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瑜伽师地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贤圣常说最善语  爱非不爱语第二



 谛非不谛语第三  法非非法语第四 



今此颂中。言善语者。所谓善说善言善论。当知善说有三种相。所谓悦意无染唯善。由第一语令他庆悦。由第二语令自尸罗终无穿缺。由第三语能令他人出不善处。安住善处。因此引摄利益安乐。或有爱语非谛非法。谓如有一以美妙言。称赞他人非真实德。或有谛语非爱非法。谓如有一以染污心发粗恶言。诃责他人真实过恶。或有法语亦爱亦谛。谓如有一善知称赞及与诃责。知可称赞可诃责已。然不称赞亦不诃责。唯善方便为说正法。能令彼人出不善处安住善处



复次今当略辨上所说义。谓薄伽梵此中略示所有善语若标若释。当知是名此中略义



 信惭戒施法  善人所称赞



 是名趣天道  能往天世间 



此颂所明。谓如有一于佛所证法毗奈耶。获得正信。耻在居家。受持净戒趣得衣服饮食卧具。便生喜足。减除器物。俭约资缘。凡所获得如法利养终无私隐。必与智人同梵行者而共受用。所有正法初中后善称扬梵行。所谓契经乃至论议。皆能受持研寻究达。传授他人广为开阐。彼既成就是诸善法。当知必获三种胜利。一者诸佛诸佛弟子真实善人之所称赞。二者若彼尸罗财施之所摄引。福德资粮。法施摄引智慧资粮善圆满者。便得趣入证解脱处清净诸天众同分中。三者若彼二种资粮犹未圆满。便能令彼速得圆满。身坏已后定生善趣。多往天上乐世界中。复有差别。谓如有一于佛所证法毗奈耶。获得正信。信恶尸罗当堕恶趣信悭贪者得贫穷报。如是信已。于现法中恶戒悭贪深生羞耻。以羞耻故。弃恶尸罗受清净戒。弃舍悭贪以无垢心安处居家。广说乃至。善行布施。由此因缘。于现法中圣贤所赞。身坏已后乃至当生善趣天上乐世界中



复次今当略辨上所说义。谓薄伽梵此中略示在家出家二种正行及正行果所有胜利。当知是名此中略义



 多闻能知法  多闻能远恶



 多闻舍无义  多闻得涅槃 



此颂所明。谓如有一于依先时正所应作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无倒教法。恭敬听闻。闻已遂能了知其义。谓现法中种种恶行及当恶趣苦无义因。诸恶行所应速远离。及往善趣舍生恶趣苦无义因。彼由了知如是法义。法随法行能远苦因。能引乐因。由此因缘。得乐舍苦。若于增上四圣谛等相应教法。恭敬听闻。闻已遂能了知其义。谓一切有生死大苦寂静涅槃。彼由了知如是法义。若根已熟资粮已满便能获得如是义。识心清净故。才闻法已于诸圣谛未现观者。能入现观。已现观者便得漏尽。若根未熟资粮未满。即由如是远离诸恶。依增上戒起增上心。依增上心发增上慧。由此能舍一切苦本烦恼无义。证得涅槃。复次今当略辨上所说义。谓薄伽梵此中略示先闻正法如理思惟。先如理思法随法行。法随法行为先因故得胜利果。当知是名此中略义



 智者如空无染污  不动犹如天帝幢



 如泛清凉盈满池  不乐淤泥生死海 



今此颂中。辩阿罗汉苾刍心善解脱超诸戏论犹如虚空。何以故。譬如虚空离诸戏论。净与不净皆不能染。诸阿罗汉亦复如是。一切世法若顺若违皆不能染。所谓利衰乃至苦乐。又诸有学已离欲贪。向阿罗汉。于四念住善住其心。修无相心三摩地时。如天帝幢。于其一切动发憍举戏论营为生愿俱行所有贪爱。不能倾动。又诸有学已离欲贪得不还果。于上解脱心生欲乐。譬如游泛清冷泉池。于爱味定上分诸结热淤泥中终不欣乐。由于此中不欣乐故。亦不欣乐生死大海。复有差别。谓阿罗汉所有饮食言说游行处无相住。有余依苦之所随逐。如其次第三处应知。复有差别。谓慧解脱诸阿罗汉。有学身证。及俱解脱诸阿罗汉。如其次第三处应知。复次今当略辨上所说义。谓薄伽梵此中略示离三界欲于佛圣旨犹有余依。离欲界贪胜进道摄及不还果。复有差别。谓略显示解脱胜利等持胜利智慧胜利。复有差别。谓略显示增上心慧学所得果。及显增上心慧二学



 若以色量我  以音声寻我



 欲贪所执持  彼不能知我



 若于内了知  于外不能见



 由内果观察  彼音声所引



 若于内无知  于外而能见



 由外果观察  亦音声所引



 若于内无知  于外不能见



 彼普障愚夫  亦音声所引



 若于内了知  于外亦能见



 英雄出离慧  非音声所引 



此颂所明。谓如有一体是异生。未断虚妄分别欲贪。观见世尊具三十二大丈夫相遂便测量。此薄伽梵定是如来应正等觉。其所说法决定微妙。其弟子众所行必善。彼于后时近不善人闻不正法。随逐他论及他音声。信顺于他他所引摄。他所引故于佛法僧还生毁谤。如是皆由不如实知如来法身故。致如此。复有异生。由内静虑果天眼通。远见世尊便作是解。此薄伽梵定是如来应正等觉。余如前说。复有由外欲界系业果报肉眼见已测量。当知彼亦随逐他论及他音声。信顺于他他所引摄。复有异生于尔所见都无所有。彼普被障。长时为他音声所引。若诸贤圣除断调伏。超越欲贪得圣慧眼。彼由如是圣慧眼故。于内证解如来法身。虽于外见如来色身。或见制多或图画等而能了知。非第一义应正等觉。彼由如是于内正知于外正观。不随他论及他音声。不信顺他非他所引。于佛法僧决定信受。如是皆由如实了知如来法身故。致如此



复次今当略辨上所说义。谓薄伽梵。此中略示若唯世俗见如来者则不决定。若以胜义见如来者是则决定。当知是名此中略义



 第六增上王  染时染自取



 于无染不染  染者名愚夫 



今此颂中。第六增上王者。谓心意识。若有已渡五暴流未渡第六意暴流。尔时其心随逐诸定所有爱味故名染时。复有补特伽罗。于长夜染取为己有。于可爱法执藏不舍。是故说彼为染自取。贪名为染。因贪所生当来世苦亦名为染。若染自取于所染心不随功用。摄受遮止修意对治作意故。如是彼心于现法中无有染污。于无染心此染自取。当来世中因彼诸苦亦无有染。若有于彼随作功用。而不摄受亦不遮止。不修意对治作意。故依此苦因长夜受苦。于此苦因不能远离故名愚夫复次今当略辨上所说义。谓薄伽梵此中略示远离苦因所有胜利。及显苦因能感自苦是愚夫性。当知是名此中略义



 有城骨为墉  筋肉而涂饰



 其中有贪恚  慢覆所任持 



今此颂中。所言城者。谓心意识。此城唯以骨充甎石。筋代蝇纴肉当涂漫。为形骸墉周匝围绕。此城中有违害善说法毗柰耶所有善法四种恶法之所任持。二是在家诸受欲者。谓贪与嗔。二是恶说法毗柰耶中而出家者。谓慢与覆。由着诸欲悕求诸欲。与鄙秽行不相违背。于善说法及毗柰耶尚不信受。况当修善。恃恶说法而生憍慢。不能自然趣佛世尊或弟子所。设佛世尊或佛弟子由悲愍故。自往其所。然彼由覆随烦恼缠染污其心。尚不如实发露己过。况能信解修诸善法。如是当知于彼善说法毗柰耶相应善法二种心城。皆不能入。何况复能取为己有复次今当略辨上所说义。谓薄伽梵。此中略示在家出家总由四种杂染因缘失坏善说法毗柰耶。当知是名此中略义



 如龟藏支于自'穀…禾+卵'  苾刍善摄意寻思



 无所依止不恼他  证般涅槃无所谤 



此颂所明。谓如有一依初静虑舍三恶寻。所谓欲寻。恚寻。害寻。又能弃舍初静虑地诸善寻思。安住无寻无伺定中。如龟藏支于其自'穀…禾+卵'。略摄寻思亦复如是。无寻无伺定者。应知此上乃至有顶。彼于此定正安住时不生爱味。出已成就可爱乐法。调顺柔和易可共住。不恼有智同梵行者。又为智人同梵行者欣乐共住。又复成就无违诤法。彼由如是正方便故。于诸圣谛能入现观及得漏尽。彼于诸法不由他信。获得善净胜智见故。如实了知法真是法。毗柰耶真是毗柰耶。由如是知故。终不依止诸见颠倒于法谤法。及于非法亦谤非法。终不显示非法为法。法为非法。非毗柰耶为毗柰耶。或毗柰耶为非毗柰耶



复次今当略辨上所说义。谓薄伽梵此中略示善说法者四种扰乱断对治道。何等名为四种扰乱。一染不染寻思扰乱。二于胜定爱味扰乱。三互相违诤讼扰乱。四于正道诽谤扰乱。当知是名此中略义



 等不等而生  牟尼舍有行



 内乐定差别  如俱舍卵生 



此颂所明。谓佛示现住最后有菩萨位时。先所获得三十有二大丈夫相。八十随好圆满庄严妙色身生。于后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其色身生。与前正等。其名身生由胜无漏不相似故。与前不等。又佛示现内寂静乐及妙门乐为依止故。得定自在。如定心力舍诸寿行及诸有行。彼舍边际妙色身生。与前正等其名身生。与前不等故有差别。如因其'穀…禾+卵'卵生鸡等依卵而生。即此生已渐渐增长。种类相似破'穀…禾+卵'而出。如是如来色身名身差别道理当知亦尔。此中差别。谓佛世尊若不弃舍诸寿行者。应满寿量方般涅槃。定力所持舍寿行故。不满寿量而般涅槃



复次今当略辨上所说义。谓薄伽梵此中略示舍诸寿行色身名身二种差别。及显弃舍所依因缘。当知是名此中略义



 无淤泥等欲  无魑魅等嗔



 无罗网等痴  无江河等爱 



此颂所明。谓有四种。能为世俗不自在法。世间现见能令有情不自在转。一者陷溺淤泥。二者鬼魅所著。三者入于罗网。四者堕驶流河随流漂溺。复有四种。能为真实不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