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当代文学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党人的职责,因为内心深处的信念支撑着他,而且在最艰险的环境中也有他 

人的同情、支持甚至女人的爱慕。这部小说的传奇性,不仅表现在人物命运 

的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更表现在人物形象的英雄色彩和作品基调的理想主 

义,这使它与“伤痕文学”形成了反差。《灵与肉》在展示人的不幸遭遇与 

 “伤痕”的同时,也保持着“光辉的底色”,主人公许灵均幼年被资产阶级 

的父亲抛弃,后来成长为教师。但由于血缘的关系,他又被组织上所抛弃, 

在农场里做了牧马人。土地、大自然和敦厚的劳动人民给了他慰藉与幸福, 


… Page 117…

政治风暴未能摧毁他的生存意志。后来,当政治风向转变,他重新被看作体 

面人,并有机会去美国继承家业的时候,他却留在了农场,因为那里有他的 

 “生命之根”。《李顺大造屋》讲了一个极单纯又真实,颇有概括力的故事: 

农民李顺大无屋,立志建造,凡两次未成,均不是因为财力人力,而是为社 

会政治所破坏,一篇小说写尽了中国农民几十年的辛酸。《小贩世家》写一 

个卖馄饨的小商贩坎坷不平的生活道路。小商小贩在新中国直至80年代中期 

还是常人所不齿的角色,在文学中更没有地位,而陆文夫笔下的小商贩朱源 

达却足以令人深思。朱源达早年有经营小吃的经验,解放后家境困难,他不 

愿加重人民政府的负担而挑起了馄饨挑子,走街串巷,在给他人温饱的同时 

养活了自己的家小,但他这种个体经营一再受到政治风雨的侵袭而难以为 

继,只得靠拣破烂过活。到后来商贩可以自由往来,个体经营受到鼓励了, 

他却决心不再干了,而要到国营单位谋个铁饭碗,吃社会主义去。小说从经 

济领域揭示了文化大革命的后遗症和一个特定阶层中人的心理障碍,显示了 

现实主义的力量。 

     反思文学实际上仍停留在一些比较浅表的层面比如社会政治、道德情操 

等等,较少涉及文化及哲学、心理的层面,但它在主题、题材的广度与深度 

上有了进一步发展,创作方法与技巧也有新突破,比如王蒙的《蝴蝶》和茹 

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在叙事方法上已越出了一般的现实主义的规范。 

      (3)改革文学 

     1979年,在整个文坛抚今追昔、痛定思痛的时候,蒋子龙发表中篇小说 

 《乔厂长上任记》,小说以凌厉刚健的风格引起广泛关注,并由此开了改革 

文学的先河。 

     改革文学是一种社会问题文学,它也涉及爱情、婚姻、家庭和历史遗留 

的精神疾患,但立足点是眼前的社会问题,是在建设新生活之中的种种阻力、 

阻碍及观念、情感、道德方面的困惑与苦闷。作家大都不满足于提出或发现 

问题,而且要尽可能给出自己的答案。文学在自觉地充当社会改革的精神先 

导。在关注社会问题这一点上,它与“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保持着一 

致,而它反映现实更为直接因而更能引起共鸣,改革文学的读者群远远超出 

文学爱好者的范围,阅读与欣赏主要的已不是一种娱乐和审美行为,而更多 

的倒是一种认识行为。报刊以“欢迎乔厂长上任”为题展开讨论,读者则纷 

纷呼吁上级给他们派去一个乔光朴。乔厂长所面临的工厂管理不妥、生产落 

后、干部勾心斗角、工人精神涣散的局面正是大动乱之后生产领域的真实写 

照。而乔厂长的不计个人得失、不畏艰难险阻、励精图治、大刀阔斧兴利除 

弊的气概与品格则代表了人们普遍的心理期待。 

     进入80年代,水运宪的《祸起萧墙》、谌容的《人到中年》、张洁的《沉 

重的翅膀》进一步揭示一个民族在经济上重新启动时的种种问题,描绘处于 

大变动中的人们的追求、挫折与悲欢。《祸起萧墙》写顽固派与改革势力的 

较量,其结局是力主改革者被反对派推入了绝境。《乔厂长上任记》中的浪 

漫豪迈情怀为悲愤壮烈的气氛所取代。《沉重的翅膀》通过重工业部上下各 

层的矛盾斗争及几个家庭和人物的遭逢际遇,在更大的规模和背景上展示了 

社会改革的艰巨性与复杂性。 《人到中年》着力描写的是历来敏感的领域: 

知识分子的状况。做为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量,他们不仅长期忍受物质生 

活的尴尬状态,还得忍受“马列主义老太太”一类人的精神折磨,而始终保 

持自强不息的状态。 


… Page 118…

     改革文学从社会问题入手,不加粉饰地描写现实生活的真实状况,它较 

多社会性而较少个体性,这在社会大动荡、大转折,各种现实问题比较普遍、 

明朗,成为牵动亿万人心的焦点时,是不可避免的,文学在一定程度上介入 

实际生活,也是文学自身发展的需要。 

      (4)小说的异端 

     现实主义在中国历来有着至尊的地位,从艺术本体的角度,它始终是作 

家艺术家们公认的正统的创作方法和原则。但是艺术的基本品格之一便是打 

破常规,离经叛道,标新立异,自由不羁,一遇时机,它就会打破平衡与稳 

定及统一,呈现放射性探索状态。在小说领域里最先尝试的则是所谓意识流 

手法。王蒙的《夜的眼》、《风筝飘带》、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首 

开其端,虽然他们只是对传统的叙述方法作了一点非常理智的调整,却足以 

使整个文坛感觉新奇。自1980年至1985年10月,袁可嘉主编的四册一套《外 

国现代派作品选》陆续出版,使中国作家比较方便地、比较集中和系统地了 

解西方文艺界20世纪在艺术观念、艺术方法和技巧上的探索历程和成果。在 

此期间,话剧《屋外有热流》、《绝对信号》、《车站》的新的舞台处理, 

电影《小花》、《苦恼人的笑》、《邻居》等“意识流”、“生活流”电影 

的新景观,首都机场壁画 《泼水节——生命的赞歌》的唯美画风,由谭盾交 

响乐《离骚》,四重奏《风·雅·颂》,瞿小松小提琴与乐队《山之女》等 

作品掀起的新潮音乐,高行健的 《现代小说技巧初探》一书的出版,《文艺 

报》、 《外国文学研究》等刊物对现代派的评介与讨论,使现代主义思潮形 

成山雨欲来之势,至1985年前后莫言、刘索拉等出手不凡的小说新人登场, 

现代派文学在中国文坛已呈爆炸局面,意识流、荒诞派、存在主义、黑色幽 

默、迷惘的一代、魔幻现实主义以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各呈异彩,出现了百 

花齐放的局面。 

     现代主义各流派在中国的影响往往不是一对一的移植,而是每一种流派 

影响到几乎许多作家,而每个作家感兴趣的又不止一个流派。这样,在一个 

作家身上可以表现出多种探索倾向,一部作品也可能进行多种手法的尝试, 

因此这种具有异端倾向的文学现象带有实验或模仿的性质。作家首先关心的 

是方法和技巧,对于现代派得以产生的一些根本性的东西,比如人生哲学、 

思想意识、社会心理、生活方式等等并不多加留意,中西方不同的心理文化 

背景、历史渊源、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差异及所有这一切给当代中国 

作家造成的基本限定,也尚未被充分注意;因此批评界便有“伪现代派”之 

讥,现代主义各流派在中国文坛草草巡行一周,前卫作家们兴奋而慌乱地对 

各种新式武器操练一番之后,“现代派热”便由绚烂趋于平淡了。 

     意识流小说。在现代主义思潮涌动之初,意识流几乎就是现代派的同 

义语,因此意识流的影响最早也最广,至80年代中期,意识流已成为作家广 

泛运用的创作方法和技巧,在一部分作品中表现得相当突出,如赵振开《稿 

纸上的月亮》、刘索拉 《蓝天绿海》、高行健《雨、雪及其它》、莫言《欢 

乐》等。《稿纸上的月亮》写一个作家困兽般的生活,面对稿纸枯坐三天, 

一个字也写不出来。世界是具体的,而他的内心却是一片茫然。在一次报告 

会上,大学生们起哄、嘘他、甚至递条子辱骂他。本来他每天可以写八千字, 

 “像喷泉一样”,可是现在他对自己的作品、自己的存在都心存疑虑。 

      “这是个寂静的早晨。每隔一年,胡同里传来爆米花那沉闷的响声。阿 

富汗战争正在进行。一架大型客机在法国南部坠毁。”而他关在屋里,“像 


… Page 119…

只过冬的苍蝇。”用嘴吹去玻璃板上雪白的烟灰,烟灰像鸥群掠过水面,鸥 

群把他引入童年的海边,大海里葬着他捕鱼的父亲,父亲留下了他,他将留 

下他的作品,而他还在世,他的作品已被抛弃了,他将从生命中消失得无声 

无息……。 

     但是仍有狂热的文学青年,女大学生带着习作求教,年青人的激情、勇 

气、执着与技巧拙劣的作品中跃动的生命本能激发了他,于是抖擞精神重新 

铺开了稿纸。 

     小说在叙述上有充分的自由联想,现时现刻的场景与人物的心理流程并 

行交错,有时会大幅度跳跃,但脉络清晰,文气畅达,并且凝练而蕴藉。 

      《欢乐》中的意识流呈现出另一种形态。农村青年齐文栋五次高考不中, 

于是用一瓶农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小说一开始,这个失魂落魄、疲惫、绝 

望的年青人跌跌撞撞地从家中窜出来,便将我们带入了他奔赴死亡的梦魇般 

的旅程,在死意已决,了无牵挂的情况下,白云苍狗般的意识之流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