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斯山。2月12日,在著名的恰卡布科战役中,远征军一举击败西班牙殖民军,
歼敌1000余人,取得了初战的胜利。接着,在奥希琴斯领导的智利人民起义
的配合下,解放了圣地亚哥。1818年4月5日,圣马丁又在迈普平原会战中,
全歼西班牙在智利的残余军队。至此,智利全境解放,正式宣告独立。
为了进一步向秘鲁进军,圣马丁把安第斯军和智利军队合并,组建了一
支有4500人的陆军和一支拥有23艘战船的舰队,并由圣马丁亲任总司令。
1820年8月,远征军在秘鲁登陆。1821年7月,远征军攻克秘鲁首都利马。
28日秘鲁宣布独立,圣马丁被推为护国公。
利马解放以后,西班牙驻秘鲁殖民总督逃往北部,纠集近2万殖民军继
续负隅顽抗。为集中力量完成秘鲁解放大业,1822年7月,圣马丁亲赴厄瓜
多尔与玻利瓦尔会晤,秘谈协同作战计划,因两人意见分歧未达成协议。圣
马丁返回利马,之后又毅然辞职以敦促玻利瓦尔出兵。1823年9月,玻利瓦
尔率领6000名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军队到达秘鲁,在与阿根廷、智利军队会
合后,于1824年8月在胡宁与1。9万名西班牙殖民军会战,玻利瓦尔联军取
得重大胜利。同年12月9日,联军同殖民军在秘鲁南部阿库乔进行决战,西
班牙殖民军出动9000余人,联军只有5000余人。在苏克雷将军指挥下,联
军运用骑兵快速逼近,大败西班牙军,击毙西军1800余人,俘虏了包括秘鲁
总督兼总指挥拉塞尔纳在内的2000余人。1825年1月25日,秘鲁宣布独立。
为纪念解放玻利瓦尔,秘鲁改称玻利维亚。1826年1月,驻卡亚俄港的西班
牙殖民军残部向玻利瓦尔投降,西属拉丁美洲的独立战争宣告结束。
… Page 55…
五、中国的反帝反封建战争
自19世纪三四十年开始,英、法、俄、美、日等帝国主义列强为了开拓
新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应地,先后把侵略扩张的手伸向地广物博而又贫穷落
后的亚非地区,其中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它们觊觎已久的中国。在此后的七八
十年中,它们依仗船坚炮利,不断武装侵犯中国,并同渐入末世的清王朝相
结合,一步步把这个东方大国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为反抗
外国侵略和封建统治,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这期间的主要战争有:第一
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起义、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战争、中法战争、中
日战争、义和团运动。这些战争表现了中华民族自强自立、不甘屈服的大无
畏气概,在中外历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鸦片战争
(1)第一次鸦片战争
自18世纪中叶起,在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中,英国一直占压倒优势,
但由于中国市场对英国商品需求量小,因而英国长期出现贸易逆差。后来,
他们发现鸦片这个毒品既是中国乐意接收的“商品”,又可以带来高额利润,
于是便大量向中国输出鸦片。在鸦片战争前的40年中,英国共走私运入中国
40多万箱鸦片,从中国掠夺了约3亿多银元。鸦片的大量输入,使烟毒在中
国到处泛滥,从皇室官吏,将弁士兵到商贾平民,吸食者高达200万以上,
直接毒害了中国人的身体和精神。同时,造成了大量白银外流,严重破坏了
中国的经济生活。鸦片贸易实际上成了和黑奴贸易一样残酷的殖民掠夺形
式。
在全国人民的强烈抗议和呼吁下,加上清廷内部主张禁烟官员的推动,
道光皇帝终于定下禁烟的决心,于1839年12月31日任命力主禁烟的湖广总
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驰赴广东,节制水师,查禁鸦片。林则徐于1840年3
月10日到任后,置个人荣辱祸福于度外,采取了断烟源、强防务、堵私船、
缴鸦片等一系列坚决果断的措施,开始了震惊中外的禁烟运动。他郑重宣布:
“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在短短两个多月中,共收缴鸦片2万多箱,计237。6多万斤。6月3日在,
林则徐主持下,对所收缴的烟土,除留下8箱作为样品外,其余全部在虎门
海滩用盐卤和石灰销毁。
早在中国禁烟运动开始以前,英国资产阶级就妄图用武力打开中国的大
门。林则徐禁烟的壮举,使英国每年从鸦片贸易中获得的200万英磅化为乌
有,英国资本家纷纷要求对中国采取所谓“迅速的、强有力的、明确的政策”,
公然叫嚣:中国禁烟给了英国“一个战争的机会”。1839年10月1日,英
国内阁会议作出了向中国出兵的决定。1840年2月,英国政府任命曾任印度
总督、英国好望角舰队总司令、海军少将懿律和英国政府代表、驻华商务监
督义律为对华谈判正副全权代表,并任命懿律为侵华英军总司令。4月,一
支拥有540门大炮、48艘舰船和陆军各兵种4000多人(后增至1。5万人)
的“东方远征军”,开始从印度出发侵略中国。事实上,还在英国政府为出
兵中国进行准备时,义律就指使英舰向广东水师发起进攻,点燃了战火。1840
年6月,懿律率领的远征军陆续到达广东沿海,鸦片战争正式开始。这场战
… Page 56…
争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1840年英军封锁珠江口,至1841年1月义律单方面宣布
订立《穿鼻条约》。
林则徐到广州上任后,探知英国准备出兵进犯中国,于是一面坚持禁烟,
一面同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一起积极备战。懿律率领舰队
到达广东沿海后,看到这里早有戒备,于是留下5艘兵船封锁广州海口,主
力则向北进犯。7月2日,英军侵犯福建厦门,被守军击退;5月攻陷浙江舟
山群岛定海县,为英军继续北上夺得了一个基地。8月6日,英军抵达天津
大沽口外,投递英国政府照会,要求中国赔偿烟价和作战经费,在沿海割让
一岛或数岛给英国,并威胁说,如不答应其要求“必相战不息”。英军抵达
大沽口,对作为北京门户的天津顿成威胁之势。清廷内的投降派立即被吓倒,
大肆攻击林则徐等抵抗派。道光皇帝害怕战火烧到天津,迅速倒向投降派一
边,派直隶总督琦善同英军谈判,请求英军南返,在广州会谈。英军鉴于自
己兵力少,加之军中疾疫流行,不敢任意挑战,遂同意迁往广州交涉。林则
徐、邓廷桢则被横加“误国病民,办理不善”等罪名,由道光皇帝下令撤职
查办。新任两广总督琦善于11月到达广州后,在对英谈判中一味屈辱退让,
接受了赔偿烟价等要求;但对割地一事因未得到皇帝允准,未敢答应。此时
继任英国全权代表的义律决定使用武力威胁,迫使琦善接受割地的要求。1841
年1月7日,英军发动突然袭击,攻陷大角、沙角炮台,随即英方单方面发
出“公告”,宣布已和琦善签订“初步协定”,清政府同意割让香港,赔偿
烟价600万元,恢复广州贸易。中外一些史籍称此“初步协定”为《穿鼻条
约》。其实,琦善并未在此“条约”上签字,清政府也未同意。道光二十一
年正月初四 (公元1841年1月26日),英军强行占领香港。至此,鸦片战
争第一阶段结束。
第二阶段:自1841年1月27日清政府对英宣战,至1841年5月27日
《广州和约》签订。
英方的蛮横,特别是大角、沙角炮台的失陷,使道光皇帝大为恼怒,遂
于1月27日诏告中外,对英宣战。道光派御前大臣奕山为“靖逆将军”,主
持广东战事,并从南方数省抽调军队1。7万多人开赴广东,随后下令将琦善
锁拿押京。英军见清政府调兵遣将,决定先发制人。2月上旬,英军大举进
犯虎门。老将关天培率军苦战,虽然负伤十多处,仍从容指挥作战,并亲自
燃放大炮,手执佩刀与闯上炮台的英军格斗。最后与数百名将士一起壮烈牺
牲。继虎门失陷后,广州以南诸炮台亦被占领,英军逼近广州城郊。奕山率
军抵广州后,于5月21日,派兵夜袭英船,次日英军进行反扑。不几日,广
州城西之泥城、缯浦和城北制高点四方炮台,均被英军攻占,广州完全暴露
在英军的火力之下。面对如此严重局面,奕山只得狼狈乞和,于5月27日同
英军签订了《广州和约》。同清政府妥协投降的态度相反,广大人民群众自
发组织起来进行反侵略斗争。就在和约签订后不久,广州北郊三元里等 103
个乡的人民,在牛栏冈一带将来犯的2000名英军包围,用大刀、长矛、铁锹
同英军作战,打死打伤敌200多人,在中国近代反侵略斗争史上写下了重要
的一页。
第三阶段:自1841年8月英军攻陷厦门始,到次年8月《南京条约》签
订。
1841年,英国政府收到义律关于与琦善签订所谓《川鼻条约》的报告,
… Page 57…
对已从中国取得的权益仍不满足,决定改派璞鼎查为全权公使,率领增调的
援军扩大侵华战争,迫使清政府接受英国提出的全部要求。璞鼎查来华后率
军一路北上,8月下旬攻陷厦门;9月下旬再占定海。清军总兵葛云飞、王锡
朋、郑国鸿率领官兵顽强抵御,激战6昼夜,因援兵不至,先后阵亡。10月
中旬,英军又接连攻占镇海和宁波。浙江三城连失,迫使清政府从江苏、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