地形成超级超自然主义。

    8.幸福主义

    我使用这个词来形容一种信念,就是神想我们在这沉沦的世界里度过愉快的日子;基于这个信念,人就要活得兴高采烈。灵恩派可能会反对这种赤稞稞的说法,但他们的讲台经常投射一种愉快的感觉,加上他们的标准医治神学,表示他们背后确有这样的假设,更反映并加深自慕迪(D.L。Moody)以来那种福音信仰的传福音精神,就是「我现在整天都是快快乐乐的,你也可以如此。」灵恩派接续了原初持复还论的五旬节派对医治的强调——五旬节主义传到之前,神的医治在北美的「圣洁」圈子里已很受着重——,就是经常假定身体的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