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跨越-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97年第一次乐凯之行还历历在目。当时,叶莺作为柯达的主谈第一次到保定,拜访乐凯,总经理杜昌焘亲自接待。以一个女人特有的细心,叶莺注意到杜穿着一件全新的衬衫,而且以后的每一次与柯达高层的会面都穿新衬衫。叶莺从这些小事上看出,乐凯和杜昌焘没有对柯达掉以轻心。那么,柯达有什么理由对乐凯掉以轻心呢?    
    叶莺从第一天开始就没有看低杜昌焘。乐凯作为民族的骄傲,在卤化银的事业中不需要外面的人插手,这是一种骨气,柯达要了解这种心情。不能因为你是胶卷工业的老大,就要指手画脚,而需要一种相互的尊重。    
    以前这家巨头公司,对此没有太在意。而乐凯在这个庞然大物面前,心里并不自在。尽管乐凯已超然于柯达当时的合资计划,但叶莺已直觉感到在“98协议”之后,很有必要确定与最后一个中国感光企业的关系,这对于柯达并非毫无意义。    
    为此,叶莺在柯达内部宣扬一个原则:“绝对不能吃掉乐凯,你吃掉乐凯之时就是你走向灭亡之日。”这样的意思,甚至还有其他形象的表述,比如,等乐凯吃饱了,长壮了之后,柯达与乐凯一起到富士山下去野餐。这当然是一个高明的原则,柯达没有必要傻到触动民族主义的地雷,也没有必要将乐凯逼向富士的怀抱!    
    柯达的两任CEO裴学德和邓凯达,都同意这样一个原则。但为这个原则,叶莺与其他业务部门的人拍过桌子。当然,单纯从做市场的角度来看,“以柯达的实力把乐凯在市场上打死”,这完全做得到,而且在中国市场获取最大的市场份额似乎是柯达的利益所在,但在这盘最微妙的东方棋局中,高明的棋手,不会这样布局落子。    
    以后双方的关系发展到这一层,柯达CEO邓凯达每一次中国之行,都要专门与杜昌焘见面。在这些低调轻松的会面中,这两个人物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培养了不少共识。还有一些细节,显露了这种关系的细致入微,叶莺有事晚上很晚打电话到杜家,他太太也不在意。叶莺自认为,这样的关系,富士做不到。    
    在高层与私人之间培养如此信任的关系之后,叶莺一直在推动柯达与乐凯有所合作,试图连接更长远的关系。    
    一些秘而不宣的项目显露了柯达的苦心。当年,柯达准备在中国建立一次性相机的生产基地。为此,CEO邓凯达曾到保定,与乐凯签订合作协议,准备将一切技术转让给乐凯,乐凯装配的相机装乐凯胶卷,柯达的装柯达胶卷,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乐凯没能参与,柯达一次性相机的基地落户到厦门。    
    这些或许让商界感觉不可思议的安排,反倒显露了柯达的良苦用心,从边缘培养与乐凯的合作,直到核心的胶卷产业。    
    回到当年,朱基与裴学德会面谈合资的框架,裴学德的立场很简单,接手巨额亏损的企业、带来全世界最好的技术、培养一流的人才都可以,但只要求一点,柯达要控股,要有管理权。但乐凯是民族的骄傲,在卤化银的事业上,不希望外人指手画脚。叶莺让柯达充分了解了这种心情,一边培养双方的关系,一边等待真正合作那一天的来临。    
    “能等到那一天吗?”人民大会堂这一幕完美回答了疑问,柯达“七计划”完美落幕。    
    弹指10年,从“朱裴握手”,到“邓杜握手”,从“七计划”到“六计划”,再到“七计划”—中国感光业最后一个民族品牌乐凯与柯达合资,一个跨国公司在东方的完美战略行动被清晰地勾勒出来。    
    柯达在中国的成功,印证了在过去10年中,跨国公司与中国之间的商业利害关系,最经典的格言:中国是全球增长的广阔边疆,企业家必须在那里建立新的商业帝国,以保持在全球的竞争力,在21世纪的全球竞争中,跨国公司是兴旺发达还是坍塌失败,可能就决定于它们中国战略的质量。    
    虽然柯达不是在中国最早行动的跨国公司,不是在中国投资最大的跨国公司,不是在中国获利最多的跨国公司,也不是在中国像通用电气那样最受企业界尊崇的跨国公司,但柯达却在进入中国10年间成为了最成功的跨国公司,核心在于,它是跨国公司中惟一依靠中国完成其全球重大战略转折的公司。在中国的战略和行动,成为柯达面对21世纪—将其未来完全置于数码之上—的决定性的步骤,中国成为柯达全球战略的支点。    
    无疑,推动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那些因素,在柯达的中国战略中都存在,比如低成本的制造中心,有潜力的庞大市场等等,甚至包括在华跨国公司极为高明的本地化策略。    
    但柯达有其独特之处,它大规模的进入中,含有改造中国国有企业的本质,这深深牵涉到中国原有感光行业的历史,甚至政经的高层,也深深牵动这个民族的心灵、价值观,以及精神。它不但是一个企业形式的变化,更是一个心灵样式的变化。    
    现在,最引人好奇的问题是:柯达在中国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它跨越了什么难以克服的关口?    
    


vvbasf

们中国战略的质量。    

虽然柯达不是在中国最早行动的跨国公司,不是在中国投资最大的跨国公司,不是在中国获利最多的跨国公司,也不是在中国像通用电气那样最受企业界尊崇的跨国公司,但柯达却在进入中国10年间成为了最成功的跨国公司,核心在于,它是跨国公司中惟一依靠中国完成其全球重大战略转折的公司。在中国的战略和行动,成为柯达面对21世纪—将其未来完全置于数码之上—的决定性的步骤,中国成为柯达全球战略的支点。    

无疑,推动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那些因素,在柯达的中国战略中都存在,比如低成本的制造中心,有潜力的庞大市场等等,甚至包括在华跨国公司极为高明的本地化策略。    

但柯达有其独特之处,它大规模的进入中,含有改造中国国有企业的本质,这深深牵涉到中国原有感光行业的历史,甚至政经的高层,也深深牵动这个民族的心灵、价值观,以及精神。它不但是一个企业形式的变化,更是一个心灵样式的变化。    

现在,最引人好奇的问题是:柯达在中国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它跨越了什么难以克服的关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