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烽戎底定(第二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亲自出马到前线去了!”

  “大人要到大名府去?”

  “本相不去,难道坐等国土沦丧?”

  范雍寻思片刻,试探着对寇准道:“寇大人,与其你亲赴河北,倒不如……”

  “倒不如什么?”寇准见范雍有些吞吐,叫道:“快说嘛!”

  “倒不如让皇上学太祖、太宗的榜样,御驾亲征!”

  范雍的话提醒了寇准:这倒是个好主意!赵恒这个人一是胆小,二是没主见,昨天陈尧叟还在殿里和赵恒窃窃私语,弄不好又是劝皇上翠华南幸,溜之大吉呢。万一赵恒受了他的蛊惑,颁诏南巡,再改都来不及了!不如就着敌势张狂之际,力劝皇上亲征,要说鼓舞士气,还是皇帝亲临前线更有效哇!“妙!妙!”他不由大叫了两声。“要亲征就不能再迟,本相这就去面见皇帝,陈说利害!”不等范雍答话,迈着大步出了宰相府。寇准虽然是个急性子,可心里对啥事儿都有数:赵恒这货,别说是主动上前线,就是极力劝说,他也未必能下这个决心。不过事情到了这步田地,总得去说,说服不了,再想别的办法!

  他赶到凉阁时,阎承翰正在阁外伺候着,一见寇准急如星火,问道:

  “寇大人是来向皇上奏捷的吧?”

  “捷?哼!哪儿有那么多捷可奏!”寇准没好气地堵了一句。“你快去告诉皇上,说寇某有急事要奏!”

  阎承翰脸上的微笑骤然敛去。“怎么,前线吃紧了?寇大人,微臣想去前线的事,陛下迟迟没答应,说宫里不能离开微臣。你今天无论如何给微臣说说情,圆了微臣临终这个大愿吧!”

  “你还不死心?”寇准瞅了阎承翰一眼,很有把握地应道。“放心,今天就圆你这个大愿!”

  “真的?那就谢寇大人了!”

  “先别谢,快进去通报啊!”寇准心里有事,不想和阎承翰多费口舌。见阎承翰站着不动,诧异地问:“阁里有人?”

  阎承翰点点头,悄声说道:“陈尧叟陈枢密和皇上说了好一会儿了!”

  寇准一听,头发都快奓起来了,他一把推开阎承翰,急冲冲闯进阁中,只见陈尧叟和赵恒正聚首说得投机。寇准突然闯进来,把赵恒吓得一激灵,陈尧叟倒是蛮有礼貌,朝寇准作了个揖,说道:

  “寇大人有事,下官告辞了!”

  “别走,本相要禀奏的事和陈枢密大有关系,还是一块说说吧!”寇准拦住了陈尧叟。这句客气话刚落音,尖酸的就跟上来了:“陈枢密不会是在劝陛下翠华西幸的吧?”

  “这,这。”陈尧叟支吾着看了赵恒一眼,赵恒连忙为陈尧叟解围:

  “陈枢密要朕做两手准备,没什么不好。寇爱卿,你有何事要奏,尽可直言!”

  “陛下!”寇准朝赵恒深深一揖,声音颤抖地说:“陛下既然时不时就想南巡西幸,当初何必要让寇某做宰相?陛下应该让王钦若或这位陈尧叟大人高居相位,今天就可以去成都,今天就可以走!”他几乎咆哮起来,越说越气。“可是陛下既然任用了寇某,寇某就要做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地,远对得起太祖太宗,近对得起陛下和百姓的事!今天当着陛下的面,寇某把话说个明白:满朝文武有一个算一个,有谁再敢劝陛下南巡西窜,寇某就以宰相之权砍掉他的脑袋,放在太祖太宗的灵位前头!”

  “寇爱卿何必发这么大的火儿?朕并没有想离开汴京啊!”赵恒吓得一个劲儿给寇准解释。“前线战况如何了?”

  “陛下,臣如果今天不来,怕是明天就有人把陛下推上龙辇往西蜀拉了!”寇准怒冲冲地瞅着低头不语的陈尧叟,冷冷说道。“不过陛下说没想离开汴京,臣倒是想让陛下立即离开汴京!”

 
 
 
  “爱卿此话何意?”

  “前线将士们浴血奋战,可主帅王钦若却像个甩手掌柜,每天到庙里去拜佛上香,这样的军队还能打仗吗?如今只有一条路,就是御驾亲征,激励士气!前线的将士们闻得陛下驾临前方,士气必倍。这件事陛下不能再犹豫,一旦失去了战机,等到我大军一溃千里的时候,就算逃到南岭以南,也无济于事了!陛下试想:祖宗千辛万苦创立的基业,能轻易拱手让给契丹人吗?”寇准气宇轩昂,侃侃而论。

  赵恒这才感到事态的严重,如果前线不吃紧,寇准不会急成这个样子。按寇准的逻辑,此时没有皇帝坐镇壮胆,就有破国之虞了!惟其如此,正说明陈尧叟、王钦若料事无误,他们早就看到了这一步,所以寇准、王旦气昂昂地声言抗敌时,他二人不是随声附和,就是缄默不语,有道理呀!可是真从了陈尧叟,丢了江山社稷,又如何面对太祖太宗?寇准说的也有道理呀!赵恒一下子难住了。

  “寇爱卿,你且退下,容朕考虑几日。”

  “不行!”寇准应声说道。“陛下,契丹人已经攻到了冀州,再考虑几日,怕是要攻到汴京城了!”

  “别说得这么耸人听闻!”赵恒嗔了一句,刚想再说,寇准又接上了:

  “陛下,臣有什么必要耸动天听?兵家之事,一日尚且千变,更不用说数日!”

  “你想怎么办?莫非让朕明天就出征?”赵恒话里带些埋怨,又像愠怒,又像委屈。寇准不管这一套,接口言道:

  “臣正是来奏请陛下明天就出征!”

  “什么?你疯啦!”

  “陛下早一天出征,三军将士便早一天有了主心骨,士气就会早一天振作。《左传》里就说过,凡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契丹人为什么能在那么短时间里长驱深入?就是因为有耶律隆绪亲自督战。如今眼看着契丹皇帝挥师南向,而我大宋皇帝却冷眼旁观,从气势上就处于下风了。陛下,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千万不能再迟疑!”

  赵恒不知所措,呆呆地望了望一直没吭声的陈尧叟,问道:

  “陈爱卿,说话呀!”

  陈尧叟苦笑一声,有些不服气地说道:

  “看寇大人的气势,臣是插不上嘴了!”

  “陈大人用不着插嘴,事情再明白也不过了,你只需尽早做些准备,明日本相与你一同随驾北征就是了!你说呢?”

  陈尧叟朝赵恒一揖:“臣惟陛下之命是从!”

  “陛下,快下旨吧!”寇准急不可待地催促。“非常之时,无须再找翰林学士了!”说到这里,自作主张地朝阁外喊道:“阎公公,快进阁听旨!”

  阎承翰一直伏在阁外听着寇准和赵恒说话,闻得寇准招呼,立即走进阁来,局促地看看赵恒,又看看寇准和陈尧叟。

  “陛下,宰相寇准、枢密副使陈尧叟、大内都总管阎承翰均在候旨,请陛下口宣吧!”寇准带头跪地,陈尧叟、阎承翰紧接着也都跪下。

  赵恒没有了退路,无可奈何地说道:

  “传旨中书省、枢密院及京城禁军:朕明天御驾亲征!”

  寇准悬着的心终于落下来,斜了斜阎承翰,问道:

  “听清楚了?”

  阎承翰明白这话是冲着陈尧叟说的,会意地点了点头。寇准起身又对赵恒说道:“请陛下授权给臣和陈大人:枢密院一应事务立即由陈大人去备办,其余诸事,由臣一体操持!”

  赵恒心里乱糟糟的,也没应声,转身出了凉阁。陈尧叟见赵恒出去,哼了一声,也走了,阁里只剩下寇准和阎承翰。

  “寇大人好胆识啊!大人还有什么事要微臣去做?”阎承翰问寇准。

  “阎公公只须做两件事,一是跟定皇上,一步也不要离开。本相料想皇上一定要到刘采苹那里去讨主意,你千万不要让皇上再变;二是派个顶用的太监一刻不离地守住宫门,从现在到明天起驾,任何人不能放进,不见本相亲笔墨迹,连王旦也不行!你记住了!”

  “微臣明白!”阎承翰心领神会。“那微臣就尽责去了!”

  “公公,这一回你笃定要随驾了,本相许诺今天圆你的心愿,没食言吧?”

  “寇大人乃是真宰相!”阎承翰赞了一句,告辞走了。寇准大步出阁,回到宰相府,立即命范雍等人分头传旨禁军将领孙全照率兵扈驾,知制诰杨亿随驾,以备随时书写圣命。其余各司主管也都随驾出征。分派停当,他来到东厅见王旦。

  “王大人,事出急迫,恕寇某专断了!”寇准先向王旦致了歉,然后把前线情况和刚才劝说皇上亲征河北的事向王旦说明,又补充道:“寇某知道王大人做事精细,故而在皇上面前力举王大人留守汴京。开封府的李浚是个很能干的家伙,他会把京城治安搞好,请王大人放心。”停了停,又道:“寇某没来得及和王大人商量就自作主张,王大人不致怪罪寇某吧?”

  “丞相说哪里话?下官何尝不想浴血报国?既然寇大人信任下官,委以京城留守之大任,下官一定与丞相内外相协,共保无虞!”

  “好!”寇准握住王旦的手说道。“寇某深知王大人乃是真君子。不多说了,彼此保重!”

 
 
 
  “保重!”王旦深情回应一句,又道:“寇大人既然决定明日动身,也该回府稍做料理呀!”

  “多谢王大人!”寇准与王旦道别,又回到宰相府,直到把各司随驾的事都落实,又亲自到禁军衙门里和孙全照细细商谈,约定明早宫门相见,才骑上马往自家走去,此时太阳已经西沉了。最近几个月,夫人宋氏病情日重一日,他担心明天一走,再也见不到陪伴他半生的妻子了,可是国家危亡之时,他就是有天大的事,也不能不出征!穿过熙熙攘攘的大街进到巷子里,远远见府上老吏正往外走,见到寇准,扑倒在地,大哭着说:

  “老爷,小人正要去寻你呢!”

  “怎么了?”

  “夫人她,她刚刚过世了!”

  “啊?”寇准噌地一下跳下马,踉踉跄跄奔到老吏面前把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