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瑜伽师地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纭8从兴闹帧D芪媸挡蛔栽诜āD芰钣星椴蛔栽谧敝喽蔚任摹N饺缬幸簧び纭O菽绮痪恍入糁钣倌唷2荒茏栽谝⑹鼗ぴ龀ど品āS秩缬幸黄嶂钣S谏扑捣ㄅ我卸贸黾摇P幕撤夼远喽裱浴S煞匏植坏米栽凇2皇ТΑ6ピ健S谥钪钦咄笮兴B乓源盅曰鞔腾髑帜栈偃琛S秩缬幸黄嶂钣S诙袼捣ㄅ我卸贸黾摇H胫疃衲Т蟪占1思热胍蚜髯啦坏米栽凇S秩缬幸簧ど戏种罾胗亍S谥畎嵛茨苡蓝稀R辔幢橹坏米栽凇;股陆缢沉鞫 D芽沙隼



复次今当略辨上所说义。谓薄伽梵此中略示诸界诸品愚夫缠缚



复有差别。谓如有一陷欲淤泥不能自在。于善说法毗奈耶中清净出家。又如有一为性忿怒。忿怒所蔽愤恚缠心。尚于自身或害或损。何况于他。又如有一成就痴品诸恶邪见。谓无父母毁谤父母。于父母所反悕敬养。况自能为。又如有一广集诸欲。贪爱所漂不得自在。尚不欲自食。况能惠于他。如是四法。当知能障诸聪慧者。四应知法。谓善说法毗奈耶中清净出家。远离恚害。敬事父母。乐行慧施



 虚空无鸟迹  外道无沙门



 愚夫乐戏论  如来则无有 



此颂所明。谓有众生悕乐胜欲欲求所摄。又有众生悕乐胜身有求所摄。又有众生悕乐沙门及婆罗门所有解脱梵行求摄。此中欲求有求摄者。谓我因少分布施少分持戒。当得往生善趣天上乐世界中。以妙五欲而自赏纳欢娱游戏。彼既修习如是愿已。得最胜欲及最胜身。譬如众鸟翱翔虚空。遍虚空中无安足处。如是众生于其所得无常诸欲及身分中都无安住。当知亦尔。若乐沙门及婆罗门所有解脱梵行求摄。复有二种。或依善说法。或依恶说法。依恶说法诸外道辈并无沙门。依善说法邪梵行求所摄受者亦无沙门。正梵行求所摄受者得有沙门。又此一切三门所摄。或欲求门。或有求门。或梵行求门。如是皆名乐着戏论。当知如来弃舍一切所有悕求故无戏论。即以此义类知如来诸弟子众正梵行求所摄受者亦无戏论



复次今当略辨上所说义。谓薄伽梵此中略示离善说法及毗奈耶勤精进者皆空无益。当知是名此中略义



 住戏论皆无  踰墙堑离爱



 牟尼游世间  天人不能识 



此颂所明。谓阿罗汉苾刍永离贪爱。由四种相。于恶魔怨一切愚夫所系属主。解脱自在随意游行空闲聚落。有诸愚夫遇见如是真阿罗汉于最究竟自在游行。不如实知。便于二处妄生轻毁。云何此善男子。弃舍自属养命珍财。乃求属他资生众具。何故弃舍生天方便。苦勤精进求有断灭。是诸愚夫见生天上有胜功德。见处居家有多财产故。于牟尼妄生轻忽。彼所事天于此牟尼广大功德。尚不能了。况能事者而能识知。云何离爱诸阿罗汉。由四种相。于恶魔怨一切愚夫所系属主。解脱自在。谓诸愚夫由四识住。为魔怨主之所驱役。令生死中往还五趣非阿罗汉。又诸愚夫如由重过。为魔怨王之所驱役谓或增益或复损减诸恶见故。发起种种执刀杖等恶不善法。堕诸戏论生诸恶趣。令造种种诸恶业缘。非阿罗汉。又诸愚夫如由中过为魔怨主之所驱役。令处欲爱系缚垣墙。不能出离欲界生苦。非阿罗汉。又诸愚夫如由轻过。为魔怨主之所驱役。令生色界及无色界。无明深堑周匝围绕闭在生死众苦牢狱。于生等苦不得出离非阿罗汉



复次今当略辨上所说义。谓薄伽梵此中略示一切愚夫羞不应羞。应羞不羞。于不应怖而生怖见。于应怖中生无怖见。当知是名此中略义



 若有熏除诸寻思  于内无余离分别



 超过碍着诸色想  四轭蠲除不往生 



此颂所明。谓如有一已入有学位。未离欲界欲。依初静虑。熏除欲界诸恶寻思。依第二静虑内等清净心一趣性。初静虑地所有分别。无余永离无复分别。依第三静虑。超过第二静虑地诸喜碍着。依第四静虑。超过第三静虑地诸乐碍着。依无色定。超过一切所有色想。如是渐次因依诸定乃至有顶。若定若生蠲除四轭。何等为四。一蠲除染污寻思轭。二蠲除不染污寻思轭。三蠲除喜乐系缚轭。四蠲除一切色想轭。由此因缘。于诸下地不复往生。当知异生虽到有顶若定若生犹为四轭所系缚故。于诸下地还复往生



复次今当略辨上所说义。谓薄伽梵此中略示到有边际有学异生二种差别。当知是名此中略义



 惠施令福增  防非灭怨害



 修善舍诸恶  惑尽得涅槃 



此颂所明。谓如有一于佛所证法毗奈耶。获得正信。虽处居家。而心远离悭垢缠缚。受持七种依福业事。由此因缘。若行若住广说如经。乃至生长如是福德。若有复能于善说法毗奈耶中。清净出家。既出家已具足忍力。为护尸罗。虽遭他骂侵恼诃责。或以身手瓦砾刀杖欧击伤害。恐坏尸罗当为障碍。心无恶念不出恶言。唯缘彼境与慈俱心。于一切方遍满而住。由此因缘。于现法中自他相续所有怨害并皆止息。当生无恼乐世界中。无多怨敌。为世欣仰。众所乐见。如是善修正方便已。依增上戒起增上心。依增上心发增上慧。当于圣谛入现观时。则能永舍趣恶趣业及诸恶趣。又修如先所得道故。渐次永除所有诸结。于有余依涅槃界中而般涅槃。如是后时于无余依涅槃界中复般涅槃



复次今当略辨上所说义。谓薄伽梵此中略示得净信者四种正行。一感财富行。二感善趣行。三离恶趣苦清净修行。四离一切苦清净修行。当知是名此中略义



 诸恶者莫作  诸善者奉行



 自调伏其心  是诸佛圣教 



此颂所明。谓如有一于佛所证法毗奈耶。获得正信。于一切种一切因缘一切处所所有恶行。皆能断灭。于善说法毗奈耶中。能善受学尸罗律仪。彼由三相奉行众善。谓善住尸罗。守别解脱清净律仪。乃至受学所有学处。依增上戒学发增上心学。依增上心学发增上慧学。彼由此故于所知境如实知见。如是具足诸善法已。复由三相调伏自心。谓如实知故能起厌患。由厌患故能得离染。由离染故能得解脱



复次今当略辨上所说义。谓薄伽梵此中略示三学学果。显自圣教不与他共。当知是名此中略义



 难调伏轻躁  沦坠于诸欲



 善调伏其心  心调引安乐 



此颂所明。谓宣说心若意若识长夜爱乐愦闹杂处。于愦闹处难得远离难可调伏。虽强安处无间修习。诸善法中而不一向能住离贪离嗔离痴。亦不一向能住策举无掉寂静。然复疾疾还生有贪有嗔有痴下劣掉举及不寂静。虽强安处内寂止中。长夜爱乐色声香味触故。于五欲境驰趣沦没。诸圣弟子于如是等乐着杂染能生苦心。终不纵其令自在转。亦不随顺数数思择成办远离。恒修善法心一境性。彼由如是正定心故能如实知。如实知故能起厌患。由厌患故能得离染。由离染故能得解脱。彼既如是善调伏心尽苦因故。于现法中得安乐住。当来众苦亦得永尽复次今当略辨上所说义。谓薄伽梵此中略示能不随顺长夜流转左道之心。及不随顺所得胜利。当知是名此中略义



 于心相善知  能餐远离味



 静虑常委念  受无染喜乐 



此颂所明。谓如有一有学见迹。能善了知止举舍相。由此因缘得四功德。谓心住一缘远离粗重。能善受用身心安乐。是初功德。又净定心尽所修故。如所修故。能正审虑诸法道理。获得内法毗钵舍那。是第二功德。彼由如是清净止观为依止故。于所修习菩提分法。勇猛无间能常修习。能委修习无懈无惮。是第三功德。彼由如是无懈惮心。获得第一正念正知。心善解脱。又能受用解脱喜乐及无染乐。于现法中得安乐住。是第四功德。复次今当略辨上所说义。谓薄伽梵此中略示于相善巧四种功德。谓奢摩他所作。毗钵舍那所作。无懈惮所作。到究竟所作。当知是名此中略义



 无工巧活轻自己  乐胜诸根尽解脱



 无家无所无悕望  断欲独行真苾刍 



此颂所明。谓成就五支永断五支。当知得名真实苾刍。何等为五。谓不依止矫设方便邪活命法。亦不恃赖有势之家。亦不修治名称族望。亦不诈受诸佛所说圣弟子说。犹如依止工巧处所非法悕求衣服饮食。是名初支。又复减省器物众具善弃珍财。衣仅蔽身食才充腹知足欢喜。凡所游行必持衣钵。是第二支。又悕慕沙门爱乐沙门。悕慕学处爱乐学处命难因缘尚不违越所学禁戒。何况少小利养因缘。是第三支。又彼如是正修方便。净命喜足爱乐学处。于诸圣谛未现观者。能入现观得清净见。或时夫念暂尔发生。恶不善寻引起贪欲嗔恚愚痴迟缓忘念。速复除遣。是第四支。又彼修习如先得道。于诸结缚一切随眠随烦恼缠。心得解脱。是第五支。如是名为成就五支。云何复名永断五支。谓阿罗汉苾刍。于五处所不复能犯。所谓不能舍所学处而复退还。又复不能有所贮积执为己有而受用之。亦不受用诸欲境界。又复不能为财为命知而妄语。又复不能弃舍诸欲行不与取。亦不复能永离贪欲独住独行。而更习近非梵行法两两交会。或计自作而招苦乐。或计他作或自他作。或非自作亦非他作。不由因生而招苦乐。如是名为五支永断



 心远行独行  无身寐于窟



 能调伏难伏  我说婆罗门 



今此颂中所言心者。亦名为意亦名为识。此于过去一切愚夫无量差别自体展转。及因展转虽无作者。而流生死前际叵知。故名远行。此于现在一一而转。第二伴心所远离故。一切种心不顿转故。名为独行。又此现在随其自体初起现前。或由贪性或由嗔性或由痴性。或由一一所余烦恼随烦恼性。即彼自体不毕竟转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