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古代后期科技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中多次提到的“常山”也被现代证实是一种抗疟特效药。此外葛洪对黄疸 

性肝炎、结核病、出血热、血吸虫病、痢疾、马鼻疽等多种传染病和寄生虫 

病进行了研究和记载。他对脚气病也有深入研究,不仅简练地描述其症状, 

而且提出了富含乙种维生素的大豆、牛乳、松叶等治疗脚气病的方法。这些 

都是医学史上的创举。还有,他所记述并提倡的灸法治病,捏脊疗法,食道 

异物急救、食物和药物中毒疗法、放腹水等治疗技术,也都简便有效。至今 

仍然被广为采用。 

     ④雷斅和 《雷公炮炙论》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道家炼丹技术的兴盛,药物加工的炮制技术也得 

到迅速的发展。公元470年,南朝刘宋时期的雷斅 (xi4o)所著的《雷公炮 

炙论》(又名《炮制论》)便是这一技术的总结。《雷公炮炙论》是我国最 


… Page 85…

早的药物炮制技术专著,可惜已散失。但其主要内容已被《经史证类备急本 

草》等后世本草书籍所引用而得以保存。现存的《雷公炮炙论》系清代和近 

人的辑佚本。《雷公炮炙论》分上、中、下3卷,分别记载玉石类、草木类 

和兽禽虫鱼果蔬米类共300种药物的鉴别、净制、挑选、粉碎、淘洗、干燥 

和炮炙等加工处理方法。作者系统地总结了医家和民间长期用药、制药的经 

验,详细地介绍了蒸、煮、炒、焙、炙、炮、煆、浸、酒浸、醋浸、水飞等 

17种加工制作方法。例如,加工矿物药时多将生药放入火中烧红的煅法;炒 

法则多用糯米、盐、羊脂等伴炒;浸法则将生药浸泡在水、盐水、蜜水、米 

泔水或其它生药汁中。这些方法方便可行,而且大多符合一定的科学道理。 

如巴豆内含有毒性蛋白,能溶解红血球、使组织坏死的毒性作用,若直接入 

药、必将产生毒副作用。但经过破碎处理,放在麻油和酒中同煮,再经研膏 

等炮制过程,可使巴豆的毒蛋白质分解破坏,而将其有效成分巴豆油溶于油 

中,得以保存,从而避免了毒副作用。雷斅还注意到药物加工的发生的一些 

物理化学现象变化,为了确保药效,提出了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如雷斅发现 

一些生药与铁制品放在一起时会使生药变色,药中的某些成分遇铁后产生化 

学反应。所以,加工知母、高陆、茜草、五味子等药物时,忌用铁器。雷斅 

还发现槟榔、茵陈等药物含有挥发性物质,所以加工时不能用火处理,等。 

 《雷公炮炙论》这部中医制药典著的诞生,使传统的中药炮炙加工技术更为 

系统化和科学化,成为后世药物炮制学的规范。 

     ⑤陶弘景的 《神农本草经集注》 

      《本草》问世以后,便成为药物学的经典,但经反复传抄的增补,出现 

了不少错误。当时出现的《蔡邕本草》、《吴普本草》、《李当之药录》等 

大量本草类书籍,也存在甚多错讹。公元502年左右,南朝齐、梁间陶弘景 

对《本草》进行了系统地整理,著成《本草经集注》一书(原书已佚,现存 

有敦煌残卷,但其主要内容保存于后来的本草中)。使魏晋南北朝成为中国 

本草学史上具有突出贡献的年代之一。 

     陶弘景(公元456—536年),字通明,晚年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 

江苏江宁)人。他是南朝齐梁时的著名学者,炼丹家和医药学家。自幼勤奋 

好学,读书万余卷,学识渊博,在天文、历法、数学、地理、治金学和炼丹 

术等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特别是在医学、药学方面的成就,令人瞩目。梁 

时受齐高帝萧道成敬重,与梁武帝萧衍关系密切。但他无意官场交际,辞官 

隐居。因帝遇大事仍与陶公相商,故时人称他为“山中宰相”。他一生著述 

甚丰,作品多达80余种数百卷之多。主要有《学苑》、《图象集要》、《帝 

代年历》、 《古今州郡记》、《玉匮记》等。其中与医学有关的著作有《肘 

后百一方》、《太清草木集要》、《陶氏效验方》、《养性延命录》等。 

     在《本草经集注中》,陶弘景除了整理、校定了《本草》中的365味药 

物外,还汇集了魏晋以来医家发现而没有载入《本草》的365味药物,写成 

 《名医别录》一书,收入《本草经集注中》。其中,包括药物炮炙和配制方 

法,诸病通用药,中毒解救法,服药后的宜忌,药物不宜入汤药,药物畏恶 

等“七情”和“四季药物相使”等内容。为了区别辑录《神农本草经》和《名 

医别录》的药品内容,陶公用朱笔书写原有药品,用墨笔书写新增加的药物, 

个人的见解用小字,夹注出处标注。这套体例使全书脉络清楚,为后世所效 

法。《神农本草经》采用的上、中、下三品药物分类法,存在着不能准确区 

别药物的性能,难于掌握和寻检,有时还容易造成治疗上的差错等弊端。陶 


… Page 86…

弘景针对这些问题加以改进,提出了按药物的自然来源和属性、药物的治疗 

性能两种分类法。他按自然来源和属性把730种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鱼、 

禽兽、果菜,米食、有名未用7类。此法成为中国古代药物分类的标准方法, 

沿用了1000多年,唐朝《新修本草》和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都以此法 

为基础。陶弘景首创“诸病通用药”、“七情表”,以病症为纲,按药物治 

疗功效将药物分别归于不同的病项下,共分80多类。这种分类方法有利于临 

床治疗用药时寻检药物,并有益于医药的普及,更重要的是开创了后世按药 

物功能分类的先河。在《本草经集注中》中,陶弘景还科学地描述了药物的 

产地、形态和采集时间,为早期本草增添了新的内容。他还考订统一了药用 

度量衡制,阐述了丸散、膏药、汤剂、酒剂的制作规律,对提高药品质量, 

保障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此外, 《本草经集注》中提出和载录的一些特 

效药,对后世的影响也很深远。例如,他最先指出槟榔可治疗“寸白”(绦 

虫),苏合香治疗心血管病;确认栝蒌治“消渴”(糖尿病),茵陈治黄疸 

等。槟榔、栝萎、茵陈、苏合香等至今仍用于临床。 

     总之,《本草经集注》是继《神农本草》之后,对中国药物学知识和实 

践经验的又一次全面、系统地总结,在中国本草学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 

作用。 

      (6)中医方剂学的发展与著作 

     中国的方剂学历史悠久、现存最早的方书是马王堆汉墓的《五十二病 

方》,但多数医方为经验实录而无方名。《内经》中已提到君臣佐使和“七 

方”的组方原则。到汉代张仲景著《伤寒论》时,方剂与辨证治疗紧密结合, 

方剂的组成和运用更趋成熟。魏晋南北朝时,医疗实践的发展,不断产生新 

的方剂。当时名医荟萃,使中医方剂学得到长足的发展。而且名医著书之风 

强劲,水平较高。晋代葛洪著《肘后方》,南北朝陈延之撰《小品方》,范 

汪撰《范东阳方》,姚僧垣撰《集验方》,徐叔响撰《杂疗法》,徐之才撰 

 《家传秘方》等,均真实地记录了医家本人的宝贵经验,收录了大量的民间 

经验方,对后世方剂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众多的方剂学著作中,以陈延之所编撰的《小品方》最具代表性。《小 

品方》原称《经方小品》,共12卷。约撰成于南北朝宋孝建元年至永徽元年 

 (公元454—473年)之间。该书共参考了18种、300多卷前人的医学著作, 

记载了大量的民间经验方。作者称著书的目的在于普及医学救急知识,并作 

为习医入门的读物。此书不仅在当时流行,隋唐时也备受重视,被太医署列 

为必读教材。《小品方》还传入日本,也被定为医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此书 

后来佚失。其逸文存于《外台秘要》、《医心方》等典籍中,1985年,在日 

本尊经阁 《图书分类目录》医学部中发现《小品方》残卷。从残卷中大体了 

解到书中的主要内容:第1卷包括序文、总目录、用药禁诀等;第2卷至5 

卷为内科杂病方;第6卷论述伤寒、温热病之证治;第7卷是妇人方;第8 

卷为少小方;第9卷详论服石所致疾病之证治;第10卷记述了外科疮疡骨折 

损伤;第11卷记本草;第12卷为针灸。本书已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如对内 

科疾病类的瘿病 (地方性甲状腺肿)、脚气病(包括现代医学所谓维生素B 

                                                                           1 



缺乏症)已有较深刻的认识。陈延之采用分科论述的方法,高度概括了当时 

医学各科常见病的证候和治疗方法,堪称独树一帜。 

     另外,北魏北齐时的名医徐之才,对中医方剂学的发展也颇有影响。 

     徐之才出身于六代以医相传的极有名望的医学世家。他医术精湛,治病 


… Page 87…

多有奇效,尤其在药物方剂配伍原则和方法的研究上,造诣很深。他总结和 

发扬了中医学“七方十剂”中有关“十剂”的理论和经验。所谓“七方”。 

即“大、小、急、缓、奇、偶、复”等七方;所谓“十剂”即“宣、通、补、 

泄、轻、重、滑、涩、燥、湿”等。指出了功用是方剂的主要分类原则,如 

宣剂,宣可去壅,生姜、桔皮之属;通剂,通可去滞,木通、防已之属;补 

剂,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等等。采用这种按功用分类的方法,并结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