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这些条件规定,便是“书生欺人之谈”。或许,毛泽东的这个评论不单是指这个实例,隐含臣“必谏”君的主客观条件。 
45。临终索要之书(读洪迈《容斋随笔》)
  [原文]
  (略)
  [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觉哉同志:
  《明季南北略》及其他明代杂史我处均无,范文澜同志处或可找得,你可去问讯看,《容斋随笔》换一函送上。其他笔记性小说我处还有,如需要,可寄送。
  敬礼!
  毛泽东
  七月二十八日
  ——毛泽东1944年7月28日致谢觉哉信(见《毛泽东书信选集》第235页)
  [解析]
  除反复阅读《水浒传》、《红楼梦》等古典小说名著外,毛泽东平时还广泛涉猎历代纪实性恨强的历史演义和笔记小说这类“杂书”。
  1937年1月31日,他专门给李克农一封电信:“请购整个中国历史演义两部(包括各朝史的演义)。”这是指近人蔡东藩所著的流传甚广的历代通俗演义小说。1941年1月31日,毛泽东在给远在莫斯科的儿子毛岸英、毛岸青写信时,随信寄了一批文史哲方面的书籍,其中有《精忠说岳》、《子不语正续》、《小五义》、《续小五义》、《薛刚反唐》、《何典》、《侠义江湖》等演义、传奇和笔记小说,1944年7月28日,在给谢觉哉的信中。毛泽东告诉他到范文澜处寻找《明季南北略》及其他明代杂史之类的作品,并说:“其他笔记性小说我处还有。”1947年9月12日在给儿子毛岸英的信中,谈到学习安排时,毛泽东又特地叮嘱:“你要看历史小说,明清两朝人写的笔记小说”。范文澜40年代送给他的一部《笔记小说大观》,他一直保存,后来带到了北京。新中国成立以后,他批注过的笔记小说就有沈廷松的《明人百家小说》,冯梦龙的《智囊》等。
  《容斋随笔》是有较大参考价值的一部笔记小说。作者洪迈(1123—1202),字景卢,别号野处,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南宋绍兴年间进士,官至端明殿学士。广泛涉猎各种书籍,凡有所得,随笔记之,前后近40年,乃成《容斋随笔》,分《随笔》、《续笔》、《三笔》、《四笔》、《五笔》,共5篇74卷。主要是关于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等方面的笔记,其中考证了宋以前的一些史实、政治经济制度;记述了不少词章典故;对宋以前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也间加评论。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颇有可读性。
  1976年8月26日.离毛泽东去世只有半个月时间了。可是,他还向秘
  书索要书籍,要的就是《容斋随笔》。不好说这本书是毛泽东临终阅读的最后一本书,因为他身边还放有其他书籍。但《容斋随笔》确在他身边伴到他离开人世。
  “这是毛泽东一生中比较喜欢读的一部有较高价值的笔记书。”逢先知在《毛泽东的读书生活》里介绍说。逢先知从1950年冬天开始为毛泽东管理图书报刊,在毛泽东身边历时17年之久,这一点上最有发言权的莫过于他了。
  毛泽东最初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读《容斋随笔》的,一下还不好断定。但从前面引述的他1944年7月28日给谢觉哉的信里可以知道,他当时手中已经有一本《容斋随笔》了。1959年10月23日毛泽东外出前指名要带走的书籍里,也有《容斋随笔》。 
46。愚公尽招餮蚊日,公祭无忘告马翁(读陆游《示儿》)
  [原文]
  死去原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
  [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革命尚未全成,同志仍须努力。港台一带,餮蚊尚多,西方世界,餮蚊成阵。安得起全世界各民族千百万愚公,用他们自己的移山办法,把蚊阵一扫而空,岂不伟哉!试仿陆放翁曰:人类今闲上太空,但悲不见五洲同。愚公尽扫餮蚊日,公祭无忘告马翁。
  ——摘自毛译东1958年12月21日在文物出版社刻印的大字本《毛主席诗词十九首》书眉上写的说明
  [解析]
  陆游(1125—1210),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是南宋初年著名的爱国诗人。生当北宋灭亡前夕,早年颠沛流离,深受父辈师友爱国精神的熏陶。绍兴二十三年应礼部试,名列前茅,因“喜论恢复”,被秦桧取消。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历官镇江、隆兴、变州通判,后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曾亲临南郑抗金前线。这段军旅生活,对他的影响很大。后去蜀东归,在浙江、江西、福建等地任地方官,又在朝任朝议大夫、礼部郎中等,后被动去职,归隐山阴故里。雪国耻、复中原,是陆游平生理想,又屡遭主和派的打击,仕途不顺,其情其志,多在诗词中抒发。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剑南词》等。
  毛泽东爱读南宋词,陆游是一个重点。有一次,毛泽东同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的邵华谈起宋代诗人诗作,毛泽东问邵华最喜欢谁的作品,她说陆游。毛泽东问为什么,她说陆游的作品,充满热血沸腾的爱国主义激情,具有雄浑豪效的战斗风格,常常表现出“一自报国有万死”(陆游《夜泊水树》)的牺牲精神。毛泽东又问她最喜欢陆游的哪几首诗词,邵华说了《关山月》、《书愤》、《诉衷情》、《夜游宫》、《示儿》等篇,并将其中的几首背给毛泽东听。背诵中,邵华略微停顿想下句时,毛泽东就提示她一下。邵华背诵《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背诵到“睡觉寒灯里”时,毛泽东指出她读错了一个字,“睡觉寒灯里”的这个“觉”,这里不能读jiao(教),应该读jue(决),并叫她回校去问问老师这样念对不对,邵华乘机请毛泽东把这首词写出来给她。毛泽东谈兴正浓,立刻站起身来,走到桌前,铺开宣纸,饱蘸墨汁,挥笔写下了《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雪晓清前乱起,梦游处、不知河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这首词,毛泽东在60年代还写下来送给卫士张仙朋。在《毛泽东手书古诗词选》里,还有一首陆游的《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陆游的这两首词,表达的依然是壮志未酬,身已迟暮,而雄心依旧的情怀。
  这些忧患、沉雄、悲愤的情绪,典型地体现了南宋爱国主义诗词作品的风格。它们唤起毛泽东的共鸣,乃在情理之中。
  陆游的作品,人们最熟悉的,大概要算七绝《示儿》了。这是他八十五岁临死前写的,实际上是他的遗嘱,从中可以看出,这位爱国诗人竟是抱着死前恨不几中原的遗恨与世长辞的,但又没有完全失望,一点也不甘心,畅想着恢复中原的境况,勉励子孙进取,即使他在阴间,也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在我们前面引用的毛泽东改写《示儿》那段话中,似乎表达了同陆游一样的胸怀和感情。
  由于婚姻不幸,陆游对自己的爱情悲剧耿耿难忘,为此,他写过一些内容深婉,真挚感人的言情之作,其《钗头凤(红酥手)》就是代表。据周密的《齐东野语》和陈鸽的《考旧续闻》等书记载:陆游初娶表妹唐婉,夫妇感情很好,但他的母亲不喜欢这个媳妇,被迫分离,后来陆游另娶,唐婉也改嫁赵士程。有一次陆游春日出游,在绍兴禹迹寺南的沈园和唐婉相遇。唐婉以酒饵殷勤款待。陆游非常伤感,在园壁上题了《钗头凤》。相传唐婉看了以后,和了一首词,不久即抑郁而死。四十年后,陆游旧地重游,不能胜情,又写了两首著名的《沈园》诗,其中有“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一联。
  毛泽东很喜欢《钗头凤》这首词,也读过周密的《齐东野语》,对该词的背景很熟,多次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谈起。他曾对保健医生徐涛说:陆游与唐婉离异后,又相遇于沈园,那是他们情意缠绵之地,陆游的那首《钗头凤》,就题在沈园的墙壁上。说着还把这首词写了下来。写完后又问徐涛知不知道唐婉回赠的那首词,徐涛说没有读过,毛泽东便脱口念了起来:“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妆欢。慢,慢,慢!”念完,又说:这首词回赠没有多久,唐婉就因疾愁而死去,当初是陆游的母亲与唐婉不和。陆游这一对夫妻没有得到真正的幸福,这是封建社会的悲剧。 
47。击节沉吟南宋词(读张元干《芦川归来集》、张孝祥《于湖词》、陈亮《龙川词》等)
  [原文]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
  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
  聚万落,千村狐兔。
  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如许。
  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
  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
  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
  雁不到、书成谁与?
  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
  ——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见《归来集》
  [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找南宋张元于的《归来集》。找南宋张孝祥的《于湖集》。找南宋洪皓的诗文集。
  ——毛译东1961年写给工作人员的一个批示
  [解析]
  南宋初年,有的词人积极投身于恢复北方疆土的政治和军事斗争。他们的词作突破了北宋未年平庸浮靡的风气,上承苏拭的豪放传统,形成一代沉雄刚健、慷慨悲歌的爱国词派。代表词人有洪皓(1088—1155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