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烽戎底定(第二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惠秦稍作思忖,无可奈何地点点头:

  “也只能听天由命了。不过你得打个欠条,免得日后空口无凭!”

  “那行!”任懿接过惠秦递过的纸笔,伏在案上飞笔写道:东光县贡生任懿,欠翰林学士王钦若大人纹银一百两,约四十五天内一次还清,不清加息二分。他刚把笔放下,还没来得及推敲,惠秦噌地一下将借据抓起来扯了个粉碎,低声斥道:

  “祖宗爷,有你这么办事儿的吗?你想把王大人往断头台上推呀!”

  “那怎么写?”任懿也意识到自己的大意,一时又想不出更好的词语,问惠秦道。

  惠秦瞪了任懿一眼,说道:“亏你还是个读书人,越读越糊涂了!你得写欠本僧一百两。到时候本僧抽空送给王大人,不就妥了?”

  “嗯。”任懿答应了一声,重新写好借据交给惠秦。惠秦拿着借据左看右看,直到确认无误,才叠了几叠,掖在袖里,往凳上一坐不再说话。任懿见他没了下文,急急问道:

  “师父还不赶快去拜访王大人?再晚就来不及了!”

  “急什么!”惠秦镇定自若地说道。“离锁厅还有四五天呢。你就不懂得夜长梦多的道理?这种银子,谁不是到了临锁厅才送?你只管回去温故知新吧,不用再操贫僧的心了!”

  “那,那好,我,我先回去了。”任懿哼哼唧唧说着,只是不动。

  “走吧!怎么?你还信不过贫僧?”惠秦显出不耐烦的样子,才算把任懿打发走了。

  任懿刚刚出门,惠秦迫不及待地把箱里的银子清点了一遍,得意地笑了一声,移出其中一百两,然后从禅榻底下拽出一个木箱,箱子里已经有些银钱,更多的是女人的绣花鞋。他把银子放进箱子,又情不自禁地掂出一双精巧的绣鞋,放在嘴上亲了亲,直到自感惬意了,才把箱子盖好,重新推回榻底下,伸了个懒腰往榻上一靠,悄声自语道:

  “赚这些酸秀才的钱真容易!”

  得意归得意,事情该办还得去办。尽管离锁厅还有好几天,他还是打算赶早不赶晚,先把银子数儿捅给主考官,弄出考题来,才算真正办成了。看看红日西沉,他抓起笔,草草写了“东光任懿乃是二百五”九个字袖在怀里,便出去了。做和尚的不论大小老幼,在外人眼里总是规规矩矩,惠秦也是低着头踽踽独行。一直走到王钦若府门前,才放慢了脚步,不时地东瞅西望,等到人稀,才嘭嘭地敲开了王府大门。看门的老仆认得他,嘟囔了一句:

  “进去吧!”

  惠秦觉得奇怪,以往要登王钦若的门,那得先等着老仆禀报回话,如果王大人不在家,就算白跑一趟;如果在家,也得候王大人应允了才能被传进府里,这一回怎么这么痛快?莫非是这位王大人知道来人就送钱,所以来者不拒了?他快步进门,随老仆进了偏厅。

  “先坐着。”老仆看也不看他一眼,便出去了。不大工夫,惠秦听见了脚步声,不过进门的不是王钦若,而是他的夫人李氏。惠秦记得前几次来时也曾见过这个女人,一脸的傲气,睬都不愿睬他一下,所以见她先进门,心里一阵紧张,正不知如何施礼,李氏先自笑容可掬地招呼他:

  “什么风儿把大和尚吹到敝府来了?”

  惠秦真有点儿受宠若惊,双手合十深深鞠了一躬,答道:“多谢夫人款待,贫僧一向少有问候,还望夫人恕罪。”

  李氏与惠秦对案而坐,接口说道:“本夫人还没款待你呢!说吧,是不是又想给王大人算一算官运财运了?”

  这话其实是一语双关,因为以前惠秦没少靠一张嘴骗王钦若的钱,为此李氏还跟王钦若 
 
 
吵过几次架,说本来自家就穷,哪里还有闲钱打发这些骗钱的野僧道?这一次之所以出语温和,一方面是猜到惠秦大概是来送银子办事儿,另一方面也在警告惠秦:如果不是送银子,趁早儿别开口。惠秦是场面上走惯了的人,还能听不出话里的味道?不多思索便答道:

  “夫人真会取笑贫僧。王大人紫阳高照,如今又是今科主考官,下一步就是宰相了,这么贵的命再让贫僧说出,岂不是玷污了大人的名声?至于富命,贫僧倒是掐算准了才来的!”说罢又问:“王大人已经歇息了?”

  李氏抿嘴一笑道:“哪有日头不落山就歇息的道理?王大人今天一早就到贡院去了。”

  惠秦还没全弄明白,又阿谀道:“大人真乃勤于政事,难得的栋梁之材!不知王大人几时能回府?小人等久了怕是不方便。”

  “几时回府?那至少要一个多月吧!”李氏也在试探惠秦的来意。

  惠秦一听这话有点儿傻眼,接口问道:“怎么,王大人考前不再回府了?”

  “本夫人也正有气呢!”李氏撅了撅嘴说道。“往时的考官,开考前三天才锁院回避。谁承想今年章程变了,老丞相李沆说怕出娄子,所以前八天锁院,进了院再拟考题,三场大考的题目还分给了三个人拟。唉,朝廷大考,往后是越来越严密了!”

  李氏说的确是实话,只是最后这一句,分明在告诉惠秦:再想作弊,恐怕要掏更多的银子了。惠秦定了定神,马上嗅出李氏话里的意思:尽管王钦若已被锁进贡院,要想作弊还是可能的。至于银子的多少,那也只有试一试,见机行事了。想到这里,他从袖里褪出那张备好的条子,恭恭敬敬地呈给李氏,说道:

  “贫僧有个远房亲戚,姓任名懿。虽然饱读诗书,却不懂得人事,所以央贫僧来求王大人,能关照时给些关照,成与不成都无妨。贫僧想着和王大人有几面之交,也就厚着脸皮登门造次了,夫人千万可别见怪!”

  李氏接过那张条子,立刻明白那几个字的意思,只是不捅破,与惠秦打趣道:

  “这么个二百五,也值得王大人去帮他?”

  惠秦听出李氏有嫌少的意思,立即补上一句道:

  “人常说这新进士做官以前都是二百五,一旦做了官,那可就都不再是二百五了!”

  这话说得极妙,李氏不觉笑出声来,笑够了,把纸条儿往怀里一揣,爽快地说:

  “看在你这个秃僧面上,本夫人替你想想办法,不过现在贡院已经是针插不进了!你怎么不早来呀?”

  惠秦心中暗笑:看来翰林学士家是够穷的,二百五十两银子,就快把她眼眶子撑破了!“是是!贫僧方外野人,不懂得朝廷规矩!”惠秦胡乱应承着,他感到此事已经敲定,也无留意,便告辞回寺去了。

  再说这李氏今天为何如此痛快就答应给惠秦帮忙?原来头两个月王钦若告诉她当了主考,本以为送钱的人得排成队,没想到一直苦等,直到锁院,竟没等来一个,惠秦还是头一笔生意,而且一送就是二百五十两,她能不高兴吗?高兴归高兴,可事情究竟应该怎么办?她一直心里没数。这几天她一直差人在贡院附近转悠,先探探有没有往里通气的可能。一直到开考那一天,也找不到里外互通的一点儿机会,这可把李氏急坏了,因为如果此事帮不成,二百五十两银子就飞了!正巧这一天,王钦若在亳州任职时的一个叫祁睿的旧吏到京城来探亲,得空儿来拜望王钦若。祁睿三十多岁,看上去很精明,给李氏带了些绸布和生药。李氏此时正急得团团转,不接待他显得薄情,接待他显然又心不在焉。

  “这么多年不来拜望王大人,偏偏这个时候来,王大人又不在府上!”

  “嗨,别提了!”祁睿没察觉李氏有心事,一副久别之后的亲热。“不瞒夫人说,小人这趟来是给妻兄送药治病的。小人的妻兄张驾前些日子得了病,百治不愈。小人家里也穷,好不容易凑钱买了点儿药,没想到刚到汴京第二天,张驾就死了。小人这几天帮着大姨子料理完后事,这才腾出工夫来拜望王大人。唉,人这命说硬真硬,刀枪剑戟都戳不死;可有时候也真软,喝口水就能呛死。妻兄身子骨儿一直挺硬朗,这一病,说没就没了!他要是不死,兴许还能发笔小财呢。夫人还不知道吧?张驾和今科监考官洪湛,那可是莫逆之交哇,只要求到张驾头上的,谁还不给点儿意思?都怪他没这命!怎么样,王大人这一向……”他本来想说“王大人这一向发财小人也沾点光”,刚说了半句又咽了回去,因为这话可不是随便说着玩的,自己是个奴才,万一把大学士得罪了,要自己的命也只是一句话。

  李氏倒是听者有心,她听出祁睿是在哭穷。哭穷的人登门拜客,十个有十个是想占便宜的。这小子在亳州时干事儿活络,挺有办法,这一回自己遇到难题,何不利用祁睿一下?事情办成,大不了分给他几两银子。她刚想开口,又觉得太唐突,这种人命关天的事,还是要慎之又慎才是。不过既然他妻兄的丧事已经办完,不妨留他住几日,或许能想出办法。于是问道:“急着回亳州吗?”

  “急倒是不急,只是身无分文,住店住不起,住在大姨子家里又不成个体统。本打算看一眼王大人就回亳州,没想到王大人还不在府上!”祁睿既不说回也不说不回,含含糊糊地答道。

 
 
 
  李氏猜想他是想求些盘缠,也不急于兜搭他,说道:

  “难得你一片心意来看王大人,那就在府上住几天,等王大人考完了见个面再走吧。”

  “那好那好!”祁睿求之不得,连连答应。贡院里的考试进行了一天多。这日辰时刚过,大主考王旦、王钦若便在院内巡视。贡院里是一排紧挨一排的号舍,每一排都是个大马蹄形建筑,密密匝匝。监考的吏员很多,所以不大一个院落里,连举子带役人挤了一两千人。刚走到第二排,王钦若突然觉得肚子痛得厉害,他对王旦悄悄说了两句,便急匆匆地奔贡院南角的茅厕跑去,过了快半个时辰还没回来。王旦刚想派人去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