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烽戎底定(第二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银布帛,朕都给他!”

  “请陛下放心!”曹彬知道这次出征太原定会上下一心,因为党进在宋军中威望很高,只要说是为党将军复仇,将校士卒都会贾勇而前。“陛下,臣恐怕也不能再闲在京城了!”

  “不!”赵光义当即决定。“你职任重大,替朕守好京师!”

  “怎么?陛下要御驾亲征?”

  赵光义不再回答,望着宋偓说道:“宋将军,朕答应你前往定州!”

  “谢陛下!”宋偓终于等到了结果。“臣这就回去整军!”

  “不用了!”赵光义摆了摆手说。“你的旧部暂时交给柴禹锡掌管,总隶在曹枢密帐下。”

  宋偓有点愕然:“那,臣只身赴任吗?”

  “宋将军不必担心,定州有的是兵!”赵光义安慰他道。

  赵光义这一招并非突如其来,而是赵匡胤意识到还没来得及实施的用兵之策。后人皆知宋代调兵之权在枢密院,用兵之权在将帅,而将帅调动频繁,又造成兵不知将、将不知兵,这就很难再形成军阀势力,形不成军阀势力,自然也不会再有藩镇拥兵对抗朝廷的事。赵光义把宋偓的军队交给柴禹锡,又把党进的兵交给宋偓,而且是当着曹彬的面公然部署。这一回他实实在在地玩了个运筹帷幄。不过此时他还没意识到,他这一招,奠定了有宋三百多年的军事调配管理模式。

  就在党进遇害的同时,大宋使节李穆带领侍从来到了太原,刘继元在承运殿里接待了他。殿里文武官员并不太多,左侧站着一个身材魁梧的武将,双目炯炯,李穆虽不认得,稍一猜想,便断定此人便是北汉赖以支撑门面的那个杨业。

  刘继元看罢李穆递上的国书,问道:

  “我刘氏过去与周朝郭威有过冤仇,互为敌国。如今中原改朝换代,郭氏早已灰飞烟灭。三五年前,刘汉又对宋朝屈为子侄,不知你家皇帝为何还要苦苦逼我?”

  李穆行礼答道:“我太祖皇帝曾与南唐学士徐铉有几句对答,颇为精彩。当时徐铉与汉主所言一般无二,太祖皇帝当即斥道:‘卧榻之下,岂能容他人鼾睡!’如今吴越钱王、漳泉陈节度同时归朝,与大宋共享富贵。不知汉主为何还要固守穷疆,舍其富贵?本使此番北来,一是表达宋朝皇帝对汉主的一片诚意,二是劝汉主分清敌我:契丹乃是北狄异种,出于漠北,虎狼成性,而北汉则是华夏之裔,与宋同祖。疏远兄弟倚仗虎狼,岂能长久?望汉主细细思之!”

  刘继元心里很清楚:这是赵光义给他的最后一次机会,如果投降,万事皆休;倘若不降,只有兵戈相见了。数日前他曾经到前枢密使马峰府上聊起过此事,马峰极言天命难违之理,劝刘继元择日归降于宋,所以刘继元也动过这样的念头。只是那些武将的态度一个比一个坚决:侍卫都指挥使蔚进说,凭着契丹作为后援,宋军就是倾国而来,也用不着害怕;那杨业更是气冲斗牛,声言凭着自己一柄银枪,一万军马,管叫宋军有来无回!再加上契丹使臣接二连三到太原来,让刘继元死守疆境,一旦宋兵来犯,契丹会立即出兵援救。两派意见如此相左,使刘继元感到十分为难。果然,他还没有开口,杨业已经按捺不住了,轻蔑地说:

  “宋朝二十年来和我大汉交兵十多次,每次都是败军而回,难道你家皇帝都忘了不成?若是想战,本将军奉陪到底!”

  “将军差矣!”李穆应声反驳道。“我太祖皇帝之所以屡战屡回,是不想伤害北汉苍生。如果真刀真枪拼死而战,就凭太原三四万兵马,能抵得过大宋百万雄师吗?”

  杨业冷笑道:“宋朝的军队本帅见得太多了,李使节居然敢称那是雄师?”

  蔚进也插嘴道:“太原兵马四万确实不假,可你别忘了,太原以北的兵马,绝不比宋朝 
 
 
少一兵一卒!”他所说的“太原以北”,指的是契丹人。

  李穆也不理他,只管继续劝说刘继元:“本使听说贵邦枢密使马峰大人雄才远略,为汉主规划庙谟,力劝汉主归降宋朝,可惜竟被排挤出朝廷。如今在这里信口雌黄的,全是些有勇无谋的武夫!本使真为汉主感到可悲啊!”

  “住口!”杨业大声地呵斥李穆。“再敢在我大汉朝堂上胡说八道,小心你自己先身首异处!”

  “哈哈哈哈!”李穆放声大笑。“怪不得本使临行前,众臣僚都说你北汉也是个虎狼之邦。本官不相信,以为当今王道荡荡,凡我疆域,怎么还会有不尊仁义的人呢?今日一见,果然朴野!”话语里透出一股豪迈之气。“大宋两代皇帝对杨业将军都十分礼敬,还打算请将军到我朝担任节帅呢。可杨将军今天的话,令本使大失所望!”

  “那杨某索性让你失望到底吧!”杨业不想与李穆斗嘴,朝刘继元拱手揖道:“国主,末将请求将李穆羁押在本府,以免他四处鼓动,搅乱我大汉抗敌之心!”

  刘继元能掂出杨业这话的分量,如果违拗了他,他会一怒之下撤出太原,他一走,再也没有能够死守京城的大将了,没多想便点头应允,又补上一句:

  “休要伤害他!”

  “主上尽管放心,我杨业要杀的是拿得动刀枪的武士,伤害这样的儒生,岂不让末将蒙受羞辱?”说罢,朝殿外的武士叫道:“把宋使带到本府,好生待承他!”

  李穆昂然朝殿外走去,临出门时,又掉转身来对刘继元说:

  “还望汉主三思,切莫以敌为友,与友为敌!”

  杨业目送李穆出殿,信心百倍地对刘继元说道:“国主不必担忧,有杨家将在,就有国主在!”

  蔚进也接着说:“就算太原真的陷落,臣也能护送国主到契丹境内暂避。”

  “怎么说这样丧气的话?”杨业不满地白了蔚进一眼。“有杨业在,太原城就不会陷落!”

  刘继元摆手示意二人不必再吵,对众臣说道:“既然各位爱卿都不愿降,那就议一议眼下该怎么办。”

  话音刚落,武士入殿禀报:“枢密使马峰大人求见!”

  “他不老老实实在家养病,来朝堂干什么?”杨业嘟囔了一句,显出一脸的扫兴。

  “杨将军,兼听则明嘛!”刘继元道,又朝武士说:“宣他进殿。”

  马峰已经年届六十,两腿受过风湿,走起路来一拐一拐的显得很吃力,好一阵才走进殿中,不等他跪地,刘继元先命赐座。

  “国主,臣有要事要奏!”

  臣僚们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脸上。

  “国主,刘汉忠的两个儿子潜到定州,刺杀了宋朝大将党进。为此宋朝皇帝大为恼怒,正在调兵围我大汉,形势危急了!依老臣之见,此时归降请罪还来得及,再迟疑下去,怕是无法挽回了!”

  “会有这等事?”刘继元听罢吃了一惊。

  “千真万确!”马峰火急火燎地说。“国主万不可再优柔寡断,否则一切都晚了!”

  众臣哑然片刻,杨业又来了个反弹琵琶:

  “末将以为这未必不是件好事。一是两个没用的小毛崽子杀了宋朝一员虎将,大挫宋军锐气;二是宋朝皇帝盛怒之下,必然仓皇出兵,部署也不会从容。让他们千里奔袭,我军则以逸待劳,来一个打一个,来两个打一双,末将反倒信心更足了!”

  “就凭太原这三万兵马?”刘继元有些疑虑。

  蔚进抢着答道:“当然不是。臣以为如果将当前的局势通报契丹,契丹主肯定会大举增援。臣愿出使契丹,完成使命!”他觉得还没说过瘾,盯住马峰,恶狠狠地斥责道:“马枢密,你大唱投降的歪调儿,就不怕受万世唾骂吗?”

  “蔚指挥,自古小不敌大,弱不敌强,这可是孟子说过的话呀……”

  “孟子是谁?本将军从不认得这个人!”不等马峰说完,蔚进打断他的话头。“国主,马枢密的话只有一句是对的,那就是国主不能再优柔寡断,凡言降者,杀无赦!”

  “你……”马峰气得说不出话。

  刘继元朝马峰身后跟着的武士摆了摆手,吩咐道:“送马枢密回府休息去吧!”

  “国主,老臣才真正是为刘氏社稷着想,为国主的前途着想啊!”马峰急得快要哭出来,一步一回头,被武士架了出去。

  “本王何尝不知道归降是奇耻大辱?既然各位将军都有必胜的决心,那就要同仇敌忾。蔚进,你火速出使契丹告知军情,让他们速派精兵来援!杨业将军,你把代州的子弟兵都调进太原!其余军器监、将作监,加紧打造弓箭,缮完城池,准备和宋人决战!”

  众大臣一一领命出殿,刘继元叫住杨业,嘱咐他道:

  “杨将军,切不可伤害李穆!”

  刘继元之所以说这句话,是防备走进最后的绝境:能击败宋军当然万事皆休,一旦不胜,把放不放李穆回宋朝当做一个要价的筹码,还会起些作用的。

  话头再回到汴京。这一天月朗星稀,卢多逊刚刚送走前来拜访的钱惟演,打算休息,门吏忽报齐王赵廷美来见。卢多逊重新整好衣冠,迎到门前,笑道:

 
 
 
  “什么大事劳齐王亲登敝府?”

  赵廷美命来人候在门外,独自与卢多逊进了小厅。

  “齐王要酒吗?”卢多逊问了一句。

  赵廷美摇摇头,停了片刻,没头没脑地说道:“卢大人铁面无私,本王不得不登门向你求助啊!”

  “齐王说到哪儿去了,下官有何事办得不妥,齐王尽管指教就是了。”卢多逊一时想不起有什么得罪赵廷美的地方。

  赵廷美两根手指击打着案子,瞥了卢多逊一眼,道出来意:

  “卢大人把本王的心腹赵白弄进中书省,本王说你挖墙脚儿,参政却说是给本王垒墙。如今可倒好,赵白一头栽进了刑部大牢,你卢参政却只管袖手旁观,不予搭救,本王还敢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