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烽戎底定(第二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且慢!”

  王钦若回转身来,干笑着朝寇准拱手施礼道:

  “寇大人在,下官先告退了!”

 
 
 
  “王大人来得正好,何必要退!”寇准大步来到王钦若跟前,一把拽住他的袖子就往殿里扯,边走边说:“本相正在和皇上议发兵之事,王大人何不一起谈谈?”

  王钦若虽不情愿,经不住寇准又拉又拽,进了殿门。

  “陛下!”

  “你抖什么?”赵恒见王钦若浑身瑟瑟,嗔了一句。“有什么话,无须回避!”

  王钦若此来是向赵恒奏报撤往江南的计划,这也是遵照赵恒昨天的吩咐做的。如今寇准在这里,把这个计划拿出来,寇准岂不要大吵大骂?他转了转眼珠儿,临时改变了主意,奏道:

  “眼下河北兵力已经部署妥当,臣以为大名府乃是河北重镇,然而只有军将没有守臣,恐是不妥,当速速拣择一有威望的大臣到那里镇守,协调诸将。”

  赵恒立即问王钦若:“爱卿考虑甚周,你认为派谁去知大名府合适?”

  “陛下还记得剿灭王均的那个雷有终吗?此人现为成都府钤辖,是个文武双全之才,臣以为派他去最为妥帖。”王钦若边回答边瞅寇准。“不过臣只是提个建议,此等大事,还得陛下和寇丞相最终定夺。”

  赵恒目光落在寇准脸上:“寇爱卿以为雷有终能胜任吗?”

  寇准应声回答:“不妥。蜀中乃是易于骚乱之地。上一次陛下亲征契丹,王均趁势作乱,不得不派雷有终前往镇抚。如今契丹兴兵,谁能保证蜀中无险恶之徒再次乘机闹事?”

  “现在是张咏张大人知成都府,想必不会出什么乱子。”王钦若不同意寇准的说法。

  “乱子是谁也预料不到的。与其侥幸,不如防患于未然。雷有终控扼蜀中颇有方略,本相以为还是不动他为好。”寇准没好气地把王钦若顶了回去。说完这话像是没解气,又狠狠地刺了一句:“王大人前年会试当完大主考后不也到过蜀中吗?难道不了解蜀人有多狡诈?”他故意把“大主考”三个字说得语气浓重,意在提醒他,你那个大主考可是个舞了弊的,我寇准要是不放你一马,哪有你今天当着皇上说话的份儿!

  王钦若像被毒虫蜇了一下,又是心惊又是嫉恨,可眼下他不想与寇准计较,先咽下这口气!于是赔着笑脸对寇准说:

  “寇大人顾瞻全局,实非下官所能及。”

  “多谢王大人谬奖了!”寇准有了新主意,又对赵恒说:“大名府知府的事的确是臣的疏忽,王大人这个醒提得及时!臣以为大敌当前,把守这个北大门,雷有终根本不够资格,王大人身为参政,理当义无反顾!”

  王钦若没想到寇准步步紧逼,竟把大名知府的苦差逼到自己头上来了!

  “臣臣……”

  听着王钦若哼哼唧唧,寇准心里有种撒出气来的快感。平时王钦若是个很会说话的人,如今窘得只会说“臣”,太开心了!

  “王大人,你我都是陛下的忠臣,当此危急之时,就别谦让了!”

  赵恒看明白了:当此之时,莫说是退到江南蜀中,就是往南走一步,寇准也会把天折腾塌!看到寇准气壮山河的样子,他一夜的忧惧好像又被扫除了一半儿,胆子壮了起来。既然不打算往南退,那么大名府知府当然是威权越重的人越好,于是对王钦若道:

  “寇爱卿的话有理,王爱卿拿出当年安抚蜀中履险如夷的勇气来,为朕坚守北方重镇!”

  “是是,遵旨!”王钦若嘴上这么说,心中却叫苦不迭:当年到蜀中是安抚百姓,百姓有什么可怕的?可如今到大名府是面对如狼似虎的契丹人,那能同日而语吗?寇准这个混蛋,真会整人!好吧,如果我王钦若大难不死再回到朝廷,咱们再较个高低!“陛下,那朝廷的事……”

  “王爱卿放心,朝廷还有王旦他们嘛。朕命你以参知政事之职出任大名府尹,河北一路,你可全权指挥!”

  “遵旨!遵旨!”契丹大军真的发起了猛攻,主帅萧达览率领大军,以优势兵力很快拿下了雄州,紧接着挥师南侵,闪电般地接连攻破了莫州和顺安军,虎视眈眈地直逼瀛州。另一路耶律奴瓜率领的大军绕过杨延昭固守的安肃军,沿着去年旧路攻下了望都县,直奔定州、祁州,形势十分危急。宋朝这方面,王钦若刚到大名府,这消息就像给了他当头一棒,打得他头脑发懵。好在老将李继隆、孙全照、杨延昭、裴庄,还有新调到定州的曹彬之子曹灿各出精兵,在定州、深州、沧州一线阻击契丹,遏止了萧达览南下的势头。

  河北转运使裴庄匆匆来到府衙求见王钦若,见王钦若一脸愁云,大声问道:

  “王大人还在为战事忧心?”

  “连皇上都在忧心,本府怎么能不忧心?”王钦若没好气地坐在案前叹道。

  “王大人,下官是来禀报好消息的。”裴庄一脸喜色地凑近王钦若说道。“前线传来的消息,杨延昭守的安肃军不但坚如磐石,而且屡出奇兵,把萧达览牵制得不敢贸然南下。定州大将曹灿采取游击战术,把耶律奴瓜打得蒙头转向,停在唐河以北不敢向南看一眼,十万大军统统屯聚在阳城淀。这几天契丹人推进的速度明显减慢,没什么可怕的!”

  王钦若并没有露出喜色,乜斜了裴庄一眼,问道:

  “萧达览的主力军呢?”

  “只有这一路兵锋尚盛,听说已经破了深州……”

 
 
 
  “你看你看,我就知道你是先报喜后报忧!”王钦若不耐烦地拍了拍案子,瞪着裴庄斥责道。“你这点儿把戏还能蒙过本官的眼睛?萧达览才是真正的劲敌呀!”

  裴庄乘兴而来,本想给王钦若鼓鼓气,没想到挨了一通数落,心里有些憋闷,辩解道:

  “下官并没想在王大人面前耍把戏。下官的意思是让王大人心中有数,以便调集精锐,在大名府以北堵截萧达览!”

  “精锐?精锐都在李继隆他们手里,本官名为总帅,实为傀儡!”王钦若显得一肚子委屈。

  “王大人,皇上如此部署并没有错,如果精锐之兵都放在大名府附近,那萧达览、耶律奴瓜岂不早就兵临城下了?冀州的张耆现在正在待命,只要王大人一声令下……”“张耆那几个兵能截住萧达览?”王钦若打断裴庄的话,不屑地说。停了停,语气放缓,问道:“裴大人在河北的时间很久了吧?”

  “是,已经两年了。”裴庄如实答道。

  “那你对河北的军情地势都很了解了?本官打算把截击萧达览的重任交付给你,你看如何?”

  裴庄猜不透王钦若是什么意思,不敢贸然答应,站在那里直发怔。王钦若见他没应声,问道:

  “怎么,你不相信本官会把权放给你?本官是那么没肚量的人吗?你放心,打胜了功劳是你的,本官身为参知政事,难道还会掠人之美不成?”

  “下官不是这个意思!下官身为转运使,皇上没给下官这个权力呀!”裴庄显得十分为难。

  王钦若不以为然地说道:“战争非常之时,便宜从事即可,你不必有此忧虑!”停了停,又不着边际地问了一句:“大名府里哪家寺庙香火最盛?”

  “这,这下官还不知道。王大人要去拜佛诵经?”

  王钦若没有回答裴庄,却道:“本官以为你对大名府了如指掌,怎么连庙宇里的香火都没弄清楚?”





第四十七回 王钦若谨守大名

  前线的消息不断传到京城。先是河东飞骑入京奏报,说西夏出兵五千,解了燃眉之急,宋军与夏人合力抵敌,在雁门关和岢岚军击败了契丹西路进犯之敌,目前契丹人全线退回了朔州,河东保险无虞。随后郓州丁谓也递上军报,称耶律隆绪胃口极大,进攻河北的同时,派了不少暗探潜到京东刺探军情和路径,被官府抓住了好几个,均已杀死,其余契丹探子,丁谓已下令全境搜捕,力争不使一人漏网。河北转运司送来的军报称:契丹耶律奴瓜部被李继隆重创之后,屯聚于阳城淀,但因萧达览兵锋甚盛,从河北中部直插冀州、贝州,张耆、 
 
 
杨崇勋奋力抵敌,终因兵力悬殊,处于不利地位,日前裴庄已征得王钦若同意,调李继隆所部向东挺进,共同截击萧达览主力。一天之后,裴庄又派人给寇准送来一封密信,信中说河北将士日夜拼杀,十分辛苦,而王钦若却不恤军政,整天在大名府的普照寺里烧香拜佛,言外之意是希望寇准坐镇指挥,激励士气。

  “什么东西!”寇准看罢军报。“啪”地往地上一摔,大骂王钦若道。

  身边伺候的太常博士范雍悄悄把军报拾起来放在案上,问寇准道:

  “丞相大人,是不是前线危急了?”

  范雍是寇准从开封府任上带过来的一个年轻人。寇准做三司使时,把他带到三司当了个随身侍吏,如今升任宰相,又把他带进宰相府。虽然眼下他还没有什么像样儿的官职,但深得寇准的信任。

  寇准圆睁着双眼继续发脾气:“连阎承翰那么个老太监,都懂得国难当头应该上阵杀敌,为皇上分忧。王钦若这个大瘤子,如今却整天烧香拜佛!佛是他娘啥东西?泥胎!泥胎能击退契丹兵吗?萧达览都打到冀州了,他还不急呢,什么东西!”

  范雍听说契丹人已经攻到冀州,不由上前一步劝寇准道:

  “大人,形势如此危急,应该尽早告诉皇上,要不然王钦若贻误了军机,皇上可要追究大人的责任啊!”

  寇准攥起左拳狠狠捶着右掌,说道:“王钦若这个巧舌如簧的小人,却偏偏最受皇上的宠信。本相说得多了,倒像是不能容贤!没办法,看来本相得亲自出马到前线去了!”

  “大人要到大名府去?”

  “本相不去,难道坐等国土沦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