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烽戎底定(第二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卢多逊不假思索地答道:“李大人错看卢某了,本官毕生以尽心王事为本,走到今天这个位置上,全是干出来的,绝无欺心夺人名誉之举!”

  李昉连忙赔罪:“下官没有别的意思,只是因为卢大人为这几部书的编纂定了格局……”

  “李大人不必解释,此事卢某断不能从,还望李大人也以尽心王事为本!”卢多逊打断李昉的话,一副气宇轩昂之态。刚想再说,吏人来报:

  “卢大人……”

  “噢,卢参政,下官告辞!”李昉见吏人面带难色,连忙施礼退出。

  “卢大人,开封府尹齐王请大人过府议事。”

  卢多逊点点头:“备轿!”

  轿子进了开封府大门,赵廷美在后阁接待了卢多逊。两人坐定,赵廷美也不多寒暄,冲口问道:“听说卢大人举荐本府赵白当了你中书五房的干当官,这岂不是挖本王的墙角吗?”

  卢多逊呵呵一笑,说道:“齐王正好说反了,卢某从来都是为大宋朝垒墙的角色。”

  “此话怎讲?”

  “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嘛,齐王府里人才济济,为什么都要凑成疙瘩?把得力的亲随分散一点,岂不更有用场?”

  “卢大人的话说得冠冕堂皇,只是本王用惯了赵白,如今你把他弄出去为你当差,本王总归不受用啊!”

  卢多逊又笑了一声,把声音压低,说道:“倘若齐王不弃,在下就说句不知天高地厚的话了。卢某与齐王数年以来心心相印,齐王你是心知肚明的,还需分什么彼此吗?”他知道赵廷美叫他来不会只为这件小事,打趣了几句,直接问道:“新皇帝即位不久,齐王如今也是志得意满,有何事要下官效劳?”

  赵廷美瞅着卢多逊,半晌才说道:

  “本王知道卢大人素来与我同心同德,又是大宋朝无人可比的大智囊,所以才把你叫过来叙谈。要是从表面上看呢,本王正了名分,依例执掌了开封府的大印,那赵普白白用了心机,也还是被皇上一脚踢出了京城,而且这一回踢得更远,这都是些值得高兴的事。可本王这几天总感到新皇帝高深莫测,有几件事本王甚为不解。第一,皇上为什么要把潘美大军调回京城挖什么金明池?第二,为什么又要把宋偓那个老家伙弄到京城来?照理说大皇兄一升天,姓宋的就该失势了嘛!第三、第三……”赵廷美说到这里有些吞吐,瞟了卢多逊几眼,没有接下去再说。

  卢多逊诡谲地咧了咧嘴,与赵廷美对视片刻,说道:

  “第三才是齐王真正关心的,还是卢某替齐王说吧。这第三嘛,赵普在朝堂之上宣读的那封金匮誓书究竟算不算数?你齐王能不能顺顺当当地继承皇位,对吧?”

  “什么对不对的,该说你只管说。”

  “卢某还是按齐王的问话一一回禀吧。”卢多逊一直盯着赵廷美。“皇上把潘美调回京城,拿在桌面上的理由是操练水军,声言攻打吴越而迫其投降。细细想来,也不是一点道理没有,自古就有不伐而屈人之兵的先例嘛。可是依卢某看,皇上的真正用意在于牢牢抓住潘美,因为这老潘是个死心眼的人,对先皇帝、今皇帝乃至齐王,都是赤胆忠心,绝无二志。曹彬那个人心术多,皇上对他放心不下,能不让潘美分他的势吗?再说这宋偓回京,大概也是让他带兵来牵制曹彬的。现在此人还没有到汴京,卢某说的对不对,过不了多久就会见分晓。至于皇上为何要把赵普踢到邠州去,卢某感到此中必有文章,因为论情论理,皇上这么做都是说不过去的。”

  “你是说皇上还是要大用他?”赵廷美打断卢多逊的话问。

  “不管大用还是小用,在卢某看来,他总不会死在邠州。”卢多逊微微皱了皱眉,因为这也正是他最近反复琢磨未得要领的事。“算了,先不说他了,还是说说齐王最关心的事吧。先皇帝临崩的前一天刚刚立德昭为太子,这事虽然没有公开,也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可赵普还敢在朝堂上高谈盟书,这是为什么?是赵普真的忠诚于杜太后?是赵普想借此机会巴 
 
 
结皇帝重登宰相之位?都是,又都不是。依卢某分析,真正的原因是皇上手里有人!皇上早几年就把潘美的女儿抚养在王府里,信誓旦旦地要把潘美的女儿嫁给他那个宝儿;又把李处耘的女儿也养在王府里,声言要娶她为妃;那潘美的大公子掌握着宫廷侍卫,李处耘的儿子掌握着京城一彪禁军。其他的将帅,他也从不得罪,所以他才能顺顺当当地坐上那把龙椅。齐王想一想:那德昭身边没有一个推心置腹的人,就算他真有立太子的圣旨,又能有什么用呢?金匮盟书可能是真的,太子的圣旨也可能是真的,但真的不等于有用处。想当年金銮殿上那个柴宗训是不是真皇帝?眨眼工夫不就易了主吗?”

  “卢大人真乃伟器,本王听你一番话,如饮琼浆啊!”赵廷美听明白了卢多逊的意思,他分明是在暗示自己要收拢人心,培植力量,只有这样,太后那封“匡胤传位与光义,光义传位与廷美,廷美传位给德昭”的遗书才能落到实处。尽管道理如此,但此事做起来谈何容易?眼下这些将军们与自己素无交往,文臣们也是各怀鬼胎。这且不说,有卢多逊给自己出这样的主意,也一样会有人给德昭、德芳出主意。如此看来,事情远比他原先考虑的“金匮遗书究竟算不算数”复杂得多。

  卢多逊看穿了赵廷美的心事,不紧不慢地说道:

  “齐王切不可以为开封府尹这把交椅坐稳了,大殿里那张龙床就应该是你的。卢某看来,齐王眼前要应付的少说有四大势力。”

  “哦?”赵廷美吃了一惊。“说给本王听听。”

  “第一是要深得皇上的信任,皇上让齐王往东走两步,齐王就走两步,多一步少一步都不行。要知道皇上的权力至高无上,他说你不能继承大位,太后的话就一文不值。第二要眼睛看着德昭,要知道他手里很可能攥着立太子的圣命,那道圣命的威力,一点也不比金匮遗书逊色。第三还要看着德芳。这孩子是薛昭仪托孤给先皇后宋氏的,既聪明又仁义,不少大臣都很喜欢他。下官听说先皇帝立太子的时候对德昭和德芳难以取舍,最后由天命而定,这才落到德昭身上。仅此一举,就能猜到德芳在先皇帝心目中的地位比德昭更高。”

  “大有道理啊!”赵廷美听着卢多逊丝丝入扣的讲述,点头称赞。“嗯,还有吗?”

  “当然还有。齐王怎么忘了?先皇帝明知有太后遗命,还是立了太子。谁能保证今皇帝就规规矩矩不立太子?”

  “嘿……本王真是糊涂!”赵廷美拍了拍脑门,说道。“二皇兄除了元佐、元僖和宝儿三个皇子之外,本王听说陶美人前不久又生了一个皇子呢!”

  “陶美人?”卢多逊一时想不起来。

  “就是江南李煜托李穆带回的那个叫桃儿的小妞儿啊!”赵廷美对此事一清二楚。“那李穆很会做事,李煜送给他的那个叶儿,他硬是不敢收,最终还是给了二皇兄,听说现在也入宫了。皇兄宫里美女成群,日后还不定要生出多少皇子呢。”说到这里,赵廷美显出一脸沮丧。

  “所以卢某好意为齐王提个醒。卢某对齐王竭诚尽忠,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了,无愧于心了!”

  赵廷美低头思忖,喃喃说道:“本王一向和将帅没有来往。”

  “齐王先在自家找找。”

  赵廷美想了片刻,眼睛猛地一亮:是啊,夫人潘氏的父亲潘潾不就在御前忠左马军当都头嘛!

  见卢多逊有告辞的意思,赵廷美把他叫住,像突然想起了什么,问了句:

  “卢大人刚才说的对本王竭诚尽忠,无愧于心,本王不明白这话是什么意思?”

  卢多逊觉得好笑,嘴上说:“卢某是大宋的重臣,只为大宋朝垒墙,绝不挖大宋的墙角!”心中却在想: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卢某伴赵匡胤那个君,陪着九分小心;伴赵光义这个君,大概要陪出十二分的小心。倘若有朝一日能伴赵廷美这个君,江山姓不姓卢还说不定呢!

  “陛下!陛下!”阎承翰匆匆来到暖阁报道。“潘美将军已经快到顺天门了!”

  “传旨,让潘将军在城外候命,朕亲自前去迎接!”赵光义说着起身。“叫潘惟德护驾!”

  威严齐整的銮驾缓缓出了顺天门。赵光义下了车,望见几万大军密密匝匝地站满原野。军前,潘美、崔彦进,姚桦哥等将领以及前往河东传达圣命的王继恩一字肃立。赵光义神色凝重地走到潘美等人面前,潘美眼里已经含满了泪,嘴唇不住地颤抖。他猛地大叫了一声:“陛下啊!”便一头跪倒在地上,哽咽起来。崔彦进等人随之跪地,顷刻间全军肃静下来,齐刷刷跪在地上,一片哭声。

  赵光义俯下身把潘美扶起,望着他那张朔风吹黑的老脸,轻声说道:

  “朕知道你的心。你现在号令全军就地扎营,随朕进宫去,给太祖先皇帝磕几个头!”

  说罢,在崔彦进等人脸上依次看了一过,扭转身去。

  赵匡胤的灵位设在敬萱殿旁的一座宫中。按照前朝制度,先皇帝崩逝后须先在宫中安放神位三个月,再移到太庙。这座宫临时取名叫崇先宫。

  潘美随赵光义来到宫前,赵光义停下脚步,说了句:“朕知道先帝与你的情分,去吧, 
 
 
先皇帝大概正在翘首盼望着你呢。”说罢朝跟在后面的王继恩和潘惟德示意。王继恩连忙上前,扶着摇摇晃晃的潘美走进宫中。

  “臣潘美叩见大行皇帝来了!”潘美扑地跪倒在赵匡胤灵前,只说了这一句,便已泣不成声。他所说的大行皇帝,是古人对已故皇帝的通称。

  潘惟德强忍着泪水,一直守在赵光义身边,直到潘美痛哭一场,被王继恩扶出宫门。赵光义朝潘惟德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