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王绵之方剂学讲稿-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法也很多,有时实际上超过了汗吐下的范围,正如我们有时
讲八法的问题。八法实际上细分成好多法,只是归纳起来而
言。所以,简单地了解汗吐下不行,简单地了解八法也不行。
    从明代开始,方剂的著作增加比较多,此前提到的成无己
《伤寒明理论》中有一卷就是专门论方的。之后有《医方考》,
这是方剂理论书籍,因为都是对方剂加以分析。还有研究《伤
寒论》的^也逐渐对《伤寒论》方加以阐述研究。《伤寒论》
的注家就有二百多家。随着这些因素,方剂有了很多发展,这
是一方面。另外,历史上最大的、但不是最有名的一本书《普
济方》,就产生在明代·它收载的方剂达6万余首。另外,在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t也有很多方剂理论。它不仅但是在
序例里面提到,而且在药的解释当中,也谈到一些方剂理论。
    清代在方剂学方面尤重理论性著述,如王晋三的《绛雪园
古方选注》、罗东逸的《名医方论》、昊谦的《删补名医方论》,
都是论述方剂组成配伍意义的专著。汪昂选临床常用方三百余
首,分为二十一门,名为《医方集解》,切台l临床实用,为方
便初学,又用寿歌体裁编著《溺头歌诀》,通俗易懂,深受初
学者欢迎。鞘后,还有吴仪洛的《成方切用》、张秉成的《成
方便读》等。张璐在其著作《张氏医通》中设专卷讨论“祖
L上篇总  论
方”,每一祖方后附衍化方若干,使读对每一方iF0的发展变化
一目了然,糠太椿效法张氏而作《伤寒论粪方》对后世有一定
的影响。
    清代温病学说的勃兴,促进了方剂学的发展,叶桂、昊鞠
通等名家不仅创立了新的辨证论治体系,而且在实践中发展并
甸制了许多名方。晚清王清任著《医林改错》,擅长活血化瘀
法的运用,立逐瘀诸方,颇得后世医家的推崇。
    三、方剂理论的发展    l
    以上大致舟绍丁方剂的发展情况。另外一方面,要专门谈    荦
一谈方剂的理论。    一
    方剂理论在《内经》中很多,有一些属于治则,有一些属    剂
于治法,下边都要提到具体内容。过去.二者在名词上没有严    掌
格加以区分,现在既然这两个名词并立,那我们在概念上就必    竺
须有所区分。活则,是指治疗疫病中都必须遵循的东西。例    蔷
如,过去在基础理论中讲到的,治病必求于率、正治反治、标    和
本先后,还有因时、因人、因地制宜等。因为不管治疗哪一种    苎
病,都需要以此为原则来考虑,它是总的指导原则。耐治法则    一
不同,它是针对具体证、具体病设立的。当然一个犬法之下可
“再分成很多小法。如把汗法说成是解表法则差些,那么汗弦
中就有很多方法,甚至过去《内经》中就有不用药物来发汗的
方诖,可以用热水,渍形以为汗.也可以用药煎水,人泡在热
水里使他发汗。不一定用药物,当然还可以用其他方法。例如
有些感冒如虚人感冒.在补中益气汤中说得很清楚,方歌中有
“阳虚外感此方施”,是通过扶正的途径加以治疗。当然,现在
解表剂里也有扶芷解表,如配伍补气、养血、越阴、温阳等。
所以法有大法、小法.它的针对性很强,有具体的对象。所以



j?



稿
上篇总  论一
治法跟所辩得的证应该相对应,表证当解表,表寒证当辛温解
表,表热证当辛凉解表,气虚外感者当益气解表,阳虚外感者
当温阳解表,是一一对应的。再小到一个方子来说,它有它的
治法,一个方子中可以包括几十法舍在其内,不仅仅是益气滋
阴。例如,根据承气汤发展而成的黄龙汤,既有益气的,又有
补血的;既有人参,又有当归。也可以简单说,它足补法加一
些变化。这是一种理论,但这种理论都是散在于各种中医书籍
中的。专门对个方剂进行理论性的解释,还是始于成无己。
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最后一卷中的《伤寒明理药方论》
(成无己著《伤寒明理论》菇四卷,其中前三卷论证,第四卷
论方,即《伤寒明理药方论》,并有序,共有方论20首)把
20首方剂作了细致的理论性论述。所以说,这是方剂理论专
门著作的第一家。
    从此以后就逐渐多起来了。一是对于《伤寒论》著作、对
每首方子都有分析。一是现在我们大家知道的,叫《医方
考》,是明代吴昆的书,那里面方子就不少。它就是一本专
门解释方剂的书。他的解释,是针对着证来进行,有时一个
方子有几种解释。这既有它的特点,也有它的不足。因为同
样一个方子,可以用于不同的病.我们说这是异病同治。实
际上,既然用于不同的病、不同的人,它在配伍用量上,在
配伍组合的君臣佐使上。总有些变化。吴昆在后一个问题上
很清楚,但在前一个问题上不清楚。所以有人一看。这个方
子解释几遍,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它应该从不同角
度来解释,论述还是比较细致的。按照这样的发展,方会更
多的。从此开始,也可以说出现了方剂学的叉一次飞跃,加
强了方荆的论理性,就是把方剂的配伍组成从理论方面谈得
更清楚。所以随后出现了不少方论专著。刚才讲的《医方
考》是一个,还有收集r历代方论的《名医方论》,以及一
些丛书中设有专门论方的内容,讲些原理,但这都是明以后
k上篇总  论
的书,它也是与历史发展
上来说,应该了解这些内容
整个社会的发展相应的。从理论
四、方剂的分类
    还有一个最大的争论题目,就是方书分类的问题。后边关
于方剂的分类.我不想详细谈了.仅在此说明一下。
    方剂的分类问题,是到今天还没有解决的问题,所以常常
引起争论。我们从方书已有的分类方法来看,主要有“下几    雀
种:    一
    前面提到的《五十二病方》,它就无所谓分粪的问题。它    章
是一个方一个方罗列t并没有归类,也没按顺序排下来。到了    一
《备急千垒要方》、《外台秘要》时代,既有病科分类,又有脏    拍
腑分类。打开《各急千金要方》,第一十就是“妇人方”,然后    掌
是“步小婴孺方”,也就是儿科,再后来是七窍方、诸风方、    2
伤寒方,五脏六腑、虚热寒实……。所以从它开始。就给方刺    茹
分类丁,而后世分类法大体上在这个基础上变化。    轴
    另一种分类,就是用治法分类,这样的书不多。倒如,明    苎
代张晟岳《景岳全书》中,有古方八阵,有新方八阵。讲八    一
阵,古人就是这样,用药如用兵,所以他认为处方如布阵,药
就是兵,遣兵调将作战,所以古人说是用兵。在过里.还要另
外提一句话。讲究王考查师,讲究王道,不强调魈,这是中
医治府中的一个特色,也是一个优势。当然它是根据中医整个
理论的特点而来。它不是治病。而是治病人。这种观点从《内
经》书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它治的不是机械的人,或者说它
不是自然人,而是社会人。简单来说中医强调七情为病,是
跟社会发生关系。所咀中医所谓讲整体.是说人本身既是一个
整体,叉跟整个社会、大自然是一个整体。所以中医的特点就



jr




上篇总  论..
在这里,它治疗的是话的社会^,不是以单一的治病为目的。
既要祛病,还蓦治好人。不能因为治疔这个病,而造成另一个
病;不能因为治疗这个病,而伤害了他的生长发育机能。这就
是说,不应该给他的其他各个方面造成任何损害,这是中医治
病的基本思想。当然,在抢救危急重病,所谓急则治其标的时
候t可以没有这个限制。但总的来说,中医有句话叫治标不忘
本,即使在危重、危急的时候,所要的指导思想也不能离开这
一原则。
    联系用药如用兵,我还要提到王者之师,要讲究王道。例
如五哇壬曲墨£能降辑螽酶,但是我们观察了整体情况。发现
相反给病人造成丁害灿。吃了以后,转氨酶降下来丁,正常以
后一停药就反跳,一反跳比原来还高。加大量再吃,还可以根
据各人情况不同,反复使用几次,加大几抗,最后没用,反而
造成了其他药物治疗上的困难。对病本身也是越反复越加重。
这个问题实际上相当于镇痛剂止痛,有效是有效,可是不是所
有的病用镇痛剂解决了痛就好了呢7很明显,阑尾毙如果用镇
痛药掩盖它的症状,就是医疗事故。而中医却不是这样,辩证
审因,然后来进行论治,所以王应震曰:“见痰休治痰,见血
休治血,无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喘生休耗气,精遗不涩
泄,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行医不识气,治法从何据r
(见《类经》第十二卷“治病必求于本”注中)这就是治病求
本。辨证审因,但并不是一概而言.难道风寒外感我也不发
汗々而汗一发就好了,这里讲的是更深一层的道理。
    我们现在体舍,在临床上治痴不单纯是科学性的问题,已
经上升为一个艺术性问题。人家认为中医处方往往不能统一,
过去都是一种说不清楚的冤枉。实际上,这正是中医的一个特
点、一个优势。内容之丰富,方法之多样,手段各种各样。各
人所掌握的东西不同,但它可眦发挥相同的效能。而在临床辨
证以后,在遣荮处方当中,都要经过精雕细刻,所以叫论治。
__f
_
L上篇葛  论
为什么找反对施治这个词,这是因为,我们自己感觉临床上治
一个病,要进行认真的思考。从辩证到变成一个方子,不但考
虑病情,而且考虑病因;不但考虑病,更要考虑人。
    过壶我们开始学医的时候不理解,明明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