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三百人,令孟督率。孟因上言老成凋谢,亟应求材。四方儒
… Page 254…
元史演义 ·249·
士,如有德成艺进,请擢任国学翰林秘书太常,或儒学提举等
职,以昭激劝。且谓人材所出,不止一途,汉、唐、宋、金,
尝行科举,得人称盛,今欲兴贤举能,不如用科举取士,较诸
多门干进,似胜一筹。惟必先德行经术,次及文辞,然后可得
真才。仁宗乃决意进行,命中书省臣,规定条制。
先是世祖尝议立科举法,未及举行。至是乃命中书省颁定
科条,科场每三岁一次,以皇庆三年八月为始,从士人本籍官
司,于诸色户内推举,年及二十五,有孝行可称,信义足述,
以及经明行修的士子,以次敦遣。其或徇私滥举,并应举不举
的有司,监察御史肃政廉访司,应体察究治。考试程式,蒙古
色目人;第一场经问五条,《大学》、《论语》、《孟子》、《中庸》
内设问,用朱氏章句集注,遇有义理精明,文词典雅,乃算中
选。第二场,策一道,以时务出题,限五百字以上。汉人南人
第一场;明经经疑二问,《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内
出题,并用朱氏章句集注,结以己意,限三百字以上。经义一
道,各治一经,《诗》以朱氏为主,《 尚书》以蔡氏为主,《周
易》以程朱为主,以上三经,兼用古注疏,《春秋》许用三传,
及胡氏传,《礼记》用古注疏,限五百字以上,不拘体格。第
二场,古赋,诏诰,章表。内科一道,古赋诏诰用古体,章表
四六,参用古体。第三场,策一道,经史时务内出题,不矜浮
藻,惟务直述,限一千字以上。蒙古色目人,愿试汉人南人科
目,中选者加一等注授。蒙古色目人作一榜,汉人南人作一榜,
第一名赐进士及第,从六品。第二名以下,及第二甲,皆正七
品,三甲皆正八品,两榜并同,乃即下诏道:
惟我祖宗以神武定天下,世祖皇帝设官分职,征用儒雅,
崇学校为育材之地,议科举为取士之方,规模宏远矣。
朕以眇躬;获承不祚,继志述事,祖训是式,若稽三代以
… Page 255…
元史演义 ·250·
来,取士各有科目,要其本末,举人宜以德行为首,试艺则以
经术为先,词章次之,浮华过实,则所不取。爰命中书参酌古
今,定其条制,其以皇庆三年八月为始。天下郡县,兴其贤者
能者,充试有司。次年二月,会试京师,中选者朕将亲策焉。
到了皇庆三年,改元延祐,八年开试举人,至次年廷试,
赐护都沓儿、张起岩等五十六人及第出身有差,分为两榜。蒙
古色目人为右,汉人南人为左,嗣是垂为常例。元代之有科举,
自延祐始,故详纪之。仁宗复用齐履谦、吴澄为国子司业。履
谦字伯恒,汝南人,幼习推步星历诸术,及稍长,读洙泗、伊
洛遗书,穷理格物。至元二十九年,授为星历教授,大德二年,
擢任保章正,至大三年,升授侍郎,兼领冬官正事。仁宗即位,
以履谦学行纯笃,命教国学子弟。与吴澄并司教养。每五鼓入
学,风雨寒暑,未尝少怠。
吴澄字幼清,抚州人,宋末举进士不第,隐居布水谷,读
书著述,夙负盛名。至元中曾召至燕京,欲授以官,澄乞归养
母,遂辞去。至大元年,复石为国子监丞,皇庆元年,授为司
业,澄用宋程颢学校奏疏,胡瑗六学教法,朱熹学校贡举私议,
约为教法四条:一经学,二行实,三文艺,四治事,逐条规勉,
不惮求详。嗣因履谦改佥太史院事,澄以同学乏人,托病归籍,
学制稍废。
仁宗复调履谦为司业。履谦律己益严,教道益张,尝立升
斋积分等法。每季考生徒学行,以次递升,既升上斋,逾再岁,
始与私试。词理俱优为满分,词平理优为半分,岁终积至八分,
得充高等,以四十人为额,然后集贤院及礼部岁选六人,充作
岁贡。三年不通一经,及在学不满一年,定章黜革,所以人人
励志,士多通材。元朝学术,惟皇庆延祐时,推为极盛。师道
立则善人多,观此益信。
… Page 256…
元史演义 ·251·
仁宗又尝将《贞观政要 》,《大学衍义》,并程复心所著《
四书集注》,陆淳所著《春秋纂例》、《辨微疑旨 》,及《资治
通鉴 》,《农桑集要》等书,悉令刊布;颁行学宫。复以宋儒周
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司马光、朱熹、张栻、吕祖
谦,暨元儒许衡,学宗洙泗,令从祀孔子庙廷,重儒尊道,也
可谓元代第一贤君了。小子有诗咏道:
大元制典太荒唐,竟把儒生列匄倡!
幸有后王能干盅,莘莘学子尚成行。
仁宗方有心求治,雅意得人,偏偏铁木迭儿,得宠太后,
从中播弄,举佞斥贤,这也是元朝的气数。欲知详细,下回再
述。
武宗在位四年,秕政甚多,惟孝友性成,不私天下,较之
曹丕、萧绎,相去远矣!仁宗嗣服,首斥儉壬,召用老臣,并
尊师重儒,兴学育才,不愧为守文之主。至若科举一端,以一
日之长,即第其高下,似不得为良法。然旷观古代,因选举之
穷,继以科举,殆亦有不得已之意,存于其间者。况科目亦曷
尝不得人乎?即如今日之废科目,复选举,弊端百出,罄竹难
书,是选举且不科目若也。元素贱儒,惟仁宗始注意及此,善
善从长,故本回特备录之。
… Page 257…
元史演义 ·252·
第三十一回 上弹章劾佞无功 信儉言立储背约
却说铁木迭儿奉太后弘吉剌氏敕旨,得居相位,起初还算
守法,没甚举动。惟仁宗巡幸上都,留铁木迭儿等留守,铁木
迭儿援丞相留治故例,出入张盖,颇为烜赫。廷臣不甚注目,
统以为故例如此,不足为怪。越年铁木迭儿偶然得病,自请解
职,昼值朝房,夜值宫禁,宜其劳病。乃以秃忽鲁代相。至延
祐改元,秃忽鲁免官,仁宗拟命左丞相哈克繖继任,哈克繖自
言非世勋族姓,不足当国,请再任铁木迭儿。仁宗乃复拜他为
开府仪同三司,录军国重事。居数月,仍进为右丞相,他即想
出一条理财政策,毅然上奏道:
臣蒙陛下垂怜,复擢首相,依阿不言,诚负圣眷。比闻
内传隔越奉旨者众,倘非禁止,致治实难,请敕诸司,自今中
书政务,毋辄干预。又往时富民往诸番商贩,率获厚利,商者
益众,中国物轻,番货反重,今请以江、浙右丞曹立领其事,
发舟十纲,给牒以往,归则征税如制,私往者没其货,又经用
不给,苟不豫为规画,必至愆误。臣等集诸老议,皆谓动钞本
则钞法愈虚,加赋税则毒流黎庶,增课额则比国初已倍五十矣,
惟预买山东河间运使来岁盐引,及各冶铁货,庶可以足今岁之
用。又江南田粮,往岁虽尝经理,多未核实,可始自江浙以及
江东西,宜先事严限格,信罪赏,令田主手实顷亩状入官。诸
王驸马学校寺观,亦令如之,仍禁私匿民田,贵戚势家,毋得
阻挠,请敕台臣协力以成,则国用足矣。谨奏。
… Page 258…
元史演义 ·253·
据奏中所言,不过清厘宿弊,澈查私贩,有益国用,无损
平民,看似正当不易的政策。无如中国官吏,多是贪财黩货,
凡遇计臣当道,变更旧制,往往被贪官污吏,乘间营私,无论
若何良法,总归弊多利少,结果是民生受苦,国库仍枵,所得
金钱,都入一班狗官的囊橐。历代以来,俱蹈此辙,惟前代贪
官中饱之资,尚在本国流通,所谓楚得楚失,挹彼注兹,犹不
足患,今则多寄存外国银行,自涸财源,其患益甚。做皇帝的
身居九重,哪里晓得许多弊窦,即如元代仁宗,好算一个明主,
览了铁木迭儿奏牍,也道是情真语当,立准施行。铁木迭儿遂
分遣属吏,循行各省,括田增税,苛急烦扰,江西使臣昵匝马
丁,酷虐尤甚,信丰一县,撤民庐千九百区,夷墓扬骨,作为
所增田亩,居民怨恨入骨。
赣州土豪蔡五九,素有武力,且颇任侠,乡民推为首领,
抗拒官长。一夫作难,万众响应,顿时江漳诸路,四起为乱,
蔡五九乘此机会,占夺汀州、宁化县,戕杀有司,居然称王建
号,号令四方。夺了一县,就想为王,器量如此,安能成事。
江浙行省平章张闾,奉旨往剿,五九也率着众人,前来抵敌,
究竟一时乌合,敌不住多大官军,战了数次,弄得十人九死,
那时五九势穷力蹙,逃入山谷,被官军蹑迹追寻,生生拿住,
讯实正法,做了无头之鬼。
张闾上章奏捷,仁宗才觉心慰。惟台臣上言五九作乱,由
括田增税所致,乞罢各省经理,有旨准奏。只铁木迭儿揽权如
故,反且贪虐加甚,凶秽愈彰,朝野虽然侧目,可奈铁木迭儿
气焰熏天,欲要把他弹击,好似苍蝇撞石,非但不能动他,而
且还要灭身,大家顾命要紧,自然相率箝口。
寻复由太后下旨,令铁木迭儿为太师。中书平章政事张珪,
向来嫉恶如仇,至此不禁进言道:“太师论道经邦,须有才德
… Page 259…
元史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