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诗的一大特色。繁则极繁,如开头写木兰的问答和买马的情节都很详繁,这
种夸张铺叙渲污了人物的紧张心情和战争气氛。简则极简,十年征战,艰苦
备尝,只用“万里赴戎机”等6句30字就包举无遗。诗的结尾用雄雌兔作比
喻,不仅表现了民歌特有的活泼幽默,而且传达出劳动妇女独有的纯朴感情,
耐人寻味。木兰既是现实人物,又是人民理想的化身。《木兰诗》是现实主
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优秀诗篇。
在艺术形式上,南朝乐府民歌最突出的特点是体裁短小,多是五言四句,
而《诗经》和汉乐府民歌的篇幅大都比较长。其次是语言清新自然,情致宛
①
转,“慷慨吐清音,明转出天然”。第三是双关隐语的广泛运用,增加了表
情的委婉含蓄。北朝乐府民歌内容丰富,语言质朴无华,感情率真坦荡,风
格豪放刚健,体裁形式多样,不但有五言四句,还创造了七言四句的七绝体,
并发展了七言古体和杂言体,在艺术上有其独创性。它没有所谓的一唱三叹
的嫋嫋余音和巧妙的双关语,与南朝乐府民歌形成鲜明的对照。
7。散文、小说和文论
(1)南北朝的骈文和散文
南北朝时期,骈文受到帝王和贵族的重视,加上音韵学的发展和它在文
学创作上的运用,形成了骈文畸形发展的局面。但在一部分历史、地理之类
的学术性著作里,散文也还有一定的发展余地,如范晔的《后汉书》、郦道
元的《水经注》、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等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骈文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名称,它是与散文相对而言的。它的主要特点是
讲究对仗和协调音律,多用典故,辞藻华美。散文写起来比较自由,而骈文
有很大的束缚性,阅读起来比较麻烦。骈文脱胎于汉赋,形成于魏晋,到了
南北朝,是它的全盛时期,隋唐以后便渐趋衰落。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骈文作
① 《大子夜歌》。
… Page 97…
家和作品,有鲍照的《芜城赋》、庾信的《哀江南赋》等。
南北朝时期,骈文在文章领域内是居于统治地位的文体形式,散文在不
同程度上受到骈文影响,和魏晋以前的散文风格颇不相同。这时著名的散文
多为史地学术著作。
范晔(公元397—445年),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人。南朝宋著
名史学家、文学家。历任新蔡太守、尚书吏部郎、宣城太守,官至左卫将军、
太子詹事。因参预谋反事泄被杀。他博涉经史,善为文章。任宣城太守时,
删取众家后汉史书,博采众家之长,写成史学名著《后汉书》90卷。《后汉
书》突破《史记》、《汉书》体制,独创了一些新的类传,如党锢、文苑、
列女等,对后来史家有一定影响。
郦道元 (公元?—527年),字善长,范阳涿鹿 (今河北涿县)人。北
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曾任尚书主客郎、河南尹、御史中尉等职。因为
政严猛,为权豪忌恨,后被杀害。
从文学上来看, 《水经注》在描写景物上,取得了值得珍视的成就,被
视为游记文学的开端。其中《江水注》中“巫峡”一节,是古今传颂的名篇: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迭嶂,隐天蔽日,自非
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
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
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
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
久绝。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是万里
长江最为雄伟秀丽的风景区,也是祖国山川最有独特色彩的一处胜境。巫峡
是长江三峡之一。作者开门见山,一气贯下,用生动的笔墨描写了巫峡两岸
山势连绵高峻、水流一泻千里的雄姿风貌以及峡中四季景色气氛的变化,有
声有色,余味不尽。它可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诗媲美:“朝辞白帝彩云
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两者都创造了
雄伟崇高、清新幽美的艺术境界,表达了对祖国秀美江山的热爱之情。
《水经注》以描写山川景色见长,对后世山水诗和山水游记的发展,产
生过积极的影响。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以及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写景手
法上就曾受到《水经注》的很大启示。
杨衒之,北平 (今河北完县)人。北魏著名散文家。魏末曾任抚军府司
马、秘书监,北齐时曾任期城郡太守。北魏在京城洛阳兴建佛寺一千余所,
极尽奢华,后经丧乱,寺院大多毁于兵火。他重过洛阳看到这种景象后,便
写了《洛阳伽蓝记》一书。他在其书的序言中说:“至武帝五年(公元547
年),岁在丁卯,余因行役,重览洛阳。城郭崩毁,宫室倾复,寺观灰烬,
庙塔丘墟。……农夫耕老,艺黍于双阙。麦秀之感,非独殷墟;黍离之悲,
信哉周室。京城表里,凡有一千余寺,今日寥廓,钟声罕闻。恐后世无传,
故撰斯记。”
《洛阳伽蓝记》以记叙洛阳佛寺的兴废、佛教与当时封建政治生活的关
系为主要内容,来揭露封建统治者佞佛祸国、侵渔百姓的罪行,表现了作者
对国事的关切,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北魏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
其中记写贵族们的生活情态,淋漓尽致。如在《法云寺》中,记述了住在“王
子坊”里的河间王元琛生活居处的豪侈精妙,元琛乃至要和晋代最豪侈的石
崇比富:“不恨我不见石崇,恨石崇不见我。”反映了元琛生活之奢侈无度,
… Page 98…
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2)魏晋南北朝的小说
中国的小说源于古代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产生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
和《穆天子传》中保存了许多神话传说。秦汉时期的《说苑》、《新序》、
《吴越春秋》、《越绝书》等都记叙了人物的言行,载有生动的故事,是中
国小说的雏形。《汉书·艺文志》曾录小说15家,1380篇,是中国文学史
上最早见于著录的小说作品,可惜只有极少的遗作保存下来。魏晋南北朝时
期小说开始繁荣发展,大致可分为志怪小说和轶事小说两类。《搜神记》是
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品,《世说新语》是轶事小说的集大成之作。
①干宝的 《搜神记》。干宝,东晋史学家、文学家。字令升,新蔡(今
河南新蔡)人。博学多才,元帝时召为著作郎,又出任山阴令、始安太守、
司徒左长史、散骑常侍。著《晋纪》一书,《文选》存其《晋纪总论》。又
收集神怪灵异故事撰成《搜神记》
《搜神记》是魏晋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它虽然有迷信神异色彩,但保存
了不少优美动人的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其中最精采的部分是一些民间传
说,它们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现实性,曲折地反映了人民的反抗意识和对理想
的追求。这些民间传说揭露了一些不公平、不合理的社会现象,抨击了封建
统治者荒淫暴虐的罪行。如 《东海孝妇》一篇,写一个名叫周青的孝妇,被
人诬告谋杀婆母,昏官不问情由,毒刑逼供,她含冤服罪。临刑之日,碧血
逆流,上染长旙,而后郡中枯旱,三年不雨。天地神灵都为孝妇的屈死而不
平。这个故事流传很广,成为后来一些戏曲改编的素材,元代关汉卿的杂剧
《感天动地窦娥冤》就受其影响。又如《干将莫邪》、《韩凭夫妇》,揭露
了统治阶级的凶残无耻,歌颂了人民的反抗精神。鲁迅《故事新编》中的《铸
剑》即取材于 《干将莫邪》。可见,《搜神记》对后世小说影响很大。
②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刘义庆(公元403—444年),彭城(今江苏
徐州)人。南朝宋著名文学家。武帝时袭封临川王,任侍中。文帝时,历任
秘书监、尚书左仆射、中书令、荆州刺史等职,官终南兖州刺史、加开封仪
同三司。他博采众说著成著名的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记录了汉末至东晋的士族名流的遗闻轶事,艺术地再现了
“魏晋风度”和“名士风流”。对名士的颓废放诞虽取欣赏态度,但也有助
于后世了解士族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方式。如《任诞篇》载刘伶纵酒放达,甚
至脱衣裸形在室中,有人看见讥笑他,他却说:“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宇为
衣,诸君何为入我中?”这类放荡的言行实际上反映了当时一部分人对
现实深感绝望的心理。
《世说新语》暴露了贵族穷奢极侈、残忍凶暴、贪婪悭吝的恶劣行为。
如《汰侈篇》,记石崇与王恺斗富,竞相挥霍民脂民膏。《俭啬篇》记司徒
王戎“既富且贵”,“王戎有好李,卖之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钻核卖
李,这是何等刻薄悭吝的人性啊!
《世说新语》还赞颂了志高行洁,或有所作为甚至能改过自新的人,如
《方正篇》记述了周嵩与奸邪小人当面斗争的故事以及何充敢于揭露势大威
重的王敦对其兄长的袒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